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宜笔下的圣贤、高士,或居于林泉之畔,或行走于白云山间。以至于看过张宜的画的人,往往也浪漫的以为,画家也一定住在“云深不知处”。
但张宜却是一位大隐隐于市的人,他的画室就在济南的一片高楼大厦之间。向窗外望去,还有一栋栋建筑正拔地而起。“来济南三十多年了,这座城市变化太大了,无论视觉上还是精神上,都给我一种震撼,激发创作的灵感。”张宜感慨道。
作为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驻会常务副主席,张宜认为,济南这座“大”而“厚”的千年古城,是画家们吸收古人精神遗存、梳理当代文化的乐土。大都市在飞速发展中体现出的恢宏气象,鼓舞着画家们以饱满的创作热情,用气韵生动的作品,来赞美这座城市深厚的软实力,并借古开今,进行根植于新时代的生发,传承弘扬泉城文脉,真正实现“画”与“城”的大融合。
“画”与“城”的大融合
提起张宜的创作,给人一个很鲜明的印象就是“大”,但这种“大”并不是尺寸上的大,而是他在中国画大写意创作中运用的大笔、大墨、大线条,更是指他的画中所体现出的胸襟之大、气象之大、境界之大。张宜认为,这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济南这座城市的滋养。“我们以前说‘大济南’这个词的时候,还带一点诙谐的成分。但现在‘大济南’这个词就属于比较客观、中肯的概括和评价了,今天的济南,无论是人口、面积,还是GDP、未来发展格局,都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大济南’了。”
张宜系列作品丨《虎溪三笑》
1969年,张宜出生于“老潍县”的一个书画世家。1989年,他考入山东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至今已来济南33年。“现在的济南确实有了一种大都市的感觉,跟我三十多年前刚来济南时相比,给我的感受是很不一样的。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这种气象上的恢宏,从视觉上到心灵上,都给我产生一种震撼。”
“山泉湖河城”浑然一体的济南(摄影:张刚)
张宜说,济南这座城市所体现出的宏大气象,常常会在生活和创作中带给他一种心灵上的释放。艺术创作往往是因景生情、由情入画,济南之“大”恰恰可以给画家提供丰富的创作灵感和素材。张宜认为,在城市之“大”与绘画之“大”中间,存在一种必然联系。“两者之间有一种很神奇的内在信息之间的互通。但这种联系需要有慧心、对这座城市有深厚情感的艺术家,从物象、自然、心灵、精神上进行一种高度的碰撞、融合和升华,实现‘画’与‘城’的大融合。”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摄影 周星权)
在张宜看来,有着深厚软实力的济南,是艺术家梳理当代文化、与古人对话的乐土。“准确地讲,济南不仅‘大’,而且‘厚’,这其中既有自然禀赋之厚,又有历史文化之厚。‘山泉湖河城’浑然一体的自然生态,让济南秀润天成,是天然的写生胜地,这也是外地画家很羡慕我们的一点;扁鹊、李清照、辛弃疾、张养浩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是济南最好的城市代言人,杜甫‘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是最牛的城市广告。”张宜说,山东美协一直鼓励画家们立足脚下这方厚土,多跟济南这座千年古城亲近、交流、浸润,从中吸取给养,为自己的创作打下丰厚基础。
泉水是济南的根与魂(摄影 张刚)
在济南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刘强提出“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张宜说,这也给了他们新的启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是一个民族文化和情感记忆的载体,历史文化是城市魅力之关键。艺术要与时代同呼吸,与城市共成长。作为当代画家,我们应该用一种发展的视野和情怀,把古人给这座城市的文化遗存,进行根植于新时代的生发,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华山一景(摄影 张刚)
