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创作
山水画的写生主要还是强调深入生活,是生活与创作的关系问题。纵观中国山水画史,大凡有成就的山水画家,不论风格存在多大差异,他们的独特创造,无不是从师法造化中得来。
继承传统,不能只研究传统技法,更重要的是学习古人的精神。古人尚且坚持师法造化,当代艺术家面对一个从来没有过的更加广阔的世界,肩负着时代的重任,有什么理由不到生活的源泉中去认识、体验,去发现前人不曾发现的美?从而创造具有时代精神的个性化笔墨。
我更是一直坚持到生活中去画写生,积累了不少素材。后来创作不论题材、构图或者表现的感受,都是源于这些生活积累。就此,我谈几点体会和看法。
一
画家要热爱生活并坚持深入生活
热爱生活才能发现生活里的美。上世纪70年代初,我第一次去胶东石岛一带体验生活,独特的海草石屋映衬在蓝色的大海和金色的沙滩上,童话般的景象深深地吸引了我,我一下子就爱上了这片土地。在此后的20多年里,我一有机会就去,先后不下十余次,累计时间超过半年多。石岛、俚岛、成山、龙须岛以及威海、蓬莱、长山列岛、竹岔岛等,我差不多把胶东半岛的渔村画了个遍,积累了几百张速写稿。1984年,为了迎接第六届全国美展,山东美协组织画家深入生活,我仍然去了胶东,回来后与吕学勤、李承志先生合作了《渔岛春汛》组画,入选当年全国美展。
▲ 《石岛渔家》 135cmx135cm
感情的投入,除了真挚的爱,也有与大自然的情感互动。例如,有的景象能触动你的心灵,让你震撼。面对大自然的挑战,人站在那里,显得很渺小。画家只能希望用艺术的想象来征服她,把她精神的一个侧面刻画出来。
二
山水画写生、创作要注重人文关怀
古人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自不必说,行万里路确是画家的必修课。到生活中去了解社会和人,到名山大川去观察、体验、纪录、研究山川自然的万千变化,“饱游饫看”“搜尽奇峰打草稿”。同时,行万里路还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各路名景中沉淀的数千年文化遗迹,是一个无限大的课堂,不论是名寺古刹、洞窟佛像,还是帝王将相祭天供佛的宏伟建筑,都饱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并记载着历史的变迁。山水画家对这些历史遗迹的了解,有助于提高作品的人文精神内涵。
这些虽然不是主要的,但如果画里边有点人文关照,则可以拓展作品的精神内涵。
▲ 《明湖新姿》 160cmx160cm
三
丰富的生活积累是画家创造个性化笔墨的关键因素
传统笔墨技法是中国画构成的基本要素。千百年来,历代画家在创作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笔墨技法,尤其是山水画的各种笔墨技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例如山石皴法、云水画法、松树及杂树画法、点景人物画法等,这是中国画特有的技法形式,是其他任何画种都没有的。这些技法为后人的学习提供了方便,学习山水画必须认真下苦功,努力掌握这些技法,这是画家必备的基本功。但是,前人这些技法无论多么丰富,也不可能满足新时代的需要。现在人们的视野极大地拓展,认识世界的能力极大地提高,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为画家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天地,表现这些新的题材、新的感受以及适应现代人新的审美取向,要求画家必须有新的突破,套用原有技法是远远不够的。吴冠中先生批评说有人在美国画了一些写生,一看还是黄山、庐山,只不过加上了点美国的小房子而已,这样的笔墨等于零。结论虽然极端,但这个道理是对的。1995年,我在俄罗斯期间画过一批写生,我倒是经常记起吴冠中先生这句话。
▲ 《黎明》 68cmx68cm
▲ 《钟声》 68cmx68cm
在创作过程中,我给自己定了两条要求:第一,画出来以后一定是中国画;第二,让观众一看这是画的俄罗斯。尽管这些试探未必都是成功的,但却是非常有益的。这些传统里没有的题材,正可以逼迫你想办法去突破,这样才能促进笔墨技巧的发展。对画家而言,只有不断地突破,才能使自己的笔墨具有个性化。
