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自上世纪末至今,书法作为艺事,诚为又一大复兴。艺术观念之自觉,各类展览之争竞,专业培养之齐备,可谓空前。书法人才辈出,领新标异,各呈奇彩。昔日马宗霍氏作《书林藻鉴》,条疏数千年名家,实为美事。今日名手林立,本报辟为专栏,吾虽因忝为主事而惶恐,但张罗人选,设置义项,又深感职不容辞。所刊诸家,多为中青年书者中学养创作优异者。至于其书画诗文,或优美,或壮美,或古雅,或新颖,或野逸……所展示者,于诸君虽为吉光片羽,读者亦可藉此知其此时实力之一端,他日会美之可期。
学术主持:闫敏歆
(传)【五代】周文矩文苑图(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草蛇灰线,伏脉五十年
闫敏歆:您现在是山东艺术学院书法学院教授,从事书法艺术教学,您是怎样一步步走上书法专业道路的呢?
王谦:我从开始记事起,已经在父亲指导下学画画、写字,至今已经五十年。小学、中学阶段,在写字画画上花的时间比学文化课多出两倍不止。大学在复旦外文系、新闻系读书,大三在校内办过自己的个人书画展,水平有限,但学生办个展却是第一次。1988年之后做了近30年出版社编辑,主要兴趣在文章写作上,其次是写意山水,这些比写字下的工夫大。年过半百,写文章的“瘾”大体享受完了,兴趣突转,考到中国艺术研究院,跟从李一老师攻读书法创作方向的博士。
古人研究长篇小说的情节设计,会用到“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一语,在我可算是“草蛇灰线,伏脉五十年”。从第一次拿毛笔写字到正式调适到书法专业频道,中间隔了半个世纪的时空,其间的续航动力是“兴趣”二字。
参与王朝闻、邓福星先生总主编《中国美术史·二十世纪卷》编撰
闫敏歆:您与导师李一先生皆善章草,可否简要概括一下自己的章草风格或艺术思想?
王谦:李老师精研章草数十年,书法成就为时代所共识,我还处于初级阶段。李老师章草取法广泛,作品体现“碑帖融合”,并且融入个人学养,浑厚老辣,书写特点可在作品和具体笔法呈现中看到,其中的精髓我需继续琢磨和探究。我总体上受导师的书法理念影响,现阶段主要追求“碑帖融合”。个人书风的追求,我想用三个词组来表达,即:传统底蕴,正大气象,敦和境界。
在李一老师开元室受业
闫敏歆:在您的学术研究与创作中,您还曾致力于“标准草书”与“蘧草”,请简述您的研究心得。
王谦:我目前取法路径,大体是在王蘧常“蘧草”基础上加以沈曾植书法味道,同时适当融入于右任草书。
“标准草书”有两层涵意。首先,“标准草书”是于右任先生创设的一整套草书符号和结字规范,但大家约定俗成的理解是指于右任的个人草书书风,这里面有一定的误解成分。作为草书符号和结字规范的“标准草书”,可以作为初习草书的入门字帖,同时可结合历代《草诀歌》来增加对草字结体的理解和把握,而书风并非一定要写得像于右任。
其次,作为于右任草书书风的“标准草书”,可帮助草书学习者由碑体草书而吸收厚重、蕴藉的书写风格,而避免写得油滑。
学习今草可由“标准草书”入门,学习章草也可由“标准草书”入门,今草的草法有助于理解章草的草法,虽然章草的产生早于今草。对“蘧草”的学习可稍晚一些,应在大体掌握了章草的传统用笔、规范结字之后,通过研习蘧草而更上一层楼。
考察龙门石刻
闫敏歆:取法乎上,学书必临古,书史上的章草大家可有您喜欢或临摹的对象,请列举一二,略述他们的艺术和影响。
王谦:学写章草,应从皇象《急就章》入手,同时参照宋克、邓文原、赵孟頫的章草作品。我习章草的次第,是王蘧常、沈曾植。沈、王两位既是师徒,又情同父子,王蘧常跟从沈寐叟学书时间不长,但后者的影响终其一生都在发生作用。就书法成就而言,沈寐叟更高于王瑗仲,而对于当代学书者,王书相对易学,而沈书更适合于已有较好的基础之后用于品味、借鉴。
皇象是章草1.0版,宋克、邓文原、赵孟頫是在1.0版基础上的一再重复,除了赋予一些时代气息,没有实质性进展,可视为1.1版、1.2版;王蘧常是章草2.0版,而沈曾植是3.0版,虽然他的年代在王蘧常之前。清末到20世纪后期,在理论家们所共识的章草复兴阶段,沈、王二位一前一后成为两座难以逾越的高峰。沈、王两人的成就差别,有艺术敏感和创作能力的原因,也有学识高度的原因,王蘧常在当代学者中享有高誉,沈曾植更是晚清时期被王国维、康有为等大家深心推重的一流学术通人。
与父亲王传贺先生在潍坊陶课艺术中心画瓷
闫敏歆:关于当代的书法创作与发展方向,您如何看待?