最爱画济南名士辛弃疾
从张宜的工作室向北步行20余分钟,便可到达小清河,这也成了张宜创作之余散步放松的好去处。漫步在这条有880多年历史的古河之畔,张宜有时也会生发一些怀古之幽思。“历史上,小清河给了济南很多的文化滋养,辛弃疾就出生在小清河畔四风闸村,张养浩晚年所居的五柳岛也在这条河上。”
小清河(摄影 张刚)
张宜为历史上很多圣贤名士画过像,其中辛弃疾是他最喜欢画的人物之一。辛弃疾词作中所体现出的爱国精神、家国情怀,是张宜最欣赏的品质。那豪放的气势,为张宜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给养。少年时习过武的张宜,对辛弃疾刻画最多的题材就是“醉里挑灯看剑”。欣赏张宜创作此画的过程,也是一种似醉似醒的享受。采访的当天,张宜以狂草的笔意写之:寥寥几笔,略带微醺醉意的辛弃疾便跃然纸上。蓦地一笔斜出,一把寒气逼人的宝剑出鞘了。然后是一盏油灯,画到此处,张宜的笔速也慢了下来,他似乎正在借着这恍惚的灯光,欣赏那凛凛的剑气,直至手中的笔停了下来,张宜对着画面陷入了沉思,此时他已与外界无扰……当他从这种“醉梦”中“醒”来后,又带着一种虔诚敬畏的表情,在灯下画了一本书,这书里写的也许是“了却君王天下事”的壮志豪情,也许是“一笑人间万事”的潇洒,这里面有辛弃疾的抱负,有张宜的情怀……
张宜在为辛弃疾造像
当然,张宜笔下的辛弃疾也有轻松、诙谐、可爱的一面:辛弃疾醉卧松下,酒杯亦“醉”倒一旁,只见他侧首斜睨,似在与松树对话,要问说的什么,且看张宜题跋: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画到这里,张宜似也被辛弃疾的醉态感染,留下了“齐人阿一醉也”的落款……
在张宜创作的辛弃疾人物题材中,观者会不由自主的代入进去,对辛弃疾的人品、情怀、抱负有比较深切的感受和理解。
张宜指墨作品丨《辜鸿铭》
张宜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领域都是一脉相承的,中国画与唐诗宋词元曲在气韵上都是相通的。特别是大写意画,讲究气韵生动,画家在创作的时候,“画之功夫更在画外,是因为画家充分汲取了绘画之外的气息和营养,滋润了绘画的风格,才形成了画面的气韵生动。”
《胶东乳娘》:革命年代的“赵氏孤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张宜的创作既根植于中国画的传统笔墨,又吸收借鉴了写实、造型等西方绘画的特点。这种创新与融合,在捕捉具有现代感的当代题材时,就表现出独特的优势,从他的作品中既能读懂中国传统绘画的深厚底蕴,又能感受到一股新时代的清风扑面而来。张宜与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华杰联合创作的《胶东乳娘》就是这样一幅作品,是“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生动案例。
华杰、张宜合作丨《呼唤尘封的母爱——胶东乳娘》(请横屏欣赏)
这幅作品的创作灵感,源于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的一次红色主题教育活动。“202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省美协组织了很多优秀的艺术家去深入革命老区采风、写生。其中一次我们去了胶东红色教育基地,在进胶东育儿所纪念馆之前,工作人员让我们准备好手帕擦眼泪。当时大家都觉得这太夸张,但当我们看到里面的陈列布置和展品,听到一个个真实的事件,看了当年留下的影像资料后,所有人都潸然泪下。”
让张宜他们落泪的胶东育儿所,是在1942年7月,由中共胶东区党委在牟海县(今山东乳山市)组建。育儿所选取乳娘哺育革命后代,分散在各村居住。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323名乳娘和保育员用自己的乳汁哺育了1223名革命后代。在日军“扫荡”和多次迁徙过程中,胶东育儿所乳儿无一伤亡。被这个故事所感动,一颗创作的种子,埋在了张宜的心中。为了深入挖掘、准确表现这段革命历史,张宜和华杰3次到乳山革命老区采风,不仅还原了许多真实的历史资料,还看望了目前健在的四位乳娘,她们中最小的95岁,最大的97岁。
