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虎横秋——张耀虎书法展
主办单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协办单位
西安美术学院书法系
西安工业大学中国书法学院
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内蒙古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内蒙古艺术研究院
支持单位
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广电局
承办单位
荣宝斋(呼和浩特)
策展人
齐浩权 贾若曼 吴彧弓
展览地点
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公园东路108号
腾虎振笔 逸气横秋
——写在张耀虎书法展开展之际
同门师弟张耀虎禀赋聪睿,覃学善思。本科、研究生先后就读于西安工业大学、西安美术学院书法专业。业成,既而北上深造,师从中国艺术研究院李一先生门下,今夏喜获博士学位,又欣闻耀虎兄近期将于呼和浩特市荣宝斋举办书法展览,可谓双喜临门,信可贺也!
兄临池积年,遍习各家,精研碑帖,夕惕不息,传统根柢扎实,尤以草书见长。自谓“书分五体,唯草称圣。草者,自在者也,点画纵横有度,笔墨挥洒存法”。足见兄逸怀率性也。
此次展览展出的作品形制缤纷,格调高异。篆籀北碑,楷隶行草,短笺长卷,楹联小品……概言之,诸体兼备,云母生芳。其中以草书居多,细分则有章草、小草、大草三类。章草融《出师颂》《月仪帖》《平复帖》《急就章》于一炉,取法高古,气象峥嵘,舒翼未发,若举复安,率意简约,拙巧相生,藉笔断意连之势,求虚实相生之境。布局安排,或疏朗,或茂密;落纸濡墨,或劲疾,或迟涩;细品之,亦可想见其从容挥洒之态。章草为草书之本源、楷则,习草宜先从章草入。王右军经典法帖《十七帖》犹存章草笔意,欲知草书关要,明流变,不可不通章草。故正如兄所言,“学书先溯源,知源解流,诸体融通,必为高格。”小草取法晋唐,或断或连,若行若舞,枯劲妍润,燥湿分明,不激不厉,风姿磊落;大草脱胎小草、章草,兼融黄山谷笔意,振笔铿訇,奔放跌宕,左萦右绕,张弛有度。若怒猊抉石,渴骥奔泉。孙虔礼《书谱》云:“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兄深识此理,故得窥草书堂奥。观兄草书三貌,各臻所美,然已融会贯通。诚如兄所言:“章草、小草与大草,三者不能割裂,打通三者关系,方能得草书自由之境。”兄之审美旨趣,绝非巧涉浮华妍丽之态,而慕古拙朴茂之境。“最喜残锋出不意,几分拙味几分生”(自作诗《临章草》)。兄常以残锋秃颖作书,以求无意于佳乃佳之妙契。耀虎兄不惟善草书,亦专于治学。兄博士毕业论文《字书绝学 章草圭臬——〈急就章〉草法考订》凡八十余万字,洋洋洒洒,论据凿凿,考证翔实,用功弥笃。展品中之篆隶行楷书,或宗两汉碑版石碣之法,或得魏晋摩崖造像之趣,或仿清代邓完白、赵撝叔之意,可知兄广涉博取,且能熔铸一体,将古意化为己意,尤难得也。此正学书之要。
刘伯简云:“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兄之为人,恰如其书。兄祖籍东昌府,长于齐鲁,游学长安。二地皆钟灵毓秀,文风灼灼,滋养其淳朴敦厚、坦荡率直、尊师重义、笃志躬行之情性。前岁冬,业师于金陵举办个展,同门咸聚于宁。兄协管宣传事宜。晚饭已备,师生团坐,惟兄仍忙碌于“李一书屋”微信公众号编辑工作,遴选图片,校对文字,调整版面,事无巨细,皆尽心而为,无纤毫过差。兄处事态度谨严,由此可窥一斑。
耀虎兄富文藻,善诗词,素日饱览雄篇,摩挲吟赏,习诗、作诗经年未休。品书论道,感古慨今,吟风咏月,状物述怀,或事或物或人或史,信手拈来,皆有体格。“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诗序》)诗者,文脉汤汤,古韵悠长。有感而发,以申其志达其情,书亦如此。诗书相彰,文翰合璧,达其情性,形其哀乐。古之书家好古博雅,不惟精于笔墨,亦长于诗文,诗书传世者灿若星辰。李一先生尝有感于古之文人雅士“辞藻翰墨双美相彰”,而今“文本原创传统远去”,力倡当下书法创作应“以书为骨,以诗为魂”。常勉励吾侪门生以文心涵养笔墨,诗文并进,学艺相成。兄行而不辍,奋楫笃行。
