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广西现象”的独特呈现——记“北回归线油画群体作品展-2022·桂林巡展”

来源: 文化视界 2023-03-28 09:31:03
听新闻

“桂林美术界几十年来几乎都是以中国画创作为主,10个展览里甚至9个都是中国画展览。而如今桂林画院已经抛开了‘唯国画论’的模式,所有好的绘画形式、好的艺术作品,都可以综合交流、互相促进。”桂林画院院长唐道一所言的,就是3月15日至4月2日在桂林画院美术馆举办的“北回归线油画群体作品-2022·桂林巡展”。

“广西现象”的独特呈现——记“北回归线油画群体作品展-2022·桂林巡展”开幕式现场

本次展览由广西美协主办,桂林画院、广西北回归线油画研究院、广西南宁仁宝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杰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是北回归线油画群体自两次北京展览后的首次巡展,学术研讨会同期召开。2020年12月,“北回归线油画群体作品展-2020”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博物馆展出,这是广西“北回归线油画群体”第一次在学术界展示,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评价。2022年11月至12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后,中国美术馆收藏了展出48幅作品的“北回归线油画群体作品展-2022”中8位作者的8幅作品,对画展予以了很高的学术肯定。

“广西现象”的独特呈现——记“北回归线油画群体作品展-2022·桂林巡展”开幕式上嘉宾合影

“广西是北回归线在中国最具亚热带特征的地区之一,有丰富的自然和少数民族资源。在这个蓬勃的生命环境里产生的广西油画创作,有鲜明的地域和审美特点,被学术界称为‘广西现象’。为了更好的研究广西的地域特点和少数民族文化特征,以广西青年油画家为主体的‘北回归线油画群体’,多年来立足红土地,对广西亚热带地域、文化特征做了专题的研究和创作,形成了个性鲜明、艺术面貌独特的地域美术现象。”中国美协民族美术艺委会副主任、“北回归线油画群体”画家谢麟介绍。在展览中,乡土、都市、工业、风景、疫情等等当代生活和自然景观,都呈现出与传统现实主义油画不一样的图式和表达语汇,北回归线油画全体希望以一种陌生的表达方式给大家提供而新异的视觉体验,从中感受到现实主义的别样陈述方式和艺术魅力。

“广西现象”的独特呈现——记“北回归线油画群体作品展-2022·桂林巡展”研讨会现场

在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看来,来自中国北方的画家对光色的敏感度较强,干燥的气候、透明的天空、黄色或黑色的土地,使得中国北方画家能够在作品里敏锐地呈现阳光的温度感,画风也显得强悍、热烈和奔放。与此相对的则是,来自广西、云南画家对亚热带、热带及红土地光色的探索,而“北回归线油画群体”就是近一段时期以来在中国油画色彩表现上具有突破性的创作群体。

“广西现象”的独特呈现——记“北回归线油画群体作品展-2022·桂林巡展”观众参观展览

在现实主义油画创作中,“北回归线油画群体”呈现的独特的广西少数民族和亚热带地域性文化语境,是它最具特色的当代性表现。“群体的画家在深入生活开展艺术创作的过程当中,融入了更多的主观色彩,对色彩的表现不再局限于简单再现。这里的色彩虽然有印象派的印记,但是更多地把地域特征和文化观照、个体情感融入其中,主观色彩的运用赋予了画家更多的艺术情感的再现,使其成为画家心灵写照的一个媒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非常温暖的‘北回归线色彩’。”广西美协副主席、桂林文联副主席、桂林市美协副主席许菁说。

桂林画院名誉院长莫雨根亦认为,广西的画家不是生活在灰蒙蒙的调子里,而是生活在充满阳光的环境中,所以广西画家应该因地制宜、深入自己的生活,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多元的、现代的、时尚的绘画语言,让我们感到耳目一新——老先生有实力、不保守,青年人有活力、有创造力。”广西师范大学教授高献敏认为,展览中扑面而来的浓郁而丰富多彩的广西题材绘画,无论是北部湾海边还是桂林山水,各个城市海港、农村的风景,都令人耳目一新。刘海粟艺术研究院院长谢天成特别以谢麟的绘画为例,指出“北回归线油画群体”在色彩运用方面的独到之处:“他用大泼墨形式把‘黑裤瑶’很简练地表现出来,画面中的黑色并非单纯的黑色,是有色彩感受的黑色,展现出很强的油画力度。”

