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和《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新版目录自2023年起实施。现有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需按照新版目录开展对应的调整。将“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根据艺术类人才培养的特点,重点对艺术学门类下一级学科及专业学位类别设置进行了调整优化,在原有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基础上,设置了一个一级学科(艺术学)和六个专业学位(美术与书法即是其中一个专业学位)。本次修订在统筹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设置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强化了对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类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础支撑,也是夯实分类培养、分类发展基础的重要举措。
根据新的研究生教育学科目录调整,美术与书法成为与艺术学并列的专业学位,中国画作为最重要的美术门类,它的发展是当下美术学科的重要缩影。传统的艺术门类只有经过当代转型与转化,才能适应社会需求,中国画的发展也是如此。目前正处在专业博士招生的起步阶段,占有最大比重的中国画人才培养,如何推进?如何发展?这是每一个教学实践者要面对和急需解决的。在中国画教学发展中,以潘天寿为首的教育家最早着手建立起中国画的教学体系,是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本文的讨论也以此为基础展开。
密云写生集
纸本水墨
34×46cm
2021
一、中国画的教育方式——师徒传授
潘天寿1961年4月在“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会议”上发言:“学习中国画,自古以来都是师徒传授加自学。中国画的学校教育是近四五十年的事情,历史不长。其间又因战乱等社会原因,常受到干扰,以至中断。但是,多多少少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教训。可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回顾与总结。在美术学院中,中国画教学究竟应该如何搞?值得深入研究。”先生的这段论述强调了中国画的传统学习方式是师徒传授。他也提到现代学校的教育,即中国画的学院教学,要把当时的一些经验,回顾与总结在一起,才能建设这一学科。回到他身处的历史语境当中,当时是学院教育的起步阶段,没有完善的体系,当时的经验也是在很短的时间中积累起来的。他以非常朴实严谨的态度提出来,但他没有答案。很显然,教学只能在尝试实践中,不断地确立、推动、渐进。在笔者看来,中国画的学习不管历史上,还是当下,师徒传授都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因为这种教学方式保留了老师对学生、对徒弟最直接有效的教育。它的针对性特别强,往往是依据个人的条件,做个性化的引导,相对而言,师徒传授的优长之处就体现在因材施教上。它对学生的辅导是随时、随机来调整的,及时而且灵活。但是它的问题是:没有形成系统,没有规范。每位老师个性不同,带的学生也是不同的。随着学院教学的发展,中国画学科的建设逐渐丰满,体系不断健全。从教学方法来看,这种传统的师徒传授方式在美术学院的系统教学中得以保留,并且延续下来。
密云写生集
纸本水墨
34×46cm
2021
在师徒传授的过程中,课徒示范教学是最重要的方式。说白了就是:具体怎么画?老师画给你看。其中首先解决的是技法,可以通过师徒传授的方式来讲解。落实在纸面上、落实在笔头上,演示具体方法,并且教会学生与画面相通的、普遍的一些艺术规律。除此之外,在课徒示范讲解过程当中,老师会传递给学生很多技法以外的信息,人文思想就在这种耳濡目染的过程中也传递给了学生。所以老师教的不仅仅是外在技术,更重要的是内在精神。这种的精神指向会比较复杂,非常综合,取决于老师的教学水平,也许是知识与视野在起作用,也许是性格和气度在起作用,是把一个人的所知、所想、所学全部积累浸润到学生身上。所以师徒传授除了可见的技术性的、规律性的画内之功以外,还有更重要的,就是不可见的那部分,即人文的熏修与滋养。以这种方式,中国画的传统与文脉才能通过一代代的教育家得以传承与发展。
