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涛是个帅哥,帅而有才,更是有画才,让人羡煞!
所谓“才”,应是人的一种感觉,也叫感知。也就是人对客观事物反映的一种能力,这是一种超能力。这种能力对于一个画家来说是要紧的,这种感觉好了,画画就很容易上手。 容易上手的人有两种类型,一类是以为自己“手头好”,便不肯过多的劳累自己,久之也仅仅落个“手头好”而已。但也有“手头好”又肯下功夫的人,随着功夫的积累和升华,又弄出功夫之外的玩意儿来,他就会走得很远。 陈涛《紫藤》34cm×34cm 陈涛《牡丹》31cm×33cm 陈涛即是这种“手头好”的人,他又是个勤勉有嘉的人。 从他的画里可以品味出,他在日复一日的积累里曾追随了一个人或几个人,这几个人当是古人。这种追随是跨时代的,从宋代直到当代。在这个追随的过程中,先师其迹,后师其心,获益良多,特别是他从宋人那里得了许多的好。 有意思的是,他把得来的这些好,如同和面一样的揉到他的画里,揉的自然,用的灵活,不留痕迹,是谓高手。 陈涛《香雪海》34cm×34cm 陈涛《清气》34cm×34cm 更妙的是他似乎窥探到了宋人的心思和内心世界。所以在他的工笔或写意里总是有一种清气和静气,更有一种似乎是来自天地间的勃勃生机。 这种生机是由内向外溢出的气息。这种气息是陈涛自己的,这是他的独到之处。这种气息当是来自他的心,他的“感知”。 这种“感知”使得他的画境和别人拉开了距离。八大山人、任伯年的“感知”就是超一流的,齐白石六十以后的“感知”也是超一流的。“感知”好了,画里才能有生机。生机是画家一生在苦苦追寻的东西。 陈涛《种瓜得瓜》28.5cm×30.5cm 陈涛《金蟾》34cm×34cm 陈涛无论是在巨幅里或小品里都蕴含了这种气息,这种气息不仅是在阳春的繁花,就是在岁寒的枯木里都是一派生机在涌动。 何为生机?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比喻为“万岁枯藤”“崩浪奔雷”“百钧弩发”等,这种比喻形象而传神;天下“三大行书”是三位旷世奇才在不同情绪下的天才创造,此中演绎的就是这种生机;梁楷、法常、陈道复、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等画里也是这种生机;霍去病墓前的石雕,龙兴寺里的佛像,都是蕴含了这种生机。 艺术里蕴藏了这种生机,才能冲破岁月的尘封,跨越时空。直到今天都在打动人。陈涛的画里即是承接了这种生机,于是他的画也就与古贤与大师接了气。 陈涛《香兰》34.5cm×34.5cm 陈涛《暖风》36.5cm×37.5cm 有人说:宋代的绘画不是“浪漫”主义,也不是“现实”主义,而是一种“天地主义”。这种说法是说画家通过多年的修炼达到了一定的火候,明白了天地间黑白阴阳的些许道理,人的心思自然就和宇宙近了。 这种状态,画家唯有向内观、向内找、心能静、能清、能纯粹,不为物使,不为俗役,能守住自己的这颗心。有了这种状态,画里才能表达出心与本真。石涛所说“画从于心”亦即如此。 陈涛《映日》65cm×32.5cm 陈涛《清气》65.5cm×32.5cm 陈涛自入道起,便在高等学府里为人师,学问上自是有了几番积累,加上他“感知”又好,所以底气日足。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位做人纯粹、本真、对人坦诚的“谦谦君子”,可以说陈涛在诸多方面都占了上风。所以他的画里就呈现出一种端庄、大美、内敛、雅正的品格。画如其人,此意,此当如是。 陈涛《春消息》48.5cm×34cm 陈涛《春意》45.5cm×34.5cm “画是有形诗,诗是无形画”,诗和画是不分家的。而得好诗往往是在他乡,在流浪里,在愁苦里。能蕴藉这种愁苦的世间只有一物,那便是酒。 陈涛是“芥英社”的六君子之一,据说他们个个善饮。只是一点,他们饮酒不是解闷,更非浇愁,而是以酒浇开胸中的块垒,滋润自己的灵府,从而激发那个“感知”的敏感度。 陈涛的画有如此好的品格和境界,是因为他的画里有一种生生不息的生机,画里有这种气息是因为他有一种好的“感知”,他有如此好的“感知“是否与他的酒量有关,个中消息,只有陈涛自己晓得。(李学明 辛丑大寒后三日于雨庐灯下) 画家简介 陈涛,别署昶旭,1980年生于山东临沂。现为山东艺术学院中国画系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济南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山东省美术家协会花鸟创作班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