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仲原在他的绘画里非常强调意识的构成,这种构成基于对传统文化之格调与当代文化之形态之间互融互通的理解。
首先,传统文化强调的是思想的外化,是生活理念的概括化,是形式的内敛外松。换句话就是强调思想、生活与人生的格调意义。譬如,中国传统绘画千百年来无论繁与简都主张品味——招招式式的规范里中有来龙有去脉,讲究的要有缘有趣,又要有自己的味道。
▲ 《舟深绿水烟波内》
而当代文化强调的是形态的作用。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们更趋向对形式或状态的表现价值,力求把可以把握的、可以感知的,更可以理解的普遍形式意义化,所以人们对各种事物各种文化的存在样貌更倾心。
自然中的山水与宣纸上的山水,是以不同的形式的存在。把两个不同形式,统一为一种理念,究竟是文化的意义,还是创作的形态使然?在当代审美中人们更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出发,而不是大文化的使然。在这里我并不是武断中国画批评与理论,常陷入古画论窠臼,由此带来艺术观念的厘不清。在当代我想应该由阐释当代山水的理论为支撑,建立适合由历史发展观出发的以当代文艺属性为认知的创作观念。对刘仲原的作品的理解我就是基于当代中国山水画家要担负此责任的解读。
先说格调。格调是指艺术品的风格与样式,这里面暗含着艺术家的气度、修养、审美、取舍……总之格调透着一个人的品质。看刘仲原的绘画发现近期他的作品在格调上下足了功夫。我以为他在尽可能地端正着对传统绘画的态度。在用笔、用墨、写生与创作间尽量地避免盲目,或者绕开道统的束缚。有段文字读起来让人有所思——格调因为气度而有远见,气度又因远见而不凡,远见只因不凡而仰望,不凡只因仰望而高度,高度只因气质而奢华,气质只因奢华而朴实……
▲ 《故园》
说来说去都应如古诗所云“不掩盈窗月,天然格调高”。
再说形态。我们先理解由形和态两个字组成的这个词,形指形象,是空间尺度概念;态是进行时的物质呈现,指发生着什么。当代文化科学已经将形态定义为这个时代的中心词——大了说宇宙的物质理念包含了时间、空间;小了说生活的某一细节也是在形态中被孕育——在某时间尺度、在以某空间尺度、发生着变化。看刘仲原的绘画,他那种构成的意识,就是在综合他的观念与理念,在这里我不是有意拿大观念唬人,我只是想通过刘仲原的画找到当代文化科学思想理念的依据。
我深信“我们不需要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宋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需要我们要建设一个在未来历史中有坐标点文化形态,如唐诗宋词,如宋元绘画,这种有明显时代标记的文化形态。(郑岗,山东师范大学当代水墨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山东美术馆编辑部主任、《山东美术》主编)
刘仲原作品欣赏
▲ 《家园》
▲ 《延安清凉山》
▲ 《田园清居》
▲ 《写生》
▲ 《梁家河》
▲ 《山浓欲染衣》(来源:齐鲁鉴赏)
画家简介
刘仲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驻会副秘书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文艺两新”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骋硕士研究生导师、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骋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客座教授、山东省画廊协会秘书长、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顾问、山东省书画学会学术委员、岱云社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