联系当前中国画的发展,专业博士学位的设立适应了当下对于实用性人才的社会需求,也是推动传统艺术在新时代发展、活化的重要途径。专业博士的培养不同于本科教学,不是普及性的人才培养。他是以系统教学作为基础,把培养高端的创造性人才作为方向,这就暗合了中国画传承当中的重要规律,“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所以针对专业博士的教学非常适合师徒传授,也必然会回归到这种传统方式上来。
密云写生集
纸本水墨
34×46cm
2021
二、中国画教学的基础建设与学科发展
在美术学院成立初期的中国画教学中,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有一些片段的经验,汇聚在一起,这就是最初的教学建设。潘天寿先生曾言:“中国画教学,目前虽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但一段一段的经验是有的,应把它接成‘一条龙’。中国画要有自己的基本训练教学体系。”60年前,从宏观的中国画学科规划,再到微观具体细节当中的课程建设,潘天寿先生构建起最初的中国画教学体系,得到了美术教育界的普遍认同,并且在全国各大美术学院推广施行,一直延续到现在。学院成立初期,潘天寿根据当时的环境、当时的外部条件做了许多具体的努力。首先是针对人才断档,他提出的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即人物、山水、花鸟分科教学;其次是完善学科建制,增加设置书法专业;最后是调整各个专业师资的配置,使其结构合理、完备。1961年,潘天寿先生于《中国画系人物、山水、花鸟三科应分科学习的意见》中指出:“我希望中国画系人物、山水、花鸟三科能分科学习。因为这三科的源流,远有着四五千年的历史,成就高深,故能成为世界绘画大系统上东方系统领导的地位,绝不是简短的时间、粗率的训练,就能打定各科坚实的基础,是无可讳言的。也就是说:三科的学习基础,在技术方法上,各有它的特点与要求,各有它不同的组织与布置等等。专业某一科,就必须熟练某一科所必要的形象、技术,才能离开对象,随意构思,画成创作。这是中国画创作时必须具备的条件,故三科必须分开练习、分开教学,才能合适。三科的学生比例可以有所不同。各科在专一的目标下,同时进行与专业有关的辅助科目,先后轻重,有条不紊。比如人物画专业要安排适当的山水、花鸟课;山水画专业也要适当安排花鸟、人物课;花鸟也同样。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安排不同的教学计划和进行不同的指导。”
密云写生集
纸本水墨
34×46cm
2021
当时对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分科教学的方案,潘天寿说得很具体,一定要分开学习,有所专攻,有所侧重。当然这是根据当时的历史情况,有所侧重是在为整个的社会建设服务的前提下,使山水、花鸟后继有人,目的是各个画科均衡发展。而且,学习的结构也要均衡,并不是说只是培养更专的人才,还要兼顾其他综合素养。他当时的这些论述非常朴素,今天来看,还是非常具有的指导意义,这是一个宏观视野下的审视与判断。
1962年,潘天寿在“全国美术教学会议”上指出:“目前老书法家寥寥无几,且平均年龄在六十岁以上了,后继无人,前途堪虑。我建议在美术学院设置书法专业,包括金石、篆刻,以便迅速继承。”中国画学科最开始的这种基础建设,是非常具有创建性和前瞻性的。潘天寿60年前提出要建设书法专业,兼顾到金石篆刻,跟当下的关联很密切,书法的发展与普及离不开当时的基础。而且从专业的创作队伍来看,学院教学的贡献功不可没。综合来说,中国画大的学科格局已经初具规模,人物、山水、花鸟、书法专业得到各自的相应发展。具体画科逐步完善,每一科的课程设置也加以优化,调整合理的教学结构,补充相应的课程,比如开设书法课、诗词题跋课等等。优化师资力量,调入急需的学科教师,然后平衡、主导整个教学,把它完善成一个基础的教学体系。
密云写生集
纸本水墨
34×46cm
2021
从教学的具体途径来看,师徒传授的教学方法得以继承;教材建设从无到有、逐步充实;教学大纲得以明确,教学体系慢慢地建立起来。学院教学保留了师徒传授的教学方法,这在教学体系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2000年本科从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当时读书的时候,经常听到老先生在讲当年的老先生,这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笔墨规律,二是人文精神。当时学习花鸟画,老师示范的时候,会提到当时吴茀之先生、潘天寿先生、诸乐三先生是怎样具体地用笔用墨的。耐心讲解的同时,也会把当年学画的场景描述出来。虽然教学大纲要求明确,但是每一个老先生在教学当中传递着人的信息,现在,更年轻的教员,在一线从事教学工作,已经在延续着这种师徒传授方式,也延续着学院的文脉和精神。