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六姐妹”肖像画完成后,“新沂蒙”题材的创作仍在深化中。我提议,每季的深入生活下乡写生,若干年来我们抬脚即去沂蒙山,所接触的仅是那么几个地方,能不能让当地懂画、懂艺术的人提供几处新的地方,一则开拓一下我们对沂蒙精神理解的思路,二则找一找新的写生点。领导应允,于是组织部分师生前往(2016.4),由当地文化局长薛岩带领,寻找新的地点参观。
先到《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在我印象中,这首歌是沂蒙山的代表,而从艺术性审视,在我心中屈居第二(第一为《十送红军》,第三为《赶牲灵》)。想不到这首歌诞生得这样晚;晚,并不影像它流传的广度。从旋律上看,这是典型的山歌型民歌,只两句,以几段歌词重复加强长度,强调音乐形象。起句便达高潮,直接把人带到山冈上,然后婉转着引下山来。这个旋律出现在大量山东题材、沂蒙山题材的声像作品中,并从中衍化出许多相似的旋律。电影《红日》“谁不说俺家乡好”插曲,虽找不到具体某几个相同的固定的音符,但整个旋律似从“小调”中脱出,不时以相似的元素重复那个旋律,尤其是结尾,像是写了一个“复调”的民歌风。小舞剧《做军鞋》以“小调”为蓝本,除两个歌曲“月光洒满小山庄”“搓麻线”之外,中间连接的诸多音乐均围绕“小调”设置。京剧《红云岗》创两句唱词非常经典:“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作曲者直接把《沂蒙山小调》揉进了京剧中,“熬鸡汤”一段写得高贵华美,一点也不土,首创“四三拍”的“一板三眼”节奏,伴奏以竹笛掺入,在关键几个地方以高音挑起,强调的就是民歌风,且用了西洋歌剧才有的“花腔女高音”发声方法在拖腔中唱出,像“大珠小珠落玉盘”般跳脱嘹亮。舞剧《沂蒙颂》原封不动地把两句唱词拿来,重又写了一个“小调”,并以此为主旋律贯穿整个舞剧。电影《侦察兵》插曲“蒙山巍巍沂水长”、电视剧《铁道游击队》插曲“微山湖”,都脱胎于“小调”的旋律,让人一听,即有典型的山东风情。
来到诞生地,这是山沟中非常不起眼的一个山村,村头毫无规则的大石头间,被人踩出一些道路,一块刻着“小调”的石碑就立在乱头中间。山村不大,东西沿山坡布列,婉转多姿,很可惜,当地村民正在“建设”,就是说,在政府部门的干预操纵下,用现代“农家乐”旅游的眼光和模式把它破坏掉,直弄得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小桥流水曲径通幽才住手;再弄,就不像“小调”诞生地了。听过许多人唱这首歌,较早的有韦有琴,再有王世慧、彭丽媛,电影《沂蒙六姐妹》请了一个男声来演绎,居然唱得悲壮、惨烈,伴随着苍凉的歌声,画面上硝烟四起战火纷飞,流弹四曳,一群支前的沂蒙山民工和几个女人在炸起的烟尘里抬着担架、扛着弹药箱躬身前行!再是结尾,战役胜利后,“六姐妹”回到家中,迎接她们的是家中竖起的白幡和“一门忠烈”的牌匾,给“六姐妹”和观众当头一棒,村民齐刷刷跪地,向招魂的白幡默哀,歌声响起“人人都说沂蒙山好……”;这是什么“好风光”!薛岩局长告诉我,演唱者叫秦守印。对“小调”的运用和演绎还要继续下去,对“红嫂”“六姐妹”事迹和精神的挖掘仍未停止。
