“T抽象——烟雨霜凝2023锦都”抽象画展于2023年4月3日在北京锦都艺术中心拉开帷幕。此次展览由北京锦都艺术中心主办。著名策展人、艺术批评家荣剑先生策展,北京锦都艺术中心将本次展览定位于学术性展览。作为此次展览活动的重头戏,“T抽象——烟雨霜凝2023锦都”专场学术研讨会于2023年4月12日在锦都艺术中心举行。出席研讨会的主要专家有:著名艺术批评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殷双喜,著名艺术批评家、中国美术馆研究员、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学术部主任徐虹女士,著名艺术批评家、策展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夏可君,著名电影评论家、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郝建,著名文化学者、石门坎教育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陈浩武,著名艺术评论家、作家曾祥玉女士,著名艺术评论家、东方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国学中心书画研究室主任兆晖,北京慧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慧和天语艺术空间馆馆长郭翠萍女士。北京银帝美术馆馆长吕建富组成一个重量级的展览学术支持团队,将对霜凝先生的“T抽象——烟雨霜凝2023锦都”绘画艺术从学术层面做出全方位的解读和建构。
画家霜凝先生
霜凝以高尚的人格、宽博的胸次、亲和的魅力、渊深的学养、卓远的识见、过人的精力从事多个领域的探索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首先是著名金融家、企业家,在商界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他对中华文化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深厚的情结,对儒释道哲学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曾作深入的研究,他是神交先哲、独铸清辞的诗词家、画家、书法家。他从光大集团董事长岗位退休后,以自由之态全身心投入到现代绘画的创作中,以最大的热情张开双臂拥抱他心中那片广阔无涯的“蔚蓝色的大海”,他的超异天赋、执着精神、丰美才情使中外专家和广大审美者折服不已。作为一位满族同胞艺术家,他的卓越贡献与艺术创作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增强文化软实力有典型性意义。”“霜凝现象”体现出一种时代感、历史感,体现独创性、前瞻性之深远意义。
对于霜凝的艺术境界,策展人荣剑先生在前言中作了如此描述:“观霜凝的画,这是画之豪放派,大书写、大泼墨、大泼彩、大格局、大境界。走笔犹如龙蛇,挥毫近乎神舞,且看狂飙突进,风云激荡,雷鸣电闪,恰似海上惊骇之涛,卷起百尺巨浪。亦可洞观天地之微妙,苍茫五色卷舒自如,缓慢行板,飘来一抹亮光,穿越千载幽暗,深抹阳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直抒胸臆,勿需辞色,快哉!大哉!不亦悦乐!”霜凝先生确为中国艺术界的一位“另类”,一个传奇。专家们一致认为:霜凝奉献给读者的“T抽象”绘画创作又有新的突破,特别是通过国际化的创作思维和超现实的创作色彩,将中国艺术的传统大美与当代化、国际化的艺术表达开辟了新的境界。学术支持团队的专家们在会前充分了解、研究了霜凝的“T抽象”艺术的创作情况和画家的人生经历,做足了会前功课,力图对霜凝的“T抽象”系列创作从学术层面做出全方位的深度解读和建构。
