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感物——著名画家刘明波对水墨艺术的自我审视

来源: 文化视界 2023-04-28 10:04:24
听新闻

疫情封控期间,去外地的机会少了许多!囿于屋子里久了,便留心起自己多年淘来的物件,面对这些与我朝夕相伴之物,自然而然多了几分亲和、几分亲近。每一个物件,都能在收藏的过程中剪辑出岁月的过往,“唯君与我最相亲”“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人与物之间,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彼此的情感倾注,便是相守。

造像构件

青州造像构件,有时候也能从他处淘得一些,供于室内,空间即刻有了几分“禅意”的气息。千秋妙像,微妙真容在褐色的石灰石质的残损中依然感受到“披帛璎珞”中的端庄清秀,生命的真诚在石质中透出几分温情与神明。日本学者川胜义雄著有《魏晋南北朝》一书,绪言中言及这是一个“华丽而黑暗的时代”,一句话让我们体认到了精神文明层面在动荡中的坚韧与厚重,这份坚韧与厚重反映在了艺术创造力与辐射力上,在这里造像构件的收有不仅仅是一种守护,还有一种感怀和敬重!造像的庄严清秀只能在一斑窥豹中去感知去想象,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灭佛运动和不可推测的历史原因,让“千秋妙像法身”以碎片化的方式在今天与我相遇,中间的历史风云只能凭自己的心去想象了。每一件造像构件身上,都隐藏着人间曲折和痛切的故事,隐藏着对自己的重新塑造,历史深不可测,如同无边无际的深渊,只有在对视、触摸中才能感受到她的经久不衰、深挚悲切……虽然这些构件只是南北朝文明的几个“词语”,但所具有的某种力量则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把相距最远的信仰和时代联系在一起,作为创作素材,对这些造像构件重新观察、重新发现,进而重新释放其内在的精神力量。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现实之中,同时又虚构着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很多情感、欲望、无奈都存放在里面,一缕阳光、一片落叶、一粒沙尘……都可能唤醒这个虚构的世界。这份虚构弥补着我们的现实空间,而现实也弥补着内心的空虚,在这种相互的弥补之后,我似乎发现了这个可以填补愿望的图像,镶嵌在时代中。

对造像构件的描绘是一次难得的体验和尝试,山水画的石质皴法与一块石雕于情境塑造上有着很大的跨度。我深知,叙述的语言障碍还有很多,而这种障碍在过去中亦不曾出现,相信更准确地叙述和表达方式,将不断的深入研究与探索中产生。

感物——著名画家刘明波对水墨艺术的自我审视

刘明波 透月岩 绢本水墨 170×75厘米 2022年

牡丹

学国画的第一天就是跟从启蒙老师孙运学先生学习画牡丹。步骤是先用水稀释白粉,蘸一笔曙红色进行调和,一抹一个花瓣,渐渐地加重花瓣的色度,加深结构密度,一朵牡丹便浮现纸上,之后补加主杆、枝叶。

后来赴杭州求学,兴趣移至山水,学陆俨少、学髡残、学郭熙……时至今日,亦很少关注牡丹题材的创作与画法,这似乎忘了当初的发心。2020年疫情暴发,泉城植物园的牡丹却并没有顾忌疫情的到来,依然如期开放。

这时候,我才真正地打量起久违的牡丹,好像第一次产生阅读她的感觉。牡丹园不大,占地约六十亩,品种有二十几个,各色品类,花瓣若襌衣摇曳,名为姚黄的,鹅黄似娇嫩欲滴,名曰赵粉的,气柔润而馥郁,一抹粉红,撩人心弦。静下来似能听到花瓣的呼吸并让人心跳加速,质似蓝田玉,软玉温香……妖娆、妩媚、雍容类似的形容词在真实牡丹面前好像失效。

当年,老子从洛阳过函谷关之前,关令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预知将有圣人前来,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这便是中国文化史上一次重要的旅行,这次旅行不仅影响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而且影响到了中国人居住空间的图像选择,“图必有意,意必吉祥”“青云千里,紫气浮关”“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几千年农耕文明中的国人对居家空间的装饰需求充满了对于物质丰富的渴望,“花开富贵”这个词汇的背后是物质生产的不足,因为不足,才希望“年年有余”,才渴望“岁岁平安”,以至在我们的日用器具、家具、服饰、建筑上得到了广泛运用。牡丹绘画与纹饰作为重要的视觉图像总以各种形式、各种方式陪伴着我们,在这里先读几首历代的牡丹诗吧!

