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烂漫——沈光伟、沈光成作品展"将于8月26日至30日在潍坊市鲁台会展中心举办,此次展览也是第十一届中国画节的重要展览。沈光伟、沈光成兄弟二人都是从潍坊走出的中国画名家,他们风格迥异:一位传统,一位当代;一位专攻花鸟画,一位醉心山水画,在各自的领域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山·花·烂漫——沈光伟 沈光成作品展
主办:中国画节组委会
地址:潍坊市鲁台会展中心
时间:8月26日至30日
前言
画家如智者一般,明了自然的价值,并善用自己的体悟去发挥自然。究竟有什么存在于山水、花木与空气中,让我们沉浸、让我们文思涌动。“画令人惊,不如令人喜,令人喜不如令人思,令人思者谓之心画。”沈光伟与沈光成两位画家的作品中就流淌着这种对自然的洞见和思力。
印象里,光伟先生举办过多次梅花专题的展,相同又各不同。一段一梅花,一层一大千,抑或只是借由它想起自己惦念的人和事。舒朗的情绪、高古的韵致、幽玄的品味,隐隐浮动,在时空中慢慢打开。画如其人。纯色的抒写和笔力的恣纵唤醒了感官的敏锐,笔精墨妙的从容尽显生命的智慧,整个过程成就一段精神的行游。
光成的画多貌,挥毫率性,不泥陈迹。寻山问道十五载太行,他坚持从大的块面构成中获取山水精神的结构要素,笔瘦行宽,激起山岩、空谷、麁相以及画家所希望表达的所有微妙感觉,在色墨中,虚实浑然。万山列屏、一树一鸟、草木溪流终归纯粹。画面砂质的朦胧感,仿佛是夜空中的微光,“斜照处,荧荧。”
山花烂漫,闪烁着自然和生命的辉耀,这是绘画最为珍贵的部分。两位画家分别找到了自我与自然之间的舒适关系,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缘物生情愫,天真出自然。平淡里品见奇崛,磅礴中看见美好,如同天然的珠玑或辰砂,各有各的纯粹与恒久。
祝兄弟二人的画展圆满成功!(潘鲁生 中国文联副主席、山东省文联主席 壬寅新秋于千佛山下)
沈光伟 《梦里南枝召唤》 45×34cm
沈光成 《情系太行(五)》 50×40cm
沈光伟 《夜来踏雪见梅胎》 45×34cm
沈光成 《情系太行(二)》 40×40cm
沈光伟 《光福寺前老梅君》 45×34cm
沈光成 《情系太行(一)》 50×40cm
专家点评
朱良志(北京大学教授):
沈光伟先生的画无繁花渐入迷人眼的炫惑,而着力于不经意处发现生命的亮色。人脆弱而短暂的生命,需要这样的亮色来抵御坠落和萧聊。
我几乎能感觉到他笔触中流动的虔诚,没有草草应付,而是用心吟哦。他视画道为神圣之门径,就像一面镜子,映照自己的心灵,也向对话者呈上通灵透澈的心语。
先生的画不重陈述,而重“发现”,有一种独特的“思”力。在当代中国花鸟画的发展中,这是难能可贵的。在我看来,花鸟画作为中国艺术中最微妙的形式之一,不能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光有其形不能成其画,而其寄托也不能停留在梅花象征高洁、苍松象征伟岸之类的标签之上,花鸟画必须传达独特的生命智慧。
沈光伟是中国当代花鸟画坛的“学问型画家”,他以学问为画,当然不是以画来表现自己的渊博学识,而是以画来思考人生的问题。他深知,好的画不是悦人之目,而是契人之心。他说:“画令人惊,不如令人喜,令人喜不如令人思,令人思者谓之心画。”这个“思”,是他的画最重要的落实。在文人画的传统中,形、觉、生是三位一体的。文人画乃智慧之业,无“思”则不能自立,然“思”须建立在“觉”之上,而“觉”又必有真实生命的刺激,必直接面对外在生命(形)。思是觉中之思,觉是生中之觉,三位一体,以传生生之韵,以道天地之情。写生者,非道外在之模样,而存万象之风神;非外物之风神,乃自我生命之颖悟也。
张宏宾(旅美著名艺术家):
沈光成的画一扫那种人们司空见惯的仿古山水画的陈陈相袭、程式化和概念化的空洞乏味,令人耳目一新!他的画源自于生活,以自然为师,多年来坚持去太行,崂山、沂蒙、云贵写生,观察壮美山川之貌,领略山青水长之灵,体悟晨昏阴晴四时风光之情,以他新颖独特的风格表达出对大自然的讴歌和感动。
他的作品虽多出自于写生,却是“迁想妙得”“意匠经营”的作品,他以艺术家的眼光去捕捉生活中线条的律动,黑白的节奏,色块的构成等形式美的千变万化。
他以色代墨,用心造境,无论云雾苍茫的山色还是清风摇曳的树木都透出一种典雅和静谧,散发着中国传统诗词的空灵和韵味。
沈光伟 《幽香暗送其性自纯》 45×34cm
沈光伟 《梅林花影》 45×34cm
沈光成 《情系太行(三)》 50×40cm
沈光成 《情系太行(四)》 40×35cm
徐青峰(山东艺术学院院长):
