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居泉城,爱上泉城。漫步于曲水亭街、王府池子街等老街巷,最吸引我的,是悬挂于各家各户门前的楹联。“一城泉水韵,千古圣贤风”“万户荷香云静,千家柳绿风清”“一湖碧水千秋画,百眼清泉四季诗”“盎然诗意满载柳,明媚溪亭一笛风”……泉水风情与楹联书法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
张国英书法作品 68cm×138cm
书法家张国英先生生于斯、长于斯,他以自己所长,把热爱泉城的眷眷之心变成切实的行动。2012年,在他的大力推动和多方奔走下,济南启动了“泉甲天下·济南名泉——楹联征集大赛”,并出版《泉甲天下·济南名泉楹联作品集》,收录了560余幅优秀楹联和140余幅楹联书法作品,其作者和书家多为活跃于文学艺术界的老中青艺术家。济南在老城打造了楹联文化街巷,让这些征集来的楹联书法走进百姓家,走向大众生活。
转眼十年过去,文化无声,却润物留香。在张国英先生明亮整洁的客厅里,我们从老街的楹联,谈到他为大明湖、佛慧山、趵突泉、黑虎泉等名胜所题写的匾额和楹联。在他看来,楹联“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是表达万事万物的最凝练的形式,具有文学性、实用性、趣味性等特点。而当楹联和书法结合,诗意美和书法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更加富有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
济南的楹联文化底蕴深厚,优秀的楹联书法不胜枚举。比如“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这是诗圣杜甫游大明湖时即兴而作,后来山东盐运使陈景亮重修历下亭,撰写《重修历下亭记》,请清代书法家何绍基记之。“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清代诗人刘凤诰所作,清代书法家铁保所书,现存两块旧时石刻。“这两副名联就把济南的文化和风情概括得明明白白了。”张国英说。另外诸如趵突泉泺源堂楹联“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为元代诗人赵孟頫赞趵突泉诗,由金棻撰写;大明湖名士轩门两侧的“杨柳春风,万方极乐;芙蕖秋月,一片大明”为郭沫若撰书……
迎香泉 张国英题
“雨落荷花荷落雨,风随柳絮柳随风。”我问起这些年他自己最满意的楹联创作,张国英先生告诉我,就是这副回文联。既可顺读,又可倒念,饶有趣味,“这是我多年前为明府城雨荷居而创作的。现在读来,还是挺有意思。”另一副楹联“香来袖上荷风起,绿染心头画意生”也是他歌咏济南的佳句。张国英说,楹联书法不仅能以简洁蕴藉的艺术笔墨传达文化的精髓,还能在尺幅之间呈现撰者与书家的情怀。而楹联书法受到喜爱,“我想,正是因为它植根于群众文化生活,才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无尽的创意。”他的一大心愿就是在济南厚植、推广楹联书法文化。“我做得还远远不够,楹联文化应在城市文化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济南市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济南市楹联艺术家协会主席任上退下来之后,张国英仍然坚持创作,并且保持着读帖、临帖的习惯。工作室的墙上,挂着他的父亲张立朝先生的照片。张立朝先生是山东书坛早期的重要书法家,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是画苑书坛“关黑弭岳金张”六大家之一。张国英先生告诉我,7岁起跟随父亲学习书法,受其影响很深。“父亲曾说,学习书法要读帖、临帖、悟帖、出帖。柳公权的《玄秘塔碑》、颜真卿的《麻姑仙坛记》,我曾临了整整10年,一日不曾间断。”
在张国英看来,书法是一门综合艺术:文学是基础,哲学是方法,传统美学是标准。但归根结底,书法作品还是应以情动人。他谈起第一次读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时被感动得热泪盈眶,而读《兰亭集序》则如听到潺潺的溪水,自然流畅。“人的性格、学识、情感不一,写出来的字当然是不一样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时代精神的问题。我现在最推崇的书法境界就是平淡。”张国英说。平淡,也正如唐代书法家孙过庭在《书谱》中所说“平正”。“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张国英认为,“平淡最好,但实际上很难达到。一件好的书法作品就如同太极图一样,里面有冲突和对立,总体面貌则是和谐的,平淡中蕴含着旺盛的生命力。”他说,“书法博大精深,我们都在追求的路上。”(来源:大众日报 霍晓蕙)
书法家简介
张国英,1952年生于济南。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济南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济南市楹联艺术家协会主席。曾任济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济南市政协社会文教法制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七岁起在其父张立朝先生指教下学习书法,始由唐楷入手,后上追秦汉魏晋诸碑帖,法古鉴今,取长补短,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1973年起参加国内外各种重大书法展览及赛事,至198 9年底共获奖三十余次。1993年应台湾书画教育学会邀请,在台北、花莲、彰化等地举办《张国英书法展》,并在几所院校举行书法艺术讲座等文化交流活动,受到台湾各界人士的好评。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有《中国书法家张国英专集》,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有《张国英书法作品集》,中国诗词楹联出版社出版有《张国英草书泉城赋》。其作品作为政府礼品多次赠与国外友好城市及国际友人,传略收入近百部辞书,部分题字及作品被名胜景点选入刻石碑林,并被国内外几十家博物馆、纪念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