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熔古出新,青年画家卢虓应邀参展“天地人和——中青年艺术家邀请展”

来源: 文化视界 2022-11-24 11:45:24
  树要能够野蛮生长,但更要能够扎下根。

熔古出新,青年画家卢虓应邀参展“天地人和——中青年艺术家邀请展”

主办单位

中国国家画院

承办单位

中国国家画院创研规划处

《中国美术报》社

展览日期

2022年11月15日—11月25日

展览地点

中国国家画院明德楼一层国风堂

参展艺术家

(以年龄为序)

袁学君  雷   苗  申卉芪

陶   宏  谢小铨  王   飞

黄胜贤  耿延民  黄文智

杜   浩  姚瑞江  彭   伟

赵方方  董   雷  边   凯

常   欣  李思学  杨   帆

谭   斐  周蕴智  卢   虓

汪浩然  吴宗阳

前言

  在刚刚闭幕的党的二十大中,习近平总书记作了全面系统、激动人心的报告。其中专门论述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问题,将人才作为与教育和科技并列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之一,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倡导实施更加积极、开放和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专节中,更提出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

  中国国家画院作为中国美术创作的主力军、中国美术的国家团队,从其创办之初,就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和使命。在我国文化建设、美术发展的不同时期,都是中国画创作尤其主题性创作的重要阵地,聚集了一大批中国美术领域的优秀代表和中坚力量,创作了诸多有代表性、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并且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与输送了大量杰出的后备人才。自第一任院长李可染先生起,发现、挖掘、提携和培养优秀青年人才,不拘一格选拔和任用人才,就是中国国家画院薪火相传的一项优良传统,是实施“人才立院、作品立院、学术立院”的一项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院更是不断创新形式,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包括专兼结合选聘人才,以品牌展览、学术课题、交流活动等营造学术氛围、推动人才成长,针对不同人才的不同发展阶段和特点,加以不同的激励、引导和鼓励等。

  此次“天地人和——中青年艺术家邀请展”,是我院继“大道不孤——中青年艺术家邀请展”之后,立足我院人才建设工作、精心筹划组织的又一学术品牌活动。集中展示了23位中青年艺术家的优秀作品,这些拥有扎实的专业能力、优良的艺术修养和富于天赋潜力的艺术家,以面貌各异、时代气息鲜明、创造热情与创造力充沛的作品,彰显着新征程的高度,描绘着新时代的生活,记载着新时期的辉煌。

  以展览的形式,将全国优秀的中青年艺术家凝聚在一起,从一个侧面展现当今年轻一代艺术家的学术态度、创作理念、思想高度以及精神追求,呈现他们对艺术的思考、感悟和艺术语言的表达,既为青年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了窗口和平台,同时,也为当代美术创作研究提供了一个横断面,具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曾指出,“给予青年人才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帮助、更有力的支持,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中国国家画院建院四十多年来,始终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始终以精品创作和聚集与培养美术精英力量为核心,在美术创作研究、教学培训、收藏展示、交流传播等多方面尤其是创作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以严谨的学术精神、积极的学术作为和丰厚的创研成果,发挥了国家级美术创研单位的代表性、示范性和导向性作用。

  面向未来,我们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创作为中心工作任务,作品是立身之本,培根铸魂,守正创新。继续抓牢创作、研究、人才建设的工作重心不放松,努力打造人才辈出、精品迭出的新时代画院,向美术的高峰迈进。不断以“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美术作品,以高水准、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和深入人心、社会效益突出的公共教育活动,启智润心、引领时代风尚,为建设天地人和的中国式现代化国家,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我们的力量。(卢禹舜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

卢虓作品欣赏

熔古出新,青年画家卢虓应邀参展“天地人和——中青年艺术家邀请展”

冰城假日

210cm×200cm 

2021年

熔古出新,青年画家卢虓应邀参展“天地人和——中青年艺术家邀请展”

出暑

210cm×200cm 

2021年

熔古出新,青年画家卢虓应邀参展“天地人和——中青年艺术家邀请展”

晴空

180cm×180cm

2019年

熔古出新,青年画家卢虓应邀参展“天地人和——中青年艺术家邀请展”

浅山

270cm×210cm

2017年

熔古出新,青年画家卢虓应邀参展“天地人和——中青年艺术家邀请展”

山外山

205cm×180cm

2015年

熔古出新,青年画家卢虓应邀参展“天地人和——中青年艺术家邀请展”

山西写生

40cm×50cm

2021年

熔古出新,青年画家卢虓应邀参展“天地人和——中青年艺术家邀请展”

生命之树

220cm×200cm

2021年

熔古出新,青年画家卢虓应邀参展“天地人和——中青年艺术家邀请展”

山西写生

33cm×45cm

2021年

熔古出新,青年画家卢虓应邀参展“天地人和——中青年艺术家邀请展”

