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西口-68cmX68cm-1992
春度香椿坪-97cmX178cm-2010
2021年12月中旬,应邀赴定西参加画展,认识了一批定西美术界的朋友。在毛文琳兄的画室,意外看到了一册《韩敬伟艺术探索》,翻检之际即被吸引,似乎每幅作品都跟脚下的这片大地有关,画风诡奇、直击心灵。在简短的交谈中,得知韩敬伟先生还是文琳兄在清华大学求学时的导师,年轻时沿黄河考察,到过玛曲、嘉峪关等地,其后多次来甘肃写生,又平添了几分亲近之感,便提出带走一阅。新一轮疫情让欣赏有了从容的心境。在这里,写下自己第一时间的观感,与喜欢韩敬伟艺术的朋友们一起分享。
少妇-160cmX110cm-1984
“艺术年表”载明,1978年,韩敬伟考入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在校期间创作的《上学去》入选“第二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1982年毕业,顺利入职辽宁画院。1985年创作的《矿工浴室》(125cmX246cm·1985),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一溜裸着上身的男人,以团块布局排成一列,神态各异。尤为出彩的是,根据热气蒸腾的现实情境,人体、瓷墙、淋浴喷头等物象全部采用灰墨皴染,虚虚实实,显示了作者超强的画面把控能力和非凡的写实功底,一种更为内在的力量感弥漫其间。该作品让“徐蒋体系”在新时期焕发出感人的生命力,可视为韩敬伟的早期代表作。《少妇》(1984年)中的人物和背景,分别采取晕染、泼彩等不同手法,用恬美的暖色调和平面构成统一画面,突出人物的优雅知性。这样的好作品历久弥新,是时间带不走的。在20多岁的年龄段,能够受到缪斯女神的青睐何其幸运,韩敬伟从此获得了自我超越的资本和底气。在自己擅长的题材领域做一个技术型的画家,远不能满足他的创作欲。即便美术界借反叛之名兴起的“前卫艺术”,也对他没有吸引力。在遭遇创作瓶颈时,他需要找到一个着力点和突破口,这也是赢得艺术自觉的前提。这个着力点与主体建构有关,与全新的文本形式有关,但最终要落实在个人经验的体悟上,韩敬伟此后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望夫石-83·5cmX76·5cm-1991
青藏-120cmX90cm-1991
从1986年到1989年,韩敬伟先后4次在黄河流域展开全方位的文化考察活动。这一放飞青春的惊人之举,在创作上引起的化学反应几乎是颠覆性的。黄河流域孕育了人类历史上最深厚、悠久的文明,大量的文化遗存诸如人们耳熟能详的剪纸、刺绣、社火等,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依然紧密地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密不可分。从乡村的日常生活中,我想韩敬伟早已建立起完整的民间艺术框架与观念。游历只是个人经验的再度确认、深入和提炼。此后他的创作如同井喷,一发而不可收。纵观他这一时期的创作,伴随着行走大地的足迹,似乎每一步踩在了灵感的“着力点”上。《戈壁风》(142cmX365cm·1988)选择了大尺幅,否则,不足以呈现大漠戈壁的空旷无垠,这一强烈印象也许只能用逆行的风声来诉说。在传统审美中,绘画以诗为境,让灵感有了栖身之地。诗人胡弦曾写过一首《嘉峪关外》:“在风的国度,戈壁的国度,命运的榔头是盲目的,这些石头不祈祷,只沉默,身上遍布痛苦的凹坑。”从这幅作品开始,韩敬伟大胆地减去人物在三维空间的繁琐和多余,改变写实造型固有的明暗关系,只留下灵魂在平面构成中的姿态和影像,直接、简单、走心,成为在行走中捡拾和记录灵感的最佳策略。
社火-163cmX148cm-1989
早春-143cmX365cm-1992
