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与汉文字是华夏文明得以延续的重要支撑元素之一,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们看一看在世界范围内,古往今来,凡是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族群,还没有一例,可以内生性地创建自己的现代化文明。比如,生活在南非、纳米比亚、安哥拉等国的一个原住民族布须曼人,他们就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生活在扎伊尔奎卢地区的安布恩族,也是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他们还没有进入现代文明社会。比如,我国的壮族、布依族、侗族、黎族、撒拉族等,他们只有自己民族的语言,而没有自己民族的文字(当然,他们现在也在创建自己的文字)。他们已经随着我们国家的现代化而进入现代文明社会,而不是内生性地进入现代化社会。这些例子都证明,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是不能内生性地创建和进入现代化文明的。
再看看,那些有文字而没有语言(严格地说,应该是语言消失了)的族群,他们在有语言和文字时,他们可以创建自己的文明。但是,一旦造成语言的消失,也就意味着他们的文明已经消失了(严格地说,应该是它们的文明消失后,语言也就消失了,文字则只能作为历史的遗迹而存在)。比如,古埃及,古巴比伦,他们曾经有过自己的灿烂的文明和文化,但是,由于他们民族的消亡,语言也随之消亡,而文字却只能作为考古成果存在下来。再比如,在我国的西夏时期,西夏文字和语言都是存在的,它可以强大到与宋朝、辽国、金国等并存。而后,西夏被蒙古灭亡后,民族消亡了,语言消亡了,文字也只能成为考古成果存在了。
从上面的一些例子和表述可以看出,语言与文字是必须同时存在才有生命力。文字离不开语言,语言也需要文字来表达。两者相辅相成,同存共展。
再从华夏文明的延续来看,作为外夷的李世民、忽必烈、顺治等在不同时期先后进驻中原,统治中国。但是,他们都认同和接受了华夏文明、文化、文字、语言、体制、制度等等,这才使华夏文明得以数千年的延续。而这一切都是以文字、语言为依托,为载体,才得以表述和得以认同的。没有文字与语言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历史事实证明:任何社会文明都是以文字和语言为基础支撑的。
我国的文字目前根据考古成果,可以追溯到六千多年前,形成较为系统的文字体系则是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而后的石鼓文、金文、大篆先后出现。秦统一中国后,统一了文字,这就是小篆。小篆的实行,结束了从甲骨文以来一千余年汉字形体纷繁、写法多样的混乱局面。
秦汉的隶变,则又是一次汉字革命,是汉字发展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分水岭,它标志着古汉字开始向现代汉字演变。通过隶变,汉字由小篆变成了隶书,隶变是将小篆的直线和曲线,变成了顺应毛笔笔锋的点、提、横、竖、撇、捺、折、钩的隶书。隶书已经较大程度上将象形文字改变为象征文字,由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也从表形、表意到造字的六大基本规则,即象形、指法、会意、形声、假借和转注。可见,如果说对汉字字形的破坏(革命),隶变是最大的一次,最为严重的一次。但是,正是因为这次文字革命,才有了今天的现代汉字。
楷书诞生以后,汉字的字形字体就稳定下来,确定了“横、竖、撇、点、捺、挑、折”的基本笔画,笔形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各个字的笔画数和笔顺也固定下了。
由汉文字的历史演变过程,我们可以认识到汉文字的基本发展规律:汉文字是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从象形文字到象征文字;汉文字一直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以前,看书识字是上层社会的事,随着社会的发展,启蒙民众、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则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简化汉字是时代的必然要求,简化汉字就是汉文字发展规律的必然的过程和必然的结果。
我国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文字改革也不是心血来潮拍脑袋的事情,而是根据我国当时的国情,延续自新文化运动以来汉文字改革趋势,逐步、全面地进行的一次重要的汉文字改革。
中国的文字改革不光是推广简体字,还推广普通话、推广汉语拼音,制定书写规则,它是一个系统政策工程,相互配合,达到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水平和民族素质。
在汉语拼音方面的改革:
我国古代没有拼音,而使用反切来教人识字的,就是用两个认识会念的字,取第一个的声母,取第二个的韵母和声调,拼合起来。
明朝,西方传教士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是中国最早的拉丁字拼音。
汉字拼音的发明人是法国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金尼阁。
1625年,金尼阁把利玛窦(1552~1610)等人的罗马字注音方案加以修改补充,写成一部完整的罗马字注音专书,叫做《西儒耳目资》。
1892年厦门的卢戆章就发表他设计的拼音方案,叫做“切音新字”,这样开始了中国人自觉的拼音化运动。根据“切音新字”,清末的拼音化运就被称为“切音字运动”。