随着采风的深入,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一次又一次撞击着张宜的心灵。“当听说很多乳娘为了保护革命后代,在危急关头舍弃了自己的亲生孩子,给我灵魂深处的那种震撼和冲击,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这让张宜想到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赵氏孤儿”。本就是慷慨悲歌之士的张宜,这一次又落泪了。清末小说家刘鹗在《老残游记》开篇中提到“八大山人以画哭”,张宜也把绘画作为抒发自己感情的一个出口。但与八大山人的眼泪不同,张宜的眼泪不是清冷的、消极的、避世的,而是清澈的、温暖的、能够激发前行的力量的。他决心,要用他的笔墨,再现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吸引观者从画面中读懂中国人奉献、牺牲、坚忍不拔、家国情怀等精神品质的真正内涵。
于是,一幅长5.5米、宽2.4米的史诗般巨作《胶东乳娘》问世了。这幅画将60多个真实人物、10多个真实故事穿叠在一起。中国画的写意与西画的写实在这里交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与革命精神的新时代表达在这里交汇。张宜将这幅作品的主题定为“呼唤尘封的母爱”。“这种‘母爱’有着更广泛的内涵,其中就包括人民群众对党和祖国的热爱。我们希望通过这作品,来表达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张宜介绍。
《见证安澜》:17位百岁老人的“黄河故事”
明末清初画家石涛主张“笔墨当随时代”,而张宜也认为,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能够激发画家的艺术冲动。在日常创作中,张宜一直坚持放眼社会,感受时代,创作出了一批与他生命状态息息相连、令人动容的作品。其中既表达了新时代语境下美术创作的宏大叙事和民生关切,又记录了人们当下生活的真实细节,并体现出画家作为这个时代的生命个体的担当。比如,作为向党的二十大献礼的作品,他与中美协会员何怀雨在今年8月份共同创作完成的《见证安澜》,就通过刻画17位百岁老人的“黄河故事”,来展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宏大叙事主题。
黄河济南段(摄影 张刚)
从2021年开始,在山东省文联的统一部署下,省美协组织开展了黄河主题采风创作,几十名中青年画家们分批次到济南、泰安、德州等地写生采风,张宜带领其中一组来到了德州市齐河县的黄河流域。“说起黄河,大家一般想到的就是奔腾咆哮、气势磅礴,我们一开始也是想往这个方向来创作。”但是,在采风中,张宜他们意外发现生活在黄河沿岸的百岁老人比较多。之后,在当地文联的协助下,他们总共在黄河齐河段寻访到了70多位年龄在百岁以上的老人。
“其中年纪最大的一位老人叫尹秀英,生于1908年,已经114岁了。我们去老人家里看望她,她跟我们交流起来没有障碍,虽然有点耳背,但肢体语言都很自如。老人脸上洋溢出的那种幸福康宁,感染了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张宜说。而在走访其他几位百岁老人时,张宜也同样感受到了舒适、安宁的生活状态。百年来,这些“老寿星”饮黄河水,受黄河文化的滋养。滔滔黄河水已浸润到他们生命的年轮中,见证了他们的百年人生,同时他们也见证了黄河安澜。
这个感悟让张宜考虑改变预设的创作方向。“我觉得展现波澜壮阔的黄河只是一方面,如果能够讲述黄河背后的故事,那将会更引人入胜。有时候越是重大题材创作越要回归普通人的视野,要平和一点,回到日常、回到生活,让观者在一种轻松、温暖、安逸的画面氛围中,感受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
张宜、何怀雨合作丨《见证安澜》(请横屏欣赏)
于是,他们决定用艺术的形式把其中17位百岁老人的面孔记录下来,用画笔讲述老人们见证安澜的故事。这幅作品饱含着他们的真诚和热情,在画中,九曲黄河,奔腾向前,17位百岁老人坐在黄河岸边,神态安详。滔滔河水,不舍昼夜,从他们的眼神中,仿佛能看见百年时光流过。这些百岁老人,见证了百年历史沧桑,见证了黄河的风雨变迁,又见证着国家的日益富强……
把绘画当作修炼的“拐杖”