潘天寿先生在开始基础建设的时候,教材是没有的,没有中国绘画史的教材,那潘天寿先生就撰写《中国绘画史》,包括章法、构图研究等等,今天我们看这些教材都是一些小册子,虽然薄,但具有普遍价值。原有的师徒传授当中积累的经验得以梳理,并作了最基础的规律性的总结。教学大纲的形成也是在逐步地修订和完善,构建起以民族艺术传统为根基的教学体系。潘天寿先生还指出:“过去的师徒传授,老先生讲得少,学生靠眼看心记,自己领会。悟性好的就进步快,悟性差的就出不了山。现在的学校教育要示范、讲解相结合。但目前师资配备仍有困难,往往能画的不能讲,能讲的不能画。所以培养青年教师,要注意这一点。既要能示范,又要有理论。”
密云写生集
纸本水墨
34×46cm
2021
潘天寿先生提到了现代学校教育要示范讲解相结合,对应我们今天的教学要求就是既要会实践又要有理论。我们今天面对中国画学科的建设,已经不是60年前潘天寿先生在主导、在完善中国画专业,当前的社会环境、社会需求都有了新的变化。对于我们所有的中国画教学的参与者来说,要解决的问题非常具体,就是建设新时期学科化的中国画教学。现在所说的中国画学科,是一个和所有的人文学科并列的现代学科,符合当代学术的共性特征。这并不简单,符合当代学科化的需要,这就对我们传统的师徒传授的方式也提出了一个挑战,因为教学大纲再具体,也无法容纳师徒传授中的细节。要把师徒传授当中的那些不确定的、随机性的、不断生发的教学活动,转化成具体课程。把无法统计的教学内容量化、细化到学科体系中。才可以和其他学科并置在一起,一同评估。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地推动,必须要保留传统的教学,并进行一个学院化的演化,把它逐步地推进、逐步地深入。
密云写生集
纸本水墨
34×46cm
2021
三、课徒示范教学的三种形态
目前的教育,还处在不断深入的过程之中,原有的方法不是固化的,出现了新的变化与发展。举一个例子,师徒传授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课徒示范教学,从本科到研究生,每一个阶段的课徒示范教学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的课徒示范已经分化,变得更细化、更具体,不再是老师做示范这么简单,不是泛泛的、笼统的,他的指向性很强,问题的针对性变得越来越明确。
首先,经典作品的临摹示范是最基础的类型。在基础教学,特别是本科教学中,老师经常会根据临本来做示范,不管是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品,还是工笔、白描、写意、没骨等等技法,老师都要通过实操让学生理解掌握。这时候,面对着历代的经典和作品,不管哪一个教员来教这门课,他都要放下自己,回到临本当中,告诉学生古人是怎么画的?所以这个教学对于教员来说,本身的个性不重要,关键是能够指导学生学习古人,而且能够示范讲解。
密云写生集
纸本水墨
34×46cm
2021
其次,另一种很重要的课徒示范就是名家示范课。笔者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所在的研究生院将实践类美术教学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曾经安排过很多名家示范课,这种示范针对所有的研究生展开。我院研究生具有不同的学习背景、不同的研究方向、不同的导师、不同的专业要求。我们请某一位名师来做讲座、做示范,这也是一种课徒示范教学,它的直接影响就是让学生开阔了眼界,了解了更多的、更宽泛的技法和观念。
最后,还有一种更重要的教学示范,即创作调整示范。一个学生在创作阶段,在重要的节点上,老师加以辅导示范,以自己的创作经验帮助学生完善作品,笔者2011年从中央美术学院博士毕业,在毕业创作过程的最后完成阶段,导师张立辰先生在我的作品画面上做了相应调整,虽然只是加了几个点子、几片叶子,但先生动笔的地方恰恰是画面中最关键的节点部位,这对笔者以后的成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密云写生集
纸本水墨
34×46cm
2021
所以这三种课徒师范教学方法,对当下师徒传授方式教学的老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其一,当他对学生进行辅导的时候,要有扎实的传统基本功。能让学生知道古人是什么样的技法?要把学生培养成像古人那样具有完善技能的人,也就是要通过示范,让学生成为古人。其二,进行个性化的创作,并现场示范,强调自己的面貌,能以自己的创作来影响学生,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形成风格,这时是让学生直接学老师,让学生成为老师。其三,它是真正对于一个学生的培养和塑造,他要让学生来真正成为他自己。所以这三种方法是相互结合的,第一个是让学生真正进入传统,第二个往往会学老师,会模仿,第三个才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自己。
