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画家陆庆龙,是因为他画的草垛,明明是记忆中淡去已久的东西,却因为一个个熟悉的画面瞬间清晰起来。
陆庆龙先生出生于苏北农村,自幼喜欢绘画。1987年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苏北县城一所中专学校。那里文化底蕴厚实,基层教学也富有特色,但艺术创作的状态还达不到陆庆龙意想的境界。这些在很多人眼中的不适从并没有成为他创作的阻力,相反沉寂的这几年,恰恰给了陆庆龙足够的时间丰富自己的内涵。这些烙在他记忆中的过去成了他后来化茧为蝶的素材。
浅雪覆盖的乡村有一角池塘浅笑盈盈;依树而立的农舍像午夜为我们点亮的那盏灯;软萌温暖的草垛淘气又可爱;蜿蜒的乡村小路厚重莞尔……
他说:“我画苏北题材,因为我出生在那个地方,对那个地方有感情。”他的感情几乎贯穿到他的每一张画中,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写实“心灵”,在困顿中寻找方向
在陆庆龙学画的年代,正是“85思潮”最为活跃的年代,西方现代艺术的多种流派被介绍到中国,“个性解放”“形势新颖”的现代艺术语言在当时的绘画界迅速滋生蔓延,现实主义的审美取向被嘲笑为“过时”“守旧”。
陆庆龙也被吸引,他也努力尝试新的绘画语言,做了一些试验,确实也开阔了眼界,但绘画作品不是模仿,它需要表达一种由心而发的情感。不仅是表现形式的作用,还要有内容的体现、精神内容的传达。脱离了本真,就断开了画与心灵交流,所以他一直没有找到艺术上的归属感。
经过几番沉沦,陆庆龙终于无视外界的声音,重新回归生活本身,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去描绘熟悉的农村和农民。
他说:“艺术家的艺术语言的形成,它是多方面的因素,除了自己的学历之外,还有自己的成长经历,自己的生活环境、生活土壤,最终这是一个综合的产物。”
那时一直依靠土地为生的农民,有不少已成为服务于城市的农民工。陆庆龙敏锐地感受到农民工群体在身份、角色与心理适应转换过程中的种种微妙变化,他感同身受地叙述他们初次进入大都市的陌生心理。
他说:“我选择这些给我留下最深印记的农民兄弟们,他们坚守淳朴、勤劳、负重的品格,默默地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肩负着生活的重担,为社会发展创造着财富,并推动着整个社会的进程。”笔下的农民工真切自然,劳动间歇呈现的疲惫和满足一览无余,写实的绘画语言朴素自然,让人亲近。
陆庆龙的水粉画《兄弟》是当代现实主义艺术中“农民工”题材的代表作品之一。作品展现了5名身为城市下水道建设和疏通者的普通农民工群像,他们面向观者簇拥站立,沉静的表情中透着坚韧。
“通过近距离接触,我发现他们不再是尴尬地站立在城市边缘的过客,而是这个城市的建设者,是蓬勃向上、充满朝气,正为未来打拼的一群人。他们(相互)之间是兄弟,他们也是我的兄弟!”就是这幅名为《兄弟》的水粉作品参加“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获首届中国美术奖·创作奖水彩粉画金奖!他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世界:过去不会过时。
精神“返乡”,重拾告别的想象
如果说农民工可以列为陆庆龙绘画标签的话,那么不得不提的他的另一个标志性标签:乡土题材。
陆庆龙和很大一部分出身于乡村的作家一样,虽然后来他们在城市中安顿下来,但是他们的精神之根仍深深扎在身后那片渐行渐远的故土里。唯一的不同是作家用文字说话,他用画面说话。
他说:“乡愁不仅仅代表个人,这是代表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生活越忙碌,人们就更渴望一种安静的平和的生活。越缺的东西现在越向往。”
他和我聊起他的祖辈,推着两三辆木制的小车子踏上了海门到盐城的乔迁之路。而后的三间瓦房和瓦房前的一排草房成了他经久不衰的记忆。那是他的家乡!
