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现代知识分子画家的完整人格
当我们描述和谈论一位艺术家时,大多会考虑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或是追溯至某种宏观的历史背景,或是放置于现世的社会生态,或是回归到当下的艺术语境,即知人论世、知人论艺的评判角度。然而,现实情况是无论从何种角度评判一位艺术家乃至其作品、生涯和成就等,最终的聚焦点都将落定于艺术家的人格与趣味。尽管与山水画家何加林相识多年,但当要具体评说其人其艺的时候,仍然觉得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因为在他的身上凝结着一位现代知识分子画家的完整人格,或者可以说,何加林是一位拥有着“有趣的灵魂”的艺术家。
《老寨新韵》
何加林出生于1961年,其思想与气质中完整地凝结着“60一代”从艺者的所有丰富质素。他曾就读并职教于西湖畔的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其山水作品中天然渗透着中国江南传统绘画的笔墨精神,而后由于北上工作于中国国家画院,画面中也流露着一种超越于江南地域风貌的古韵和文雅。除了融汇南北绘画风格之外,他的艺术凝聚着古今精神之间的碰撞,以及他对中国本土艺术形式的认定与原生型文化如何走向世界的思考,这些均是何加林及其艺术创作中蕴含的重要特点。
虽然何加林一直致力于表现自然的山水造化,但实际上他对古人丘壑的汲取早已转化为个人心象,从而建构出一种既源于江南山水的园林风貌,又自然而然地转换为笔墨的清润与恬淡,还具有水墨氤氲质感和现代视域下的山川造化肌理。由此,何加林山水画中别具格调的艺术风貌究竟来自何处?他在学院的教学相长和画院的创研思考,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之中到底如何结合?这些都成为我们赏望何加林艺术创作的重要角度。
如今,何加林的山水绘画已经确立了鲜明的风格语言,但他仍然自觉地坚持着要跳出既成格法,不断地推陈出新、追求革变。例如他极力主张“变古为今”,使得他的作品虽然浓厚地凝聚着传统笔墨的氤氲味道,但扑面而来的永远是一股生机盎然的新意,这也正是何加林山水画中令人着迷的因素。所以,假如仅从笔墨图式、皴法结构等技法语言层面去解读和评价何加林的山水作品,势必会有失偏颇,但如若回归并深入他的生活,想必会在其中得到更深的解悟。
《紫金草》
多年以来,何加林的绘画理念始终是把艺术创作和日常生活合为一体,例如他在绘画之外,常常通过写诗、作文、画陶、篆刻、书法等不同媒介的文化修养,践行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和思考,而且各个体系之间圆融无碍,恰恰微妙地体现着一位现代知识分子艺术家的完整人格。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现代知识分子艺术家的完整人格不单是指何加林多才多艺、全知全能,而是强调他能够以“玩世”“遣心”的态度面对艺术和生活,可以有机地融通和升华不同质素或媒介给予他的感受。
所以在我看来,想要深入赏读何加林的艺术创作,应从以下三个角度入手:其一是何加林对于笔墨和造化的革变与融合。他既运用了古人的笔墨结构和图式章法来描绘山水、都市、乡村、海外等每一个走过的地方,也将古人的造型方法变通为他笔下的意象形态。其二是何加林对待文化与艺术的态度。我非常喜欢品读他的文字,其随笔记录和许多文章都携带着一种游记式的意韵,虽然飘逸的文采使得表面上看起来是平淡的叙事,但其中却是蕴藏着种种深意,宛如一杯回甘无穷的茗茶,让读者心随所动。其三是何加林对于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的精妙处理。对于每位艺术家来说,如何理解自己的职业和创作本体以及如何面对生活是必须解决的课题,而想要合理地解决这一课题又往往需要艺术家在长久的经历和实践中不断地磨练与整合,所以在何加林对于艺术和生活的不断探求之中,也让我们真切地看到了一位源于“自然造化”的何加林。因此,在何加林的山水画中,既融入了音乐声调的优美旋律,也饱含着诗词歌赋的古朴和典雅,更流露着江南瓷韵的清脆和温润。
《众生拱牛图》
假如比照何加林在中国美术学院和中国国家画院两个阶段的艺术创作,可以发现其早期作品注重表现江南文人绘画的逸趣,大多是以氤氲的水墨来呈现记游式的家乡景致。著名山水画家童中焘先生提出过“见笔性”概念,事实上,真正意义的山水画终要体现出“见笔性”的特征,因为笔性中既包含着画家对于传统笔墨的理解,也映射着画家对于自然造化的感触,更贯穿于画家自身的个性风格,而“见笔性”正是何加林早期山水绘画中所突显的独特味道。而在他辗转北上至中国国家画院工作之后的创作中,充分融合了诸多现代性的绘画元素,无论是色彩表现的鲜亮与明豁,还是创作题材的都市化观照,乃至强调审美感受的金碧青绿山水作品,均显现着共同的特点:他一方面放松了“见笔性”的笔质,使得画面更加清透和飘逸;另一方面吸收了多元化的形式语言,体现着融通万物的包容性的格局,促使何加林的山水绘画不断衍生新的面貌。这正是何加林的艺术创作得以超越诸多同时代山水画家的胸怀与志趣,最终呈现出现代知识分子艺术家完整人格的根本所在。
回首百年之前,著名美术家、艺术教育家陈师曾在《文人画之价值》一文中,提出文人画的“四大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以此标准来衡量何加林的艺术创作十分契合,尤其是在今天能够通过绘画作品呈现思想、寄托才情,既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也不是一件人人皆能的事情。所以,在何加林的山水绘画中自然流淌的“文人画之要素”,恰是我们观赏和解读其艺术创作的重要前提。
总而言之,何加林试图在走遍世界的行迹之中,运用文人画的笔墨语言去呈现一种触目感的体会,通过笔墨图示和色彩语言的不断打散与重组,最终形成一种鲜活而清透的艺术风貌。也正是这种艺术特点,使得何加林的山水画既没有进入抽象艺术的范畴,也没有游弋到受西方印象派影响的现代彩墨体系,而是一直坚守和强化着当代文人绘画的精神品格,充分展现了何加林艺术创作在当代语境中的重要意义。此外,我时常认为何加林的每幅作品都仿佛是一个浓缩的寓言,其中既体现着中国文人对于家国和世界的观瞻视角,也蕴藏着一位现代知识分子艺术家面对未来的艺术自觉和文化内省。何加林以一种平和、温润而美好的善意去观察世界,恰好彰显着其艺术创作中明确的指向和蕴藉的深意。(来源:水墨北大高研班)
画家简介
何加林,1988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先后获文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馆长,博士后、博士、硕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主任、教授、中国国家画院创研部主任。系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客座教授,上海美术学院客座教授。获第三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入选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