“北回归线油画群体的作品植根于广西多民族地域文化生活的丰厚土壤,萌发于群体画家眷恋乡土的浪漫情怀。他们为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深挚情感,充分运用多样化、个性化的油画语言,突破了东方与西方的隔阂、传统与现代的分野、写实与表现的界限,创造了当代中国油画的一种礼赞自然生命的地方样式,一种充满亚热带奇情异彩的独特风格。”评论家王镛曾这样说。

“北回归线油画群体”画家、广西艺术学院副教授吴以彩介绍,每次群体画家去下乡采风收集素材的时候,谢森老师“都不允许我们以平常的角度去观察,他要求我们每次创作所需要的素材都要从生活地域上最偏远的角落里深入挖掘”。对此,“北回归线油画群体”画家、广西艺术学院教授、广西油画学会主席谢森认为,“北回归线油画群体”首先要以现代视野立足于广西地区,因为当代的艺术很讲究在地性,创作者一定要表现身边的东西、立足表现身边的生活,但同时一定要用现代的视野、现代的观念来呈现,所以一定要用新的观察方式,这是我们的基本理念。

“油画是艺术表现的一种方法、一种语言,放在整个人类文明历史进程之中,这种方法和语言带来的感受是相通的,所以打破国界和画种的角度来看北回归线油画群体的展览,我相信是有特殊意义的。”广西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桂林中国画院名誉院长白晓军说。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陆丽娟表示,“北回归线油画群体”凭借深厚的史学基础以及学术远见,为“北回归线”艺术家群体的面貌中挖掘出了具有广西地域性色彩和地域性特质的,且不可被别的地区所取代的、不可复制的一种审美语言方式,找到了高远的学术定位和恰当的学术面貌。这样的方法论,在现有的研究体系当中,已经构建成为了一个可持续的、不断生长的学术空间,使我们的学术理论研究领域和创作领域之间能够双向奔赴,抵达共同的学术高度和目标。

作品欣赏

“广西现象”的独特呈现——记“北回归线油画群体作品展-2022·桂林巡展”谢森《北回归线记忆·红土甘蔗》 布面油画 160cmx200cm 2020年

“广西现象”的独特呈现——记“北回归线油画群体作品展-2022·桂林巡展”谢麟《夕阳彤红》 布面油彩 190cmx220cm 2022年

“广西现象”的独特呈现——记“北回归线油画群体作品展-2022·桂林巡展”吕峰《在热辣的阳光下生活NO.7》 布面油画 160cmx180cm 2021年

“广西现象”的独特呈现——记“北回归线油画群体作品展-2022·桂林巡展”柳风《钢铁战士北部湾no.12》布面油画 150cmx150cm 2022年

“广西现象”的独特呈现——记“北回归线油画群体作品展-2022·桂林巡展”吴以彩《古法压榨茶籽油》 布面油画 180cmx100cm 2022年

“广西现象”的独特呈现——记“北回归线油画群体作品展-2022·桂林巡展”潘新权《核酸日常》 布面油画 145cmx350cm 2022年

“广西现象”的独特呈现——记“北回归线油画群体作品展-2022·桂林巡展”蒋文洁《麻黄梁风景之六》油画丙烯 120cmx150cm 2022年

“广西现象”的独特呈现——记“北回归线油画群体作品展-2022·桂林巡展”苏雪薇《海运船厂》布面油画 180cmX200cm 2022年

“广西现象”的独特呈现——记“北回归线油画群体作品展-2022·桂林巡展”韩克伟《前沿》布面油彩 170X260cm 2022年

“广西现象”的独特呈现——记“北回归线油画群体作品展-2022·桂林巡展”刘瑞森《人间烟火系列之夜菠萝》布面丙烯油彩 190cmx190cm 2021年

“广西现象”的独特呈现——记“北回归线油画群体作品展-2022·桂林巡展”梁群峰《新农村之回望》丙烯油彩综合 180cmx180cm 2022年

“广西现象”的独特呈现——记“北回归线油画群体作品展-2022·桂林巡展”韦明思《蓝色传说》布面油彩丙烯 250cmx175cm 2022年

“广西现象”的独特呈现——记“北回归线油画群体作品展-2022·桂林巡展”覃泽佳《营地记忆》布面油彩丙烯 180cmx180cm 2022年

“广西现象”的独特呈现——记“北回归线油画群体作品展-2022·桂林巡展”罗连《乐土-社区一角》布面油画 100cmx150cm 2022年

“广西现象”的独特呈现——记“北回归线油画群体作品展-2022·桂林巡展”陈瑶《林源其境四》布面油画 150cmx350cm 2022年

“广西现象”的独特呈现——记“北回归线油画群体作品展-2022·桂林巡展”韦骍《仲夏夜·之一》布面丙烯油彩 150cmx180cm 2022年(来源:中国艺术报)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