很多熟悉张宜的人说,他身上有一种“行者”的精神气质,观其作品,可知其人已将绘画当作自己人生修炼的入口,行走于世间,又超脱于世间。而张宜认为这是一种过誉。“如果非说我像‘行者’,那我愿做一个行走在天地之间、永不停步的人,在行走中感知社会、感受时代、体察人间百态。”
张宜系列作品丨《阿一心灯》
石涛认为:“夫画者,从于心也。”而从张宜的作品中,能感受到一种自由观照的生命体验。在张宜的作品《阿一心灯》中,就隐约能看到“行者”的身影。阿一者,张宜之号也。细观此画:在一条斜的地平线上,站着一个生命个体,面对前方的未知世界,他在行走中感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幽暗的回忆与启示之中,最终走向了“此在”的追寻。
张宜系列作品丨《今人不见古时月》
著名美术评论家张荣东认为,张宜的艺术天性来自直觉,即海德格尔“深夜神秘的、形而上学的原初力量”。张宜画山水人物,往往不知山水之名,时空之序,山水、人物在寂静瞬间进入神秘的追忆,成为微茫中的诗性显现。张宜认为,天地灵气与人之灵性总会在一个边界相遇,艺术是通向这个边界的道路。“中国画讲究天地人合一,画家要尊重大自然的自律,敬畏自然,感恩自然,使自己的内心流淌出一种与自然之间澄明的心际。”而要从大自然中摄取这种能量,最终还是要靠内心的强大。“我们内心的强大,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孟子说,‘吾善养浩然之气’,当一个人的内心充盈到无限大,面对周围所有的困难都可以淡淡一笑的时候,这就是真正用中国文化修炼成功了。这样平时所面临的琐碎,虽然是一种侵扰,但已经不值一提。”
张宜系列作品丨《梅将雪共春》(请横屏欣赏)
张宜经常引用林语堂的一句话来对中国画进行定位:“中国画是中国文化之花”。他认为,中国画是中国各种门类的传统文化堆积起来滋养出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中国画不应该被简单地理解成一张画面的生成,而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是中国人对自然、社会、人际关系的一种感知和表达。“作为一名画家,我把绘画当作自己修炼的‘拐杖’。绘画就是与画家形影不离的影子。对绘画的敬畏和执着,其实表现的就是画家内心的一种坚定。选择了绘画,就选择了感知这个社会的神秘渠道,她将与我相濡以沫、一起走完这一生。”张宜说。
此生知己是钟馗
也许,张宜所阐释的这种意境不一定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正如他在早年一幅画中题跋的那样:“书画本是心中事,耻与身边道三四。他若神交真知己,得意何必谈形似。”这些年,在张宜的心中,有一个人是懂他的,也称得上是他的知己,这个人就是钟馗。
张宜系列作品丨《决心图》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钟馗代表的正义、正气与驱邪避疫的精神。所以,在中国画和年画领域,乃至戏曲、文学领域,钟馗都是一个极富生命力的题材形象。一般来说,历史上的钟馗画都具有相貌奇异、豹头环眼、铁面虬鬓、怒发冲冠、正气凛然、执剑斩鬼的图像特征,这种典型的捉鬼图像被人们称为“钟馗样”。
张宜系列作品丨《斩魔图》
但张宜笔下的钟馗却不太一样,他画的钟馗少了几分威猛和严厉,多了一些呆萌、温暖、憨厚、可爱和诙谐。张宜认为,在现代社会,应该赋予钟馗新的内涵。“一方面他是集具儒释道、天地人、人鬼神等文化符号的综合体;另一方面,他承载的是画家对社会的表达、内心的表达以及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表达。”张宜画的钟馗,既有他对儒释道传统文化的理解,又有他对现代人生存状态的感知和体察。“现在人们工作生活压力很大,希望生活中能多一些轻松、可爱和诙谐。特别是在繁杂的社会交往之中,需要有一种舒缓情绪、放松精神的物象和寄托,这就需要绘画发挥它的社会教化功能。虽然钟馗的形是固定的,但他的精神内涵可以是无限的。”
张宜系列作品丨《钟馗祛邪》(请横屏欣赏)
因此,张宜所创造的钟馗图式,完成了一个对幽暗神秘世界的揭示。他笔下的钟馗是一种文化的多面体,人所能感知到的冷暖、幸福、快乐、痛苦、坎坷、挫折……钟馗也都能感受到。所以,张宜常常借钟馗之形,说内心之事。
“一张好画要夺其眼、夺其心、夺其魂!”