这一时期,韩敬伟的艺术形式呈现出两个向度。第一类倾向于“情境”的营造。这类作品从心理上卸掉了艺术的陈规,强调空间的平面化,追求写实造型的抽象效果和抒情格调。这类作品除了《戈壁风》,还有《青藏》(1988)《高原回声》(1988)《横渡》(1992)《早春》(1992)等,从画名、题材来看,这类作品具有时空断片的意义,将水墨和石青溶解在如水的透明中,和大气一起流动,注重情境的渲染。代表作《早春》(143cmX365cm),用枯墨老笔简单地勾画出几棵粗短光秃的树叉虬枝,界定了季节的边界;用灰墨皴擦的几只山羊,与泼墨晕染、渗化出的草坡山地,在工写之间烘托出万物复苏、天地皆春的氤氲景象;在两捆柴火之间,小憩的少女似乎在谛听“春神”来临时的遥远跫音,整幅画散发出浓浓的牧歌情调和田园气息。构图大开大合,笔意饱满浓烈,丝毫不显得窘迫单薄,体现了韩敬伟主体精神建构中的浪漫情怀和控制笔墨的强大表现力。《早春》以感怀往事的个人视角和生命意识的阴柔之美,引领当时的写实主义艺术步入诗化境界。它所发出的无声呼唤,尽管回荡在跨世纪的门槛之外,却具有地心引力般的魔力,让人魂牵梦绕。说明韩敬伟面向生活寻觅诗情的行为,成为促其形式创新的原动力。
山妹子-97cmX108cm-1992
童年的记忆-68cmX68cm-1988
另一类作品具有立体构成的特点。1988年创作的《童年的记忆》成为发端之作。当时的他30出头,意气风发,在创作的高起点上保持了难得的清醒,他以十二分的真诚开启了丈量生活的正确航向。该画的题记耐人寻味:“我曾随羊群贴近土地,在羊温良的叫声里,饱尝母爱饱尝自然的温柔,即使花开了千万遍,我依然是土地的儿子,并最终要回到泥土中去,成为泥土。老坡浪迹陕北,庚午年。”韩敬伟带着这份“温柔”的记忆,将来自大地、最终回归大地,视为自己行走大地的全部秘密和意义所在。正如诗人胡弦所写:“比起完整的东西,我更相信碎片。怀揣一颗反复出发的心,我敲过所有事物的门。”这句诗是对韩敬伟“反复出发”的生动写照。面对“碎片”化的存在,诗人有权提出质疑;绘画则需要图像的完整性,从这一意义上讲,画家是给生活打补丁的人。在描述自我的“记忆”时,韩敬伟没有忽略整体,他“打补丁”的方式就是恢复整体。这类作品的整体观超越了“情与境”的时空限制,表现为面面观的立体构成。墨块的分割以不影响画面的律动为准,在文本形成的有机而完整的感觉系统中,草丛、树木以稚拙、简括的形式符号指代、示意,不求谨细。牧童胸前的“王”字抱负和“活化石”般古老的白色树叶形成跨时空的想象联系。总之,源于“记忆”的物象无不在情理之中。
回娘家-50cmX50cm-1993
清歌-69cmX69cm-1997
藏民-68cmX68cm-1997
受内在激情的驱动,从散播在大地上的民俗事象中,韩敬伟找到了创作的支点或着力点,继而用变形夸张、分解组合的方式,发掘出隐藏在时间背后的人类面孔,他们也许会在风中消失,“带着叫声、翅、饱含热力的骨骼”,但作为心灵的风景,留在了永恒的艺术中,发出本原性质的深沉感慨。《走西口》(1992·中国美术馆收藏)以驴为构架,将两个不同面向的男女聚拢、重叠在一起,赶脚的艰辛、难舍的情意、不可测的命运和家园的守望,无不蕴含其中。属于这一向度的代表性作品还有《社火》(1989,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牌奖)《望夫石》(1991)《山妹子》(1992,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麒麟送子》(1993)《回娘家》(1993)《清歌》(1997)《自由的呼唤》(1996)《坐着的女裸》(1997)《苏醒》(1997)《假日》(1997)等。在为期四年的黄河流域巡礼中,这批作品以民间艺术形式为蓝本,在自由精神的共通性上,形成了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无缝链接,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把碎片化的存在按艺术的内在机制拼接起来,彰显了文本自身激浊扬清的真谛和魅力。限于篇幅,上述作品再不一一分析。总之,这批作品是韩敬伟深入研读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将其元素进行合理化嫁接、转化,在当代“中体西用”最为成功的探索性实践。
世上原本不存在完美的模式,但真实永远是艺术的灵魂。坚持行走大地的个体生命体验,也许是获得“真实”的唯一途径。
坐着的女裸-96cmX96cm-1997
假日-96cmX96cm-1997
