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景
大自然景象万千,山川游历,处处有景。古人曰:“山形面面观,山形步步移。”左看不佳右看佳,近看无趣远神奇。每到一地,环顾左右,从各个方位仔细观察,选最佳角度,每人感官不同,美也是因人而异,各取所需。可画之景并非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不可,园林乡村、周边小景都可入画。善于观察,即使在旅游胜景处也需要选择上佳角度,否则匆忙选景会事倍功半,效果不佳。
静观
方位既定须对景静观,宋人程颢曰:“万物静观皆自得。”明代唐志契曰:“画必须静坐、凝神、存想。”面对真境,细细观察,切勿匆忙入手,宣纸入画不宜改动,三思在前,落笔在后。不可陈式套用,心怀陈见,视而不见不行。静观能新鲜满怀,心生意气,利于画境构想和经营位置。
顾平 《朝山图》 纸本设色 230cm×200cm 2021年
构思
静思构想,预设画境。诗有诗情,画有画境,五代山水画家荆浩在《笔法记》中提出“观者先看气象,后辨清浊,定宾主之朝揖,列群山之威仪”。重要处宜放首位,精彩容易发挥,分清主次,注意整体,不可画哪儿算哪儿,东拼西凑,勿以涂抹出奇。古人说“着不经意”,其实是“经意之极,若不经意”。
工匠
匠是具有娴熟精美的技法手段和特有技巧,是各行各业赖以生存的高超本领。绘画是艺术,但首先是门手艺,它拥有所有匠人所必备的工作技能。有意想无匠心,意境就会落空,艺术之匠是创造意境的手段。匠法有:
其一,取舍。大千世界,物景繁华,真实写照就是摄象。绘画不同于摄影,它有提炼和取舍,它的主观意志是通过艺术手法去实现的。自然山水是写生之源,但山水写生不等于照搬实景,它有艺术成象也是山水创作的一种形式,如果过于依赖于真实山水,它或多或少受到现实真境的羁绊,影响着完全写意的想象,而且还有抄袭自然的嫌疑,抄袭自然不是艺术,是一种惰性的表现。黄宾虹说:“对景作画,要懂得‘舍’字,迫写状物,要懂得‘取’字。取舍不由人,取舍可由人,懂此理,方可染翰挥毫。”
其二,想象。想象是艺术感情丰富的表现,在情感上给人超非的想象,没有想象,绘画就没有生命力,想象力一般,作品肯定一般。现实山水只是一个媒介,画者要通过这个媒介去艺术升华,给人形而上的美感,并能引导观众让其审美的尺标有所提高,不是迁就观众,满足观众的一般审美。所以审美情怀的提升是功夫在画外,不断加强艺术修养要全方位的自我觉悟。
顾平 岩松斜阳 纸本设色 68cm×136cm 2015年
步骤
对景慢写要将环境确定,在慢写的过程中,人舒适画才能轻松发挥,千万不能坐和站都纠结,有小凳安坐,有树荫遮阳,有伞挡雨,用具备齐,状态松弛。画是轻松之事,勿感疲劳,疲劳就别画。凝神静思,择纸而作,巧设构图,沉着落墨,目无旁顾,聚精会神。古人曰“下笔便有凹凸之形”,宣纸不宜涂改,下笔少出差错,勾勒泼写,轻重虚实,浓淡干湿都要恰到其分。
步骤有五:其一,墨线勾形,行线果断,少许败笔无关紧要,求整体,重情调。其二,皴擦随线随墨,重在结构,加强厚度,笔墨随形,皴擦随形,轻重调节。其三,点染随形,丰富充实,利用干湿反复点掇,注意留白,以求气韵生动。其四,整体调节,拾缺补漏,因势利导,完善画面。其五,随类赋彩,“色不碍墨,墨不碍色”,和谐为上,适当对比,色重浮华,色轻单薄,把握色彩韵味,预计干湿效果,以期和谐统一。(顾平,文字由中国国家画院教学部根据教学实录整理)
画家简介
顾平,1960年生于江苏镇江,祖籍江苏南通,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文化和旅游部艺术研究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美术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