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0日上午10点,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承办的“时代新象——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第五届院展”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遗产文化馆)一楼多功能厅盛大开幕。山东画院院长孔维克应邀参展并出席了开幕活动。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现场领导嘉宾与画家合影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周庆富,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馆长韩子勇,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院长牛克诚,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马锋辉,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相继致辞,原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宣布展览开幕。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名誉院长田黎明,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冯远因故不能出席开幕式,特为展览写来贺信,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副院长李传真代读。开幕式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常务副院长崔进主持。
展览现场
本次院展自2022年春季开始筹备,历时一年才得以成展。展览不仅涵盖了国画院48位在职、退休及外聘艺术家近年创作的精品力作,同时还展出106位历届特聘创作研究员和部分特邀画家的实力佳构共241幅(套)。这些特聘创作研究员和特邀画家均为当前国内各大著名艺术机构从事中国画创作的代表性艺术家,其鲜明的艺术风格、高超的绘画水准和良好的社会形象被各界广泛认可。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周庆富致辞
周庆富在致辞中表示,展览主题为“时代新象”,表现出新时代中国画的时代气质,反映着当代中国画家对传统中国绘画技法之赓续和对时代精神的领悟,表现内容饱含着对国家、人民的深情,蕴藉着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的真切感受。院展作品不但具有高超的艺术审美,更具有深切的时代关怀。展览昭示出,生活和人民是艺术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艺术家只有坚持创作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内容,坚持以时代先进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为基础,在中国画领域进行积极有益的语言探索,才能够书写出不负时代的浓墨重彩的艺术篇章。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馆长韩子勇致辞
韩子勇认为:“中国画是镌刻着中国文化基因的艺术品种,也映射着中华民族的审美心象,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办中国画的展览,我觉得是适宜的。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画应该成为助力,描述一个广阔的时代画卷。”
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院长牛克诚致辞
牛克诚在开幕式上向大家介绍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的发展历程以及历届院展的主题内容。院展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阶段性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并相继于2007年、 2010 年、2014年、2018 年举办第一、二、三、四届展览,展览主题分别为“正大气象”“时代心象”“澄怀味象”“时代印迹”。“象”与“时代”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历届院展主题的核心内容,它以强烈而鲜明的精神性与时代性,塑造出历届院展的内蕴品质与时代风貌。此次展览主题“‘时代新象’既体现为新时代我国社会全方位的时代风貌,也体现为这一社会现实映现在艺术家心中所形成的审美意象,以及由此创作产生的画面物象、绘画形态及精神气质。”
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副院长李传真代读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名誉院长田黎明致辞、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冯远贺信
田黎明在贺词中写道:“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美术工作者,我看到近年来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在克诚院长带领下经常展开中国画创作与理论的学术研讨,我受益中深感中国画创作实践以理论融入创作的互动意义,这进一步生发理论与创作关于中国画时代审美、时代表达、时代体验的多维性课题,有力推进了中国画向着‘是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来体验时代人文精进的精神,体验时代奋进者的真善之美,追寻中国画属于时代审美的新境界、新语境、新气象。”
冯远在贺信写道:“画展作品全方位地展示中国新时代风貌,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没成就成果映现在艺术家心中的审美意象,以及由此创作产生的新形象、新形态和新面貌。我自2004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成立之初,就是其特聘创作研究员。 我有幸见证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的诞生、成长和壮大,并陪伴其一起在艺术之路上不断进步。这是非常宝贵的记忆,我将把它珍存起来。”
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马锋辉致辞
