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封治国:学者中的画家,画家中的学者

来源: 文化视界 2023-02-16 11:36:50
听新闻

半个多月前,封治国回到老家江西南丰。这趟回去,他给自己布置了“作业”——以傩(nuó)舞为题,创作两幅长卷。“从小看傩舞,但一直没画过,也不知道要怎么表现。这种古老的仪式舞蹈,色彩特别鲜艳,还很有民间的神秘色彩。”

封治国:学者中的画家,画家中的学者

封治国在老家油画写生傩舞

封治国:学者中的画家,画家中的学者

封治国在老家油画写生傩舞

封治国,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油画家协会副主席,也是首批入选浙江省五个一批“文艺名家孵化计划”的艺术家。

眼下正在浙江展览馆举行的第七届全国青年美术展上,他的一幅油画作品《朋友圈》很跳眼。照封治国的话来说,这就是一幅很正常、很随意的创作,所以整个儿呈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基调。

封治国:学者中的画家,画家中的学者

《朋友圈》油画200×200cm

封治国:学者中的画家,画家中的学者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在展览上向媒体介绍《朋友圈》这幅画

一般来说,创作历史画,封治国要做大量的功课,收集研究照片、图像,创作时长少则半年,多则一年,而这幅《朋友圈》,“只画了一个星期左右。”

这幅画中,有他的学生,有他的朋友,“都是我身边的人,我把大家叫过来,很随意地就开始油画写生了,这幅画上,只有环境是虚构的。”

封治国说,这是在他进行历史画创作间隙的调剂,想让自己回到写生的状态中去,校正自己的观看,捕捉最鲜活的东西。

封治国:学者中的画家,画家中的学者

封治国收藏的连环画

封治国从小喜欢看连环画,常常如饥似渴地坐在县城电影院对门的书摊,翻那些小人书。他的绘画“童子功”就是从临摹连环画起步,至今随手就能默写出那些骑着马舞刀弄枪的士兵。

少年时代阅读经历的潜移默化,让他在走上艺术道路之初,就选择了人物写实绘画,而且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变。哪怕近年来创作了不少历史主题性的作品,也是围绕人而展开的。

“我的艺术脉络,线索清晰,但也经历过徘徊。”封治国说,他陷入过困惑。

在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留校任教几年后,封治国在创作上陷入了一段时间的困顿。于是,他来到中国美术学院攻读艺术史博士,想短暂离开绘画一下。

2008年至2011年,封治国在中国美术学院师从的是著名美术史学家范景中。这三年,他进入到另一个领域,看看学者们在思考什么问题。

三年读博,封治国看清了,艺术创作与学术研究是一致的,重要的是研究的深度,而不是强行去追求些某些风格,嫁接某些样式。

2009年,他完成《有涯之生》的创作,“这是一个重要转折,我重新回到写实油画的人物创作”。

封治国:学者中的画家,画家中的学者

《有涯之生——青年艺术史学者》 160x50cm 2015

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封治国形容,他画得很安静,没有什么杂念。画中的人物是中国美术学院的老师,两位青年艺术史学者,也是他最熟悉的人物,他和他们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我更看清了自己。”封治国说,“我会沿着人物创作的主线,继续走下去。”

封治国:学者中的画家,画家中的学者

封治国画室里的书墙

封治国的画室,有三面的书墙。其中很多书,跟绘画关系不大,“我看书很杂”。

不少经典书籍都是读博期间买的。老师范景中经常提醒学生,要从经典和原著入手去理解和思考问题,去理解身处知识体系中所必备的能力。

在封治国看来,读书并不是知识性本身,而是通过阅读后对一个人精神和品格的塑造,“一个人的判断力从哪里来,只有从阅读中来,这是我的体会。”


现在,只要放下画笔,封治国就会看书。他涉猎深广,但最喜欢的是和历史有关,自己还会动笔写。

作为艺术史论学者,他写得不仅仅是画评,是另一路的文章,比如他的博士论文《与古同游—-项元汴书画鉴藏研究》,活现了一个藏家近乎古怪的性情。

师友孙景刚评价,“治国写文,细看看有点像画肖像。选题和描述都隐约露出画者的观察习惯。”“用这样的眼光去看治国画的人物,就不难理解他的眼和心在观察和体味人的‘鲜活与生动’之中所下的功夫,在细节上独到的观察力。”

封治国:学者中的画家,画家中的学者

《春雷·1990》布面油画 250x525cm 2019 

前些年,封治国完成了很多历史主题性的绘画。主题性绘画的核心在于情节的设计,时代气息不同,表情和动态也不同。最后画作的呈现是否有感染力,来自于画者对绘画主题深刻理解,对历史事件深刻的解读。

“我很少硬着头皮上,无论是哪一种题材或场景。”在进行历史主题性的创作时,封治国会有一种倾向,“追求通过绘画去体现人文气质。”这是他创作的核心,是一种发自心底对一代知识分子命运的关照与慈悲。

封治国:学者中的画家,画家中的学者

《吴阊雅集——明代书画艺术》270cm×440cm 2016

有人评价,封治国画的题材与历史的情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瞬间里,可以成为各色各类人物登场表演的舞台,具备塑造出一个时代的历史和人物的可能。

偶然的机缘下,封治国投入到对家乡南丰的乡绅文化研究中,洋洋洒洒写了几十万字的《最后的功名——大变局与清末民初的南丰士人》。

可以说,这也是他长期关注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一个小缩影,他把目光更集中地聚焦在地方文化的框架下,来研究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我发现,中国古代知识份子的视野与抱负,与家乡有着很大的关系。以前,中国是一个乡绅社会,而现在,人与故土的关系不复以前了,离开故土越来越远,无论是肉体还是精神上。”

封治国:学者中的画家,画家中的学者

封治国以写文找“故人”,以绘画找“故乡”。

傩舞题材的长卷创作,对他对家乡的另一种研究和调查方式。“我想把写作和绘画,两者同时结合一下,它们各有所长。”

傩舞又名南丰跳傩,是流传于江西南丰县的传统舞蹈。这是一种沿袭古代驱鬼逐疫的仪式演化而来的舞蹈,古老稚拙、粗犷豪放。

对画画有一份虔诚,对写作有一份热爱,写文或绘画,都自然生发于他对乡土,对人性描述的渴望。(文/李蔚,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部分作品欣赏】

封治国:学者中的画家,画家中的学者

《特列恰科夫的课堂》60X80cm 2015 

封治国:学者中的画家,画家中的学者

《维亚尔的午餐》 80x80cm 2015 

封治国:学者中的画家,画家中的学者

《艺术的故事》(范景中和恩斯特·贡布里希)220×180cm获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银奖、浙江省第十四届美术作品展油画金奖

封治国:学者中的画家,画家中的学者

《孤山证印——西泠印社的先贤》250x230cm 2017 

画家简介

封治国:学者中的画家,画家中的学者

封治国,男,1977年9月生于江西南丰。1995年考入江西师范大学美术系,1999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考取本院油画专业研究生,2002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8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2011年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学科建设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浙江省油画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院院务委员,浙江省“万人计划”人文社科领军人才。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学术展览,主要获奖;"中国美术奖·创作奖"银奖(2020年)、“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2014年)丶“浙江美术奖”金奖(2019年),“中国美术学院青年哲匠奖”(2020年)。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多家国内外重要机构及公私美术馆收藏。

[ 责任编辑:陈雅雯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