大概在本世纪之交,出于教学的需要和满足艺术自身的不断精进,韩敬伟开始了山水画的探索实践。《古塬逢春》(180cmX200cm·获第九届全国美展优秀奖)创作于1999年,是收入画册的第一幅山水。其图式以视觉错关系,呈现出别样的大地样态。也就是说,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构图上不在乎、也不突出一岭一壑,而以雄浑、博大的黄土丘陵为骨架,烟云之岭、繁阴之崖、幽音凝空之深壑、盘折委曲之山路,禾苗如绣之台地,在墨彩交融中囊括天地,浮现出大地最深沉、动人的风韵,带给人全新的视觉享受,相反相成地标示出心理与真实的双重尺度。以心理尺度加以打量,它所呈现的平实之景格外亲和、质朴,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田园风光扑面而来。高高的松树似曾相识,在画中披上了绿装;崖面上的窑洞,沐浴在静静的光阴中;一溜溜庄稼地高低交错,地埂边的杂树摇曳生姿,一派欣欣向荣的蓬勃景象。以真实为尺度进行观察,就会发现它是集合式山水,将不同面向、不同视点的景观,以变焦的方式组合在一起。不同于人物画中几何形的硬性切割,笔墨皴法的灵活运用,铸就了一方山水浑然一体、气象万千的纸上雕塑。大制作不是为了炫技,而是格局之大,“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之大。
古塬逢春-180cmX200cm-1999
显而易见,《古塬逢春》的笔墨形式与文人笔墨大异其趣,从长期的写生实践中淬炼,具有人文形态和自然结构合一的特点。作为一个人物画家,他的笔墨更倾向于前者,这是他与一般山水画家的最大区别。事实也是如此。韩敬伟山水画中所使用的素材,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的人物画,而且是带着“立体主义”特质的人和物。面对他的《古塬逢春》,以及其它的大制作:《空谷寂寞凭枯荣》(210cmX200cm·1999)《山鸣谷应》(200cmX180cm·2004·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铜奖)《远山》(230cmX200cm·2003)《山乡的和音》(145cmX180cm·2003,获第二届中国画展银奖)《春韵》(200cmX230cm·2009)《陇上春韵》90cmX180cm·2009)《陇上行》(160cmX124cm·2011)《雨过山田图》(247cmX124cm·2011)等,许多作品在我看来可以当作解构的对象,画中的每个切面都是一个视点,由此深入、展开,就会和其它的点与面,形成具有某种内在逻辑关系的紧张感和秩序感。所以,韩敬伟的山水作品,即人化的山水,正如他的人物画是山水化的人一样,一眼望去,小画不单薄,大画不空洞,所有的物象生辣鲜活,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陇上春韵-90cmCX180cm-2009
远山-230cmX200cm-2003
有了人物画的背景和功底,韩敬伟的笔墨不完全是主观写意的,没有单纯地追求某种格调或一味宣泄个人趣味,而是把个人经验融入到表达对象之中去,这样的笔墨自然带着事物本身的重量和质地。甚至可以这样说,在笔墨转换中,人物画中的自然符号会顺理成章地进入山水画的时空结构体系之中,经过进一步的加工、改造后,将无情的山水转化富有烟火味的人间家园。韩敬伟在清华大学长期担任中国画的教学任务,尤其对传统山水画研究颇深,据说出了不少成果。就他的创作实践来看,从血脉上更接近五代至宋的山水画。北宋郭熙的《林泉高致》讲:“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完全是“人化”山水的生动描述,韩敬伟深暗其中三昧。郭熙又云“是一山而兼数十百山之意态,可得不究乎?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荫,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这段话可作为韩敬明山水画的写照和注脚。郭熙的绘画以儒家思想为立脚点,不同于以禅宗思想为重的文人山水。人文山水以笔墨为本体,最典型的是通过浮在云气中的几座“山头”(米家山水)或几株孤零零的“树”,以一种隐逸观,追求超时空的绝对世界和孤迥出尘的人格气象。很显然,韩敬伟做出了属于这个时代的选择,他义无反顾地背向传统,走向更为广阔的现实生活。
山鸣谷应-200cmX180cm-2003-十届美展铜奖
