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既写实又写意,著名画家陈孟昕为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

来源: 文化视界 2022-09-07 14:40:33
  在当代中国画坛,陈孟昕的工笔重彩人物画以其繁密的构图、独特的造型、瑰丽的色彩而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当代中国画坛,陈孟昕的工笔重彩人物画以其繁密的构图、独特的造型、瑰丽的色彩而受到人们的关注。他生于冀南,后来生活于湖北,在武汉度过了自己最重要的艺术创作期。在移居北京后,其作品风格更加稳重醇厚,在当代画坛具有较强的艺术影响力。他为人谦和,作品咫尺间无不显示出他的谦虚大度和洒脱奔放。如今笔者研究他的艺术创作,旨在通过对其作品多方面的深入分析,探究其作品独特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情趣,以期对当下工笔重彩人物画的发展有所引导和启发。

既写实又写意,著名画家陈孟昕为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

  构图:以密为体,古为今用

  唐代张彦远曾在《历代名画记》中就绘画之疏密二体作了精彩的论述:“顺陆之神,不可见其盼际,所谓笔迹周密也。张吴之妙,笔才一二,像已应焉,离披点划,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也。若知画有疏密二体,方可议乎画。”在此之后,密体和疏体逐渐成为工笔和意笔的近义词。在艺术表现上,陈孟昕的作品无疑属于密体的范畴,他的密不仅表现在线条上,更表现在构图的繁密上。在他的不少作品中,密密麻麻的人物形象穿插于或密林、或屋舍、或山峦间,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繁密的布局和饱满的构图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特色,其作品的超高识别度也由此得到确认。他曾说:“创作中不排斥偏执,只有把个性的某一点发挥至极致,清除华丽的杂质,繁就繁到家,简就简到位,才能使作品耳目一新,富有感染力。”很显然,这是他基于创作实践的真切体验和独特感受而作出的阐释,令人颇受启发。

既写实又写意,著名画家陈孟昕为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

  以密为体的图式语言已经成为陈孟昕的主要表现风格,代表作品有《一方水土》《碑颂》《暖月亮》《腊月》《雪域祥光》《唐蕃古道风情录》等。其中的《一方水土》完成于1994年,同年获第8届全国美展优秀奖。该作以排山倒海之势,在两米见方的画面上以鸟瞰式的视角安排了100多个高约30厘米的男女人物形象,人物与人物之间通过屋舍、植物树木及云朵分割连接,与我国古代壁画的图式经营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幅作品可谓陈孟昕艺术成功的肇始,也使其在中国人物画坛占有一席之地。美术评论家杨悦浦曾撰文称这幅作品“是90年代初期中国美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标志着陈孟昕在工笔画艺术风格上的成熟,并具备了一套完整而又独特的创作体系”。以多年来,陈孟昕沿着这条道路一直走到现在,这种风格在他笔下逐渐成熟并不断结出丰硕的成果,为人们带来不断的惊喜和视觉享受。

既写实又写意,著名画家陈孟昕为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

  色彩:楚风汉韵,瑰丽丹青

  也许是受到了荆楚浪漫主义艺术风格的浸染和熏陶,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陈孟昕在色彩表现方面开始尝试用浓郁灿烂的重彩风格来创作作品。早期作品有《靠近太阳的彼方》《秋之祭·蔡和森与向警予》等,这一时期的作品创作尚处在风格探索期,色彩表现较为拘谨和单一,但图式经营已基本确立,为以后的创作奠定了基础。上文已述的《一方水土》,作为他确立自我风格的代表作,其成功不仅表现在图式营造上,更表现在色彩运用上。该作的整幅画面以蓝绿色调为主,间或暖赭,在蓝绿底色的基础上作渲染描绘,间用彩粉堆磨技法,使整个画面色调统一而又富有变化,呈现出神秘瑰丽的色彩美感。关于用色,陈孟昕有着一套自己的经营理念,他说:“我比较喜欢用线时一点也不脱离对象,每一根线都能从对象原型上找到根据,但在塑造时,也就是分染和用色时,比较主观,也就是说在画线稿时,离不开物象的参考,或速写或照片资料,但在分染上色的制作过程中不要任何原型作参考,完全凭主观意志和自己的审美理想来分染绘制。”"除了蓝绿色调,陈孟昕还喜欢用紫红色调、黄薪色调等来进行创作,前者如《碑颂》《暖月亮》《雪域样光》《唐蕃古道风情录》等,后者如《思君如满月》《思君如流水》《天地氤氩》《云过天长》等。画家在这些作品的色彩表现上皆抛开了一般的客观色彩概念,代之的是以强烈的、主观的色彩为主要手段,创造出一种别样的“以情写形,以心造景”的艺术氛围,所以,我们看陈孟昕的作品常常有一种游心物外的感觉,那是因为画家给我们创造了一个超越现实之外的“精神家园”。

