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大师列传 | 著名画家王明明:入诗情画境 写时代新风

来源: 文化视界 2022-10-02 14:08:38
  二十一世纪中,中国画家处在一个条件非常优越的时代。从单纯的笔墨追求中走出来,融入这个时代。

大师列传 | 著名画家王明明:入诗情画境 写时代新风

2022年6月,在北京画院美术馆的一个展览上,一百首经典诗词以传统水墨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它的作者就是著名画家王明明。他以诗入画,以画抒怀,用十三年孜孜以求的精神,创作了一部画与诗、今与古的时空交响。

“苦老(李苦禅)第一次见我时送了我两个非常珍贵的小陶瓷摆件,一个公鸡、一个小马……”

王明明:1958年,在王府井的和平画店,很多艺术家都在那里面笔会,现场画,谁要买就买走,我爸爸就带我去了。去了以后我就看他们画画,那个时候我也有一点儿小名气,人家认识我,说这是个小画家。很多老画家就说,让小画家也画一张,我当时画了一张鲑鱼,上头拴着一个绳儿。大家都很高兴,说大画家卖多少钱,小画家也卖多少钱,后来还让另外一个画家买走。这个时候李苦禅先生就过来,他也非常喜欢我,跟我父亲说,你有时间带孩子到我家来,我给他看看画。就这样,我们就去了。今天我也带来了两个非常珍贵的小的陶瓷摆件,一个公鸡、一个小马,这是苦老(李苦禅)第一次见到我的时候,临走时他送的。所以就一直在珍藏着这个。

大师列传 | 著名画家王明明:入诗情画境 写时代新风

苦禅先生给我做了很多课徒稿。他说,我示范给明明看,是要增加他的胆魄,不以其技法限其本能。他就是说我的技法不要限制你的这种心性。我觉得他作为一个教育家,告诉孩子你不要临摹我,要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大师列传 | 著名画家王明明:入诗情画境 写时代新风

李苦禅课徒稿(局部)

“我在工厂一待待了十年,虽然条件非常艰苦。十年时间我总结起来,完成了绘画中的重要转型……”

1969年,十七岁的王明明正值青春花季,对绘画艺术怀揣无限的憧憬。然而就在这一年,他的绘画之路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转折。王明明被分配到北京手扶拖拉机厂,成为一名铣工。

手中的画笔变成了一把切割加工金属零件的铣刀,每天工作结束后,他的双臂都疲惫、酸胀。但是王明明并没有因此消沉,反而抓紧一切空闲时间习画,背起画夹到处写生。

大师列传 | 著名画家王明明:入诗情画境 写时代新风

王明明写生作品(局部)

有时刚离开车间,手还累得发抖,他就先画大线条枝干,等体力恢复一些再勾勒细节局部。就这样,王明明始终坚守自己的理想,以乐观自信的心态继续磨练、提升画技,不断取得进步。

大师列传 | 著名画家王明明:入诗情画境 写时代新风

《渔民》(局部)

王明明:在工厂里我一待待了十年,虽然条件非常地艰苦,那个时候业余的时间,那就到周边的郊区就去画速写。我觉得十年时间我总结起来,我完成了绘画中的重要的转型,就是对造型的训练,对创作的基本的规律把握。

“这个时候我就决定要从题材拉开距离。就是画古代题材,慢慢地去进入传统绘画之中。我觉得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是个活水……”

1977年,王明明在恩师周思聪的提携下,获得了特招进入北京画院的机会。进入北京画院后,他抓住一切机会向身边的名师请教,积极学习实践,人物、山水、花鸟乃至书法,不断充实自己。然而,就在他眼界大开、兼收并蓄的同时,也造成了创作风格上的杂糅。

如何才能另辟蹊径,在画坛上独树一帜?王明明开始了长久的思考。

大师列传 | 著名画家王明明:入诗情画境 写时代新风

王明明:就是说你自己感到很迷茫,不知道往哪条路上走?如何跟老师拉开距离,不是背叛老师,我觉得艺术就要有自己的主见。包括周思聪、卢沉等几位老师,在我艺术创作中起重要作用。可是我在画现实题材的时候,跟他们就靠得很近,所以这个时候我就决定要从题材拉开距离。就是画古代题材,慢慢地去进入传统绘画之中。这个时候我觉得,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是个活水。

“你要从历史的长河里边去确定的话,你就会有信心,我认识到中国的艺术必须按中国的来走。”

1980年,王明明以杜甫的《春望》为题材,创作了历史人物画《杜甫》。作品中,他在遵循传统笔墨规律的基础上,塑造了杜甫的形象,并大胆借鉴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在画面背景里叠加了诗中涉及的人物群像。这种画出诗人构思意境的想法非常有新意。

1981年,王明明又把目光投向另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他前往汨罗江采风,创作了历史人物画《招魂》。这幅作品中,他在艺术上的探索更进一步。屈原的形象若隐若现于烟气之间,更有力地表达了诗歌的主题与意境。从此以后,王明明似乎找到了一种与前辈不同的艺术表达,那就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用今天的视角与传统对话。

大师列传 | 著名画家王明明:入诗情画境 写时代新风

《招魂》(局部)

然而,就在王明明刚刚找到自己的创作方向时,又一个新的困境不期而至。那时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东西方文化碰撞之下,西方艺术大量涌入,使得很多中国传统艺术的观念和方法,开始受到质疑,王明明和身边不少传统国画家陷入到困惑之中。

王明明:那个时候的确对中国画的冲击非常大,基本上否定了中国画的方法。大家很迷茫,不知道是学习西方好还是学习传统好。我1983年去了一次法国,去了十天。我看到了很多博物馆的画,当时也非常震撼,可是我回来以后很多朋友问我,你觉得法国怎么样?我说太棒了,第一次出国,以前没有看到那么多西方的绘画。他说你变不变,那个时候我也没改变。