《诗经》中有“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王维有“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白居易有“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李白有“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苏东坡有“丹青欲写倾城色,世上今无扬子华。”徐渭有“五十八年贫贱身,何曾妄念洛阳春。不然岂少胭脂在,富贵花将墨写神。”

诗词中,古人的感受与表达让我们惊叹之余,也感受到了文字所构建出的牡丹的图像。不仅有感怀,有伤情,更有一种东方人伤感的根性。

对牡丹的叙述总是充满了期待,在漫不经心中叙述,反复调整,一如修行。而完成的作品像一气呵成、从未修改过一样——但又不能把认真显示出来。过去的全方位语言训练让我明白了舍弃的意义,将自身化为毛笔的一部分,如若神经末梢在纸上触碰、运行,靠的是想象和叙述的激情来维持创作的秩序。创作没有目标的时候,又好像必须等待灵光乍现的一刻,在物与物之间进行逻辑的重构、叠合,在这种重构、叠合中,完成的作品让我喜悦,而作为牡丹在短暂的绽放中枯萎与凋落又让我无尽感伤。“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王国维先生在《阅尽天涯离别苦》中的愧疚与哀叹,道出了生命的转瞬即逝和无奈。

一张作品的完成并不意味着结束,只是刚刚开始。作品历经此后的展览、出版、传播,每位读者的每次阅读,每位藏家的收藏与悬挂,都是作品持续完成的过程。

感物——著名画家刘明波对水墨艺术的自我审视

刘明波 卧月 绢本设色 170×75厘米 2022年

红砖、铁丝

工作室前面有个山坳,坳里堆积着许多建筑废弃垃圾,周围还有村民自开垦的菜地,傍晚我时常散步过去。坳里的空气流动很明快,鸟鸣、杂树、绿荫和坳外钢筋水泥的城市高楼构成了别具意味的视觉图景。一日坐下小憩,恰好脚边有两块弃砖,不由端详起来,一块相对完整,一块残缺近半,人工用过的痕迹明显,瓦刀敲击的印痕、水泥、白灰沉浮的砖面上,具有强烈的漫漶气息。一块坯土被窑炼成坚硬的红砖,转身再变成一幢建筑物的个体单元构件,再几经辗转,历经风雨而弃于此,此时,落日余晖,天地间像烧砖一样灰红……我把砖拿回工作室,仔细的通体打量起来,当然对两块砖的感受略多差异,这种差异的细微处在残缺横面和立面的断茬上,时间久了,便有了描绘的愿望。但如何将高约二十四厘米、宽十二厘米、厚五厘米的三维砖体构建出一个图像,再如何运用媒介语言展开最恰当的叙述,创作“砖体”,如同窑烧,立意、构思、动手,无不精心。平面的细微呈现、地貌的变迁、宇宙的幻化,方寸之间的笔墨变化若隐若现,在绢地的质地上,笔墨的语言更加细腻敏锐……砖烧的过程是大火在窑内烘烤砖坯内外,然后熄火使窑内自然冷却后,窑内的空气流通,形成良好的氧化环境,砖坯中的铁元素在不知不觉中被氧化成为红色三氧化二铁,所以砖呈现了体内本有的红色。这程序有点太上老君炼丹的意味,真金不怕火炼,真砖亦如此。

莫兰迪用他朴素优雅的颜色体系与缠绵的笔触,让我们感知到了他情感的温度,这些温度不仅仅是隐秘在他的瓶瓶罐罐中,更是将这个温度恒定于他灰色调的绘画语言中,让我们触及人类共有的文化温度。