荣剑在发言中指出,“T抽象”之色彩非常丰富绚烂。在当今这个宏阔的时代背景下,不仅有赵无极、吴大羽的色彩表达是非常有特点的,同时更应看到新新人类这一代对色彩的感觉和偏好已经主导、引领一个新的艺术探索和创作的方向。霜凝从一位金融家华丽转身成为一位艺术家,是罕见的奇特的现象,他的创作并非浅尝辄止的业余爱好,而达到了连专业高手也难以超越的水平。他的创作并非“墨戏”,而是胸次、学养、才情、功力和谐统一的艺术表达。他提出霜凝的艺术是“自由人”的艺术,法国学者阿多诺说过一句名言:“世界上的多少罪恶是借自由的名义来实施的”,唯一在艺术领域是可能达到这种自由状态的。他认为霜凝的艺术高峰期的出现是来源于庞大的、深厚的文化艺术上的积累,以及长期通过各种机会游历欧洲各个美术馆进行观察,反复比较研究所形成的个体经验和理念,自铸伟辞,独辟新境。他的语言表达并非单一的,而是复合型的。荣剑敏锐地指出:霜凝艺术的可能性还没有瓶颈,发展的空间极为广阔。
殷双喜认为,霜凝的艺术观念是崭新的,在当代的艺术范围里,没有必要也不可能用学院派的那种基础训练来要求当下的艺术家,霜凝的艺术是自我的表现。对霜凝艺术的审视,他认为应以天观地、以地观天这样两种方向性去看,这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视野,是庄子带来的文化大视野,是超越文化,进入人生观、世界观之空间,用“垂天之云”来描绘艺境甚为贴切。霜凝的艺境让人感受到一种高迈的胸次和格局,在艺术中运用色彩和各种材料把这样的胸次格局表达出来,这就是庄子所说的水击三千里,境界是无限的。在霜凝的画境中,体现出冷与暖的交汇、交织、渗透、冲突、变化,通过极寒与极热对立的两极展现万物的多样性。他还指出霜凝的创作有肌理,这种肌理像冰雪结的冰凌或者是水流冲激出来的,或者是火焰燃烧出来的,最后沉淀在画境里。
徐虹指出,霜凝的画境表达了对庄禅境界的自由精神的追求。大色块平面和冷暖用色的对比交叉,明亮色彩和重色搭配讲究节奏,用笔大胆挥洒,肌理自然排列,这一切是造成大气舒朗的条件。她认为霜凝极富中国诗歌底蕴,能将诗书画从意境的层次打通。画家领会到了中国文化之精髓,有感而抒,随情而发,画面的色调和情绪的表达甚为鲜明,给人一种追求超脱、清新、自由的感觉,而背后则有凝视的聚焦。霜凝画作中的表现性与西方表现主义不同,没有那样的浑厚凝重,而给人一种当下释放的轻松和缓解压力的超脱感,而不是思考的沉重和情感的压抑。品读霜凝的创作,看到了对张力的追求,表达了对人生、对哲思的某种顿悟性的领会。肌理对比的增加,画面的丰富性也相应增加,使得画面的探索性有所增强。徐虹说:“中国传统艺术中看似平淡天真,但包含的深刻的人生体悟及情感是很有意义的。”“文学艺术的抒情性在表达轻松和快感的同时,艰苦的求索之路也必不可少,表现性和抽象性艺术同样可以体现沉重深厚有力量感的主题。”徐虹还指出:“中国传统艺术的时间性大于空间性,霜凝的画表现出了这个特征。画面流动性比较强,讲究丰富情感的表达。”
夏可君认为霜凝的艺境体现出绚丽、绚烂而又自由,充满生机与生命力之美感特征。他的活力是烟云供养,是一种呼吸的结晶,是一种自然元素的像金刚钻石的凝结,感觉到有一种张力,画面以蓝色与红色为基调,以冷热的两个张力在展品中表现得非常明确,单纯中见丰富,博大中见幽深,学术性强。夏可君集中讲了三点:其一、独特的纸本和水性颜料所带来的感知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他看到霜凝的绘画多现火焰状和结晶体,他理解火焰是跳跃、发热、潇洒,结晶是凝结、聚集,霜凝的绘画意象是中华文化的阴阳二性达到了自觉的中和。其二,认为霜凝的抽象并非纯粹之抽象,看局部之时有抽象性,而从整体来看,又像流动的山峦或者像北冰洋或者像花朵甚至是矿石,可称为抽象的自然或自然化的抽象,是把抽象与自然、把气化和光感看起来悖论的两种不同文化化合为一,霜凝的创作是东西方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他的创造既非中国传统笔墨,也非西方的油画,是走的表现性、抽象性和现代性相结合之路。其三,绘画的语言是最单纯的,是红色的画和墨色的花,它不是花,而是静的元素。他的语言是一种独特的泼彩的技术,是独一无二的,独步天下的。
郝健从三方面论述了霜凝艺术创作之特点。首先,认为霜凝是斜扛艺术家。他认为霜凝是一个多重身份而又自由的斜扛艺术家,他的诗词书法境界甚高,身份的转换是自由的行走,其创作与身份有一种互相生成的关系。他的自由还包含了“从心所欲不逾矩”之含义。其本质是对中国当下的艺术谱系进行了改革,这种改革是在世界与中国艺术史、艺术家的对话当中完成的。又次,霜凝的艺术彻底走向了自律论的美学,即是艺术与再现对象没有必然的联系,放纵的自觉与无对象地挥洒,没有社会参照,故而称自律论的美学。透过画面,可以看到艺术家在精神上的驰骋,看到一种蓬勃、飞扬、宏大而又精微的意象空间。总之,霜凝的创作具有了与庄子逍遥游式的自由气质和恢弘想象的某种同构,他在那种放纵的自觉中臻至自在的、强烈凸显自我、抒发自我之境界。
