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李可染画院当代艺术研究院2022年度院展“云路先声——中国现当代艺术收藏作品展”在济南展出

来源: 文化视界 2022-06-26 11:16:52
  2022年6月18日,李可染画院当代艺术研究院2022年度院展“云路先声——中国现当代艺术收藏作品展”在济南正式启幕。

“传承,是以前人的终点为起点,而不是把前人走过的路再走一遍。”

李可染画院当代艺术研究院2022年度院展“云路先声——中国现当代艺术收藏作品展”在济南展出

▲1935年,林风眠与杭州国立艺专教师于杭州

1927年,身为中华民国大学院(教育部)院长的蔡元培,计划在长江以南创办一所新型的艺术最高学府,乃派林风眠负责,筹备设立国立艺术院。

1928年春三月,国立艺术院在杭州正式成立。蔡元培任命林风眠为院长,蔡威廉为教务长兼西洋美术史教授,吴大羽为西画系主任。

在蔡元培“兼容并蓄”思想的影响下,这三位国立艺专创始人教育学生用心去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不是简单的模仿和继承。也许正是因为这样,他们培养出的学生撑起了中国现代美术的半壁江山:李可染,吴冠中,朱德群,赵无极,熊秉明,董希文,木心---他们或为巨匠,或为大师,或为名家,他们的发展之路,证明了中国艺术推陈出新的价值和意义。

作为第一代艺术家,如果说林风眠是中西融合之路的开拓者,那么李可染、吴冠中、朱德群、赵无极他们作为第二代艺术家,沿着老师开创的道路走向了更远方,走出了一条“油画民族化、国画现代化”和“抒情抽象主义”的艺术大道。

李可染画院当代艺术研究院2022年度院展“云路先声——中国现当代艺术收藏作品展”在济南展出 

 ▲ “留法三剑客”,朱德群、赵无极、吴冠中

而在他们之后,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艺术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一批又一批艺术家“以大师的终点为起点”,不断地反思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技术与艺术的关系,内心与自然的关系,民族与世界的关系,不断超越具象与抽象的对立,找寻物象与道象的辩证,寻美之路从未止步,永无停歇。

一代代艺术家的努力,最终使作品真正走向了独立与创造的现代之路,他们创作的一大批别具东方特色的现代水墨画或者具有中国鲜明风格的现代油画,震动了中国,也走向了世界。

他们深扎于内心的民族文化情感使其从自然的丛林、艺术的丛林和世界的丛林中走了出来,走向了东方哲学和自我灵魂的深处。看他们的作品,总能感到东方的魂,又隐现着现代的骨。

传统绘画中的含蓄、隐忍的笔墨在这些艺术家这里变得有生命,有情感,线条的纵横、冲突、流淌,色块的铺陈、晕染、挥洒---它们是音乐,是构成悦人交响的乐谱;也是诗歌,是构成迷人气韵的篇章。他们的作品,既奏出了华彩的乐章,也摇曳出宇宙深邃的空间。

2022年6月18日,李可染画院当代艺术研究院2022年度院展“云路先声——中国现当代艺术收藏作品展”在济南正式启幕。本次展览展出李可染、吴冠中、朱德群、刘巨德、李庚、霜凝、王力克、赵无眠八位艺术家的作品,展览以独特的语言、丰富的面貌展示了中西融合道路上的中国现当代艺术的一派清流。

由于北京疫情防控的原因,展览首展放在了济南。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艺术学院院长王力克,济南文联原党组书记、一级巡视员、著名评论家、策展人刘溪,李可染画院当代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赵无眠代表主办方和参展艺术家参与了开幕式。

李可染画院当代艺术研究院2022年度院展“云路先声——中国现当代艺术收藏作品展”在济南展出

▲ 展览开幕式现场

李可染画院当代艺术研究院2022年度院展“云路先声——中国现当代艺术收藏作品展”在济南展出

▲ 赵无眠为嘉宾进行导览

随后,赵无眠为到场嘉宾进行了观展导览,通过对艺术家的介绍,作品创作背景和作品画面呈现的内容的讲解,现场观众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艺术家的思想和作品的魅力。

本次展览的作品包括:李可染《德国森林》、《绿染红桥》,吴冠中《春之曙光》、《春雪》、《鹤舞》,朱德群《欢乐时光》、《墨之韵》,刘巨德《鱼》、《窗前百合》、《草莓》,李庚《马勒大地之歌》、《写山者寿》,霜凝《蓝色大明湖》,王力克《博尔塔拉之春》,赵无眠《一挥就烟雨》、《大地伏虎》等。


李可染画院当代艺术研究院2022年度院展“云路先声——中国现当代艺术收藏作品展”在济南展出

▲ 李可染,《德国森林》,水墨设色

被誉为“现代山水画巨匠”的李可染主张“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发起“万里写生”活动,直接提出了“对景创作”的艺术理念,一扫明清以来山水画陈陈相因萎靡不振的守旧面貌,使中国山水艺术于真山真水中获得了新的生命。

李可染强调作山水画要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即从单纯到丰富,再由丰富归之于单纯。他结合了传统、西法、自然三者,创造了面貌独特、厚重雄健的“李家山水”,形成了以积墨和逆光为表现特征的艺术语言,铸造了山水画的时代高峰。


李可染画院当代艺术研究院2022年度院展“云路先声——中国现当代艺术收藏作品展”在济南展出

▲ 吴冠中展览作品《春雪》,珂罗版画

吴冠中一生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国画现代化”,以“在祖国,在故乡,在内心”的执着坚守艺术情怀,以“知识分子的天职是推翻成见”的勇气打破传统,升华传统,铸造新的传统。