山西写生

40cm×50cm

2021年

宛如生长的速度

——《生命之树》创作札记

  十几年来学习国画及从事山水画的创作,我对于自然是始终怀有敬畏之心的。中国人自古喜寄情于山水作画,“山水”被认为蕴含了神秘的人文气息,使之区别于“风景”,成为了某种精神依托的象征和符号。
  前两年创作了几幅以“山”为主题同时为“主体”的作品。从最初的“身在山中”、“看山不是山”,到“身即山川”、再到后来的“山外看山”、“山外绘山”。仿佛拨开层层迷雾,得以见冰山一角。越深入感受,越知天地之无边,自我之渺小。
  去年年初开始,我们的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用于创作的时间增加了不少,但是效率并未提高,常常觉得无从下笔。疫情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每一个人的生活,甚至我们的创作习惯、思维方式都与之前有了很多改变。比如曾经每每出去写生都必然想要爬到最远的山顶看看云海,现在则可能静静观察某一根萌芽的树枝花上几个小时。
  困在家里的日子,会把过去完成或未完成的画作、手稿拿出来修修改改。重读自己画作,倒有些类似老友重逢般的慰藉。
  看似无声息的东西总是最充满力量的,譬如波澜不惊的水、雨后发芽的草、悄然开花的树。植物中尤爱树,特别是这几年,凡见老树,必定要上去摸一摸树干树根,仿佛能感受到躯干内那积蓄上百年的能量。尤其在这样的特殊时期,这份力量感似乎真的能对抗恐慌焦虑,抚慰人心。
  树木也是地球上最为古老的生物之一,缠绕着的藤蔓,被昆虫啃食过的树叶,以及错综复杂的根茎……它们吸收大地的养分精华,同时也成为一些动物的安身之所。大自然给予它们无限的生命力,也带给人类无限的遐想,引发无数段传奇。
  如果说山是孕育滋养,那么树便是生发。
  于是开始有了《生命之树》的初步构想,不追求对纯粹自然环境的复制或模拟,通篇以树为素材进行重构。借“树”为主题,唤起地球生命交响曲中属于树木的华美乐章。
  首先有树必有水,有水必有源。画面的经营位置上,底部先以“水”入画。表现形式上,虽处幽静深山,云深不知处。但是水确是暗流涌动,带着速度感甚至仿佛有拍打山石的声音。真真假假、虚虚幻幻的时空交错之中,充满想象的空间。
画面左下方的醒目位置,便是几棵枝繁叶茂、蓬勃生长的参天大树。树法上参考和借鉴了一些明代董其昌树法当中的姿态样式及苍茫感。
  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多处具体提及“树法”,其中记录有:“画树之窍只在多曲,虽一枝一节,无有可直者,其向背俯仰全于曲中取之。或曰:‘然则诸家不有直树乎?’曰:‘树虽直,而生枝发节处必不多直也。’又说:‘但画一尺树,更不可令有半寸之直,须笔笔转去,此秘诀也。’ ”(摘自《画禅室随笔》卷二,画决)。在这一段话中包含了“直”、“曲”、“转”的概念。
  国画中是很少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直线”的,所谓的“直”,只是相对而言的,是一种“稳定”或者“坚挺”之感。相反譬如我们常说“曲径通幽”,有了“曲”才有虚实变化、阴阳角力,方才得意境。“曲”恰恰是树木生命力的展现,蜿蜒上行、向阳而生,曲曲折折力量制衡之间充满张力。
  于是用淡墨从大处落笔,粗疏勾定树木姿态长势,然后逐渐勾连搭设,皴擦渲染,随着笔尖在宣纸上的转动,自然生发,几棵沉郁苍茫的树木便跃然纸上了。
  而此处的“转”,董其昌在他的画论中也是有所提及的:“画树之法,须专以转折为主。每一动笔,便想转折处。如习字之于转笔用力,更不可往而不收。”(摘自《画禅室随笔》卷二,画决)。
  由此可见所谓“转”和“曲”的概念并不相同,在这里讲究的是书法用笔,中锋出笔、力透纸背,提按顿挫之间不失真实感和稳定感。 最后配以夹叶,无需太过枝叶繁茂,点到即止,已足可感受其旺盛生机。
  树要能够野蛮生长,但更要能够扎下根。
  从画树起始,也是由一株而二株三株,树木的实与山石的虚形成比对。此处的“虚”并不是要留白,相反一遍遍积墨而成的坚如磐石也能达到虚的效果。山石是根基之所在,山石之稳定、树木之张扬,山石相叠而成峰峦冈岭,树木穿插呼应郁郁葱葱。整幅画面没有出现太多的颜色,除了山脚下的一汪碧水之外,只有少量杂树和山体用了藤黄调色,受《易经》之中“天玄地黄,宇宙洪荒”的启发,世间一山一石、一草一木,皆是大自然的馈赠。
  画面最上方山顶位置有绘有一棵很醒目的树,躯干尤为突出,占据整个山顶,然而此处它并没有冲破山的环抱。似乎树就是如此,如此顽强与生猛,但是大部分的岁月中都是这样安安静静地生长,抵御严寒酷暑、也凝聚了时间。于是观者作者寄情于树,作品也是用笔、墨、纸把时间凝结到了一个点上。用精致的画面来表现悄然生长的万物和流动的时间。我们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了,各种影像、各种媒介都有了记录和传递的功能。但是画——恰恰仍然保持了它原有的语速与节奏,一切必要水到渠成,急不得。
  于是便有了这幅《生命之树》,自勉且慰藉心怀感恩、努力生长的每一个人。(卢虓)(来源:中国国家画院)

  画家简介

熔古出新,青年画家卢虓应邀参展“天地人和——中青年艺术家邀请展”

  卢虓,生于黑龙江哈尔滨。2004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学习山水专业,2011年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北京女美术家联谊会会员,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特聘画家,中国画创作研究院青年画院特聘画家,二级美术师。入选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五、六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第六届北京国际双年展。

[ 责任编辑:刘静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