陈浩武认为霜凝由金融家到艺术家,实现华丽的转身,必有一种内在的动力,这种动力体现一种精神轨迹。由儒而道,不同的生命时期体现不同的精神追求。儒家倡导先忧后乐之情怀,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倡导君子人格,浩然之气,霜凝的经历体现了这种士子情怀。道家的淡化名利,寄情山水,采菊东篱,悠然南山,回归精神家园,内圣外王,儒道互补,通过依仁游艺来实现。他认为霜凝的绘画、诗词等艺术,实乃进入道家境界之后的精神渔樵,以艺术为寄托,把它的精神渔樵具象化,形成了今天的艺术成果。霜凝具有不凡的才华与禀赋,在一个全新的领域创造出令人瞩目的成就,本质上体现由儒而道的精神轨迹。
曾祥玉从霜凝的诗词、文章、演讲中看到他的诗人情怀、渊博学识,认为霜凝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型艺术家。其画风格多元,其黑白、彩色、泼墨、泼彩,既有抒情之表达,又有理性之思考。她赞同对霜凝的创作可建立一个独立的评判标准,评价体系,他的创作与传统不是一回事。她认为霜凝的画在泼墨泼彩的基础上,有皴、擦,有破墨、积墨,有反流、折流、折叠等很多绘画的综合技巧在里面,在造型结构很强的画境里,可看到草书线条,也有行楷隶篆的线条,糅合了多种技法,对传统作了创造性的改良。他的泼墨泼彩与传统迥异,经过改良,力量感就彰显出来了,因而就现代了。观其画作,还有西方的光影明暗和透视原理,也有纯粹的几何结构和空间结构,因而形成风格之多元。霜凝之绘画,并非纯粹的油画,为介乎抽象与写意之间的全新表达,画境有主题、有物象、有内容、有思想、有文化,与西方的“五无”迥然有别,此乃中国抽象绘画之重大突破,其发展前景难以限量。
兆辉认为霜凝的创作站在俯视西方现代派的高度,梳理他们的理念,打造出了当代中国有引领意义、以东方哲学为主体的自我美术符号与技术语言的高雅艺术,他用诗与画向当代昭示寰宇境界的中国文化的自信。他看到了霜凝的超越,如果说齐白石将农耕文明的总结是一个木轮牛车,赵无极是在这个车上装上了马达,而霜凝的艺术是将信息时代的高铁装上了飞机的翅膀,他改造了当代人对绘画作品模式化的定义,代表了当代艺术的高境界、深理念、奋勇的大作实践!作为思想者,霜凝保持了东方艺术传统中原创性的实践精神,从先贤处拿到的是思维结晶,并非表面技法。山水花鸟书写性的基础,泼彩运用的技法能力,在深刻理念、思维表达中综合一体,囊括万殊,裁成一象。他从天人合一的自然创作行为中,用生理感知去认识肌理,深入反复,用多种综合材料技法创造了一幅幅体现诗意幽情的画面,使审美者产生超越时空的想象与联想,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进入不可思议之境界。霜凝对苏轼有深入的研究,创作了近百首与苏轼相关题材的诗词佳构,他努力与苏轼对话,慧心与苏轼相接,他的绘画意境受苏轼的思想和诗文风格的影响是无疑的。
郭翠萍于霜凝的探索精神甚为心折,为其绘画的笔墨语言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跨越式飞跃而深深震撼。她认为霜凝的绘画与其书法、诗词创作有内在的联系,在意境上是打通的。霜凝的飞白狂草如江流汹涌,如长风浩荡,如万马奔腾,读其书法令人心潮澎湃,逸兴遄飞。霜凝的诗词创作也是当今诗坛的一道风景,创作诗词数千首,各体皆佳,系列化的创作令人动心骇目,以《满江红》为词牌创作慢词达百数之多。他的诗作内容甚为丰富,形成许多系列,如苏轼系列,李白系列,名花系列,名山系列,韩潮苏海,异彩纷呈,云蒸霞蔚,气象万千,鲜明的个性与强烈的时代感交织为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境界和对历史、对社会生活的深层感悟。这种书意诗情,自然会化为潜意识、化为灵感渗透于画境之中,拓展出广阔丰美的想象和联想的空间。霜凝的“T抽象”艺术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在色彩运用和调和上,给人一种强悍的冲击力,在有无之间的变化和融合中,体现了大美无言的自然境界,突破了中国水墨的传统表达,具有中西合璧的精神元素。他的感悟超出了常人对宇宙、对世界的认知能力,对笔墨的驾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魅力。她认为霜凝的“T抽象”艺术为时代输进了正能量,对中华文化艺术与域外文化融合有积极的意义。吕建富认为霜凝艺术是当代艺术里的一个特殊存在,是中国特有的诗情画意在艺术上的呈现。画家身份特殊,视野广阔,学识渊浩,从传统审美在向现代审美转换中对美的认知多有突破。霜凝具有文史哲、诗书画打通为一的综合修养,这成就了他独特风格的艺术。