白乐天尝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己亥冬,李一先生探亲海外,旅居数日,然因疫情所扰而延滞异乡,所思所感每以诗歌发之。兄亦呈诗作奉和,遥寄思念之情,虽远隔万里,山长水阔,然唱酬云端,悠然自安。
此次展览作品中共有自作诗一百三十余首,自作随笔两篇。诗作以七绝为主,多涉书事。文翰合璧,熠熠生辉,读罢渐渐体味,亦可知兄学书观念。如《观法二王者书迹有感》:“世人多拟二王书,笔调飘浮未自如。若是从今知古雅,尽将甜媚远相疏。”世人学书多宗二王,然未晓赵文敏“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之理,不得笔法之奥旨,甜媚有余而古雅不足也。又如《与友人酒后作草字有感》:“不束不拘不自封,百家为用渐从容。随心由此独称我,笔下从来无派宗。”学书不可囿于某家某派、肖形规矩,犹须通书史,明书理,采撷百家之长,终立自家面貌。由此亦可窥见兄之心性:不拘古法,不从时风,遗形取意,我书我心。再如《学书有感》:“法象初为笔底收,钞碑拟帖指端游。手中熟到拙生处,耐久宜人字外求。诚如董玄宰论书“字须熟中生”。夫书道固非小技耳,欲臻妙境,则须浸淫经籍,游历河岳山川,积学正身,涵养品行,此非功力可及也。
耀虎兄书展在即,嘱余撰文,余不揣谫陋,受命缀词,恐不胜大愿者也。(杨家伟,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博士、内蒙古师范大学副教授)
张耀虎作品欣赏
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69㎝×31㎝
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局部1-2
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局部3-4
宋·朱熹《读书三到》78.5×28㎝
清·刘开《问说》97㎝×28㎝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一则》68㎝×34.5㎝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一则》局部1-3
宋·苏轼《次韵子由送千之侄》137㎝×34㎝
自作诗三首137㎝×68.5㎝
《汉石·林风联》97㎝×14㎝×2(来源:李一书屋)
书法家简介
张耀虎,山东聊城人。美术学博士。学士、硕士、博士分别毕业于西安工业大学、西安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导师为李一先生。现供职于西安美术学院书法系,书法专业教师。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陕西省书协草书委员会委员、陕西省青年书协常务理事。
篆隶楷行草五体作品在全国书法展赛中入展、获奖百余次,曾入展“全国第三届扇面书法艺术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百人精品展”“全国第三届草书作品展”“全国第四届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三届册页书法作品展”等中国书协展览二十余次;曾获第三届“康有为奖”、第四届“王羲之奖”、第五届“牡丹奖”、第三届“沈鹏诗书画奖”诗书一等奖、“全国首届高校教师书法篆刻展”十佳提名作品等最高奖二十余次。2020年获国家教育部博士生“国家奖学金”,隶书自作诗《雨夜独酌》获第二届“沈鹏民生奖学金”优秀奖,2021年大草《自作诗十首》获第十届“黄原书画奖学金”优秀奖。
参与编写《中国书法全集88·沈曾植王蘧常朱复戡卷》(任副主编),著有80万字的《字书绝学 章草圭臬——〈急就章〉草法考订》(博士论文)。书法研习之余,偶作旧体诗,辑有《若邨诗稿》数卷。作品、文章见于《中国书法》《美术观察》《书法》等专业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