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山东画院艺术家们把对祖国、对党和人民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凝于笔端,画成美丽画卷,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山东画院特别推出二十期“奋进新征程 共绘新时代——山东画院喜迎二十大美术作品网络展”,用山东画院艺术家们近几年的精品力作,展现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光辉历程和辉煌成就,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歌颂人民美好生活,讴歌新征程新风貌,共绘新时代美好画卷。
新时代标明新方位,新征程提出新任务。山东画院艺术家们将勇担新时代新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秉持为时代颂歌的艺术宗旨,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推动山东美术创作从“高原”向“高峰”迈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参展画家董海全作品欣赏
《熔铸》董海全 水彩画
(第三届山东画院年展)
《熔铸》局部之一
《熔铸》局部之二
《熔铸》局部之三
《熔铸》局部之四
草图
《熔铸》草图之一
《熔铸》草图之二
《熔铸》草图之三
《熔铸》草图之四
《熔铸》草图之五
《熔铸》草图之六
传承红色基因 铸绘民族精神
《熔铸》的创作体会
新世纪以来,从国家层面到各省市组织实施了一系列美术创作项目,助推形成新时代历史画创作热潮,推出了大批树立文化自信、彰显民族精神的革命历史题材美术精品,突显出新时代语境下主题性美术创作价值导向的重要引领作用。作为新时代的美术工作者,如何通过视觉图像再现革命征程、阐释革命文化,承担起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精神的重任,是创作者需要面对的创作目标和任务。确立了这一创作定位,便开启了我对《熔铸》的创作。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卢德铭等在湘赣边界领导发动秋收起义,部队统一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打出第一面革命的红旗
山东革命根据地的第一面党旗
《熔铸》创作于2021年,在创作之初,查找了关于建党初期的一批革命史图片文献资料,在收集的众多史料中仔细寻找可以承载创作主题的绘画图式,认真构思具有强烈创作热情的叙事情节。当翻到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徽的历史档案时,我看到照片中有一枚锈迹斑斑的党徽,而斑驳的锈迹却没有掩藏住革命精神的的光芒,它似乎闪耀着独有的金色光芒穿越历史尘埃射向我的内心。这份厚重和古朴的历史感如此珍贵,瞬间触动心灵,打开了我对党徽历史作深入探索和认识的闸门。
今天我们所熟悉的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徽的式样,是党诞生75年之后得以规范,81年后才正式写入党章的。党旗、党徽就是在这段历史进程中成为凝聚民族力量的象征和旗帜,成为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壮丽史诗的重要见证。
1950 年,中共中央组织部拟定的党旗制作方案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具有国共合作意味的旗帜、徽章
中国共产党的党徽是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锤头是工人的劳动工具,象征着工人阶级;镰刀是农民的劳动工具,象征着农民阶级。锤头和镰刀是中国人口最大多数的劳苦大众的象征,以锤头和镰刀为元素组成的党徽,清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最初即已坚定确立的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初心使命。历史上,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并无统一的旗帜与徽标,但在保存不多的曾经使用过的旗帜、徽标实物中,镰刀和锤头是革命初期的标识图案里使用最多的元素。1927年8月,经过血与火的斗争,毛泽东充分意识到中国共产党要有自己的旗帜,他以中共湖南省委名义给中共中央的信中提出:“我们不应再打国民党的旗子了。我们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我们则应立刻坚决的树起红旗……”9月9日,毛泽东、卢德铭等在湘赣边界领导发动秋收起义,部队统一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打出第一面革命的红旗,旗号定为“镰刀斧头”。从此,中国共产党人鲜明地举起了自己的旗帜。
1945年"七大"期间,中共中央成立了党旗党歌委员会,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征集了230多幅党旗设计稿
中共七大召开期间,中共中央专门成立党旗党歌委员会,开展党旗征集活动。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收到来自延安党政军领导机关、中央党校、鲁迅艺术学院、联防军政治部等单位和个人的230多幅党旗设计稿。总体来看,应征图样基本以红、黄两色为主色调,红色象征着革命,黄色代表革命的万丈光芒,意指无产阶级必将取得革命的胜利,开创无限光明的新世界。图案意象上,以镰刀、锤头、枪矛、五角星等元素出现的频率最高。
1996年9月,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徽制作和使用的若干规定》,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徽有了统一而明确的规范
1950年6月,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党的生日到来之际,各地纷纷询问党旗事宜。中央组织部就党旗制作作出规定:“旗面为红色,长方形,其长与高为三与二之比,旗面左上方缀黄色镰刀斧头。旗杆套为白色。”“党旗国旗同时悬挂时,国旗在右党旗在左。”直至1996年9月21日,经中央批准,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党旗制作和使用的若干规定》指出:“中国共产党党旗为旗面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规定》共12条,对党旗党徽的性质、式样、规格、制作和使用等都作出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并附有标准图案和制法说明。至此,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徽终于有了统一而明确的规范。2002年11月,新修改的党章增写了“党徽党旗”一章作为第十一章,对党徽党旗图案的性质、制作和使用作出了明确规定。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历经81年,党徽党旗制度在党章中得以确立和规范。
1996年,中共十五大会场悬挂96式标准党徽
2002年,党的十六大通过《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党徽党旗"作为一个章节写入新党章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为展现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坚定理想信念、彰显精神力量,锤头和镰刀组成的党徽成为我本次创作的叙事图像。我将画面的创作重点放在对党徽的细节刻画。在表现方式上,力争由绘画表象阐释精神内涵,通过视觉化的党徽图像唤起观者对曾经革命岁月的情境再现,感受到党徽所折射出的革命光辉,使百年红色历史永远镶嵌于我们的记忆中。在叙事风格上,采取写实表现手法,在构图上强调以党徽为中心,造型上突出锤头、镰刀和五角星,色调讲求历史氛围感,设定正面光线凸显党徽的光辉形象,采用细致的笔触对党徽进行充分刻画,发挥水彩画所独特的特性达到对党徽的写真描绘。红色象征革命,黄色的党徽象征光明,在画面中红色袖章上这枚经历岁月洗礼的党徽虽因时光的侵蚀而生出斑斑锈迹,但在光线下依然散发出光芒四射的生命力量穿透画面,以强烈的视觉效果带来一种精神感召力和艺术感染力,突显出党徽永葆党的凝聚力、生命力、战斗力。
革命光芒不息,红色精神永存。党徽是对红色革命精神的熔铸,被赋予无穷的精神力量,它激励着一代代共产党人拼搏进取、砥砺前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的传承、红色基因的赓续。当前的时代环境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素材资料、也为艺术家提供更宽广的创作空间,特别是在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的热潮下,艺术工作者要在社会主义文艺观的指导下,将时代的审美、思想的深度和现实的温度有机融合,以个性化艺术语言讲述历史与时代,多维度展现共产党的光辉历程,《熔铸》以党徽为重要党史图像传承红色基因、铸绘民族精神,正是响应时代创作要求的一次实际践行。(董海全)
画家简介
董海全,全国艺术科学专家库成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山东省政协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九届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第十二届“泰山文艺奖”评奖委员会成员,山东水彩画会副会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水彩艺委会副主任,山东画院油画、水彩画创作室主任,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库成员,山东画院研究部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