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景入画”到“风景出画”
曹悦、亚丽双个展(序)
午夜,暑气散去。读刘自鸣先生的画,觉得昆明灿烂的阳光都吸附到了画布背后,光是从里面透出来的。比如,她画大家司空⻅惯的五百里滇池,阳光底下仍有新的事物褶褶生辉。与她早年在巴黎、欧洲学画时不同,晚年的她看到的不仅是景物的外光,而且还有那些不可⻅的沉寂的心境。夕阳山外山,她之前的林⻛眠,后来的吴冠中,也是如此。
刘自鸣《瑞士风景》油画 留法时期
刘自鸣《滇池》油画 1983
林风眠《山居秋色图》彩墨纸本
吴冠中《滇池人家·云水居》1986
油画自⻄方传入中国有400多年的历史了吧?所以早已经“华化”了。油画的“民族化” 也好,意象油画也好,都是说,中国人画油画背后的文化身份认同与⻄方人不一样。这一点,曹悦和亚丽也是自觉的,而且落实到具体的语言探索上来,而不是观念先行,喊喊口号。像曹悦绘画中的“空间”意识,就不是固化的单一焦点,而是游动的、多维的,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视点进入,像是文人画中山水的“游观”;亚丽的绘画消解了结构的深度,在平面中徐徐展开的叙事,像是古琴收视反听悉心揣摩的山水清音,她的色彩也像音律,不同声部构成一种恬淡悠然的诗意。
林聆《翠湖》水彩 1961
廖新学《夏日稻香》油画 1951
刘傅辉《翠湖夕照》油画 1956
这些,都让我想起了晚年的刘自鸣先生。油画在云南的“现代性”进程,我们不能忘记的是她和廖新学、林聆、刘傅辉、姚钟华、袁运生、毛旭辉、唐志冈这些先生做的探索,这些探索也应该置于十九世纪以来中国美术现代化这样的艺术史语境中来讨论。
袁运生《云南白描写生》1978
姚钟华《最后的夕阳》纸本彩墨
唐志冈《二月》 油画 1988
“⻛景出画”是我为这个展览拟的题目。意思是⻛景如何走出绘画?这里面牵涉到绘画的手艺、眼与心、艺术家个人的文化身份认同和当代艺术中的观念与媒介等问题。我的意思当然不是要拿曹悦和亚丽的作品来证实这些问题,而是说她们两位的创作实践为我们讨论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份扎实、丰富的个案文本。⻛景如何进入绘画?构成了⻄方艺术史、特别是十七世纪荷兰画派以来的经典母题和艺术史叙事文脉。
荷兰画家雅各布·凡·雷斯达尔(Jacob van Ruisdael)《埃克河边的磨坊》十七世纪
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干草垛》 1890
而在中国,特别是云南的艺术家,也为“⻛景如何走出绘画”这个问题的展开与探讨,提供了不同于以往的创作现场和个人经验。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曹悦、亚丽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就是阳光底下值得我们重新观看的新事与新“⻛景”。(管郁达 2022年8月16日于昆明)
曹悦访谈
我关注的是绘画空间在折叠压缩中
形成的秩序感和趣味性
管郁达: 你画画的方式与文化保守主义的策略很相似,就是尊重文化和艺术史的文脉。你讲的空间问题很有意思,你是怎么理解这个问题的。
曹悦《苍山下》40x100cm 油画 2017
曹悦: 对于空间,主要还是因为我对其中呈现出的画面感的兴趣。空间的形成是多层次的物理空间,但在画面当中,我更关注的是绘画的本体语言。因为有了空间,我觉得就有了多种可能的交叠,光在空间中的游动也会形成不同的结构和层次关系。因为我所感兴趣的室内题材,空间是其基本的基础与框架,我可能从内心深处对这种空间结构有点敏感。前些年我从早先对深度空间的关注转向了平面空间。关注的是物理空间在画面中形成的距离感,表现的是刻意放大的空间,特别是在压缩、交叠中形成的秩序感和趣味性。
曹悦《谧静之城》150x150cm 丙烯 2013
管郁达:但是我发现你对空间的理解也不完全是从塑造和结构的角度出发的。
曹悦: 我觉得在现实主义中的空间关系是我们以前常说的中景、远景、近景,在我的视觉表达中把这种远近的关系忽略掉了,也可以说把它折叠了,我画面中更多的关系就是在这种折叠过程中来实现的。
曹悦《浓阴》40x50cm 油画 2018
管郁达: 你刚才用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词,折叠。这个空间的折叠我是这样理解的,折叠实际上是一个动作。就是说折叠有一个游离的动作。空间的流动中还有时间的因素,其实中国传统绘画比较强调空间的流动性和韵律感,也就是气韵。比如说宋以前的绘画,更多的是强调空间意识里的那种流动感,也就是时间性,这是一种不同维度的转化。不是像西方绘画那样用结构和塑造这样一些具有体量感的物体来建构一个秩序。我觉得这点特别有意思。
曹悦《飞虹桥》50x60cm 油画 2021
曹悦: 对,因为关注这个空间,然后就关注空间的流动与变化,因为流动与变化消解了结构,就产生不同的画面关系。
我这几年的主要作品大多来源于风景写生,画风景的缘由是因为2013年去中央民大的参加中国美协西部少数民族青年创作培训班,在这次学习过程中,有两个大的收获,一是课程中安排了十天去山东鹅庄写生。在之前的绘画实践中,我没有经历过集中的风景写生训练,是弱项与短板,我知道自己不能被自然和对象牵着鼻子走,但却一直没有突破。这次写生时间不长,但极大锻炼了我对自然风景的主观处理能力,也为后面几年的绘画方式开启了一扇窗口;二是接触到了图形训练,进一步深化了画面平面图形的归纳意识和处理能力。当然这两方面的训练也是相辅相成的。写生给我提供丰富的表现对象,积累视觉经验,摆脱依赖照片看世界的习惯,也是我不断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我觉得自己的绘画因为写生变得有更多的可能性。我始终觉得写生就是一种创作,你怎么样去理解对象,怎么样把它转化成为一个作品来呈现,这个过程挺长,也经历了很多苦恼和纠结,后来慢慢的找到一些方法,就是面对自然对象怎么去归纳概括,摒弃那些琐碎的东西,同时还要关注画面中的结构,在大的结构关系中再来考虑其他的问题。(管郁达 2022年6月4日于昆明曹悦工作室)
曹悦《闲趣》60x60cm 油画 2019
曹悦《古镇暮色》 40x100cm 油画 2017
02
亚丽访谈
我觉得我的难点在于
个体的感知力和创造力
管郁达:云南的景观和人文对你有什么启发?