我们参观了九间棚。我看过资料,因为这里地势偏远,路不好走,山上不通电又严重缺水,有些年份村民们几乎活不下去。有个叫刘佳坤的人,下山投奔岳父家,受不了冷眼闲嘴,下决心回到山上,带领村民改变面貌;有资料说他下山后开了眼界,羡慕山外的生活。姑妄言之,总之是下定了决心。我无意搜集一些资料说他变卖了多少家产,凑了多少钱,他带领党员和村民干了多少活,总之,他们苦干几年终于有了变化。这事有成语,穷则思变,知耻后勇,置之死地而后生。由一些热血汉子(女人)带头,大家齐心协力,组织起来,共同干事,“其利断金”。待事迹小有成绩后,经宣传感动领导和群众,依靠上级和人民的支持,加速了改变的速度与质量;像“愚公移山”一样感动了“上帝”,派了“神仙”(上级领导和群众支持)把山搬走了(改变了贫穷面貌)。我这口气,似又回到“红旗渠”那个年代了。车载我们沿山路盘旋而上,两边已被村民们绿化得很好,是栽种的果树和金银花,路也修得好走了。在山上,我们看到了在石缝中用石头垒成的“九间棚”,确实“原始”,有些像我后来在梅萨维德看到的印第安原始部落旧居,就是节就着山体下的洞穴,用石头在外面垒砌遮风避雨的半截墙体,有窗有门,勉强安身。还有一间屋是小学校,那光线透进来,仍黑黝黝的,这里可曾有好的老师?从这里走出的学生可否能与大山外面的孩子抗衡?一个人工劈出的石头大坑围了起来,权作水库,此时水不多,一些开凿过的石头纹理露了出来,诉说着人力的艰难。路边有人在做煎饼供游人小吃,那股新鲜的粮食味经煎烙飘了出来,让人不由想尝一尝。山上遍植金银花,有小卖部在卖现成的饮料或茶,当地已将之开发为特色旅游品。午饭安排在此,典型的农家饭,山珍野菜都有。从山顶下来向四周看去,山腰有些树呈干黄色,带队的薛局长说,这是去年春天气温极寒冻死的树,“木秀于林”,自己又少坚韧,本该命运如此;抱团丛生的金银花,一年生木本植物,就躲过了极端气候的灾难。
《沂蒙六姐妹》 张丽华 178cmx293cm 2015年(横屏观看)
马牧池也去过。曾经也是红色支前圣地,今已改为影视基地,当地领导说,每天,差不多有三四个影视剧剧组同时在这里拍摄,有时错不开点,有了这样一处北方农村的旧样子,便可以借此衍生出一些故事,《斗牛》《沂蒙六姐妹》这样的沂蒙山题材的故事在这里取景也就罢了,《红高粱》《大运河》《永不磨灭的番号》《战火大金脉》之类的题材也来凑热闹,叫人如何“入戏”?你会在不同影视剧里看到相似的场景,这也是一种节省成本或偷懒的行为。村口已建成城楼,有了卖票的关口,进来后,是一处典型的北方街道,两边分叉出去,又有鳞次栉比的农家院、民居,还有山坡、水塘、小桥等,许多房子是改造过的,比如瓦房又重新披草,整齐的石头墙又重新抹泥,许多已荒废的院子就让它荒废着,令杂草和树疯长,有些房子已坍塌,梁、檩、椽子之类横七竖八地叉着,门窗也都歪歪斜斜地架着,又喷涂了一些做旧的墨或土,像是战火烧过的样子。村中有一处高大建筑,有的影视剧中用作大户人家或地主家的房屋,又有一处戏台,也在很多片中开会聚集等情节中见过。有些片子的导演摄影特别会用景,她们用长镜头跟拍摇拍镜头,随着演员的流动,串联起灵活的景深,让这些景物活了起来。我很想在这里写生,这些本来就古老或经做旧的景,一经收入画面,便有天然历史风尘感。从这里北行,是一座高大的城池,有堂皇的城门城墙,已非沂蒙景致。进去后,有打仗的工事。这是为其他情节布设的影视城,许多枪战戏可在此取景。
晚在此一宿,第二天,我早起,四周乱转,影视城外仍是农家生活,有人像我一样,晨起在田里拾掇。绕过影视城进村,这应是那条做旧街道原来的样子,是延伸出的真实的农家街道和院落。有人居住着,也有很多荒废了的房屋,现青年人离开旧村向城市或新村迁移,这些旧房子便被弃置在这里。我拍到了很多街道边上的胡同。很多房里没人,地下满是树叶、杂草,树、草无节制地缠绕一起,扔掉的家具、衣物、瓦片、陶罐之类,一些碾子、石磨在原地呆着,已有多年未转。