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著名艺术家李百钧的年画故事②——《芒种时节》创作故事

来源: 文化视界 2022-08-31 10:28:49
  《芒种时节》是母亲的成名作,也是2022年山东艺术学院年画保护工程的重要作品之一,每每说起《芒种时节》的创作过程,母亲都要深深的感谢山艺的培养,没有求学山艺的经历,也不会有《芒种时节》。

著名艺术家李百钧的年画故事②——《芒种时节》创作故事

《芒种时节》

  《芒种时节》是母亲的成名作,也是2022年山东艺术学院年画保护工程的重要作品之一,每每说起《芒种时节》的创作过程,母亲都要深深的感谢山艺的培养,没有求学山艺的经历,也不会有《芒种时节》。

  1963年8月到了毕业季,母亲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情深意浓的山艺,分配到了济南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1964年,山东省为了组织参加新中国成立15周年的全国美展,当时由山东省委宣传部领导王众音、严永洁部长负责,山东省文联党组成员孔林同志(著名诗人、《山东文学》主编)亲自抓这件事情,山东省美术家协会负责组织美协会员进行创作,母亲有幸参与了这次创作活动,也由此开启了母亲新年画创作的艺术历程。她走向工作岗位第一幅创作《芒种时节》,就是在这次创作活动中完成的,这是母亲影响力较大的一幅作品,是她求学山艺5年后的厚积薄发之作。

  1964年5月,母亲来到黄河边的一个生产队参加麦收,站在田边,眺望着如锦缎般连绵起伏到天边的麦田,心中充满着感慨。此情此景之下,母亲灵感涌动,立时构思出一幅妇女参加麦收的绘画作品。最初的时间母亲更加关注形式的美,把麦浪画成似海洋般波澜起伏,人物的动态与麦浪的起伏相呼应。但她似乎过分注重了美感,大家看了草图后中肯地提出:“虽立意深远,构思巧妙,但画上的人物缺乏劳动妇女朴实、泼辣的性格,不像在奋力劳动,倒有些像在跳舞。”

  第一轮的草图经过创作组审定后,母亲第二次来到乡下深入生活,她住在老贫农李大爷家里,和他的女儿“五好”社员李洪娥一起白天劳动、晚上共眠。每天早上四点多钟就下地干活,收工回来吃上张饼子,又忙着开会,脚不沾地得忙碌着。但她整日乐呵呵的,劲头十足。

  有一天她们顶着火辣辣的太阳翻地,衣服上出现了一道道的白碱,母亲累得实在是没劲了。母亲看着满身是汗的李洪娥问她,“累不?”“不知怎的,我看着这黄巴巴的土,就浑身是劲。”她望着正在灌水的稻田乐滋滋地说:“这一片,秋后就会全是金灿灿的稻谷。”听见这朴实的饱含激情的话语,母亲心里不由地涌动起一股要充分表现他们的创作冲动。

  所以第三次构图,画面上那位卷起衣袖、手握镰刀的妇女队长,就是热情似火、性格豪迈、勤劳朴实的“五好”社员李洪娥的写照;拾麦穗的大嫂是在爱社如家的贫农王大娘的影响下表现出来的;挑担子的小姑娘是母亲看到那些处处抢重担子挑的姑娘的典型,她们代替了原来口含麦秆、唱着山歌的人物形象。劳动的间歇,母亲把画稿拿出来请社员们提意见。在初稿中,为了强调妇女队长健壮、泼辣的一面,有意忽略了她的形象美。社员群众说:“队长的劲头是有了,就是长相不俊。”听到这个意见,使得母亲进一步了解到人民群众对美的要求,也确定了将内在崇高品质的美和外在健康的美完美统一起来的创作基调。

著名艺术家李百钧的年画故事②——《芒种时节》创作故事

著名艺术家李百钧的年画故事②——《芒种时节》创作故事

著名艺术家李百钧的年画故事②——《芒种时节》创作故事

著名艺术家李百钧的年画故事②——《芒种时节》创作故事

著名艺术家李百钧的年画故事②——《芒种时节》创作故事

著名艺术家李百钧的年画故事②——《芒种时节》创作故事

著名艺术家李百钧的年画故事②——《芒种时节》创作故事

著名艺术家李百钧的年画故事②——《芒种时节》创作故事

著名艺术家李百钧的年画故事②——《芒种时节》创作故事

著名艺术家李百钧的年画故事②——《芒种时节》创作故事

著名艺术家李百钧的年画故事②——《芒种时节》创作故事

  为了追求动的感觉,装饰趣味,母亲初稿上把裤脚都画得较宽。社员群众对此提出了意见,他们说:“像裙子,干活多么不方便。”“还费布哪。”母亲原本认为这是以前学的形式美的表现应用,色彩上的微妙变化,是最重要的东西。群众的话语使母亲深深地体会到,真正重要的东西是劳动人民的生活,是群众的智慧。

  《芒种时节》在生活艺术和艺术生活的交融中创作着,热火朝天的年代、热火朝天的场面、热火朝天的热情融在一起,浑然天成地凝聚在画面上。《芒种时节》于1964年9月份完成并选送上海,参加了全国美展华东地区的预展。山东省共选送了37幅作品,其中新年画占了16幅,与山东艺专有着学缘关系的作品14幅,在全国形成了较大的影响。