他说:“有很多东西是一去不复返的,你再也回不了头。但是在我们记忆深处,就深深烙下那个印记,只要从小在那个地方生活过的,他一定会对家乡有种独特的眷恋。”
他的眷恋体现在他的画布上,每一笔都是怀念。
他说:“人越来越忙碌,但内心深处还是渴望一种安静的,平和的生活。画乡村题材的作品时,把自己带回到童年的那种记忆当中去,那个时候乡村非常宁静,生活节奏很慢。”
陆庆龙特别喜欢秋天和冬天,他创作了大量苏北农村题材的作品,大部分是乡村的秋天、冬日的雪景。他觉得秋天带点荒凉的感觉,农村的泥土气息更明显一点,色彩也漂亮。而从绘画表达上冬天又非常宁静干净,他非常喜欢这份安静。
“有的时候越是看不到的东西,你越是会有记忆。我就尝试着去表达。”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形态各异的草垛,那些给他美好童年的草垛,从记忆中欢快地跑出来,跑进了他的画里。
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诺瓦利斯说,“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哲学活动的本质原就是精神还乡。”所以,陆庆龙的乡土作品就是带着浓浓乡愁寻找精神家园的旅程,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的“还乡”。
这种精神的“还乡”,进一步把他对苏北农村的感情细化,从农民工到乡村风景,乡土文化像一根藤蔓悄悄扎根泥土,以为是一个季节的执着,一不小心却长成了四季的牵挂。一个评论家说:“一个人能保持一种长久不变的精神气质和思想穿透力,在这个多变的时代无疑是一种奇迹,从陆庆龙身上,我看到了这种奇迹。”
陆庆龙的确是个奇迹,原本平淡无奇的村庄到了他的画上“乡土气”没了,“乡土味”十足。非但如此,目光所及之处无一不是惊喜——童年的草垛就是这个样子的,这是家乡的芦苇吗?甚至最为普通的小河也在脑海里演绎了一场孩提时代的游泳对决……他的作品牵动的是一代人的乡愁,可浓烈的颜色偏偏又削弱了离家疼痛,从记忆深处涌出浅浅的暖意,渐渐温暖四肢百骸。
陆庆龙平素是安静的,然而在讲述作品的时候,他的眼里带着光,从聆听者蜕变成了一个讲述者。他的语速不快,没有太多的形容词,不嘈杂,带着天生的宁静和温度。明明是画布之外的人,却似乎融入了画境之中。明明什么也没有变,却又好似有什么变了。
这个时候,我不得不正视一个问题,除却画家,他还是一名教授。
仰望“艺术”,拥抱同一场温暖
艺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不断成长的过程。很多一起学画的人,走着走着就散了。但是值得庆幸的是他坚持了下来。
他说除了画画,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什么。他告诉我小学三年级的老师是一位上海下放的知青,见他的画不错,指着《人民画报》上的一幅画让他照着画一幅,完稿后,他的画被送到当地公社的文教办,工作人员不敢相信这是一位小学生画的。
被鼓励、被认同是他一路走下来的动力。
如今的陆庆龙可以说已经功成名就,但是他依然一直感恩一路走来的“好运气”,他知道所有的“好运气”其实是他的“贵人们”带来的。他说他这一路走来,看似比较风顺,其实都是背后“贵人们”的支持。他们有的是自己的老师、有的是自己敬重的领导、有的是优秀的前辈、有的是自己亲密的朋友……他们在他工作调动和学习上给予了最大可能的帮助,这些都深藏在他的心里。他感恩于这些人,所以也努力成为这样的人。
他说那是一代又一代人对艺术本身的臣服和尊重。
在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中,陆庆龙被一个年轻人踏实努力的态度和绘画语言吸引,他把他收为自己的学生。经过接触他发现这位名叫沈彬斌年轻人,陷入下一个题材的创作困境,开始背离初心。他没有过多用理论去束缚艺术的发展,而是直接用自己的行动带着他一起进行风景写生,从最原始的风景入手,找到突破,塑造更富有表现力的艺术形象。
果然不负他望,2020年沈彬斌创作的《共享南京》参加江苏省文联举办的小康颂·第三届江苏美术奖作品展,获得最高奖——美术奖。
根植于故土家园的名师和追寻着现代气息的弟子,因为相同的信仰,让艺术得于更好传承。当然,更让他开心的是他的女儿亦然踏上了艺术的修行之路。
他的故土,他的学生,他的孩子,这条路延续得很长很长。
现在的陆庆龙如未成名前一样,过得很纯粹,听听音乐、创作画作。不管身处苏北的小县城,还是南京这所大城市,他都没有改变过。他说关注一件事情,认真做好,不要把生活弄得太宽,那样就会简单很多。
有一种人,你要了解他,无需过多时间,只要用心望上一眼——他没有尘世的矫揉造作,澄明得让你能清澈见底。他纯真得让你不由解下坚硬铠甲,用心靠近。他的眼神干净略显羞涩和忧郁,像极了清晨花瓣上的露珠。他的笑容宁静腼腆,让你不敢显露自己的世故怕惊走了他。
陆庆龙就是这种人。
相识之初,他对我说他的祖籍在海门,小时候还能说海门话。他笑着的样子,亦如他的作品一样纯净、温暖。
画家简介
陆庆龙,祖籍海门,1964年生于盐城市射阳县,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美协水彩画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协国家重大主题创作艺委会委员,江苏美协副主席,江苏省油画学会副主席,江苏省书画院副院长,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曾在全国美展中荣获“中国美术奖”中的金、银、铜奖。他个人多次受邀参加个展。如中国美术馆学术邀请系列展:永恒的情怀——陆庆龙绘画作品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