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依托于传统文化底蕴,形成独具东方意味的绘画语言体系。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当代中国画追求图式感的形式化日益明显。画家郭东健对传统美术进行探索,不断寻求人物水墨画画种的创新之路,其创作的惠安女水墨画系列作品展示了中国笔墨的绘画魅力,充分体现了中国水墨画的写意精神和生命精神,值得借鉴。
画家郭东健先生,长期创作中国画人物,名响画坛。最近他的研究性水墨惠安女系列作品,让人看了拍手称奇。
闽南惠东半岛海边的惠安女的独特形象历来吸引了全国不少人物画家的兴趣,各式美术作品层出不穷。而郭东健先生创作的惠安女作品一直以其特有的格调引发关注,对一种题材内容不时地探索用不同的技法表现,这是他在创作能力方面异于常人的直接体现,也是他拒绝平庸的一种自觉行为。
我觉的郭东健先生新作有三点值得一谈:超然脱俗之境,简拙灵动之风,笔墨精神之象。
一、超然脱俗之境
关于郭东健先生最近这批研究性水墨作品,他微信上与我说基本是“微作品”,画幅不大,应该是尺牍画页或方寸册页,每幅画面人物一二位或三四位不等,形简意赅,单纯概括,虽为小品,但神完气足,气象不小,是今年开春以来难得的系列佳作。
郭东健先生在长期的艺术生涯中,对传统中国画艺术进行不懈探索,不断寻求水墨人物画画法的创新之路。他从平面构成造型、主观笔意入手,技法在有意与无意之间、在控制与无束之间呈现,自在洒脱,欲言又止。
在具体处理方法上,不斤斤计较于繁技末节,不刻意表现紧实细节,意到笔随,超然脱俗。其五官形象或虚空、或留白、或没骨,浅淡简括,气贯息畅;而惠安女的衣纹、头巾、斗笠等廓形则线墨重合,不分你我,生动有趣地描写出惠安女与众不同的外型特征。
画面中的人物或站或坐或蹲,相依互动,形态各异,经营巧妙,是源于生活的变通意写,这种线构穿插,似到非到留有余地远胜严整无缺,颇具当代意味,将惠安女情调表现得单纯之中见丰富,尽显写意水墨画应该有的心手双畅之境界。
二、简拙灵动之风
中国的水墨气象,既有自然气象,更有人文气象。郭东健先生的这批小幅作品,虽为无主题戏笔之作,却不见薄、浮、滑、躁,自得古朴之气,清韵之妙!
郭东健先生的惠安女小品水墨画大多以拙朴灵动的笔法入画,他告诉我,近期创作围绕“简拙”二字,力追形拙、线涩、力沉、气贯、韵足。如是,格调就自在其中了。我想这显然得益于他长年精研碑学,擅长线法,修得笔下线条变化多端,挥洒自如,既见行云流水,又含金石意韵,既见苍厚又见飘逸,这是有相当学术难度和高度的!
中国画讲“宁拙勿巧”,“拙”并非扭捏作态,是经综合修炼自内而外气格的体现。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人物形态依形取势,形拙线朴,随机应变,见骨肉、讲架构、抓趋势、寻对比;“简”中有微妙、有暗示、有玩味,在各种节奏对比中,恵安女的艺术形象和自然情态呼之欲出,充分体现了中国水墨画的传神意韵和生命精神。
三、笔墨精神之象
看的出来,郭东健先生在人物形象的建构中并不强调立体空间塑造,他十分在意强化作品笔墨肌理意趣,缩小客观性视觉感受,扩充主观性艺术表现。
在水墨传统技法中将水墨与线条叠加融合,充分发挥了墨与线、水与色的独特性能。作品中随处可见笔墨浓淡互破,融合相生,丰富耐看,清晰地展示出除了笔法之外,他在墨法上的新突破。
这种以虚实、曲直、长短、点线之间的自由穿梭,艺术地再现了恵安女的特征;作品运用干、湿、浓、淡、焦、破兼施,将人物彼此关系中的面部、窄衣、宽裤、头巾等进行巧妙区分,枯润对比,呈现合理的画面节奏形态,灵动自然,妙趣横生。
我们在这批系列的水墨画中还看到画家的匠心独运,特别是在运用水墨捕捉轮廓外形的画外之音,笔与墨与水的融合洇染和渗透,恰到好处,敏锐而精彩。
如何把艺术形式上升为笔墨精神,在郭东健先生的水墨人物画试验中得到诠释和演绎。
水墨画讲究“墨即是色”,“墨分五彩”体现了墨中色阶的缤纷,适用于中国画情绪表达。如北宋沈括《图画歌》云:江南董源传巨然,淡墨轻岚为一体。东健先生在这批画中采取的“水晕墨章”法,吸收山水、花鸟画技法,随机调动各种笔法墨法功能,大大提升了技法的丰富内涵,別有一番韵味;他在惠安女的形态塑造上,融入中西画理,将中国水墨与速写手法有机结合,一支毛笔在手,上下翻转,左右折移,巧施点染,熟中见生,形成多看点、多趣味,单纯有趣,无不神妙的气象。
值得一提的是他还运用线条“曲颤”的特别手法,将海风中的恵安女表现得出神入化,生动展现了水墨革新的无限前景和多种可能。(文/岸子, 不涉开幕式展览馆)
画家简介
郭东健,原福建省画院院长,福建省美协副主席。现为中央民盟美术院副院长,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美协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福建省民盟书画学会会长,民盟中央美术院福建分院院长,福建省人物画艺委会常务副主任,福建师大美术学院、福建工程学院、华侨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