山村幽居图-90cmX180cm-2006
从这一意义上讲,韩敬伟所创造的是一种“物态化”山水,以“毛驴”这一最具烟火味的物种为标志,最能说明问题,出现在《古塬逢春》《陇上行》《山路》等许多山水中;更何况在苍郁的笔墨中,几乎所有的山水画或深或浅地泛出赭石、石绿等大地的颜色,此其一。其二,韩敬伟更注重空间结构及其关系。草木、田埂、崎岖的山路等,随意而真实,看不出刻意安排的痕迹;山坳处出现的屋舍,也许还有隐藏的灶炉和柴火,以一种谦卑而毫不起眼的方式存在着,却无不与厚德载物的大地,构成一种内在的根脉关系。那密密麻麻的墨色皴点以及长短不齐的生猛线段,似乎埋藏着一粒粒种子的梦。其三,如前所述,韩敬伟在绘画结构上追求全整的山水体量,所以,他更喜欢用淳朴密实的墨色和各具形态的线条皴法,一反古人“计白当黑”处理方法,他的“白”往往是实体的物,“黑”反而有一种虚化的倾向,在反向的虚实相生中,清爽剔透的形式美感带有一种深沉而坚固的骨感,如《春度香椿坪》及后期的山水小品。总之,韩敬伟的山水气韵是山水本身所生发出来的生机和鲜活。在这里,创作主体对生命形式的精微体验是厚重而深邃的,何也?所谓“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是他的山水意蕴生成的根源。他的小品之所以那么耐看,就在于在大画的基础上,对形、色、质等要素加以简化、提炼和萃取的结果,从而赋予他的山水一种罕见的内美品质。
远村-124cmX237cm-2011
春度爨底下-247cmX124cm-2012
如果要从历史上找出一位和他相似的画家,当推开新立派的石涛。不同于石涛的粗服乱头和率性而为,韩敬伟的主体精神是内敛的,就像大地把自身的锋芒收起来,它磅礴的力量往往以静默而谦卑的方式而存在。韩敬伟早在出道之初,就在人物画《童年的记忆》的“题记”中开宗明义谈到了,他把大地的包容、温暖、深厚,视为所有生命的归宿,首先是自己的归宿,所以他的山水才会如此的感人至深。在《南画十六观》中,朱良志先生说过这么一句话:“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就是握住时间权柄的人。”韩敬伟就是一位在岁月蹉跎中“握住时间”的人。如果把再现表面事相的人称为画手,那么,韩敬伟不仅呈现出了“物态化”的山水情状,与古人凌空蹈虚的生命境界大相径庭的是,他能够在深植于大地的“众缘”中,找到升华自我生命的强大根基,这才是具有当代意识的大艺术家之所为。
没有独特而深刻生命体悟,一切艺术上的花样翻新都是苍白无力的;缺乏基于生命体验的审美共鸣,牵绊在一览无余的形式表相中,所谓的批评就会沦为舍本逐末的文字游戏。山水是感受型的艺术,这是多么高深的理论和再多的词藻都无法替代的,写得越多反而把绘画的稳定意义弄乱了,就此打住吧。
信天游-247cmX124cm-2011
雨过山田图-247cmX124cm2011
杏花村写生之十-50cmX50cm-2017
蔡树庵写生之二十-50cmX50cm-2018
溪山春晓-96cmX60cm-2010
蔡树庵写生之二十七-50cmX50cm-2018
(来源:兰州画魂 北辰)
画家简介
韩敬伟,笔名老坡。1957年生。198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李可染画院研究员。
主要作品曾获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铜奖;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奖;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铜奖;全国第二届中国画展银奖;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展铜奖。主持中国山水画专业教学建设与改革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主讲《山水画技法》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出版教材《笔墨训练教程》《山水写生教程》《韩敬伟扇面集——山水教学稿》。出版画集《韩敬伟艺术探索》等十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