1913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召开“读音统一会”,制定第一套法定的注音字母(后来改称注音符号),1918年正式公布。从此,小学生先学注音字母,后学汉字。
解放后,1955年,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下设“拼音方案委员会”,制订拉丁字母的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
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
汉语拼音方案也受到联合国的认可。
在推广普通话方面的改革:
清朝末年,中国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受到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特别受到日本的影响。日本在明治维新前后大力推广日本语的共同语,中国深受刺激。
19世纪末中国的文化生活也发生很大变化,国语这个名词也得到传播。1909年清政府把官话称为国语。
1911年清朝学部通过《统一国语办法案》,以京音为准的官话为国语,取代原来明代官话(《洪武正韵》)的地位,并且加大力度推广。
1919年“五四”白话文运动要求文体改革,废文言,用白话。白话文运动就是把口头的共同语写成书面的共同语。
1924年北洋政府的教育部实行了如下的改革:推行国语,决定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编辑标准音的《国音常用字汇》(1932年才出版)。小学语文改用白话文,国文课改称国语课。应用文和文学作品逐步改用白话。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成为主导的现代文体。
1935年,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改组为国语推行委员会,开始进行国语的全面普及和推广教育工作。
全国解放后,1955年10月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期间,将汉民族共同语的正式名称正式定为“普通话”,并同时确定了它的定义,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施行,确立了普通话“国家通用语言”的法定地位。
在简化字方面的改革:
早在清末、北洋、民国时期,社会各阶层就开始有意识地简化当时汉字,强调教育救国、启蒙民众,而汉字简化是教育救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1919年,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随着白话文逐渐取代文言文,改革汉字的呼声逐渐高涨。
1920年2月1日,钱玄同在《新青年》上发表《减省汉字笔画的提议》一文。
1922年,钱玄同等人提出一套具体的简化方案,其中提出8种简化策略,这是第一次系统提出汉字简化方法。
1928年,胡怀深的《简易字说》出版,这是为简化汉字服务的最早的资料专书。
1931年,徐泽敏的《常用简字研究》出版。
1932年,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编的《国音常用字汇》出版,收入了宋元以来的大多习用简体字。
1934年1月,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第29次常委会通过了钱玄同的《搜采固有而较适用的简体字案》,呈请教育部施行。
1934年,杜定友的《简字标准字表》出版。徐泽敏的《550俗字表》发表。
1934年,钱玄同又一次向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提出《搜采固有而较适用的简体字案》。
1935年2月24日,上海《申报》首先刊载《手头字之提倡》的新闻报道,同时发表了《推行手头字缘起》和《手头字第一期字汇》。当时把准备简化的字称为“手头字”。
1935年6月,钱玄同在其所编的《简体字谱》(2400余字)中选出1300余字编成《常用简体字表》,送交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委员会通过其中的1230字并准备推行。
1935年8月21日,中华民国教育部发布第11400号部令,正式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采用了钱玄同所编《简体字谱》中2400字中的324个,这是政府第一次大规模推行简化汉字。8月22日教育部制定公布了《各省市教育行政机关推行部颁简体字办法》。
1936年2月5日教育部奉行政院命令,训令“简体字应暂缓推行”。《第一批简体字表》被收回废止。
1936年10月容庚出版了《简体字典》,并且在燕京大学开设简体字课加以试验。
1937年5月字体研究会发表了《简体字表》第一表。
同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大量刊物和宣传品曾经采用和创造了许多简体字,是一大批新创的简体字。这些简体字被称为“解放字”,据支持汉字简化的学者称,它们流传到全国各地。
解放后,1949年10月10日,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成立。于1951年拟出《第一批简体字表(初稿)》
1952年2月5日,在中央教育部的筹划下,由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改组合并其他机构组成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
1952年下半年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汉字整理组拟出《常用汉字简化表草案》第一次稿,收比较通行的简体字700个。
