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成为东方绘画体系的主流。具有节奏感的笔触为画面增添了形式美,使得色彩相接相得益彰,给画面增添了赋有运动感的精神气韵,表现出了山水的千变万化之感。马新林的作品所描绘的景物豫在目前,运用不同的笔法表现,笔墨兼具,所谓是得之于心,应之于手。
马新林对中国传统写意笔墨,有至深的临习和研究,却不受传统所囿,通过广泛的写生与大自然之美的领悟,在细致观察生活的同时做到了神韵传达的生动和造型用笔的精准,使得其绘画作品生气勃发,郁郁生动。闲落枝头的小鸟,徘徊花阴的鹌鹑,振翅飞翔、穿梭于花木间的麻雀和异鸟无不神态安闲,仿佛其婉转的啼鸣就在耳畔,将人带入意境丰厚的画境。
对于在20世纪后期教育体系中成长起来的一辈,马新林与其他同时期画家不同的是他不平坦的艺术之路。他上过山、下过乡,当过兵、教过书,做过大队书记和县知青办副主任,同时还曾接受着师徒授受方式的学习。1983年,马新林参加孙其峰先生开办的花鸟画学习班,便因勤恳聪慧入孙先生门下,在其教导下慢慢成长起来,之后便将更多精力转移到绘画上。
以笔墨语言传达对民族文化精神的阐释与反思,诗书画印一体的艺术形式在新时代条件下重新焕发新的光彩。像马新林先生这样,一手以书入画,一手深入生活的创作方式,在新时代中国画土发展中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有至大,至刚,至中,至正之气,蕴蓄于胸中,为学必尽其极,为事必得其全,旁及艺事,不求工而自能登峰造极。"潘天寿先生这段论述给从艺者指明了方向。如果将这段语意对照马新林的艺术之路,几乎可以作为其艺术的注脚。
多年以来,马新林书、画、印兼修,又勤于读书、研古、探新,由于有着雄强的书法根基和深厚的文学素养。马新林笔下的花鸟作品用笔干净利落,笔力遒劲,生动优雅,在传达出花鸟绘画优美动人的同时,更能使欣赏者感受到他笔下的书写之美和抒情愉悦和画家张扬个性、寻求突破、追求卓越的心胸气概。
马新林始终认为:“美的创造、传播和继承,需带有着本民族、本时代的情感需要,在题材之外更是要不断深化其原有的精神内蕴。花鸟画作为民族心灵格式,在现代文明的背景下依然能够持续发挥其抒情功能。不同的是,在全球化的大时代背景下变得更为多元,也镌刻下这个时代独有的印迹,因而构成了其他时代、其他画种不能取代的独特性。”时代发展至今,花鸟画这一传统样式非但没有被现代艺术形式所同化,马新林通过花鸟画反映新时代现实主题的探索和实践,反而印证了传统花鸟画富于强大活性的自身原动力。
(来源:知乎“实话实说”)
画家简介
马新林,1956年10月1日出生于济南市,祖籍山东莱西市。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中国画专业,获得由关山月先生亲自颁发的文学硕士学位。中央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执行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国家博物馆近现当代艺术类藏品定级专家、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李可染画院副院长,荣宝斋画院首聘专家,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