王谦:我在上世纪90年代写的第一篇书法论文,题目就是“由无序向有序的发展”。作为传统文化根基的书法艺术在当下,仍有书家、学者在做着踏实、严谨的工作。我希望这一部分艺术家能够逐渐扩大影响。韦良成先生曾策划我和同门聂国强学兄的二人展,将展名定为“一脉清流”。我想,成为书坛清流,这是值得我们努力的方向。
早课
寐草堂集诗联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集联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碍不得,苦集灭道究竟涅盘。
万里江山舒望眼,
一蓑烟雨任平生。
附注:集寐叟、东坡句
惠风和畅,天朗气清,欣于所遇;
水波不兴,山高月小,乐在其游。
附注:集《兰亭序》《赤壁赋》句。
言必行,行必果,是谓言行不二;
尽人事,听天命,允称天人合一。
附注:古语集联。
书有未经我读者,
事皆可对人言乎?
附注:欲书前人成联,上联疾书至“书有未经”,悟漏书“曾”字,盖上联“未曾经”三字连用累赘,内心排斥,乃将错就错,改其旧句。今下联取问句而实寓否定意味,当更贴近人情真实也。
小处不可随便,
大节焉宜从流?
附注:百年前,于右任先生住复旦园,为路人随地便溺所苦,乃书一字条“不可随处小便”贴于室外,夜间为人揭去,剪裱为“小处不可随便”堂皇而悬之。至今传为美谈。今试作一对,不知其可乎?
难出如梦如幻外,
幸在不痴不慧中。
跋:集《金刚经》《小窗幽记》联。《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明代陈继儒《小窗幽记》云:“阮籍邻家少妇,有美色当垆沽酒,籍常诣饮,醉便卧其侧。隔帘闻坠钗声,而不动念者,此人不痴则慧,我幸在不痴不慧中。”
白日依山尽,清泉石上流。
鸡声茅店月,万里送行舟。
附注:集唐王之涣、王维、温庭筠、李太白句。
朅来江上搴芳草,研云浓拂九州春。
能说山川渐雅故,更从阅世见机神。
附注:集寐叟句。
《颠倒陋室铭》
斯是陋室,以吾德馨。无白丁调素琴,有鸿儒阅金经。往来诸葛庐,谈笑子云亭。南阳丝竹无乱耳,西蜀案牍无劳形。惟上阶苔痕之绿,入帘草色之青。何陋之有?陋室可铭。刘子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附注:清代状元石韫玉有《颠倒兰亭序》之撰,见猎心喜,遂以唐人刘禹锡文,不增不减,成此《颠倒陋室铭》,见笑于博雅君子,不知其可乎?
