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生当中,如何既体现出笔墨的审美价值,又体现出对真山水的情感表达,这是一个关于“熟”与“生”的学术命题。
中国山水画自李可染开始,写生风气日盛,画家们从以往类似于黄宾虹那样注重笔墨表现和经营心境的写生类型逐渐转入到了李可染那种注重中西融合和表现情境的写生类型上来。这种转变,一定程度上改观了山水画的审美,并把山水画推向了一个与前人不同的更加注重现实生活的境地。从此,山水画写生逐渐成为山水画的一个专门学科而进入学院。由于当代画家的知识结构比前人更加多元,他们的写生既不是黄宾虹模式,也不是李可染模式,而是一种更注重形式语言和观念变化的写生模式。这种模式与每个人的知识与绘画背景有关,有传统型,也有中西合璧型。
首先说说传统型。黄宾虹的写生是一种晚清文人画的写生类型,他的成功有三个主要原因,一是他本人的学养过人;二是他融入了印象主义的审美观;三是我们这个时代回观他们那个时代时,发现黄宾虹的画对我们最有启示价值。现在的传统型画家,其传统文化并非像黄宾虹那个时代那样是“养”出来的,而大多是“补”出来的,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比不上黄宾虹那个时代,无法获得黄宾虹那种超越笔墨的文化境界。他们的写生手法,往往是直接将学宋、元、明、清的方法融入到对客观物像的刻画中去,路子虽然宽了许多,却大多是些传统“皮相”。由于少了些文心经营,他们在山水写生中无法用内心去解读自然,而更多地去套用古人画法。这往往容易依赖于技法运用,一旦技法成熟,就容易结壳,在写生中很难再见到“生”,显得缺少真诚的情感和鲜活的生命气象。
再说中西合璧型。李可染本着“为祖国河山立传”的责任感,用西画中素描的明与暗和油画的光与影来合理改造山水画。现在这类后学的画家由于有更多的机会见识西方的各种画风和流派,他们在山水写生中已不满足于停留在光与影的问题上了,而是更多地将西画的画法巧妙地转借到山水画写生中来,他们在艺术观念上迈进了一步,山水画写生却越来越疏离传统,加上西画审美注重图式与视觉感受,其方法融入山水画必然会消解传统笔墨,从而剔去了能承载人文情怀的笔墨表现。这类写生越来越难见文心与修养,有时更接近风景画。由于这类写生更多的是关注对客体的情感揣摩,写生中常会被客体所感动而时有“生”机出现,但又缺少了传统文化特种语境中沉淀的审美“熟”,显得缺少笔墨的韵味和文化的厚度。
这两种类型的山水画家在写生中所产生的“生”与“熟”皆与笔墨和情感的失衡有关。前者重笔墨则易被笔墨反制而失情感,后者重情感则又被情感反制而失笔墨。如何平衡好这种关系,使前者达到“熟”后“生”,使后者达到“生”后“熟”呢?我想,读书与审美、游历与实践是唯一的方案。(何加林)
何加林作品欣赏
2013年作品▼
雁荡山涧
53cm×76cm
纸本设色
2013年
雁荡山灵峰
53cm×76cm
纸本设色
2013年
2015年作品▼
雨润五龙宫
39cm×65cm
纸本设色
2015年
云横坎布拉
39cm×53cm
纸本设色
2015年
云台山一斗水
49cm×49cm
纸本设色
2015年
2016年作品▼
太行山秋色
144cm×366cm
纸本设色
2016年
秋岩叠嶂
136cm×68cm
纸本设色
2016年
2017年作品▼
太行山石崖
38cm×65cm
纸本设色
2017年
仙峡谷
38cm×65cm
纸本设色
2017年
尕古清秋
34cm×45cm
纸本设色
2017年
蟒崖村北望
136cm×68cm
纸本设色
2017年
2018年作品▼
秋凉
36.5cm×58cm
纸本设色
2018年
推窗远望
36.5cm×58cm
纸本设色
2018年
暮霭清秋
36.5cm×58cm
纸本设色
2018年
临水观鱼
36.5cm×58cm
纸本设色
2018年
望此空径
36.5cm×58cm
纸本设色
2018年
半坡秋霜
36.5cm×58cm
纸本设色
2018年
祁山闲音
180cm×90cm
纸本设色
2018年
2019年作品▼
幽谷雨霁
136cm×68cm
纸本设色
2019年
溪山归牧
136cm×68cm
纸本设色
2019年
2021年作品▼
赤水河畔
240cm×200cm
纸本设色
2021年
(来源:研山会)
画家简介
何加林,1988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先后获文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馆长,博士后、博士、硕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主任、教授、中国国家画院创研部主任。系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客座教授,上海美术学院客座教授。获第三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入选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