有些屋上了锁,那锁自上封后再也没打开过,锈迹斑斑;有的房子敞着门,我挑几个进去看了,一副被遗弃的惨相,因为有些人生活的痕迹仍留在那里,比如破旧的桌椅凳子、床,墙上的年画、奖状,更显出一些悲情。我在一间间房子里乱串,手机响了,是谭老师打来的,他问这一次考察情况如何,我如实汇报;正说着,推开一扇门,赫然一口棺材吓我一跳!不由自主地“啊!”了一声。谭老师问怎么了,我说:“一口棺材。”谭老师很会说话:“这年头能看到棺材,得多大的福分!”北方人总把谐音无限放大,延伸到文化上去,一个棺材也能与“升官发财”联系起来。过去,乡下老人愿自己备下放在屋里,叫“寿材”,我小时候在老家见过,半个世纪过去,这里仍流行这个风俗。
一行人于景点和当地领导座谈。我说,何不找个山头刻上“红云岗”三个字应应景;人们追寻“红嫂”影子,没有凭借,总感到空落落的,虽是个假造的,也能慰藉一下心情。我实则出了个馊主意,八百里沂蒙本身就是一个“红云岗”意义的丰碑,何须在这里立碑凿字!好在人家不会听我的。在他们播放的影像资料中,影影绰绰的影像倒给了我一个启发,是说这个影视基地每天接待多少摄制组和拍了多少影视剧的,有部队行过,分不清是拍摄场景还是历史照片,我看那影像中,村民和部队交织一起,我也分不清是历史还是现实了。我回来创作画《前线无战事》,画面上,左右两侧行军队伍分两列,八路军向近前走来,解放军向远方行去,经过一个山口处渐远;中间为欢送的老百姓,她们不管是拍摄的演员还是看到了当年的子弟兵,依旧热情地送水送鸡蛋送军鞋,人群中有老有少,有的抱着小孩,他们想从队伍中找到自己的儿子、丈夫、兄弟、孩子的爹。现在的沂蒙山人依旧如此,一种对红色情结的依恋已经铭刻在他们骨头里,哪怕是“做戏”,他们的情怀能穿越时空再回到六十年前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画中,画了摄影机、录音话筒、摇拍的摄影师,表示今人对历史的回望,尽管前线不再有“战事”,队伍仍在行进,人民仍在支援。
《前线无战事》
看了费县石林,是一处存放奇石的园子,当地出奇石,但各人眼中的“奇石”标准不同,这里的似专为公园一类场所准备的。还看了红石寨。不知什么情况,竟有这么一个围起来供大家玩的地方,布置得像南方景,里面卖些旅游纪念品。看了竹泉村,一个普通的山村装扮成旅游的胜地,里边所有的人、活动,都是在“作秀”,游一下还是很好玩的。
大巴车到临沂开始堵起来,一个又一个红绿灯,车子停停走走,那司机急得什么似的,原来,车子自己有规定,行到一定时间会自动熄火,目的是强令司机休息调节。眼看着块到目的地了,电话那边也告知有人接着,这里却在红灯前踟蹰着停顿,万一“趴”在这里,多尴尬。还好,顺利到达。
看了最大的北方物流中心。在当地人的介绍下,看了最大的批发市场。多年前,在临沂的同学曾告诉过我,除了假币和军火,这里什么都有的卖!我想,这个东西如果硬让画,该怎么表现。本想从画画写生的角度找几个写生点,未找到。但再一次沂蒙之行,又接受了一回新的教育。
“红嫂”“六姐妹”的后代们仍在艰苦的环境下推动着日子前行,而且越来越红火。(张丽华)
画家简介
张丽华,山东艺术学院中国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连环画研究会会员,山东画院院聘画师。中国画《瑞雪》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四回举办《灼灼其华——张丽华人物画研究展》。泉城路《老残听曲》等壁画、雕塑设计稿多种。论文80余篇发表于国家级专业报刊;由人民美术出版社等出版画集、专著48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