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扬是我国著名国画画家。在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在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等领域均有所建树,代表作品包括国画《支前》和《一片皖南》,特种邮票《太湖》和《普陀秀色》等。值得称赞的是,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笔墨当随时代,踏遍山川,为祖国写照、为时代画像,范扬的作品体现了他对艺术的浓浓热爱之情,也描绘了新征程下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豪迈篇章。
图:小时候的范扬。
1955年,范扬在香港出生,后来被父亲送到老家江苏南通居住,范扬的祖宅就坐落在南通最古老的街道—寺街上。
在范氏祖宅中,供奉有范氏先祖范仲淹以及很多“明经”、“进士及第”等牌匾。
在南通,范扬从小受到祖父母的悉心照料,还从他们身上得到很多文学和书法方面的启蒙。
后来,十几岁的范扬在其叔父范曾的指引下,走进国画的世界并且逐渐爱上了这门艺术。
高中毕业后,范扬主动要求到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因为在那里可以更好地接触艺术。在研究所做美工的范扬,通过不断临摹历代名家名师的画作,国画功底得到了很大提升。1978年,范扬考入南京师范大学,并且选择了他热爱的国画作为专业。在这所历史悠久的高校中,范扬不仅学习到国画的创作技法,而且接触到了西方画作中的光影和色彩,这为他带来了全新的创作感受。
1981年,范扬留校任教,教授中国画的山水画和人物画。1984年,范扬为第六届全国美展专门创作了《支前》。这幅作品描绘了淮海战役时,数百万民工通过肩挑背扛、推着小车,为前线解放军提供粮食和弹药补给,从而保障了淮海战役取得胜利的故事,表达了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和军民的密切关系,也暗喻着改革开放之初人民对于社会发展的渴求。无论是在创作手法还是题材方面,这部作品都有着重大突破,散发着浓浓的时代气息,因此最终获得了铜奖,还被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
图:范扬和他的获奖作品《支前》。
获奖以后,范扬不断尝试新的创作风格,他经常去各地写生,把自己所见到的百姓生活记录下来。为了给太湖设计邮票,范扬实地游览了太湖,用两个月的时间设计了五枚邮票。之后,范扬又设计了《普陀秀色》,两套邮票都很受欢迎。
在传统题材上,范扬的创作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他传统题材的画作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红衣罗汉。而在写意山水画方面,范扬则更侧重于内心的表达,他的写意山水画质朴、真实,却又潇洒、灵动,他的系列作品《一片皖南》在画界引起轰动。
2005年,范扬来到北京,担任中国画研究院山水画室主任,从此他的创作有了更大的空间。从南到北,面对变换的景物,范扬不断外出写生,寻找大自然带给他的灵感。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中国的每一个省份,写生山水画作品达到了两千多幅。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这样评价他,在山水画的创作上,范扬朝向“笔厚墨沉”的美学境界,体现出一种具有当代视野的“大山水观”,他以高产的积累和鲜明的个性成为当代中国画艺术开拓创新的一位重要代表。
图:范扬的国画作品。
此后,范扬积极关注当代生活,尤其是奥林匹克体育运动。通过对体育运动和人物的刻画,他在不经意间创造了一种画风,以国画的手法表现当代的体育精神。2016年,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先生到访中国,正逢范扬举办一个体育题材的画展,巴赫先生在看过范扬的作品之后非常激动,当即邀请他到瑞士洛桑的奥林匹克博物馆举办个展。2017年5月,“力与美·范扬体育美术作品展”在瑞士洛桑的奥林匹克博物馆开幕,这是第一位中国的艺术家在这里举办体育题材的画展。2019年,为了表彰范扬对奥林匹克运动作出的突出贡献,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先生授予其“顾拜旦奖”。
图:范扬创作国画作品。
如今,作为中国国家画院画家、博士生导师的范扬每天依旧坚持创作,在中国画的各个领域进行探索。他每天都会打开电视,把热点新闻用国画的方式绘制在宣纸上,他把这种风格的作品叫做“世事绘”。一页页翻开这些画册,国内、国外的新闻事件跃然纸上,就好像翻开了时代的篇章。(来源:CGTN)
画家简介
范扬,1955年1月生于香港,祖籍江苏南通。1972年入南通市工艺美术研究所。198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曾任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南京书画院院长、金陵美术馆馆长。曾任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中国国家画院博士后导师。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特聘院长。文化部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0年被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国家科学艺术院聘为院士。2013年被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科学艺术院聘为院士。2014年在法国圣爱美隆市接受鲁德拉骑士授勋册封。2019年在北京获得由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先生亲自颁发的顾拜旦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