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著名艺术家金日龙携《恒》系列作品参展“渡——非具象研究展”

来源: 文化视界 2022-08-15 10:57:36
  说到“简”,越简单的东西越不能空,就是简单的一块白,也要考虑这块白能不能让人看得进去。

著名艺术家金日龙携《恒》系列作品参展“渡——非具象研究展”

2022.8.5 - 2022.9.15

艺术家Artists:方振宁  冯良鸿  顾黎明  金日龙  李迪  刘可  马轲  马可鲁  马树青  孟禄丁  谭平  袁佐

出品人Producer:曹紫恬

展览统筹 Exhibition planning:于海元  韩琳

展览执行 Exhibition implementation:孙瑞娇  曹振铭  姜可心  李若溪

开幕时间Opening:2022年8月5日  15:00

地点:金杜艺术中心(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1号环球金融中心东塔2层201)


这次参加展览的几幅作品是去年创作的《恒》系列作品,基本上是三年疫情麻木的状态下自我对话而创作的作品。

——金日龙

著名艺术家金日龙携《恒》系列作品参展“渡——非具象研究展”

著名艺术家金日龙携《恒》系列作品参展“渡——非具象研究展”

著名艺术家金日龙携《恒》系列作品参展“渡——非具象研究展”

著名艺术家金日龙携《恒》系列作品参展“渡——非具象研究展”

著名艺术家金日龙携《恒》系列作品参展“渡——非具象研究展”

著名艺术家金日龙携《恒》系列作品参展“渡——非具象研究展”

著名艺术家金日龙携《恒》系列作品参展“渡——非具象研究展”

浅谈创作随笔

我的求艺历程正好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程,中国的工业革命也是在这四十年中完成的,这四十年是压缩了西方二百多年的工业革命发展史。从具象到抽象直至当代,这个过程不是我有意要变化的,而是随着自己的年龄变化,这几年创作的作品也越来越趋于理性化,与前些年的作品相比较这种感觉尤为突出。前几年的作品色彩多样化,感性的层面欲望较大,后来逐渐去掉了华丽的色彩。以减法的方式越来越使画面回归单一、简约偏于理性,使画面感性的微妙变化在极度的理性控制中挤压出来的简练感性。

说到“简”,越简单的东西越不能空,就是简单的一块白,也要考虑这块白能不能让人看得进去。这可能也就是靳尚谊先生对我作品说的“油画系一工作室毕业,虽然搬离了对象,但你的画面有饱和度、深度、空间及厚度。虽然现在身处五工作室教书,但是以前的积累与沉淀给予了我支撑这种绘画的功底,这是我们这个时代人的优势。画黑白或许与我的民族习惯和家庭生活有关联,有些朋友看了我的画说我有洁癖,也许是。每个人要去发现自己的性格特点。

现在到了快退休的年龄,越来越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想的问题也跟以前不同了,以前还会有些许的烦恼和困扰,现在发现不能陷入其中,其实人生就是一场游戏,突然领悟到要从其中跳脱出来,越来越喜欢冥想,自己和自己对话,发现在这种状态中画出的东西也确实能够打动别人,能让观者在我的作品前停留下来。一个艺术家真的要把自己的灵魂和气场投注到作品中去,这种能量虽然是无形的,但是能够被感觉到的。

我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以画面采用了“四拼一、三拼一、二拼一等多个画面组成,并在作品呈现时几幅画面之间均以留有一厘米左右的缝隙”的形式呈现,这都是与我的博士学位论文及在国内外发表的文章中一直研究的“陌生化与间离”的问题有关。是受德国戏剧家及诗人贝尔托·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关于“陌生化”理论的影响。以四个画面或多从画面的间离产生陌生化,以此有意掐断观众进入画面时的正常规范惯性的思维。使观众能够独立思考重新认识画面,希望观者各自有不同的感受引入至作品中。

抽象艺术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了,这其中是怎么走过来的?如何出现的?跟我们自身有什么关系?这个关系一定要弄得明白一点,像我们这代艺术家都是从写实绘画中脱胎出来的,但我们不能再去重复这段历史,我们自身的文化跟这个是有关系的,我们有这种基因,期待下一代人创造出新的文化。所以,我们再不能自我关闭,但也不必着急,自然而然就会创造出比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更具冲击力的新的文化艺术样貌。金日龙)(来源:KWM艺术中心)

艺术家简介

著名艺术家金日龙携《恒》系列作品参展“渡——非具象研究展”

金日龙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五工作室)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动画、数字媒体专业)副主任

中国美术家协会 动漫艺术委员会 副主任

2001- 2005就读于韩国弘益大学校 博士生院 美术学  获博士学位

1996 - 2000就读于韩国国立首尔大学校 研究生院  获硕士学位

1982 - 1986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  获学士学位

[ 责任编辑:周龙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