亚丽:地貌。我觉得一个人想要表达的东西,在青少年时期就已经形成。小时候我在上海,大家认为我是云南人,回到云南农场,大家认为我是上海人,没人跟我玩。一直都是那种异乡人的状态,很游离。我喜欢一个人躲在树林里抱本书,所以对那些地貌留下很深的印象,我想要表现的那种孤独感、情绪,或是那种地貌的特点,都留在脑海中了,我一直都喜欢山。在云南,很多人会画天空,而我更喜欢画山。
亚丽 《打炭正午》 50cm×40cm 油画 2022
管郁达:抽象的去谈情感和想象力,实际上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画家最后存在的就是语言和媒材。某种东西假如已经画到得心应手的时候,其它的危机也就出现了,这个时候你要给自己制造难题和难度。而绘画是有难度的。
亚丽 《竹与石》 100cm×80cm 油画 2021
亚丽:肯定是。还有我在中央美院壁画系进修的时候,在他们临摹的中国壁画中,我被石绿色的那种斑驳感惊呆了。后来我想油画也要画出这种斑驳感,因为在油画里没有那种石绿色,更多的是墨绿或橄榄色。石绿色是一看上去就非常中国的那种绿色,我就是想把西方油画中的绿色看成很中国画的那种绿色。西方绘画的审美体系与文学哲学的审美性有一致性,中国文化也有自己的审美体系,我越清晰的认识自己,就会加深对自己所归属的文化的理解。虽然一知半解,但对中国文化和艺术的审美的理解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静谧的思考的过程。
亚丽 《白猫》 80cm×100cm 油画 2021
管郁达:这恐怕与我们在云南养成的世界观有关系。比如说每天都面对这样一种这种芬芳的大自然,是因为云南并不像别的地方有那么多外界的刺激和物质的欲望,我们需要靠自己的内心去体验,保持对事物的敏感。比如云南的阳光让人的生活状态很温吞,要保持这种观看和发现敏感其实是难的。我说你的画不那么“云南”,但又是“云南”,就是这个意思。
亚丽:对于我来说,我觉得我的难点在于个体的感知力。因为如果你要去创造一个新的东西,是需要脑力劳动的高速运转,你要一直鞭策自己,不能像昨天那样去画。你不能按照你看到的那种既定的东西,今天这样画,明天还这样画。
亚丽 《石头寨的夜晚》 80cm×100cm 油画 2020
管郁达:写生在云南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因为云南最早就是风景写生的现场和风情民俗绘画的发源地。这些都间接或直接促成了中国美术从“后文革”集体主义到现代主义形式探索的转型。所以今天在云南讨论写生和风景具有特别的意义。
亚丽:我现在已经把写生当做一种创作了。我绝对不会只画那些大家看到的或眼见为实的东西。虽然有时候我注意力和内心涣散的时候,也会看见什么画什么,但其实我很警惕这种状态,我讨厌重复自己。我对画一个系列不感兴趣,虽然我的画其实还是自己的风格和面貌。但是对于我来说,每张画都是独立存在的,应该独立的承载语言、构图、色彩和生命上的意义。(管郁达 2022年4月10日于昆明亚丽工作室)
亚丽 《松风溪石》 80cm×80cm 油画 2020
亚丽 《猫与院》 50cm×40cm 油画 2021
策展人简介
管郁达,艺术批评家、策展人,2006年在昆明创办“管郁达工作室”。现供职于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云南大学民艺与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北京大学、芝加哥大学、何香凝美术馆《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学术委员。
主要从事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策展和艺术史论、艺术文献研究、教学工作。1985年以来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六百多篇,著有《从头再来》、《图像与社会中的艺术家》、《新艺术的震撼》、《野地所获》等专著近六十万字。
其学术批评、策展活动强调当代艺术实验的肉身经验和本土性,以及批评家的独立人格和文化品质,认为中国当代艺术今天面临的主要问题仍是一个争取在公共空间中实现自由交流的问题。近年来主要从事中国当代艺术、特别是西南当代艺术的个案研究。
主持策划的重要展览有“新媒体、新视觉:2001年中国∕德国新媒体艺术活动周”、“动物狂欢节—中国新锐艺术家邀请展”、“视觉感动”、“激浪计划——中德当代艺术交流展”、“领升艺术论坛——‘修正与重写’:首届中国当代艺术学研讨会暨批评家提名展”、“艺术家日常生活史:玩物主义”、“大塘‘传家’——中国新锐艺术年度大展”、“花花世界”、“蚁工与飞鸟:罗旭&叶永青”等。
管郁达工作室
管郁达工作室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是著名艺术批评家、策展人管郁达教授于2005年组建的从事当代艺术研究、策划的工作团队,致力于推介中国优秀的当代艺术作品,推出新锐艺术家、批评和策展新人,主要开展与中国当代艺术研究相关的艺术策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