传统山水画的空间处理,不论是“三远”说也罢,“以大观小”说也罢,都是意向性的。所谓“四维空间”,是把不同时间、不同角度看到的景象组和在一个画面中,不追求严格的透视关系,所以画面的构成就很自由,这正是传统山水画的高明之处。但是,古代没有高速公路、堤坝、桥梁以及大的几何体建筑群。山石、树木、云水等只要有适度的近大远小变化即可,画面中没有明确的视平线和消失点。这正是传统山水画的高明之处,然而也有局限性。今天的山水画描绘对象,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实场景无法回避透视消失现象。在处理生活场景时应该通过透视规律的运用,来增强画面的真实感和空间感。
中国传统文人画追求的是“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水墨世界,不触及透视之类的问题,但表现现实生活的创作,尤其是画大场面的作品,应该借助透视方法的运用,增强画面空间深度感和层次感,防止出现“小船悬在天空”的错误。
生活为画家提供新的创作题材的同时,也对表现技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是指别人、前人没有这么画过,自然没有可以直接套用的技法,这就需要画家去创造。传统技法极为丰富,尽可以运用,但一定要有突破,有能够体现个人独特感受的一些技巧和方法,这样才有可能形成个性化笔墨。
四
深入生活必须坚持动手画
山水画创作必须深入生活,这已经是不争的道理。但如何体验生活,却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画强调主观精神的体现,强调用心灵去感悟自然之境,注重意的表达和追求神似,所以不必进行写生,“目识心记”即可达到认识生活的目的。此话不无道理,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画家必须有“心”,有“终日在岩边林畔徘徊凝思,朝暮观察自然景象,以至月夜雪天也不忍离去”的精神才可以做到。我们提倡深入生活一定要动手画,我曾多次带在校学生和各种培训班学员外出写生,我坚持带头画,也要求学生多画。在现场多画写生并不影响“用心灵去感悟自然之境”,恰恰相反,在画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现更多的东西,从而能更深入地感悟“自然之境”,进而建立起情感的交流。
▲ 《大明湖速写》
▲ 《趵突春雨》 68cmx68cm
只有坚持长期不懈的画,才能为以后进行创作积累起需要的素材。这些写生稿不仅记录了当时的情景、形象,也许已经播上了灵感的种子,若干年后,当你翻阅这些旧稿时,经常可以闪现灵感的火花,点燃你创作的欲望。近年我创作的《长海寻梦》渔岛组画,参考的素材全是三四十年前的写生稿。当时出于喜爱,凭感觉画了不少速写,但目的并不明确,没有想过将来作为山水画素材,只从兴趣出发,画的多数是小景,大场面画得不多。倘若当年只去“目识心记”,恐怕那些心灵感受也早都忘光了。
最后,再给青年朋友强调一点,到生活中去画速写,不仅是为了搜集素材,对基本功训练来说也是不容置疑的。
广义上讲,造型艺术最重要的基础就是造型能力,山水画毫不例外。多年来,人们常常拿出倪云林“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当作文人画创作的格言。倪云林确实在《答张藻仲书》中写道:“仆之所谓画者,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的话,他的确达到了这个境界。倪云林有渊博的家学和过人的悟性,并曾经花20多年时间漫游太湖周边的江阴、宜兴、常州、吴江、嘉兴、松江等,对太湖清幽秀丽的湖光水色精心观察,对山石树木的形态加以集中、提炼、概括,逐渐形成了个人风格。就拿倪云林画的杂树为例,一枝一干皆取自自然,形态、穿插极其严谨,堪称古代画树的经典之作。故黄宾虹说“云林杂树最有法度”,这个法度,就是规矩,就是形神兼备。
我曾对学生说,如果没有倪云林的功底,切不可讲“逸笔草草”,还是下点苦功比较保险。全面的基本功是画家的看家本领,尤其是生活功底,到老都离不开。(丁宁原)
画家简介
丁宁原,1939年生于山东省青州市,1962年毕业于山东艺专美术系国画专业。1976年参与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的恢复筹建工作,曾任美术系主任,山东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美术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为山东美术家协会顾问,山东画院艺术顾问,山东师范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