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策划
张 庄
策展人
高庆为
主办单位
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
承办单位
海淀美术馆(北馆)
北京稻香湖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协办单位
北京稻香湖景酒店
朗弗国际广告(北京)有限公司
开馆时间
周二--周日9:00-20:30
(节假日正常开放 周一闭馆)
前 言 海淀是一座举世瞩目的文化、科技、教育、历史底蕴深厚名区,从1952年至今,70年的奋进,70年的时代风范,七十载的华彩绽放,三山五园风韵与中关村科技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也极大地激发着美术家们不断描绘、表现、歌颂海淀的创作热情,为展现海淀区建区70周年成果,在 2023“海之春”新春文化季举办之际,隆重推出“百福迎新”为当代海淀立传—海淀奋进70年艺术大展。 本次大展通过当今画坛代表性的70位艺术家结合海淀特色、历史、人文风貌和在艺术创作的实践以及探索中,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用艺术的形式为人民塑像留影,记录这座城市的时代变迁和新貌。绘制出了一批有品质,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优秀美术作品,这些艺术作品礼赞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既具有现实情怀又贴近生活。 展览共分为“百福迎新”“时代风范”“时代光芒”“时代华彩”“山河竞秀”五个篇章,通过书法、中国画、油画丰富内容、多样形式,宏大气势,主题鲜明的创作手法,精湛的笔墨技巧展现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以及艺术家在中华民族复兴历程中的家国情怀和担当,声势浩大的讲好海淀的故事。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城市发展进步的灵魂。进入新时代以来,海淀更搏发出新的生机,海淀美术馆(北馆)也不辱使命,用艺术形式讲好海淀故事、阐发海淀精神、展现海淀风貌、筑起海淀文艺高峰! 我们谨以此展辞旧迎新!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海淀人民幸福安康! 海淀美术馆(北馆) 张庄 莫晓松参展作品
《福海荷香》 120×230cm 纸本水墨 莫晓松作品赏析 莫晓松的工笔花鸟,最大的特色就在于从细腻雅致之中捕捉到灵动鲜活而不乏阳刚之美的气质。他的画既有严谨的学院派功力,又具有源自内心的个人创造,作品兼具宋人写生传神与元代文人水墨花鸟的放逸冷隽。 这位来自大西北的青年画家,在其父、著名工笔画家莫建成的影响下,在研究中国五千年文化宝库中的彩陶文化、瑰丽辉煌的敦煌壁画、唐宋以来的传统绘画过程中,逐渐确立了自己的艺术道路。 《飞花漫天游》 99×209cm 纸本重彩 2022年 莫晓松的作品反映了他的艺术主张:用现代人的视野用心去观察和再现。他期望于最大可能的从工笔的细致工谨中跳出来,以山水画的意境重构工笔花鸟,从而拓展工笔花鸟的表现空间。 他的创作思想体现了对花鸟画的现代解读,而在他的作品中,逍遥、自由、抗争、和谐、宁静这些诗意的元素得以在中国人“天人和一”的宇宙观下通过那些花鸟的状态来表现。(王明明) 长久以来,花鸟画一直被认为最适宜抒发那种美好、轻松、恬淡的心境,而晓松的工笔花鸟画却试图发掘某种带有永恒性的、庄严静穆的情感,这背后潜藏着一种对于大自然的敬畏的态度和近于宗教式的虔诚。 无论表现荷塘里的野鸭还是大漠中的孤雁,晓松总是在其静态的、稳定的图式中营造一种苍茫、清冷的氛围,即便是早期带有田园风格的作品,在表达生活谐趣的同时还是呈现出某种省思的重量。事实上,在中国古代花鸟画传统中,这种"寄情于物"的方式并没有像山水画的"寄情于景"那样成为一种不断深入的积习,山水画所承载的思维含量甚至人格力量都远甚于花鸟画;反过来,这种情况也使花鸟画作为一门画科在客观上更加独立和自给自足。 《陶瓶希腊神话之—绕梦玉笙》72×54cm 手工麻纸 水墨 矿物质燃料 2022年 山水画中所能表现的宇宙意识和天人观是不是花鸟画所不能承受之重?莫晓松将自己对天地自然的关照灌注到工笔花鸟作品中,正如画家自己所形容的,他被大自然的"那种神秘的宗教性所控制",力图捕捉并完好的再现自己对花鸟自然世界的主观感受。尤其在他近期创作的一批荷塘系列,充溢着某种性近禅宗的意境,试图以画家主体对于自然造化的感知,实现对于生命和天人关系的追问与思考。 禅思本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寄托了艺术家对个人生命和心灵的关注,指向心灵的绝对自由,不为形束,不受物拘。 自古以来,以画言禅、通过禅画表现自身悟证境界的作品代不乏贤,有的以简略笔法随心应手写出胸中丘壑,以寥寥几笔、一点一划体现画家的心灵印证,或是机锋转语,不拘泥常规,画出悟道者的境界;也有的通过画作呈现一种静谧的意境,以画中之田园意境实现某种超越时空的永恒感,达到意境空阔、清脱纯净的脱尘境界。前者如王维、贯休、法常等前代大家,常常笔简意赅,水墨淋漓;实际上,以画意传达禅境,不止体现为写意的"顿悟",工笔的"渐悟"同样可以"入定"而"悟道",感受安详恬静的快乐。 《红花初定雪花繁》 172×186cm 纸本重彩 2022年 晓松说:他在工笔花鸟世界中,试图表达一种对生命的赞美,用蒙胧不定的心,蒙胧不定的情抒发只有自己明白却难以言表的幽深情怀。的确,只要静下心来品评晓松的作品,他精心勾画渲染出的那些繁花寂鸟、萱草幽篁、蜻蜓荷塘,其实都在某些方面与他的个人思绪甚至经历有着内在的联系。 《飞云过尽 初遇圣殿山》 93×174cm 加厚宣纸 水墨 粉质燃料 2020年 《时光在大地迷失》 50×70cm 熟纸 水墨 矿物质燃料 2019年 《教堂之影--粹美》 121×142cm 熟纸 水墨 矿物质燃料 2022年 横屏观看 比如在他的巨幅长卷《秋荷集贤图》里,水墨淋漓,营造出一派澄静迷蒙的荷塘秋意;曾经碧绿的荷叶,经霜已呈金黄,谢落了好看的花萼,莲蓬里结满了坚实的莲子;在满塘的秋色里,荷花依然灼灼,像一团团、一簇簇焰火,热烈、饱满、温暖;包括那些水草,依然强健地招摇于风中,而那些知名与不知名的水禽,或三五闲集或独自涉水觅食,全不在意即将到来的、无边无际的秋天⋯⋯面对这样的画面,一切的评论都显得饶舌,或许真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了。 ——晓松画语 展览现场 (来源:艺术海淀丨海淀美术馆北馆) 艺术家简介 莫晓松,1964年生于甘肃陇西,1986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为中国美协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北京画院副院长、艺委会副主任、教育委员会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画学会理事。 作品曾获全国花鸟画艺术大展金奖,先后参加全国第七届、八届、九届、十届全国美展、百年中国画展以及在法国、日本等个展和联展,出版个人专集及合集多部。作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广州美术馆等多次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