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正值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亲切回信5周年,中央美术学院建校105周年,同时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承办的“面向现代化国家建设的艺术管理——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教育20周年系列活动”于2023年4月3日-4日在中央美术学院召开。在回望并梳理砥砺奋进的二十年发展历程同时,继往开来,从中国式现代化的高度展望新时代的艺术管理教育专业建设。
本次大会以“面向现代化国家建设的艺术管理”为主题,汇聚全球艺术管理教育界、理论界同仁以及一线艺术管理从业者,紧扣中国艺术管理发展的时代脉搏,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中国艺术管理在面向现代化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助力构建艺术管理的国际交流新格局,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艺术管理新篇章、开启全面建设新时代艺术管理新局面贡献磅礴伟力。
第四届全国视觉艺术管理教育研讨会由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承办,将于2023年4月4日召开。会议以“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的时代站位与使命”为主题,并设“新时代艺术管理教学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和“艺术管理‘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机制探索”两个分议题,旨在团结并推进中国视觉艺术管理教育与教学发展,增进学术交流,分享专业经验,共谱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的时代新篇章。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教育20周年庆祝活动致辞,全文如下
尊敬的谢大京先生,各位嘉宾、各位同仁:
人间四月天,艺管二十年。
在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教育创办20周年的日子里,大家如赴春日雅集,齐聚一堂。我在这里见到许多老同事和老朋友,各位都是央美艺管20年历程的同道中人,央美艺管之路留下了大家支持帮助和共同创业的深深印记,我也看到许多年轻同事和校友,大家都在各自岗位作出优异成绩,说明全国高校艺术管理教学与研究队伍新人辈出,不断壮大。大家为央美而来,我特别感谢,大家共商艺术管理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大计,我更是十分高兴。
作为央美艺术管理学科建设最初的参与者,我并不完全记得当年筹划的具体情景,但有两个机缘是重要的:
一是在进入新世纪之后,我们要考虑学科专业的新布局。中央美院的人文学科堪称学殖深厚,具有中外美术史论研究的雄壮队伍,但侧重的是理论型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要与时俱进,进入新世纪的社会文化发展形势向艺术人文学科提出了新课题。那几年,中央作出了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策,文化艺术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突出的有:
一是民营美术馆的兴起,如北京第一家民营美术馆——今日美术馆于2002年兴办;
二是艺术产业园区的兴建,例如北京798就在2002年开始大量入驻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机构;
三是艺术品市场的兴旺,例如嘉德拍卖在2002年走过了10年历程,各方面业务都很成熟,拓展的势头很大。
方兴未艾的艺术产业需要新型人才,艺术教育要提供智力供给,那时候国内还没有艺术管理这个概念,我们觉得要把握时机,率先开办起来。
第二个机缘是在国际艺术和艺术教育交流中我们注意到艺术管理是新兴学科,但培养的人才去处很广,特别是博物馆、美术馆系统,因为功能完备而需要多种人才,例如策展、公共教育、观众拓展、营销、推广等都有专门部门、专门岗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供给双方有直达的通道,因为学府有艺术管理这个学科,社会文化的专业性和活跃度也都大为增强。
当然,我们与西方大学不同的是,在西方,人文学科主要设在综合性大学,在中国,艺术院校有人文学科的传统,所以我们要抓住时机,对应社会需求,依靠自身优势,把艺术管理学科建立起来。
2004年,余丁老师前往美国考察艺术管理教育,带回了他山之石,我们与名牌的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管理系展开了合作,当时担任哥大艺术管理系主任、也是美国国际艺术管理教育学会主席的琼·杰夫瑞教授给了我们很大帮助,作为老朋友,我特别感谢她的支持。还有德国的西本哈特教授,在我到中国美术馆工作后,他连续多年和我们联合举办“艺术管理在中国”培训项目,为各地艺术机构特别是美术馆界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两位教授支持中国艺术管理教育的热情未变,今天也将发表演讲,当年他们在全球化浪潮中是踏浪而来的先行者,在当前逆全球化思潮泛起的情势下,他们仍然初心不改,朝着中国继续前行,这种精神让我们感动。2006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了首届全国艺术管理教育年会,也就意味着全国各大艺术院校和相关高校都兴办起艺术管理专业,艺术管理学也就走上了建设轨道。现在查百度百科,在“艺术管理学”这个条目中,就会看到是这么写的:“艺术管理学由中央美术学院2003年创办,是中国第一个有关视觉艺术管理的专业系科,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新学科建设’重点扶持项目。现任负责人是余丁博士”。查一查ChatGPT对艺术管理学科的解释,它不仅给了定义,还给出了一批学科最强的学校名单,除了央美之外,还有中国美院、上海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四川美院等院校,而且还说这些院校的艺术管理学科都有其特色和优势,这说明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已经蔚成大观,各院校各领域成果丰厚,培养的人才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振兴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迈向新时代新征程,学科建设要有新开局新起步,尤其是要锚定新目标,解决新问题,形成新成果。高洪书记刚才阐述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深化学科建设、培养新型人才,打造艺术管理中国学派的重要意义、主要命题和要求,讲得已很全面。我这里谈两点建议:
一是要面向广阔大地,明确时代定位。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从多方面指明了方向,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所有这些,都是我们艺术管理教育的根本遵循,我们要落实到学科建设上,在优化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上下功夫。总体来说,中国的艺术管理主要设在艺术院校,有优势也有不足,在艺术学上有优势,在管理学上有不足,对现代管理概念与管理理论的迭代更新的研究不够,根据已有经验和成果形成中国艺术管理的基础理论也不够。在课程设置上,与文艺创作的关系比较密切,但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应用统计与受众调查、公共关系管理、区域文化产业管理等领域比较薄弱,建议大家多从今天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需与急需角度作分析,在教育教学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上,要放开视野、打开思路,形成体现时代之进的思维导图、建设蓝图。
二是聚焦社会发展,培育创新能力。艺术管理学科培养目标主要是实践型人才,在具体的教学中,还需要更宽阔地形成研、学、产的协同合作,总体来说,目前提供给学生的实训平台还不够多,学生的实战能力还不够强,理论研究做的多,实践项目做的少,科技发展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教学的融合度还不够高。以美术为例,各地美术馆建设又迎来一波新的发展,特别是公立美术馆,仅广东一省,今年就有广东美术馆、广州美术馆、深圳美术馆相继落实,我的家乡只是一个山区县城,也兴建了3万多平方米的美术馆,但各美术馆还普遍缺乏展览策划和公共教育的基本人才。我注意到欧美艺术管理教育有两个特点,一是趋于专门化,例如卡内基梅隆大学就将毕业生定位为“艺术经理”,二是在地化,为区域文化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例如英国的兰卡斯特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就直接将激活本地艺术资源、提升创意产业经济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为此我想我们现在一是要夯实基础,二是要推动专业融合、教学资源共享,三是要加强行业创新思维,乘势而为,形成更大的学科活力。
中国古代把20岁的男性称为弱冠之年,女性称为桃李年华,讲的都是青春韶华,充满蓬勃的生命力。二十年的艺术管理教育正值青春,让我们以青春的热情共同再出发。
(来源:央美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