霜凝先生在研究讨论会的发言中,对各位专家的肯定和鼓励表达由衷的谢意。专家的审美判断给他以深刻的启迪,画家将以此为契机在自我扬弃中努力实现超越。他谈了自己的创作体会,认为今年的彩色系列与去年的黑白作品相比,有三个方面的创新:一为材料的创新。所用纸质是特殊研制的宣纸,不是市场上买的宣纸,加了很多原料方显张力。颜料是以丙烯为主,但不完全是炳稀,是如老中医号脉抓药一样,这个二两,那个三钱;这个若干,那个少许,又像厨师配佐料一样研制出来的。其二,技法创新,大体分为三步,首先是泼,之后是勾,加以修理,之后是皴,用了大约一个礼拜最后成型。其三,观念的创新。观念创新大体分两方面:一方面为特殊经历,四十多年的金融工作经历,宏观调控的经历,微观搞活的经历,自幼喜好诗书画文史哲的经历,这从潜意识的深处影响了画家对艺术的追求、美感的表达、技法的淬砺。
另一方面,画境是诗境的物化外化,诗词创作调动了画家如江潮海浪般的创作灵感。癸卯初春,在《满江红》电影热播之后,霜凝连夜填了一首《满江红·读岳飞》,《中华辞赋》向他约稿,让他写一篇《满江红》题材的卷首语,那天写了十二首词,中华诗词学会的会长说向全国征集《满江红》,在中华诗词公众号上作为第一辑刊发,于是他一口气填了一百首长调《读宋人》,而今又填了一百首各种题材的《满江红》。霜凝正在进入诗歌创作的爆发期,这也充分调动了他绘画创作的灵感,这些画作是诗意与哲思的自然流露,是爱国激情、历史回眸、庄禅顿悟的具象表达。画家深切地体会到高境界的艺术意境之产生,是激情、胸次、学养、技法的综合表达,技法是根本,幽韵是修养,内核是哲思,正如司空图所说:“大用外腓,真体内充;返虚入浑,积健为雄。”(《诗品》)也就是说功夫在诗外,功夫在书外,功夫在画外。
霜凝的创作是传统与现代、东方语言与寰球意识的水乳交融的艺术表达,无论从材料、技法、题材,还是诗情、哲思、潜意识,体现开创性、前瞻性的美感特征,体现《易经》中所说的“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的思想理念。笔者有感于各位专家对“T抽象——烟雨霜凝2023”学术评价的准确独到,试以小诗一首作结:“忘我忘情春复秋,耕耘哪问得和收?功夫原在丹青外,艺海无涯奋臂游。”(文/蒋力余,湘潭大学教授、诗人,诗书画美评家)
(来源:江南时报)
艺术家简介
霜凝(唐双宁),著名文化学者,画家、诗人、书法家;中央文史馆特约研究员,中华诗词学会顾问、李可染画院名誉理事长兼抽象艺术研究院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长期从事金融工作,现主要从事文化研究与艺术创作。绘画作品受邀参加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被卢森堡国家历史与艺术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李可染画院、今日美术馆、龙美术馆等国内外艺术机构收藏,在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龙美术馆、今日美术馆、李可染画院美术馆、皇城艺术馆、银帝艺术馆、厦门大学艺术馆、北京凤凰中心、北京锦都艺术中心等展出。曾在中国美术馆、军事博物馆、上海美术馆、山东博物馆、广西博物馆、荣宝斋及美国等国、中国香港等地举办书法个展和国家博物馆、西泠印社的书法联展,书法作品被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等收藏;曾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举办书法展和艺术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