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60年代始,西方艺术界开始关注女性艺术,并经历了从激进到平和的发展过程。同时,中国女性艺术生态在几代人共同努力下也趋于成熟。人们常说,女人是敏锐而感性的,总是从自身独特的性别视角去看待身边的事物,并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去处理解决问题。因此,一代代女性艺术家们运用其独特的性别感知力,极尽可能地去描绘、讲述她们所看到的世界。在她们细腻、深刻的艺术表达中,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艺术观念与学术思想体系。
马菁汝是当代一位极具自身特色、影响广泛的女性艺术家、教育者,在深耕美育理论与实践的同时,被艺术界称之为中国青绿写意油画的奠基人。2021年,马菁汝作为世界杰出女性代表受邀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女性力量与社会责任”“文化强国建设与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圆桌会议。她在会上提出“艺术是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的新动能,是带动新时期经济飞跃的重要因素。”“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不仅要创作出有民族魂魄的精品佳作,还要有一颗走向大众的心,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并提议让更多的企业家和各界学者、专家参与进来,进行跨界互动对话,用艺术赋能经济,进一步推动艺术与科技、经济等各领域的跨界融合发展。
在绘画领域,她的代表性油画《崇岭叠翠》《碧华行舟》等系列作品以中国青绿山水的色彩韵味为基础,结合西方油画技法,运用苍劲有力的笔触描绘具有象征意义的崇山峻岭,彰显山水绘画的大气磅礴,表达了艺术家心中的审美意境、山水寄情和理想境界。此青绿系列作品既有西方风景油画的语言特点,同时带有中国山水画的精神意蕴;既有西方风景油画入世的热情,又有中国山水出世的超然,是极具人文精神意涵的油画佳作。
众所周知,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山水画采取散点透视原理,没有固定焦点,不强调在确定时间、确定地点描绘具体物象,而更注重一种山与水的观念性表达,追求“情”与“景”的心灵知觉境界的交融。毫无疑问,马菁汝的青绿写意油画改变了当前大众对西方风景画的认识,带领人们进入更深层次的精神世界,探索中国文化的气质内涵。同时,青绿油画中色彩关系也带有艺术家本人的主观构想,主要借鉴中国画石青、石绿两种色彩体系,而不是西方风景写生油画中对于条件光色的简单运用,形成了极具标志性风格的色彩语言。此外,青绿油画与西方擅长描绘带有宗教或情感因素的象征主义画家莫罗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丰富的色彩表现,油画笔、刮刀随意写就而成的景物特质,使画面极富韵律感、运动感的同时,带有强烈的表现主义色彩。而画面中出现的各类物象,如渔船、桥梁、房屋等,不仅仅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事物表象,更是精神领域的思想寄托,突出了现代主义倾泻式的情感表达,为中国风景油画的探索与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除了代表性的青绿系列作品之外,马菁汝在对美术创作实践进行科学性总结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艺术创作中的象征性与思想性,从绘画元素的选择到表现手法的使用,更注重通过视觉可见的形式来表达艺术家本人的深层精神内涵。例如《印象》系列中,抽象化的物体形态与清新明快的色彩相融合,烘托出一种洒脱、飘逸的精神内涵;《征程》中,大笔触挥洒下表现巍峨的雪山、险峻的道路和混沌的天空,笔彩纵横、层层叠加、气势逼人。《美丽南海》中,则传达出更为柔和的气质,笔触稍稍收敛,岛屿与群山呈静态,海浪与云朵呈动态,色彩层层递进,艺术家对我国领海细腻而深刻的热爱可见一斑。
此外,马菁汝的写生系列也贯穿着艺术家本人的艺术理念与思想内涵。写生作品中常给人以轻松自如的观看感受,笔法看似随意松动,实则严谨概括,形体塑造结实有力,细节刻画灵动细致。正如林语堂所言:“人以了解生活的艺术家的资格去选择大自然的精神,而使它和自己的精神融合起来,这是一切中国文人所共持的态度。”马菁汝将对生活与自然的热爱借助画笔自然而然地倾泻,于是对大自然的观照,经心灵的迹化与不断的追求,画出具有自我内心写照,又有生活气息的作品,给观者带来一种精神与视觉的美感。
在中国艺术发展新时代、新形势下,马菁汝凭借对绘画艺术的探求与摸索,融合中西方美术精粹,坚守具有中国特色的美术方向,与其多年来的学术研究相辅相成,形成了其绘画作品中独特象征意味与思想内涵。马菁汝以饱满的热情在艺术创作实践、美术史与美术理论研究、美术教育研究等领域不断深耕,同时扶植青年艺术家成长,传承中国艺术薪火,完善中华美育体系,不断向着构建“人人向美的美育理想国”目标而努力前行。(文平)
艺术家简介
马菁汝,艺术学博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首届全国中小学美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商业史学会中国大运河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协会理事,中国实学研究会理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艺术总顾问,靳尚谊艺术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博鳌亚洲论坛女性圆桌会议世界杰出女性代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度文化圆桌会议知名学者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