1953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设立了中央文字问题委员会。
1954年10月8日,由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改组,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批准设立国务院直属机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
1954年11月30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字整理组在第五次稿的基础上编成《汉字简化方案草案》(798个简体字、拟废除的400个异体字、251个手写体汉字简化偏旁)。
1955年1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教育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出联合通知,印发《汉字简化方案草案》30万份,征求意见。自《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发表至同年7月的半年多时间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共收到各界群众的来信和意见书5167件,全国参加讨论的人数达20万,其中赞成《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的人数占97%。
1955年7月13日,经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提议,国务院设立汉字简化方案审定委员会。
1955年9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拟出《汉字简化方案修正草案》,删除了原草案中的《拟废除的400个异体字表草案》和《汉字偏旁手写简化表草案》,简化字由原草案的798个调整为512个,增收了56个简化偏旁。决定将异体字不放在简化方案中解决,拟定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草案》。
1955年10月15日至23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召开了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在会议中,修改了《汉字简化方案修正草案》中的19个简化字,取消了一个简化偏旁。会议一致通过了《汉字简化方案修正草案》和《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草案》。会后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根据会议的决议对《汉字简化方案修正草案》作了调整,简化字的字数由512个增加到515个,简化偏旁由56个减少到54个。修改后的草案经国务院汉字简化方案申请委员会审定。
1955年公布《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1956年1月28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
1956年1月31日《人民日报》全文发表了国务院的《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和《汉字简化方案》。法定的简化字在现今中国大陆地区取得了“正体字”的地位,官方文字的法定地位。
1964年5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出版了《简化字总表》。
在汉字书写规则方面:
汉字原来是从上而下直行书写的,五四运动时期提倡改为从左到右横行书写。1956年推广横行书写,从左至右。
通过以上现代汉字改革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文字乃至语言的改革,不是一个单一的改革,而是一个系统的改革;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一个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是体现了我国文字和语言的发展规律,顺应了我国社会的发展历程。如果我们不去了解和认识这个规律和过程,只是就文字论文字,就书法论书法,显然是不够的,也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简体字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反映了时代的需要,提高了我国人民的整体素质,随着我国国力的提高,国际威望和影响力的提高,简体汉字在国际的地位也在提高。1945年汉语就是联合国官方语言,但是一直被忽视。1973年12月18日,中国恢复常任理事国位置,联大3189(XXVIII)决议,汉语成为联大工作语言,并被提名成为安理会工作语言。自此联合国也一直使用汉语简体字。
汉语简体字已经被我国政府规定为官方文字,已经被中国社会广泛接受,并且得到联合国的认可。简体字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产物,具有了这个时代的时代特征。这是任何人都不能抹煞的事实。
再来看看中国书法发展史,从中体会一下书法的发展规律。
中国早在六千年左右就已经出现文字的雏形,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代的甲骨文是比较成型的文字体系,而后中国各地出现许多各种文字,到秦统一中国以后,实行“书同文”,创建了小篆,成为秦朝官方文字,同时,文字具有了艺术性成为书法的开端。秦朝宰相李斯写了不少篆书碑帖,气度上非常富丽堂皇,端庄严肃,至今都是小篆的标准范本。
