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顶花仍开》 油画 90x100cm 2017
我一直构思为梁益君老师写一篇文章,我既不能按一个写生画家来描述梁老师,也不能不按一个写生画家来描述梁老师,毫无头绪可言,两年多竟不能动笔。幸好有微信,经常可以在朋友圈中看到他最新最近的作品。仔细从整体到局部的反复揣摩后,思路渐渐清晰了起来。
《梁益君自画像》 纸本毛笔 45x37cm 2017
我是川美版画系毕业的,自然是认识梁益君老师的,经常能看到他在教室所做的教学范画;也不时能听到老师同学夸他画得如何如何的好。邵常毅老师领我去他工作室看过几次画,都因没有碰面而错过了直接交流的机会,也算是在重庆期间的憾事。幸运的是每一次都能看到许多新画,邵老师告诉我,读书的时候梁老师的色彩感觉在同学中那可是最好的。
《野山》 油画 90x100cm 2016
《五月甲根坝》 油画 90x100cm 2017
我曾经问过梁益君老师:你为什么就这么喜欢写生呢?他的回答倒也简单:喜欢!补充一句,生活的一部分。没有什么大道理,很淡然也很坦然。风景写生如果真的就没什么可说的,那怎么会有如此多的画家迷恋于风景写生呢?他又怎么做到几十年如一日去画写生的呢?这和一般意义上画家都要"搞创作"是背离的啊?
《京都庭院》 水彩 30x21cm 2017
《寺庙之外》 水彩 21x30cm 2017
《新磨村记忆》 水彩 15x21cm 2017
按美术史的研究,风景绘画是远远晚于人物绘画的,东西方都如此,中国是隋唐开始的,西方还更晚一些,直到十九世纪的英国才出现了专门从事风景绘画的画家。按中国文献来看"胸中有丘壑"是山水画的核心,"胸中有丘壑"是"道法自然"的结果。由此可见"丘壑"是一种结构的形态,是形而上的而非具体视觉可见的。可以是自然景观,也可以人文景观;可以是名山大川,也可以是偏郊野岭;只要是"胸中"有"丘壑",也就趋同于"道"了。既然趋同于"道",那也就有了"自然",也就是明了"法"。都明白了,那其中的"道理"也还真没什么可讲的了,也就真正成为了生命的一部分了,这有了古人常说的"魏晋风度"。
《快雨时晴》 油画 90x100cm 2017
《野山之二》 油画 90x100cm 2016
《格桑花之一》 油画 90x90cm 2016
《格桑花之二》 油画 90x90cm 2016
如果说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是为了建立自我的"丘壑"或是"吾养吾浩然之气",那梁益君老师则不是。他画的大多是寻常的小景,我没有见过他有大场景大制作,他对描绘的景物是要进行筛选的,色调也都有偏好,荒野小景,寻常人家,绝不是简单的旅游记录。能够在他的工作学习年代抛弃宏大叙事是需要勇气的,或许这也不是勇气的问题。
《坡斜道直》 油画 100x90cm 2016
《日波老寨》 油画 90x100cm 2017
《塔斯村小景》 油画 80x60cm 2016
梁益君老师是四川美术学院77级年龄最小的,进校才十六、七岁,这样也就不可能与同期的同学们参加到伤痕艺术潮流中,毕竟那对于他来说是没有什么切身的生活体验的;装,"青春期"的他也是装不像不会去装的;何况在这个时期冯星平老先生对他的影响非常大。冯老先生是个非常有"范"的先生,在教学中提倡"结构"意识:一是对绘画对象要有"结构"意识,强调从研究对象的内在结构开始,像塞尚一样去观察、分析、表达;二是对画面要有"结构"意识,强调从画面的整体出发,将点、线、面等抽象元素与情感、情绪对应表现,使之达到像音乐式的统一。有了这样的影响,梁老师就不会成为"点子画家"进而发展为观念艺术家了。
《随风展枝》 油画 90x100cm 2017
《停在垭口的云》 油画 100x90cm 2017
《孟屯河谷之秋2》 油画 90x100cm 2016
毕业后,梁益君老师被分到了文化馆工作,宽松的上班生活应该是苦闷的,邵老师给我讲过好多次,要学习梁老师一有机会就要画,画就好好的画。正因为执着,在老先生们的提携下回到母校任教,也就是这些经历,梁益君老师非常专注于写生,尤其是风景写生,这和他的性情有关吗?
《老君沟》 油画 90x100cm 2016
《再回老君沟》 油画 90x100cm 2017
《河滩阵雨》 油画 90x100cm 2017
《小河涨水》 油画 90x100cm 2017
我认为是有的,最近几年,我得到关于梁老师的消息越来越多起来,他又去那里写生了、又去哪里去吃了美食、又和一群朋友喝开心了......等等,画也画得越来越轻松自如了,常即兴而作,从四月上孟乡写生可以看到:他写生的地点随遇而安,所用的画材也因时就宜,时而油画时而水彩;有山就画山,遇到山谷就画山谷;晴天画,阴天也画;色彩画得明快而含蓄,概括且丰富;画面对比强烈而和谐;率性的线条造型非常精准;不经意的笔触透露出深厚的功底;精巧构思而无矫饰;将风景放置于个人化的结构意识中,貌似平常,看似混沌,却是清醒白醒的真洒脱,画面单单纯纯、干干净净、通通透透......天命之年的梁老师已经凸显出和同年代的画家大不一样的风貌了。
《远眺日京寨》 水彩 50x31cm 2017
《野树》 水彩 50x31cm 2017
《桑登寺下》 水彩 50x31cm 2017
《格桑花开之一》 丝网版画 109x76cm 2017
《格桑花开之二》 丝网版画 109x76cm 2017
梁老师真的是在风景写生吗?
他分明是在画自己,画那份重情重义的人生释意!(田亮,1999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2003年起执教四川师范大学)
画家简介
梁益君,中国美协会员,重庆油画学会理事,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1960年生于重庆,1977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1982年获学士学位,1982年-1989在年涪陵群众艺术馆工作,1989年起在四川美术学院任教至今。
作品参展获奖:
1980年《梦》获四川青年美展优秀奖;
1985年《五月》入选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展;
2000年《静午》入选中国百年版画展览;
2000年《山村印象》入选第十五届全国版画展;
2004年《绿树﹡红土》入选全国三版展,并获铜奖;
2004年《煦风》入选全国第二届丝网版画展,并获优秀奖;
2004年《艳阳天》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
2009年《快乐﹡阳光—曲登乡》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
2014年《金色高原》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
2016年《素描人体》入选中国美术馆全国素描大展。
2017年《高山上的藏寨》(油画)入选中国美术馆“美在生活—全国写生艺术展”。
作品收藏:
1983年《牧归》中国美术馆收藏;
2000年《山村印象》 广东美术馆收藏;
2001年《静午》英国木刻基金会收藏;
2004年《艳阳天》神州美术博物馆收藏;
群展/个展
2000年《个人画展》华人当代美术馆举办
2012年《山水涧-梁益君风景画展》重庆渝澳国际艺术中心 重庆渝州美术馆
2017年《庆祝中国-毛里求斯建交35周年中国油画名家作品展》毛里求斯馆
2018年《名家笔下的塞罕坝-中国油画名家作品展》北京 中国国家博物馆
2019年《庆祝中国-匈牙利建交70周年中国油画名家作品展》布达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