大师列传 | 著名画家王明明:入诗情画境 写时代新风

你要从历史的长河里边去确定的话,你就会有信心,我认识到中国的艺术必须得按中国的来走。所以这个时候它不在样式,它是整个内心的文化,给它以什么样的支撑,你要表现中国的最本质的东西。

“我做人、干工作是入世的;我的作品能让人静下来,是出世的。”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王明明遍访名山大川,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他将自己游历时的感悟绘诸笔端,在自然山水间与古人进行心灵对话。

1988年,王明明创作了第一部手卷《东坡先生承天夜游图》,而另一部手卷《东坡赤壁怀古图》,则更体现了王明明绘画风格的成熟。王明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创作方向:以诗意画为抓手向传统溯源,入诗情画境,写时代新风。

从2006年起,王明明开始构思创作一套册页,将他多年来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通过诗意画的方式表达出来。他画“念天地之悠悠”的旷远,画“但愿人长久”的浪漫,画“劝君更尽一杯酒”的深情,王明明越画越纯熟,渐成风格。

大师列传 | 著名画家王明明:入诗情画境 写时代新风

王明明:我是1978年到了北京画院,1987年北京画院就看我年轻,就让我当艺术室主任,1990年当北京画院副院长,2000年接画院主持画院,一直到2017年底。很多朋友问我说你工作那么忙,可是你画的画是静的。我说我做人、我干工作是入世的;可是我画出来的作品让人静下来,是出世的。所以在我的艺术生涯中,真正画画的时间非常少,实际上很多都在一种业余状态。

2006年到2007年画了一些,画了二十张后来也就放下了,2015年以后我才打开再去看,可以陆续地画,多半是我离开这个岗位,2017到2019年把它完成的。很多人问你干吗不用最短的时间画出来?其实完全可以,你要做好计划可以画出来。
我觉得这么多年我的一个收获是什么?读诗,去画一张一张的诗意画,实际上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理解的过程。所以中国画难就难在我的体会,就是你慢慢积累的一个时期,它所悟到的东西都不一样,它有一个时间的过程和一个酿酒一样的转化过程。

大师列传 | 著名画家王明明:入诗情画境 写时代新风

《秋词二首(其一)》

大师列传 | 著名画家王明明:入诗情画境 写时代新风

《静夜思》

大师列传 | 著名画家王明明:入诗情画境 写时代新风

《将进酒》

王明明:入诗情画境 写时代新风

中国画发展到今天,对于中国画的这个创新与继承的问题,我觉得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习总书记对于这个传统艺术的传统文化的这个传承,讲得非常地精辟,他是战略上的一个整体思考,非常有战略意义的。中国画如何进入艺术高峰?思考这个问题,一个是学习传统,一个是面向传统如何去继承。

我在接待几个欧洲的博物馆馆长的时候,我去请他们看我们画院的齐白石的作品,他们非常地欣赏。有些作品也是二十世纪的大师画的山水画,他们看完了没有任何的表示。可是这个大师是一个我们看已经是非常传统了,可是他有西方的有些痕迹,并不是中国的。我从他们欧洲博物馆馆长的眼神里头都看出来,他们在寻找的是与他们风格和他们所体现的画家的不同的特殊性。齐白石就是一个代表。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画特有的东西,那我们必须给它保留和强化。

我一直在寻找什么是中国精神,什么是中国的意境。我有一个体会,在寻找中国意境、中国境界和中国精神的时候,只有我们中国从老祖宗那边,从一脉相承的里边去寻找这些大道,去提取中间的营养和基因,这才是我们最后能掐出来的形而上精神的东西——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

我特别地欣慰的是,最近这些年,我去看很多的古代经典的这个博物馆的时候,参观的年轻人非常多。他们是觉得这东西好,看得懂、去吸收,这个就预示着就是说我们传统绘画的这种生命力。

作为一个中国画家,有灵性、修养好、人品好、画风正,这个很重要,对社会你产生什么样的效应?社会责任在哪儿?对文化建设你要起什么样的作用?这个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很多独立思考的东西,是心胸问题、眼界问题,要画到那个高度才能留住。没有产生有说服力的作品,一切我觉得都是苍白的。

二十一世纪中,中国画家处在一个条件非常优越的时代。从单纯的笔墨追求中走出来,融入这个时代。去研究传统,去体悟传统,从我们的最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找这样的答案,以自己的擅长为基础去实践,才能找出来我们中国特有的艺术之魂。(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大师列传》)

画家简介

大师列传 | 著名画家王明明:入诗情画境 写时代新风

王明明,1952年5月出生于北京,山东省蓬莱县人。国家一级美术师,无党派代表人士。

自幼酷爱绘画,儿童时代的作品曾到三十几个国家展出,曾获世界儿童画比赛特等奖、一等奖。长期刻苦学习和创作,求教于吴作人、李苦禅、蒋兆和、刘凌沧、启功、卢沉、周思聪、姚有多等诸名家,打下坚实的绘画基础。1977年考取中央工艺美院未入学,1978年10月调入北京画院从事专业创作。

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大型画展,曾在新加坡、日本、加拿大等国,和北京、香港、台湾等地举办个展及讲学,出版多种个人画集。

1990年3月-2000年5月任北京画院副院长,2000年6月-2002年2月任北京画院常务副院长主持工作。2002年2月-2017年11月任北京画院院长。2000年8月-2009年12月任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2010年1月-2015年4月任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曾任: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北京市人大代表。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第六、第七、第八届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第四届、第五届北京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统战部海外联谊会副会长。北京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北京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央文史馆馆员。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