寐草堂读书札记
东西哲人论道
西谚云:“条条大路通罗马。”王阳明曰:“人人有路透长安。”古庄生所谓“道无所不在”,亦此之谓也。槐聚先生有语:“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于此东西名言当可见其一斑。吾侪研习学术,诚宜秉此开张意识,不主故常,自觅路径,孜矻前行,当可达于常人所不及至之绝妙境界也。
酒神文化之民族性
人有以《庄子》三篇名喻饮酒三境界者:其一曰养生主,谓少饮足以养生;其二曰逍遥游,谓微醺而神王;其三曰齐物论,则酩酊而是非皆遣,物我偕忘。我谓此可称之中国酒神精神,当与西方哲人所称之“酒神精神”相参观。此两者之不同,乃在于国人所论,为人生感受之次第分别,而西人由个人内在情绪之压抑与发挥,而及于人生悲剧性整体体悟,已达于哲学思维层面矣。此亦关乎民族性也。
推本“诗中有画”
历来论诗者,咸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评。右丞之诗,呈现画面感者,不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他如“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实则无法入画。唯王之涣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当得“诗中有画”之评。细绎东坡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当是“诗中有画意,画中有诗意”也。若斤斤于索求“画中之诗”及“诗中之画”,终难得中国诗画艺术之三昧。读书须多思,思则有得。
董其昌倡南宗之偏弊
明代自玄宰《画禅室随笔》出,后世文人遂望风回应,南宗盛而北宗弱矣。叶德辉《观画》诗注云:“思翁天姿高妙,不耐为北宗刻苦细致之笔。”玄宰晚年亦自言:“五十以后,学山水大成,而未能作人物、舟车、屋宇,以为一恨”云云,即未兼习北宗之故。是知画之南宗北宗,实各具价值。槐聚先生尝以谢赫“六法”考定南北宗,曰:南宗长于一及二,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北宗长于其三、四、五、六,即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摸写。此未见于前人之判断,由此亦可知董其昌倡南宗之偏弊也。
怀素“绿天”与“种纸”
宋代陶榖《清异录》有“绿天”一则:“怀素居零陵庵东郊,治芭蕉,亘带几数万,取叶代纸而书,号其所曰‘绿天庵’,曰‘种纸’。厥后道州刺史追作《绿天铭》。”
“绿天庵”众皆闻之已久,当代画家作怀素书蕉题材,辄以“绿天”为题。“种纸”则少见人提到,怀素本义,当指种在地上生长出来的纸张。倘以“种纸”与“绿天”成对,则“绿天”含义亦生变化,更增意趣。
鹅之遇与不遇
黄庭坚《宜州家乘》载:“十七日,丙戌,晴。从元明浴于小东南门石桥上民家浴室。与叔时棋,叔时三北。太医朱激馈双鹅。”
这里说到的友人“馈双鹅”,非为王羲之接受道士赠送白鹅来欣赏甚至借悟笔法那般风雅,而是困于生计,营养匮乏,直接拔毛入锅作饱腹之物。物之遇也不遇,更超过人之遇与不遇也。
英文之遇与不遇
冯芝祥编《钱钟书研究集刊》第三辑的环衬(在处于单页码的扉页之前)用中英文抄了莎士比亚《汉姆莱特》中的一句话。英文是:
He was a man, take him for all in all,
I shall not look upon his like again.
所配中译是:“他是一个堂堂男子汉,整个儿说来,我再也见不到像他这样的人了。”
“整个儿说来”,我会译成“说一千道一万”。
周振甫导读钱钟书
年轻时限于学力,读钱钟书著作甚吃力,就买了周振甫先生所撰《谈艺录》《管锥编》的导读,但读上几页,总有如堕五里雾中之感,——非为五里雾之玄幻,实迷于其混沌无法卒读。后来能直接读钱先生著作,回想起来,以为原因概在于周氏文字表达缺乏通透。
《钱钟书研究集刊》第三辑有刘永翔先生《读
或许,周先生文思之拘泥,与行文之乏通透之间,是相互影响而发挥负作用。
王谦近作
王谦读书劄记之东西哲人论道章草160cm×40cm2022年
王谦《心经》集联章草200cm×13cm2022年
王谦集《金刚经》《小窗幽记》联章草85cm×40cm2022年
王谦集寐叟句章草100cm×35cm2022年
王谦《颠倒陋室铭》章草35cm×162cm2022年
王谦胡适《中国科学社社歌》歌词楷书42cm×42cm2022年
王谦梅贻琦口头禅集联章草42cm×42cm2022年
王谦小处大节联隶书42cm×42cm2022年
王谦《金刚经》第一品章草42cm×42cm2022年
王谦曾国藩解易经语隶书42cm×42cm2022年
王谦集唐人句章草130cm×32cm2022年
王谦观复隶书93cm×40cm2022年
王谦读书劄记之推本“诗中有画”章草40cm×113cm2022年
王谦集《兰亭序》《赤壁赋》联章草162cm×20cm2022年
王谦心地性天联章草100cm×13cm2022年
艺术家简介
王谦,美术学博士,山东艺术学院书法学院教授、书法理论研究所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
1965年生于山东曲阜。198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2019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创作与技法研究方向,导师李一先生。
1986年,在复旦大学举办“王谦书画展”。近年举办各种形式展览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