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从风景创作到人物写生,青年画家熊娉婷珍惜每一个“求真时刻”

来源: 文化视界 2023-04-26 10:45:11
听新闻

画论中“求真”的核心源自东晋顾恺之“以形写神”的观点,其论曰:“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荃生之用乖,传神之趋失矣。”两晋以下,这一理论的价值为越来越多的画家所重视。以荆浩为代表的北方山水画派画家将其形神观概括为“图真”“求真”,进而提出了“度物象而取其真”的观点,即要求画家既要取物象之“华”,又要兼顾物象之“实”。而西方艺术研究中“求真”范式的萌芽说在古希腊时期,诸如毕达哥拉斯等数学家针对艺术形式中的比例等问题就开始了不懈的探求,最终发现了“黄金分割”规律。

从风景创作到人物写生,青年画家熊娉婷珍惜每一个“求真时刻”

 《断续系列·16》   油画    2016   160X140cm

西方油画技法最初传入中国时,中国油画风景继承西方写实主义,注重对物象的模仿与再现,但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提升,单纯的物象再现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此时,表现性油画风景创作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油画的历史舞台上。从“写实”到“表现”是造型艺术发展的一个过程,也是中国油画风景从“图真”中展现中国精神的一个必要环节。

从风景创作到人物写生,青年画家熊娉婷珍惜每一个“求真时刻”

《和平时代系列·2》    油画    2018   180X180cm

我一直关注于风景创作,从八七会议旧址到军舰题材,表现性风景创作以主观的重组、夸张等方法创造出美感形式,通过油画材料所呈现特有的质感表达对内心的感悟。这种表现性与绘画者的主观意识密切相关,可以说每个人眼中的风景都是不同的,就会使表现性各具特色,但“真”是绘画中的木本之源,画本之眼,任何夸张重组变形的目的只为找到心中的那个“真实”,为了无限接近艺术求真,物象只是表皮,这里的“真”不是逼真,更多的是情感之真。

从风景创作到人物写生,青年画家熊娉婷珍惜每一个“求真时刻”

《八七会议旧址》    油画    2021   170X140cm

我在井冈山一个叫刘家坪的地方,参加江西画院组织的“春华秋实”年度采风创作活动,采风以人物写生为主,模特为当地村的村民。对着人物写生,而放弃人物的观察,任意捏造瞎编,不是求真。画张三反成了李四,画一百个人都是一个模样,更就失去了写生的目的和意义。写生就在于对千变万化的物象和各种各样的人物形态有所感受和揭示,否则一切无从谈起,只剩下空洞和空泛。

在写生时,我一直思考用什么手法,既不脱离对象,又能最充分地表达我个人的感受,我要尽可能忠实于对象和自己。于是我在写生时尝试用了两种方法:一是仔细观察对象然后落稿;一是不打稿子。前者需要对人物揣摩,寻找适合的方法来布置画面;后者则能够使画笔的随机性得到发挥,但需要心中有数,笔底有根。人物形象的刻画和人体构造的变化规律,都要通过速写,记忆,不断理解。这些平日积累的东西便于抓住形构的关键处,使我们不至被偶然的,细小的,隐晦的现象所迷惑,最重要的是它能够适应人物创作的特殊要求。

从风景创作到人物写生,青年画家熊娉婷珍惜每一个“求真时刻”

司机标哥1  2022   油画棒

从风景创作到人物写生,青年画家熊娉婷珍惜每一个“求真时刻”

太根房东1  2022   油画棒

从风景创作到人物写生,青年画家熊娉婷珍惜每一个“求真时刻”

太根房东2   2022   油画棒

从风景创作到人物写生,青年画家熊娉婷珍惜每一个“求真时刻”

太根房东3   2022   油画棒

创作是艰辛的,当一个好的画家更是艰难的,只有画家长期融入生活和人民相处以后,才能懂得为什么人画画、怎样画画。在写生中我描绘了井冈山民宿的房东,驾驶大巴的司机,茨坪山上的农民,年过八旬的老奶奶以及赶集人群像,他们一个个鲜活的生活在我眼前。“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实际上就是始终“以得自人民之道还之人民”,这就要求艺术家们从人民生活中汲取“灵感”和理想,创造条件使“理想”在人民生活和人民身上得到实现。

从风景创作到人物写生,青年画家熊娉婷珍惜每一个“求真时刻”

《老屋》    油画    2022   30X40cm

在我看来,一幅好的艺术作品,无论是从写生角度,还是创作角度,都实属不易。在绘画创作过程中,需要通过创造性的艺术劳动,对社会结合文化的洞察力与探索精神,以其鲜明的时代气息,运用明确的语言特征及恰当的艺术视野,紧密联系着自己的价值系统和判断标准去展开。在写生的间隙,我们在星空下,谈论艺术,交流心得,兴奋时,总是回到以徐悲鸿、林风眠、吴冠中等著名画家为代表的几代中国油画家都在不断探寻一个问题:油画的“中国化”,中国的油画如何体现中国元素、中国符号、中国精神和中国审美?

在当代油画艺术的进程中,具有融合中西方艺术精粹而发展的“意象”性油画必然有其自身存在的土壤与合理性,它以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角度切入了当下的时代气息与社会变革,打破了中国传统文人画时代的局限性并与现实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开放与包容性的文化语境息息相关。对于中西绘画的融合,许多老一辈的艺术家们在各自的艺术道路上,坚持不懈的探索着画面形式地更多可能性,并最终通过理论与实践的考验,才形成了拥有独特个人风格的艺术作品。中国传统文化给予了我们更多的创作元素,这就是本土文化的优越性,中西绘画融合并不是全盘西化也不是照搬照抄,它的融合指的是多层次的,包括艺术传统、文化思想、精神领域等等。如果我们要将中西绘画成功的融合并转换成为属于自身独特的绘画语言,仅仅对中西方艺术思想的理论研究还远远不够,一方面要关注在中西方艺术融合领域取得艺术成就的前辈们的思想精粹,另一方面结合中西绘画融合的时代性与本土性,还要结合自身对绘画语言的实践。中西绘画的融合在时代的发展进程中仍然有着不可或缺的现实意义,长此以往必将获取更多的发展空间。

我想,这是我们大家一种共同的追求和理想。

我知道,当我们的双脚坚实的踏在中华大地上,根深扎在人民艺术的土壤中,这是我们创作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我相信,随着时间的积累,遵循着相同的美学,我将收获有情、有趣、有思、有异、有美、有灵、有真的艺术创作。(图、文/熊娉婷)

画家简介

从风景创作到人物写生,青年画家熊娉婷珍惜每一个“求真时刻”

熊娉婷,江西画院青年画家。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