四、当前的问题与反思
人物、山水、花鸟、书法篆刻分科教学的结构对中国画学科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当前,它依然适用,但是必然要向前推进和变化,才能适应当前的人才培养需求。比如说当年的中国画生源,所具有的中国画的基础比较完备,也积累了必要的绘画知识与学习经验,进行人物、山水、花鸟分科教学的时候,就比较顺畅、省时省力、且效率比较高。但今天的生源,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基础参差不齐,大部分的基础能力比较薄弱,在进行分科教学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问题。这就需要补充基础知识与技法储备,而后再进入专业化更强的分科教学,所以,在普遍的中国画学院当中,目前都设立了基础部的教学环节。在本科高年级才进入到分专业的学习当中。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拉平了所有人的基础,部分学生原有的优长之处被隐藏起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中,本科基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本科教学由于教学单位的不同,存在着很大差异,这就为研究生阶段的教学提供了不同的基础支撑,如何整合发挥本科学习的长处,并且在研究生阶段得以发展?如果能够加强师徒传授当中的主导作用,使教学得以差异化实施,学生得到应有针对性辅导,必然能够串联起从打基础到个性培养的诸多环节。
密云写生集
纸本水墨
34×46cm
2021
在系统化的教学当中,标准化的、模块化的体系,就像工业化的生产线一样。每个学生都成为生产线上的产品。制造出合格产品没有问题,但是艺术家不是规范的工业产品,他本应千差万别、个性迥异。如何培养学生的艺术品格?如果说今天我们的系统化教学都把它打磨得非常精细,那他自我的培养、自我个性的成长又会怎样形成?研究生教学不同于本科教学,应该将培养实用型的个性化的艺术创作人才作为方向。以导师为主导的师徒传授方式,必然是对于这一系统化教学的最有益的补充。
当前,更重要的是随着专业学位的调整,专业博士培养的具体方案还没有确立起来,目前处在试点阶段,标准的制定也还在进行当中,诸多原来在思考,是不急于求解的。但这些问题,今天已经摆到桌面上,亟待解决。中央美术学院已经把中国画学院改名为中国画书法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鉴于目前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调整的需要,并结合研究生教学的实际情况,在原美术学系的基础上增设美术与书法系。将专业硕士与专业博士的教学独立出来,以便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与师资力量,使其运转更为合理、顺畅,特别是为专业博士学位的设置与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密云写生集
纸本水墨
34×46cm
2021
专业博士学位的培养,需要更为规范系统的教学方案,中国画是传统的艺术形式,他必须保留历史已经证明的有效方法,同时,又有符合当前的学科建设需要。师徒传授的教学方法是中国画的特点,已经经历了不断的学院演化,还在发展变化中,它必须适应新时期学科建设的需要,同时,实践证明,它也是解决诸多教学新问题的最佳方案。(文/阴澍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美术与书法系主任;本文原载于《美术学报》2023年第1期)
画家简介
阴澍雨,河北霸州人,1974年生于河北香河。1994年毕业于河北轻工业学校陶瓷美术专业。200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专业,获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硕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一级美术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术观察》栏目主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