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自笑走红尘 流年旧复新——著名画家岳海波绘《黄河边上》

来源: 文化视界 2022-12-09 11:39:30
听新闻

万里黄河在山东东营入海,它自西向东串联起中国九省区的风土与文明,是母亲河,是生命河,也是画家的艺术源泉。2022年初冬,山东艺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岳海波应大众日报之约,绘制了八尺画作《黄河边上》,参加“足迹·领航——丹青绘齐鲁 时代新画卷名家邀请展”主题创作活动。

自笑走红尘 流年旧复新——著名画家岳海波绘《黄河边上》

岳海波突然想起来,自己跟黄河很熟。

12岁在黄河边看哥哥参加横渡活动,那是毛泽东同志首次畅游长江一周年。

22岁在郓城县李集乡的大堤上看长河落日圆,水田里金光晃眼。那是去参加农业学大寨。

23岁和队友不知深浅地游黄河,游着游着害怕了,因为上不了岸。那是汛期,河床被冲成了崖壁。

原想跟着记忆,相对放松地画一幅与黄河有关的画,然而抬起笔来,突问今夕何夕,黄河,你还是那条黄河吗?

请旋转至横屏欣赏

自笑走红尘 流年旧复新——著名画家岳海波绘《黄河边上》

《黄河边上》这幅画里最终没有出现黄河。岳海波收起自己与黄河的陈年叙话,转而关注黄河在人身上的映照——你站在河边看风景,看风景的画家在远处看你。

自笑走红尘 流年旧复新——著名画家岳海波绘《黄河边上》

黄河三角洲是“鸟类国际机场”,每年有600余万只鸟儿往返,那是母亲河孕育精灵的所在,是人类止步、痴痴向往的地方。《黄河边上》画面中人和飞鸟奇幻地交错相融,鸟儿目中无人,无拘无束舞翩跹,人们心中恋鸟,观之拍之赞之叹之。

“现在我们的环境治理得越来越好,黄河三角洲的生态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生机。”岳海波说。

八个人站在入海之处,随意地提靴子、吃香蕉、拍风景、翻相册,松弛的状态传递出一种暖暖的安全感。他们是读者的眼睛、大众的缩影。颇具现代感的服饰,是画家轻按了当下的暂停键。其中的三张面孔戴着口罩,纪念我们共同走过的一段历程。三只口罩三种颜色,这是画家赋予人物的审美个性与自由意志。没有人扛着专业的摄影器材,功能强大的手机作为一种一言难尽的存在,此时发挥的作用应该说比较正点。

自笑走红尘 流年旧复新——著名画家岳海波绘《黄河边上》

《黄河边上》局部一

岳老师擅长水墨。若让我们盲猜作品的样貌,多半会想:定是一片神秘唯美、波澜壮阔的水域。然而他没有画水。只有三四处,他以大片淡黄泼汤晕染,不能说那是河水或黄土,更像是记忆中的一抹色调到此完成了统一,同时暗暗点题。无论粉衣还是青衣,都在这暖色中安静了下来。人与鸟此时的相处十分和谐亲密,是一种理想状态。艺术的作用之一就是把不可得的东西浪漫化呈现。人类常常矛盾重重,一方面想要亲近那些美好,一方面又要提醒自己以止步远观的方式予以尊重和保护。绘画代偿性地满足了理性世界的那些念念不忘。

艺术家未必要做艺术的痴儿,岳海波十分注重生活。有时给他打电话无人接听,是游泳去了,爬山去了,看外孙去了……只是有一点,无论他到哪里、多忙碌,都不会停止速写,厚厚的速写本一摞又一摞,随便拿出一本,是1986年的。“6月20号到10月20号,四个月画完的。”他翻了翻另一本速写,说。速写不像骑自行车那样学会了就永远不忘,观察能力和笔下功夫必须不断练习。“如果停下了,三天以后就等于重新开始。”岳海波说。生命不息,速写不止,这种自我要求已经成了习惯。《黄河边上》有八个人物形象,基本都是从速写本中而得。构思这幅画用了些工夫,但画起来还算轻松,正如大家开玩笑所说:自己临摹自己。

