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研究院九位女画家
李传真、潘金玲、潘 缨、王德芳、李 宁、姜 满、丁 鼎、卢 虓、凌 晨
李传真 副院长、博导
拂去阴霾,春又来,回首疫情三年,五味杂陈,除了心怀感恩,珍爱生命,珍惜当下,作为一名现实主义画者,我亦有所斩获!
很幸运我能用画笔说话,用自己的艺术感受力,记录疫情下普通老百姓日常的生活状态,他们的喜怒哀乐。疫情期间,我也慌过,乱过,有过恐惧和无助,但只要安守于我热爱的画室,瞬间心无旁骛,潜心探索。克制和简化成为这四幅作品最直接的表达手段,画面中所有的组成部分一切顺应大势,把控整体,造型上注重外形的规整,夸张与取势,内形体块的简约与提炼,色彩上追求主观臆造与表达,仅有的色块在画面跳跃着,温暖幸福中略带不安。
当太阳照常升起,当日子重归于平静,当街头巷尾又重新热闹起来。追忆往昔,心中仍有太多的感动和感慨。是亲历者,也是用画笔留住时光的人,我很庆幸也很荣幸。(文/李传真)
《2020--惊蛰3》 85x73cm 工笔纸本 2020年
《2020--惊蛰4》 90x87cm 工笔纸本 2020年
《2020--惊蛰1》 106x221cm 工笔纸本 2020年
《2021--惊蛰2》 160x221cm 工笔纸本 2021年
潘金玲 一级美术师
一花一叶一菩提
疫情三年,担惊受怕,诚惶诚恐。
唯有艺术让人呼吸畅快,聊以自慰。
我向来喜欢东方艺术。
印度的雕刻和绘画,集中体现了他们的古哲学观。风格平静,内涵丰富。常读常新,常新常读,于是,便有了我的作品《菩提悟道》。我画圣者修道,避疫防灾,远拒熊罴虎狼求得内心平静。
我也特别钟爱日本江户时期的浮世绘。
偶见葛饰北斋的花鸟,干净利落。从宋人画法中来,亦从身边一花一叶中来。应物象形,线条清爽。我略仿其意,变化生发,画了4件作品。有鸢尾蜻蜓,有鱼虾海物,有芙蓉小鸟。随手勾勒,随类赋彩,也自得乐趣。
三八节,女画家们以文会友,以画凑趣。我拿了这4件小品,积极参加,就教于同仁同道。(文/潘金玲)
《菩提悟道》 79×34cm 纸本设色 2022年
《芙蓉小鸟》 70x23cm 纸本设色 2023年
《蜻蜓鸢尾花》 40x34.8cm 纸本设色 2023年
《鱼虾图》 40x34.8cm 纸本设色 2023年
潘缨 一级美术师、博导
从未像在疫情之中这样感到:生命是如此脆弱,同时生命又是如此美好。
疫情中创作的《一带一路,共筑未来》这张作品虽然最终没有入选,但它却带着我在想象中遨游了世界。定好的带着研究生们去印度写生采风的旅程被疫情阻断,和学生一起绘制的打算也变成了独自一人的拼搏。自我隔绝在画室,面前放着一个地球仪,通过网络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去结识未知的人们,去沟通远在天边的各国的朋友。作为这幅作品的准备工作,我画了两百多个来自全世界197国家的人。工作量很大,也很艰苦,这幅画长875cm、宽190cm,是我至今画过的最大幅的画。但当画面不断呈现,我也不断地发现:我从未如此享受绘画。
曾经无数次的庆幸,幸好有绘画。但这次,在疫情中,我尤其地庆幸。
这张作品完成后,我又继续画《生生不息》系列,无数曾经在我眼前匆匆走过的藏族人在画面上不断涌现,迈向他们的精神之旅。这个系列似乎永远都停不下来了。
生命是如此脆弱,又是如此美好!
幸好有绘画!