光成兄的写生把色和形都高度概括,既像是写生又高于写生。他的水墨像是一块温润的玉石,淡雅、温润而显高贵。
沈光伟(山东艺术学院教授):
光成的画突出的特点是不同于任何人,既不同于古人和前人,也不同于今人,完全是他自己的面貌,个性化特征十分鲜明。他艺术感觉极其敏锐,他的画东寻西找,很难为其界定到底是一种什么图式,或许这就是沈光成图式。
他又是个极其执着的画家,甚至可能说是固执。他认定的路会坚持一直往下走,决不观望和回头。认其一二,不识八九,这正是成就一个有个性艺术家不二法门。他画画时的忘我状态,自以为是的超级自信和自我感觉的良好,幻化为他一批又一批的画,我几乎每天都能在微信上看到他的新作,感慨于他的勤奋与不懈。
“人生短,艺术长,为艺术奉献一辈子是值得的。”光成用自己的努力践行着舅父于希宁艺术人生的理念。
宋丰光(山东师范大学教授):
沈光成是我大学同窗,大学期间,他的绘画便是同学中的佼佼者,特别是他画的人物头像,常被任课老师作为范画,令同学仰慕。后来分专业时,他专攻油画,后即以油画而著称。
与光成兄多年不见,后来聚会,他意外地拿出一批山水画写生作品,让我惊讶。这些色彩浓郁,笔墨浑厚苍茫,很有生活的现场感,具有很强的当代性。作为一个油画家,光成兄具有扎实的造型功底和敏锐的色彩感受力,而当他拿起并不熟悉的毛笔宣纸画山水时,没有遵循传统山水画的笔墨臼窠,而是借用自己的西画根基,并糅入中国的画境意识来描绘笔下的世界,每一张画都颇见到经营的苦心和画面意趣的追求。
艺术作品最忌陈陈相因,与人雷同,缺乏自己的视角,如此自然陈腐。光成兄的艺术,观察生活,取法自然,乐在其中而又形成自己的语言,带有明显辨识度的个人意识和独特面貌。
赵建民(中国画学会(美国)会长):
光成,我的表弟,我们从小一起长大且玩得最要好。
转眼五十年过去了。我从美国回来,最想见的就是光成,想看看光成的画:画了什么?又出了什么新花样?有时真是出其不意眼前一亮。
光成执着,对生活热情奔放,对自己的艺术充满自信。他生活中乐于助人以诚相待,朋友永远是第一位的。
王居明(山东省美协副主席、潍坊市美协主席):
古人讲墨分五色,光成兄却把五颜六色当做墨来用。他的画里面很少用单纯的墨色,而是把颜色当墨色来用。他的画里面融入了许多西方的构成和色彩,但审美取向和意境营造却的的确确是中国画的味道。他没有过分地强调传统的笔墨和形式,而是将中国画的意境和哲思融入了自己的创作当中,不见痕迹,却又无处不在,而表现形式则是更具有时代性和融汇中西的一种全新的形式,而且一直在探索,在尝试,在变化。这是一个艺术家难能可贵的素质,这需要自信和深厚的基础。
张葆冬(集美大学教授):
观光成兄的画,虽也写生太行,但非气势逼人,“泰山压顶”,而多见太行一角一垅一水一树,甚是亲切。2017年年底我曾去太行采风,行至郭亮,看村头山溪,似曾相识……蓦然间忆起光诚兄之画作……疏疏寒林,茫茫草地,波波秋水,袅袅烟云……却原来,绘画无论传统当代,只要能打动人心,融入情怀,则是最最重要的!
李忻峰(山东艺术学院教授):
沈光成先生的画很难用“山水”或“风景”来称谓。以山水称之,他基本不用墨;以风景称之,他又满篇的中国山水画的笔线,又远远偏离了西方风景画科的范畴。
光成先生独辟了一条"欲立自家门户需辛劳半生"的蹊径。他的所有的作品都是流自于自己的心田,但令人折服的是他时时能以极其敏锐的视觉捕捉到万物的本真和活鲜,更让常人难以企及的是他能经营出新的时代精神。
光成先生在自己独特的艺术道路上,获得了大自在。
画家简介
沈光伟
1950年出生于山东省潍坊市
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顾问、花鸟画艺委会名誉主任
山东画院艺委会副主任
山东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
山东省中国画专业学术委员会顾问
2017年获山东省委、省政府“泰山文艺奖”艺术突出贡献奖
沈光成
1958年出生于山东省潍坊市
1982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
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
山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
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当代艺委会委员
潍坊市美术家协会当代艺委会主任
潍坊市书画艺术对外交流协会副主席
潍坊市美协顾问、高级工艺美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