没有任何一种材料是废弃的,也没有任何一种素材是不值得叙述的。砖头、光影、铁丝、落叶、石子、墙壁、街道,日常的景物以片段轮回的方式在各种媒介中出现、传播、消失。一根铁丝,为寸时可以以笔直的形态立于世,为丈时亦可躬身于用,可幻化凝结出无穷形状……

封控的栅栏和铁丝对我触动很大,将两种无关的事物进行逻辑串联与修辞构建,试图创立新连接、新比较和新异感。一根铁丝,集传导和阻融的不同功能于一身,图像和意象不停地碰撞、关联、变化,人在物象的叙述里不断整理着自己,浓淡的笔墨隐约可见,一再去寻找常新的、有刺点的且具有陌生感的图像,对具象物的刻画越深入,物质的抽象意味越明显,而对一个虚拟空间用心叙述,其具象的感受越清晰。

感物——著名画家刘明波对水墨艺术的自我审视

刘明波 紫气浮关 绢本设色 170×75厘米 2022年

CT

画家是描述者。当描述物象时,对物象的理解与把握需要倾注全部的感情,这种感情有时候来自意外的触动。

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CT成像和各种化验结果,总让人忐忑、纠结、无奈、不安,甚至有些恐慌。X光透视出各种成像,以神秘、虚幻的视觉方式呈现自己身体的内部:骨骼、肌肉、血管……这种成像是自身最隐秘、最柔软的一部分,也是生命中最坚实的一部分。面对CT片,感觉自己的身体被移出、拉长,又被分离、定格,而当医生给出不同判断时,我们对自己的肉身产生切肤般的感受,健康是自己的,疾病也是,一次次强化了对于生命的感受。CT对肉身内部的呈现如此精微,借之能洞察生命内部的现实,这种现实超凡脱俗,不仅隐藏着生命另一种尖锐,而且生发出另一种生命与自然的融洽感,尽管“天人合一”这个词在当代画坛用得过于频繁,使之听起来竟有点“江湖”骗术意味,但它确实涵盖了中国人的宇宙观、天地观,当我们面对生命困顿和生老病死时,“天人合一”又是那么贴切。CT的成像给了我们不安,也给了我们力量,更让我们懂得珍惜。CT成像如此幽玄、如此迷离、如此具体,又如此依于形而超越于形,而“情感”似乎没有一个具体的形质,触碰亦不见……伤感如此具体,情感对人的影响如此具体,我们每一个人都处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的“情感”温度和纽带中,生活如此无奈,如此纠结,如此悲伤又如此快乐,而我们总能在日常生活中剪出图像,一如CT拍出了肉身的夜晚和静谧。这些情绪不可避免地成了生活的基础和事实。纵使生来艰辛,我们也必须去欢迎和拥抱,全身心地拥抱生命,热爱生活,一如欢迎和拥抱幸福。

感物——著名画家刘明波对水墨艺术的自我审视

刘明波 褰衣 绢本设色 170×75厘米 2022年

生产力的发展虽然带来了丰厚的物质回报,但当代人的心灵难掩空虚。中产阶级追求的最好生活是在一种轻松、平淡、准时、循规蹈矩中进行,上学、工作、度假、结婚、生育……这种闲适生活中似乎有其无意义和麻木的一面。这其实与追求有些矛盾,生命的意义有待于我们在平淡中去发现,人之为人的恒定本质,就在于他能永远处在流变之中,总是能变出另一种样子:超越成俗和自我设限,超越稳定而不可阻挡的庸常生活,超越如影随形的焦虑和压抑,这种焦虑与压抑会反映到我们的身体上,而CT成像便是这种生活映射的结果。

如何超越各种外在的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的束缚,还给个人感觉一个鲜活的状态?或许直面自己真实的生存体验、生存环境,感知其真实性的前提,是心灵的自由和独立。(文/刘明波,《美术观察》2023年第4期)

画家简介

感物——著名画家刘明波对水墨艺术的自我审视

刘明波,1968年生于山东莒南,1989年毕业于临沂艺术学校,199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2001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曾工作于山东莒南县文化馆,广西大学艺术学院。现任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