既写实又写意,著名画家陈孟昕为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

  造型:写实与变形,东方与西方

在当代中国人物画坛,写实主义画风仍然是主流,20世纪初从西方引入的写实主义造型理念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演变仍然具有强劲的生命力。陈孟昕的艺术成长期是20世纪80年代,学艺早期也深受写实主义画风的影响,在人物造型表现上也具有一定的写实因素,但他更喜欢在写实表现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审美理念,用自己对造型的独特理解去重新加工改造对象,将眼中之形象变成心中之形象,即将客观之形象变成主观之形象,完成艺术形象的自我转换。他说:“夸张变形必须有感而发才会生动,不要一夸张就程式化,一变形就低级。造型是感情的产物,而不是理性的产物,要自然流露、真情流露,在造型上只有夸张才能入木三分。”

既写实又写意,著名画家陈孟昕为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

无论是早期的《一方水土》《碑颂》《暖月亮》《腊月》,还是近些年的《雪域祥光》《唐蕃古道风情录》《艳阳高秋》《云过天长》等,陈孟昕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造型方法和造型理念,能够非常自如地运用其独特的方法和理念来处理人物形象,逐渐形成了其别具特色的“陈家样式”。具体特征是:人物形体具有膨胀感,头部扁平外延,人体宽厚丰实,肢体横长竖扁,手臂上粗下细,在总体上着力营造人物的厚重宽实,不求人物的纤秀细娟。在《腊月》《雪域祥光》《唐番古道风情录》等作品中,夸张变形后的人物形象具有浓厚的个性化特征,形成一种明显的造型符号。我们知道,在艺术表现上使人能够轻易识别出一个画家的面貌特征,这对于一个画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优秀的画家所必须具备的。关于线条,他也有自己独到的运用方式——他的绘画工具并不局限于毛笔,更多情况下使用直管水笔,他将管笔分成浓淡和粗细多种类型,根据实际需要来灵活选择不同的管笔,以勾勒形象。他认为用这种工具来画线描别有一番趣味,这一点也是他不同于一般人物画家的地方。

既写实又写意,著名画家陈孟昕为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

  结语

  20世纪90年代初期,是中国工笔重彩画迎来复兴的重要发展阶段。此阶段各种风格样式如百花争艳,异彩纷呈。对于陈孟听工笔重彩人物画的风格探索,范迪安曾说:“陈孟昕的作品总是具有一种大视野的景象,在宽阔的结构中,自然景观与人文气象融合在一起,人的生命与大自然的生命共同显示出生机,对生活与生命的热爱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丰富绚丽的色彩。读陈孟昕的工笔人物画,往往能令人唤起一种家园意识。这种意识,来源于我们在画面的阅读中所联想到的某种生活记忆,某种对超越于现实的澄明之境的向往,进而,这些意识,也能使我们沉醉于充实的图像所弥漫的古雅的气息,并返回到那些绵长的诗情。”陈孟昕的工笔重彩人物画如一幅幅绚丽的诗篇,充满了浪漫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色彩,他将丰富的少数民族生活图景融汇于心,用心和情感重新编织了一幅幅理想化的少数民族生活画卷。他的作品既是写实的又是写意的,为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的发展又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其社会现实意义不容忽视。

既写实又写意,著名画家陈孟昕为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

  不少人认为,当前的中国工笔人物画处在彷徨时期,写实主义画风已持续了近百年,中国人物画在补足了造型欠缺这一课后好像又变得缺少了些什么,那到底缺什么呢?缺意境,缺趣味,缺精神内涵,陈孟昕的作品在此为我们作了很好的诠释。陈孟昕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新时代工笔重彩人物画的新典范,使我们在工笔人物画形式探索的道路上看到还有很多路可走下去。他的艺术实践告诉我们:艺术探索的道路上不能人云亦云。必须勤于思考,勤于探索,要敢于创造,甚至敢于偏执,唯有如此才能创造出独具个性的作品,才能在美术史上留下自己浓重的一笔。(牛金梁)

既写实又写意,著名画家陈孟昕为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

画家简介

既写实又写意,著名画家陈孟昕为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

陈孟昕,中国艺术研究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中国画学会副会长,现代工笔画院副院长等。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作品参加第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美展,获全国美展银奖一次,铜奖二次,分区展金奖一次,优秀奖五次,获省级届展金奖四次。承接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美协、国务院参事室等下达的四项国家重大美术题材创作项目。六十余次参加“北京国际双年展”等国家级展览项目,并多次参加法国“卢浮宫国际艺术沙龙展”等境外学术展览。获首届“文华奖大奖”和省“屈原文艺奖”“文艺明星奖”“文艺振兴奖”,荣立文艺三等功一次,荣获中宣部、中国文联、人社部授予的“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 责任编辑:周龙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