马锋辉表示,以“时代新象”作为此次院展的展览主题,集中体现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政治自觉以及讴歌新时代的责任与担当。参展画家大多为当前中国画创作领域的名家,他们精心创作的艺术佳构,以主题性创作为主题,各种绘画题材、技法语言和艺术风格竞相展现,集中反映了当代中国画创作的整体面貌。
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致辞
吴为山在致辞中表示,“参展艺术家们用自己辛勤的艺术创作为新的时代奉献了这么多美丽的佳作,让我们能沉浸于其中感受到时代的美、创作的美,也感受到人民豪迈和江山壮丽。”此外,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的老中青三代艺术家,来自大江南北,代表各种风格流派,并以综合性、多学科、多风格的特色,形成了中国美术界独树一帜的创作群体,一个可以影响时代的文化群体。
原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宣布展览开幕
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常务副院长崔进主持开幕式
山东画院院长孔维克与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嘉宾在参展作品前合影
“时代新象——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第五届院展”在近800米的展线中,不仅展现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的整体创作实力,也集中、全面、客观地体现出当代中国画创作之盛貌。山东画院院长孔维克作品《沂蒙山下的识字班》入展。
孔院长在接受采访时说:今天,作为特聘研究员作品参加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第五届院展并出席开幕式。参观完整个展览,我有几点感受:首先,中国艺术研究院作为国家级艺术科研机构,自成立以来,一直承担着中国艺术各门类发展推进的重任,在艺术科研、艺术教育、艺术创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就美术来说,从理论研究到创作实践到教学培训,全方位地推动了全国美术的发展。第二,从2003年成立“美术创作院”到“中国画院”再到如今的“国画院”,20年一路走来,相继举办了五届院展,每一次展览的策划点都与"时代"和"气象"密切相关。因为,美术创作离不开时代的印记,离不开画家自己心里对审美的认知和心象的构筑。这次展览规模很大,展出作品包括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艺术家、特聘创作研究员和特邀画家的绘画作品共241件(套),年龄跨度大,涵盖老中青三代,基本反映出中国美术尤其是国画这个门类的创作和发展状态。第三,艺术的发展应该紧随时代。此次展出的作品不仅包含了新时代社会建设等主题性创作,还有很多个性化语言表达的作品,展现了艺术家们对生活的不同理解和艺术探索。中国画一定要与时俱进,一定要从内容上、从审美上反映这个时代,一定要从技法上、技巧上与时代对接,不断创新,不断适应这个时代。第四,这个展览在中国工艺美术馆暨非物质遗产展示馆展出,也别有意味。在开幕式上还提及书法和篆刻已经进入了非遗保护。我认为美术作为人类审美和表达美的一种方式,永远不会进入非遗。中国画作为东方美术的一个个性化美术形式,表现了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视觉传达和审美价值。有着广博的受众,无尽的发展空间,从两千年前走来的中国画,不断汲取外来养份,不断创造发展,仍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现场观众驻足欣赏孔维克院长作品
展览现场
展览主题为“时代新象”,表现出新时代中国画的时代气质,反映着当代中国画家对传统中国绘画技法之赓续,对时代精神的领悟,表现内容饱含着对国家、人民的深情,蕴藉着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的真切感受。院展作品不但具有高超的艺术审美,更具有深切的时代关怀。展览昭示出,生活和人民是艺术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艺术家只有坚持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坚持以时代先进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为基础,在中国画领域进行积极有益的语言探索,才能够书写出不负时代的浓墨重彩的艺术篇章。
展览将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六楼南北两个展厅持续展至2023年3月31日。3月25日上午九点整,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还将举办“时代新象——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第五届院展”专题理论研讨会。
展览现场
展览信息
时代新象——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第五届院展
主办单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
承办单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
展览时间
2023年3月4日至2023年3月31日
开幕时间
2023年3月20日(周一)10:00
展览地点
中国工艺美术馆六层
参展画家
国画院画家
郭怡孮、田黎明、牛克诚、刘万鸣、崔 进、赵建成、周石峰、李传真、许 俊、满维起、桑火尧、张鸿飞、邓远坡、江宏伟、潘金玲、熊红钢、曹建华、韩学中、潘 缨、蔡 葵、林若熹、董立军、唐 建、王德芳、任 清、刘俐蕴、曾三凯、刘 波、阴澍雨、王赫赫、宋彦军、李 宁、姜 满、苏 睿、舒光强、韩 昊、丁 鼎、卢 虓、凌 晨、刘少宁、王 振、尹 毅、刘选让、大土三阳、周尊圣、穆家善、刘彦水、徐惠君
历届聘任研究员及特邀画家
(按年龄排序)
张道兴、李宝林、张立辰、杜滋龄、姜宝林、杨力舟、王迎春、谢志高、杜大恺、蔡 超、程大利、胡永凯、李乃宙、龙 瑞、霍春阳、张复兴、何水法、刘巨德、潘公凯、谢天赐、朱道平、唐勇力、苏百钧、戴顺智、许钦松、冯 远、孔 紫、朱乐耕、刘新华、杨春华、苗再新、胡明哲、赵 奇、范 扬、蒋 威、于 水、徐乐乐、薛 亮、杜 华、孔维克、梁占岩、史国良、马书林、高 云、何家英、陈孟昕、赵 卫、胡 伟、刘进安、杨晓阳、丁 杰、李 洋、陈钰铭、任惠中、袁 武、韩振刚、于光华、周京新、李耀林、陈 平、纪连彬、徐 里、张江舟、何加林、张谷旻、吴为山、韩子勇、卢禹舜、李 翔、殷会利、赵文江、马锋辉、于文江、岳黔山、姚大伍、张 捷、尚 可、陈湘波、旷小津、贺丹晨、 贾广健、莫晓松、魏广君、李晓柱、郑 力、范存刚、唐 辉、谭乃麟、杨佴旻、方 向、王 法、姜永安、陈 林、朱尽晖、乔宜男、刘明波、伯 揆、韩 璐、石 峰、徐福山、刘山花、丘 挺、林 蓝、王 平、张 见、杨晓刚、赵少俨、王海滨、刘海勇、郑庆余、杨 缨、崔景哲、陈散吟(来源:中国美术报、山东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