张宜对钟馗图式的梳理,既是一种文化自觉,又是对自身艺术道路的澄清,这是蕴含了深沉文化思考的艺术建构。这种理念不只是应用于钟馗图式的重构中,在张宜的一系列创作中,都能感受到画格与人格的统一。
张宜系列作品丨《宜境》
“‘画为心声’,你所作的画是你内心的一种表达,甚至里面蕴含的情感,比你本人更贴近于你的内心世界,绝似又绝不似,是你内心当中文化的一种外化。”张宜一直主张,一幅优秀的作品,一定要让观者看到作者的存在,这样才会引人入胜。“这就跟我们平时看一个人一样,在千万人当中,只有那个内心生命力强大的人,才会被一眼就发现。画也是如此,画展上这么多画,你想找到那张与你内心当中契合的作品是不容易的。一方面,这张画的作者要画出内心当中所要表达的东西;另一方面,这张画要让观者与他产生心灵上的震撼与互动。这样才算完成了艺术的美好过程。”
张宜指墨作品丨《不战》
张宜认为,一张好画要夺其眼,夺其心,夺其魂!“中国画不像西画那样激烈,她更像中医,温和、从容、淡然、谦谦君子,是一种敬畏天地的饱和状态。中医救治身体上的疾病,中国画则是慰藉我们心灵的一剂良药。”
中国画里的人生智慧
清代画论家笪重光说:“妙在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景”。张宜认为,中国画里不仅像中医一样有济世之功,还蕴藏了太极思想,讲究虚实相生,阴阳并用,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生互动。“黄宾虹的绘画是表达中国古代易经思想、道学理念最成功、最集中、最典型的画作。他的画,每一笔都在讲阴阳。”
正是受这种熏陶,在张宜的作品中,有一种鲜明而又浑然的“阴阳”辩证,大片的笔墨让人直呼过瘾,大片的空白又将人引入无限遐想。“中国画里的阴阳对应的是天地,一张画的气息是与天地之间的气象相契合的。”
张宜系列作品丨《梁楷田乐图》
大道至简,无非阴阳。张宜在绘画中一直追求宁简勿繁,在这方面,他最信服的就是石涛提出的“一画论”。“石涛先生讲‘一画开天地’,当一张白纸放在面前,谁能开一笔,使这个画面形成天地,谁就是高手。”作为国内外几所大学的研究生导师,张宜平时授课讲的最多就是南宋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
“画的是一个老翁蜷缩在舟头独钓。在这幅画里,马远没有对江水进行刻意的描绘,而是仅用寥寥数笔勾勒出水波荡漾之感,却让人感觉得到江水浩渺。画面中亦没有萧瑟的冬景,他用蜷缩的渔翁躯体神态,将那寒意逼人的冷冽直接渗透出来。而极简的构图,大面积的留白,正是中国画中虚与实运用的最高境界之体现,创造出万般想象空间的意象境界。”张宜认为,《寒江独钓图》所表现出的这种虚实境界,正是中国画的最大魅力所在。“在画面中表现出的一种对比强烈的符号,把观者引入画中,在无限的遐想中参与对这幅画的‘再创造’,这就是中国画所讲求的阴阳之道。”
让张宜感到震撼的,还有八大山人画的鱼。“八大山人画鱼从来不画水,留的全是空白。当这条鱼从黄金分割的角度跃然纸上的时候,我们的视野突然就被画面强制性的拉进去了,好像看到了这条鱼在水里游动。”正是因为中国画的这种独特魅力,毕加索才认为“西方根本没有艺术,真正的艺术在东方,最好的艺术在中国。”“毕加索是齐白石的‘粉丝’,他对白石老人的画非常推崇。”张宜说,齐白石画的虾,也是未画水而有水在画面荡漾。“这种境界才称得上是中国画中的大写意。什么是大写意?你看看齐白石画给老舍先生的《十里蛙声出山泉》就懂了。大写意表达的就是一种欲说还休、绝似又绝不似、欲辨认已忘言的状态。让观者真正能从画面中感受到诗境,并进行再创造。十个人看这张画,会有十种画面呈现。”
张宜指墨作品丨《鲁迅像》
天道忌满。张宜认为,中国画也忌“满”。“如果把一张画画得‘死死的’、‘满满的’,我们只能从中感受到这个画家的劳累,只能看到他技法的娴熟,而感受不到那种气韵生动的浩然之气和神秘力量。一张画如果不能把观者的眼睛、灵魂拉进画面当中,那么这张画就是失败的。因为你只给我看到了这张画的完整性、成熟性和复杂性,却没有给观者留空间。”这种空间感也是中国画让张宜感到最美妙的地方。“跟做人一样,要给对方留余地、空间,让双方产生一种很和谐、自然的状态,这样相处起来才舒服。”
张宜系列作品丨《民族脊梁》
作为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的驻会负责人,张宜肩上的担子比其他画家还要重一些。他不仅要为自己的创作负责,更要为整个山东美术的发展远景考虑。张宜表示:“画画不仅和做人一样,也和做事一样。从专业角度说,下一步,我们山东美协将鼓励画家以微小的闪光点,抒发人性的宏大。每一个时代都会有经典作品流传下来,希望我们当代美术家都积极投身到这个伟大的时代当中,去搜集能够触动灵魂的题材和素材,创作出具有历史性和史诗般的作品。我们将引导山东美术界多创作一些气韵生动、蓬勃向上、充满正能量的作品出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来源:爱济南 汤启卫 视频:王常胜)
画家简介
张宜,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驻会常务副主席,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受聘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培训中心研修班导师,山东艺术学院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外聘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外聘硕士研究生导师,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外聘硕士研究生导师,韩国牧园大学美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生导师,泰国乌隆他尼皇家大学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