穿过人生慢慢的长夜和无尽的无聊,而且知道有一个永远的黑夜和虚无一直在时远时近的终点等待,绘画对我的意义是自我拯救,是我的强迫症,也是我的安全感。
虽然绘画是个假象,但,真相也就在其中。(文/潘缨)
《一带一路共筑未来》875x190cm 纸本水墨 2021年
《大河之源》 190x170cm 纸本水墨 2022年
《生生不息》 133x133cm 纸本水墨 2021年
《一带一路国家人物》33x33x9cm 纸本水墨 2021年
王德芳 一级美术师、博导
疫情三年多了,最难熬的是2022年的最后一个月。前面三年我们还能正常的生活画画。我画了一系列以飞翔为主题的作品,身在家中心要自由的飞翔,也算得到一些安慰。随着放开周边朋友们纷纷阳了,我的心态发生了根本无法控制的变化,晚上睡不好白天心绪不宁,此时画画已经不能控制心态了,但生活还要继续,尼采曾说过;“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他就可以忍受生活加诸给他的一切苦难”。很幸运一件事情让我柳暗花明,写书法拯救了我,写字一秒也不可分神,特别是大字,每一笔画都要高度凝神,完全忘我的投入太解压了,心情马上平静下来。十多年来第一次追剧,回看电视剧《悬崖》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可贵,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珍爱。春风微起,海浪清柔,宁静入怀,我心飞翔。(文/王德芳)
《祥瑞锦雀》 240x120cm 纸本设色 2022年
《飞翔系列》 120x48cm 纸本设色 2023年
《耄耋图》 144x77cm 纸本设色 2022年
《大道至简》128x68cm 纸本 2020年
李宁 二级美术师
在有疫情的这段日子里,起起浮浮,我总是感到紧张和压迫……尽管我知道我们会战胜它的,可是于每次具体事情的影响下,心情总是受着干扰。2021年趁疫情的间歇,我们画院终于得以外出写生了一次,虽然时间很短,但我感受到了开阔一一自然终归会眷顾普通的日子,我看到土地、看到村庄,看到日出日落,那种温暖对我们是一种庇护,于是我画下一些这样的风景画面,我想说,即使最寻常的生活,人间烟火都是美好。
这样特殊的时期,我们还能做些什么?我想,除去参加社区的志愿服务,更重要的还应该是用画笔表达我们的态度。之后我又画了一些普通的年轻人,疫情的艰难更加放大了她们的压力与迷茫,但年轻的脸庞流露出的是坦然。我愿意这种态度会成为这个时间段的主流。(文/李宁)
《白露》 138×68cm 纸本水墨 2021年
《惊蛰》 138×68cm 纸本水墨 2022年
《风景·二 》 25×20cm 纸本 2021年
《风景·三 》 30×25cm 纸本 2022年
姜满 三级美术师
三年疫情,终落入尾声,我们经历过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住一次次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这个特殊的时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认知。它不仅使我的创作节奏得到舒缓,也提供给我追问艺术本质的间隙,让我对生活、艺术、生命都有了新的认识,从而令我的创作获得了调整、锤炼与突进。近来作品更关注于表达人与自然之间微妙而和谐的关系,追求一种表现自我和讴歌生命美好的情怀,诠释了疫情时期我对生命的感悟与敬畏,希望可以带给人们心灵的慰藉。(文/姜 满)
《铁骨冰心》系列 180x97cm 纸本墨笔 2021年
《一夜西风》 246x124cm 纸本彩墨 2021年
《春酣》 246x123cm 纸本水墨 2022年
《秋韵》 246x123cm 纸本水墨 2022年
丁 鼎 二级美术师
三年的疫情让我们感受到世事无常,一度处于迷茫焦虑,但这场疫情也让我们更加明白生命健康和自由的意义,重新感知到人与人之间的关联,爱的重要,体会着国的强大,家的温暖。对于这个阶段的我,需要做的事很多,孩子幼小,时间支离,把平常琐碎的生活当成是一种修炼,也是心态的调整,在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对话中,考验,感悟,思索并诠释着……愿自己能好好生活,好好创作,不负时光不负己。(文/丁鼎)
《一方天地》 200x148cm 纸本彩墨 2022年
《归巢远望图》 138x70cm 纸本水墨 2021年
《雀织丝路》 180x180cm 纸本设色 2020年
《水鸟归园自往还》 200x240cm 纸本设色 2021年
卢虓 二级美术师
不出门的日子对于画画的人来说还是很友好的,可以有空来梳理各种资料、画些小作。但是每日看着手机上各种朋友转发的消息,悲痛、揪心、恐惧、感动……日日被各种情绪包围。也曾经一度诚惶诚恐、夜不能寐。我们经历了一段很艰难的岁月,我们的国家经历了一段很严峻的考验。看似平静度过的每一日,背后都有无数人为之做出努力与牺牲。每一日、每一个人、每一笔都值得被铭记。
我们被这片土地上最勇敢热情的人们保护着,我们被保护着,然后也在努力保护自己身边的人。
天气转暖,阳光明媚。出去转一转,街上的人开始多起来了。国家又恢复了生机。春暖花开日,天朗气清时。愿所有勇敢善良的人们平安。(文/卢虓)
《向阳而生》 200x240cm 纸本设色 2021年
《山隐》 195x210cm 纸本设色 2022年
《小城之春》 192x210cm 纸本设色 2022年
《出暑》 200x210cm 纸本设色 2021年
凌晨 助理研究员
2019年结束博士研究生繁忙的学业后,原本想利用假期好好行走的计划被疫情打破。
从毕业留校至今的三年里,我开始了人生中新的旅途:在熟悉的校园中适应和挑战新的工作内容;在照顾家庭和个人事业的追求中希望能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在重新细化、调整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完成并出版了人生中的第一部专著。
每日的烟火气与读书占据了我大量的时间。足不出户的生活从最初的焦虑到现在的平静,我也终于能在完成学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沉淀和找寻创作的方向。
生有尽,识无涯。唯愿能秉承先贤们读书、写字、画画的修习方式,心安当下,创作出更多的作品。(文/凌晨)
《我是海燕》 210x140cm 纸本水墨 2020年
《磨练》 190x140cm 纸本水墨 2020年
《女特警写生》 138x69cm 纸本水墨 2020年
《男特警写生》 138x69cm 纸本水墨 2020年(来源: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