自笑走红尘 流年旧复新——著名画家岳海波绘《黄河边上》

《黄河边上》局部二

有一天,岳海波突然思考,为什么单单称黄河为母亲河而不是其他大河呢?三江源孕育的水系,哪一条都壮阔浩大、一泻千里。他查阅了资料,“有记载以来,黄河在2500多年里大的改道有26次,波及范围极广,每一次都是大灾难,但每一次都给大地带来了沃土。”任何一个顽强的民族都是在不断的痛苦与挣扎中生存下来并获得进步的,黄河演示了剥夺与赠予如何并存。事实上这种并存,每个人都要经历。

岳海波是经历过生死的人,他完全知道被剥夺的恐惧以及失而复得的确幸,因此更加懂得“取舍”的含义,道路变得简单清晰。这种可贵的生命状态,何尝不是一种被剥夺后的被赠予?有时,剥夺就是为了赠予。

自笑走红尘 流年旧复新——著名画家岳海波绘《黄河边上》

《黄河边上》局部三

十一年前,大众日报组织“铭记当年——大众日报社主题绘画创作”活动,记者曾采访过岳老师,那篇专访的标题叫《所有的人都笑了》,他把自己也画进画里,龇牙咧嘴地傻乐。他就是这样笑着面对一切,真实、温暖、谦虚、平和,不张扬也不藏拙,自然得如同自然本身。他说,“这个题材我不大会。”他说,“我这个方法好像不成熟——事实证明确实不成熟。”他说,“哎呀,反正画一次有一次提高。”

但他是多么有成就的一位画家,就像入海口那些飞翔的仙鹤和白鹳,有一种自己完全不以为意的光芒。作为中国美协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委会委员、山东省美协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主任,他一直在不遗余力地从事和推动综合材料绘画创作,尤其面对年轻艺术家,他永远是那个乐意给他们铺路、扶他们上马的人。这并不偏执的“执念”里,有两样宝贵的东西:清醒和无私。

自笑走红尘 流年旧复新——著名画家岳海波绘《黄河边上》

《黄河边上》局部四

岳老师最近创作了一组综合材料作品,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宣纸做成的简单的白色效果;另一个铺满了帽子、围巾、睡衣、鞋子、药品、口罩、吊针等日常元素,也浇成白色。作品的题目叫《有无》。“乍看上去,它们区别不大。”岳海波说。

谁解其中味。

一个人抓取得再努力,拥有得再多,几十年后可能都隐入尘烟,有也等于无。因此少一些妄求,认真活在当下,珍惜生命以及一切美好,不怕失去,感恩获得,无也就成了有。拥有这种清醒,人更能放下自己,无私地给予。

自笑走红尘 流年旧复新——著名画家岳海波绘《黄河边上》

站在黄河入海口,有人会思考它的来处和去处,想到巴颜喀拉山、九曲十八弯,想到渤海、东海、太平洋,如漫漫一生的回放与快进。辛弃疾道:“随巧拙,任浮沈,人无同处面如心。”世界原本就是这样。我们选择自笑走红尘,看流年旧复新,剔除没有意义的杂事,留更多的时间去看大河浩荡,听山风穿林,画人间真实。

也回忆青春芳华。回忆那些在黄河边水洼里乱叉一气总能叉到鱼的日子,盐碱地开垦出的稻田在夕阳下闪着金光,“特别好,特别好。”岳海波说。(来源:大众日报 李可可

画家简介

自笑走红尘 流年旧复新——著名画家岳海波绘《黄河边上》

岳海波,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委员会委员。山东美协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主任。中国美协十二、十三届全国美展评委,中国美协纪念辛亥革命百年全国美展评委,中国美协综合材料绘画特展评委,中国美协首届、二届综合材料绘画双年展评委。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