  在上海开会的孔林同志来电话通知母亲尽快赶往上海参加座谈会,山东省群众艺术馆山东潍坊年画创作和研究的专家谢昌一老师亲自带着母亲赶到上海参加了在锦江饭店召开的座谈会。母亲的发言题目为《我与〈芒种时节〉》。开会前孔林同志亲自为母亲修改文稿,母亲浓重的胶东话使她在发言时大家如听天书,谢昌一老师不辞辛苦临时充当了母亲的同声翻译。母亲在大会发言中对画面色彩的处理讲道:“色彩上我把原有的浅黄麦浪改为中黄色,前面的麦穗甚至加用桔黄色,以加强丰收的强烈气氛。人物服装也采用大红、大绿和蓝印画布(构色线)。为表现出阳光下在金色麦浪中人物的阳光感,就把原有的红、绿、蓝,甚至黑都降了一格,减弱各色之间的对比关系,增强了画面在阳光下的整体效果。”会议的气氛十分热烈,林风眠、傅抱石等专家学者对母亲深入生活进行创作的思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鼓励,认为:“‘芒种时节’继承了敦煌壁画的传统,对麦浪和麦子的处理疏密合理,色彩的整体效果很好,对人物的形象进行了高度概括,劳动妇女的特征明确,同时又显现了新年画的装饰特性。勾线有力,节奏变化有很好地掌控度,在山东作品中很突出……”。

著名艺术家李百钧的年画故事②——《芒种时节》创作故事

著名艺术家李百钧的年画故事②——《芒种时节》创作故事

著名艺术家李百钧的年画故事②——《芒种时节》创作故事

著名艺术家李百钧的年画故事②——《芒种时节》创作故事

著名艺术家李百钧的年画故事②——《芒种时节》创作故事

1964年9月的《文汇报》发表了浙江美术学院倪贻德教授《美术革命文化道路上的新收获》一文,文章中说:“这些年山东在改造潍县旧年画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这次拿出了出色的成绩……白逸如的《书记开会回来了》、李百钧的《芒种时节》等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1964年10月的《解放日报》也先后发表评论文章,其中吴咏青的《写时代新貌,传革命豪情》观华东地区美术作品展览会:“……许多作者热情描绘生产线上的美好景象。年画《芒种时节》(李百钧作),描写公社女社员们兴高采烈迎接丰收的场面,淳朴的人物形象。明亮的色彩,流畅的线条,构成了活跃、愉悦、热烈的情调,有效的适应了表达主题的要求……”另外一篇文章《提高思想,勇于创造》写道:“……《芒种时节》则吸收了敦煌壁画变形的手法和浑厚、明朗的色彩效果,画面有较强烈的节奏感和装饰性。……年画的作者对如何适当的处理年画变形,也作了一些新的尝试。如变形较大,装饰性较强的胶版年画《芒种时节》中的人物形象,就是作者根据生活中的人物形象经过反复修改而画成的……”

1964年金秋时节的上海之行,年仅23岁的母亲开阔了绘画的视野,也有幸认识了林风眠、钱松岩、傅抱石、亚明、李慕白、金梅生等艺术前辈,他们的大师风范、高尚情操、艺术修养,都深深的影响着年轻的母亲,使得她有了更加明确的艺术追求和人生奋斗方向。在我看来,淡泊明志、俭以养德既是母亲的性格特征、处世之道,也是她的绘画风格、艺术品质。上海之行是母亲绘画之路上的第一个里程碑,《芒种时节》既是反映农忙收获的季节,也是母亲的收获季节,当年仅《芒种时节》首版的各类印刷品就达到了5万张,还做成工艺品印在小学生铅笔盒上,以及鼻烟壶内。

著名艺术家李百钧的年画故事②——《芒种时节》创作故事

母亲淡泊明志、俭以养德的艺术性格也是在这一时期逐渐的起步形成,艺术前辈们的学识修养和人格魅力深深地影响着母亲以后的人生岁月。

1964年、1965年,母亲将《芒种时节》的多笔稿费寄往多个受灾的地区,年轻的母亲认为在国家发工资的工作中创作的艺术作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所得稿费理所当然地应回报给社会。其中1964年年底的第一笔稿费140元寄到遭水涝灾的广饶县油郭公社,公社党委在春节用以救济了三十六户烈军属及五保户,母亲本想无记名邮寄,邮局不同意,只好写了名字,但没有写单位。1965年济南市二轻局的工作组到当地搞“四清运动”,因为母亲当时所在的单位是济南工艺美术研究所,是济南市二轻局的下属单位,经当地干部反映,工作组才了解到母亲做的好事,结果好事一经“曝光”,引发了大家的“学习”,也引发了个别人的“猜疑”。

1965年年画《芒种时节》、《女炮兵班》参加建国15周年全国美展,之后由中国美术馆收藏。1965年选入“中国现代画展”,在日本东京美术馆展出。自此《芒种时节》也成为了山东新年画的代表性作品之一。(王大海)

艺术家简介

著名艺术家李百钧的年画故事②——《芒种时节》创作故事

李百钧,1941年生于烟台市牟平县,1958年考入山东艺术专科学校(现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装饰绘画专业,1963年毕业。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设计系主任、师范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少年儿童造型艺术学会理事、山东省文化行业高技能人才、中国文化行业高技能人才库成员。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