从实用性来讲,秦代篆书繁琐的书写难度已经不能满足官吏文书书写效率的要求了,他们迫切希望找到一种可以帮助他们快速书写的新书体。秦汉时期,隶书由此诞生。隶书的书写既带有篆书某些痕迹,但是书写起来更顺畅、更快捷。从书法角度看,汉隶笔法中带有一波三折的特点,其体式从篆书的对称方正向隶书的扁平化演进,带有浪漫气质。隶书到汉朝已相当成熟。
在中国书法史上,魏晋时期之所以显得重要,是因为他标志着中国书法从不自觉地时期转向了自觉期。这是中国书法的一个关键转折点。也就是魏晋之前,中国人并不以他们的书法写的好坏为荣耀,而在魏晋之后,中国的文人开始看重书法的好坏了。楷书就此诞生。
唐朝统一中国以后,达到了中国历史上国力最为鼎盛的时期。书法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楷书、草书等都达到了一个高峰。
唐代书法得到发展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唐代实行科举考试制度。科举考试首先是文字的考试,但是同时它也是书法的考试,写字好的人才有可能获得进阶的可能。所以一大批士人才子在书法上下足了功夫,这样唐朝书法的繁荣也就不足为奇了。
经过七八百年的时间,书法的六种主体已经成型,书法也就达到了高峰。而后,由于种种原因,书法一直在走下坡路,难以再创辉煌。
我们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自唐朝以来,汉文字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建立在汉文字基础上的书法,则难有作为。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书法艺术来源于汉文字,汉文字没有什么变化,书法当然难以有所作为。
其次,科举制度建立之初,对书法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比如唐朝。但是,科举制度经过宋、元、明、清等朝代,已经从推动书法的发展转变为阻碍书法的发展。馆阁体的出现就是科举制度的结果。
那么,现在时代又为我们提供了一次书法发展的机遇,汉文字已经实行简化字,书写规则也已经变化,科举制度也不存在了,汉文字的实用性并且没有降低,只是书写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从使用毛笔,到使用钢笔,再到键盘打字,甚至到语言录入等等。换句话说,书法的实用性大大降低,大家很少再使用毛笔进行日常书写,毛笔书写仅用于特殊地方和场合。于是书法的艺术性凸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书法作为以汉文字为载体的艺术,绝不应该无视汉文字与汉语言的时代特征,而拒绝简体字入书法。拒绝简体字入书法,书法就会成为无根之树、无源之水,书法的衰落则是不可避免的。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的重大进步,它构成了人类生活的基础部分,是人类生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汉文字由于来源于象形文字,天生具有一种美感,于是被我们的祖先赋予艺术的属性,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的艺术形式。这样书法就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双重属性。
当今书法的实用性已经大大减弱,那么,书法是否可以脱离生活而自由发展呢?
我们认为不可以这个样子。因为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的艺术,脱离汉字,则不能称为书法。有人说书法是抽象艺术,这种认识不准确。现代抽象艺术是摒弃物象的艺术,而书法是依赖文字这个物象存在的,它不可能脱离文字这个物象,如果脱离了,它也就不是书法了。所以说,书法不能脱离文字,不能脱离现实生活,而独立存在。
有人说,简体字就是实用的,没有艺术价值,繁体字才具有艺术价值。
简体字具有实用性,但是不能因为某些人的认识误区,而剥夺简体字的艺术性和艺术价值。用毛笔写繁体字可以有艺术性和艺术价值,为什么用毛笔写简体字就不能产生艺术性和艺术价值呢?繁体字本身具有实用性,而通过书法才具有了艺术性。书法就是来源于汉文字,而高于汉文字,成为了书法艺术。简体字没有理由就只有实用性而没有艺术性和艺术价值。书法家完全可以,而且应该可以赋予简体字以艺术性和艺术价值。
书法应遵循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还要回归生活的观念,来发展书法艺术。这就要求书法艺术一定要接地气,一定要坚决地,大张旗鼓地接纳简体字入书法,使书法艺术更加接近百姓,更加普及化,使之成为大众艺术,而非阳春白雪。
简体字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汉文字和汉语言发展的必然结果,当然也是书法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是毋容置疑的,任何人的阻挠,只会拖延这个进程而不会改变这个规律。(郭连章)
艺术家简介
郭连章,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毕业,学士学位。现为海外华人美术家协会会员、理事,国际书画家联合会会员、北京分会副会长,中国(香港)美术研究院艺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北美视觉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日本国际艺术研究院特邀教授,原北京推陈出新艺术研究院院长。“新抽象主义画派”创始人。著有《二十一世纪新美学纲要》,已出版;《本体论美学》已完稿,待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