吴冠中好深山老林,曾多次赴贵州、云南、湖南、四川等各地写生,数度丛林探险,促使他画下了《春之曙光》、《老树丛林》、《小鸟天堂》这样半抽象、半写意的过度时期的杰作。数十年来,吴冠中的足迹遍布神州大地,眼前的每一处实景,既是他“形式美”的源泉,也为其开启了“抽象美”的新境界。

吴冠中的一生,既是在自然丛林中搏斗的一生,也是在艺术丛林中搏斗的一生,更是在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灵魂丛林中搏斗的一生。


李可染画院当代艺术研究院2022年度院展“云路先声——中国现当代艺术收藏作品展”在济南展出

▲ 朱德群展览作品《欢乐时光》,石版画

朱德群是“留法三剑客”之首,是第一位获得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院士身份的华人,也是把吴冠中引上艺术道路的“引路人”。

赴法留学后,朱德群在参观尼古拉·德·斯塔埃尔的展览时受到触动,斯塔埃尔说,“你画的并不是看见或想到的,而是真正震动你的东西”,联想到他的老师吴大羽所说“艺术是宇宙间一刹那的真实”,朱德群由此走上了抽象之路。

朱德群被誉为“站在西方的中国唐宋诗人”,他把东方的诗意精神和书法形态入画,为西方油画带来了不一样的感觉,因此,他所开创的一派画风也被称为“抒情抽象主义”。


李可染画院当代艺术研究院2022年度院展“云路先声——中国现当代艺术收藏作品展”在济南展出

▲ 观众在欣赏刘巨德展览作品《窗前百合》

庞薰琹和吴冠中是对刘巨德影响最大的两位先生。刘巨德是庞先生的研究生,同时又给吴先生做过助教,他们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为刘巨德奠定了一生的艺术根基:师法传统,师法自然。

刘巨德的作品最终指向了“以看不见的道,画看得见的物;用看得见的物,画看不见的道”。他说:我喜欢浑沌,我深切体会到艺术的本性就是浑沌,我的绘画作品诞生于难以预设的、不确定的浑沌之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浑沌是大道,是一个美宇宙,它是一切生命的原初、源头,艺术生成、回归于浑沌。艺术是一个特别的生命,它闪烁着浑沌的光亮。


李可染画院当代艺术研究院2022年度院展“云路先声——中国现当代艺术收藏作品展”在济南展出

▲ 观众在欣赏李庚展览作品《写山者寿》

李庚,父亲是一代巨匠李可染,母亲是著名雕塑家邹佩珠,现任文化部所属李可染画院院长,中国美协河山画会会长。他自小生活在北京大雅宝胡同,左邻右舍都是美术界的大师。可以说,李庚的艺术之根就是浸泡在“美”里的。

八十年代中叶,李庚主持德国明斯特工业大学艺术学院东方艺术讲座,后任教于日本京都造型艺术大学艺术学部。1993年,日本总理大臣宫泽授予他“绀绶章”特殊文化贡献褒章,加古川市名誉市民。

作为“李家山水”的继承人,李庚没有止步于父亲李可染的艺术成就,而是不断拓展艺术的边界,将音乐与绘画结合起来,形成了充满律动感同时气息逼人的作品。以《马勒大地之歌》为代表,李庚用本土文化的理念诠释了新的艺术形式,形成了东方神韵与当代气息的完美结合。

可以说,李庚已经完美完成了传统与当代的横跨。


李可染画院当代艺术研究院2022年度院展“云路先声——中国现当代艺术收藏作品展”在济南展出

▲ 观众在欣赏霜凝展览作品《蓝色大明湖》

中国历史上占据艺术主流的是文人画,为世界艺术做出贡献的也正是文人画。文人画也称仕人画,仕人群体既是国家政治的参与者,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是中华文明所独有的一个精英社会群体。

文人画为什么会成为中国美术史的主流?其原因简单概括就是文人的精神契合了艺术的精神,那就是“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

霜凝是诗人,有着深厚的文史哲根基,又长期从事金融工作,掌管宏观经济数十载,是著名金融家,视野宏阔而全面。他退休后,“老夫聊发少年狂”,投身艺术,突飞猛进,终入佳境。

霜凝的艺术直奔传统文化的根源,于儒释道取仁空无;又善于借鉴西方美术发展经验,从印象到表现到抽象;再回归自己的内心,解衣般礴,随心所欲,顺利完成了传统、西方和自我的融合。

霜凝以当代士人的勇猛、刚强、大气,向娘炮文化宣战,结束了新文人画的小情小调,以力能扛鼎的姿态形成了当代文人画的新格局。


李可染画院当代艺术研究院2022年度院展“云路先声——中国现当代艺术收藏作品展”在济南展出

▲ 嘉宾在欣赏王力克展览作品《博尔塔拉之春》

王力克是国内写实画派重要代表,曾长期担任山东艺术学院院长,同时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山东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王力克的艺术之路虽开启于苏联一派的现实主义,但其取法最终还是寻回了欧洲绘画的正途。他在欧洲各大学游历之后,最终又回到东方,在“油画民族化”的道路上确立了自己的坐标。

可以说,经过林风眠、吴冠中、靳尚谊等一代代艺术家的努力,“油画民族化”的使命在王力克他们这一代艺术家身上已经完成,他们所确立的油画面貌,虽生于欧洲,却已然是完整的东方面貌。

王力克的参展作品《博尔塔拉之春》以范宽《溪山行旅》的范式构图,平远与高远结合,山体巨大而磅礴,田野辽远而深邃,既有山势雄浑的险峻,又有田园牧歌的诗意,显示了艺术家谱写山水诗史的非凡实力。


李可染画院当代艺术研究院2022年度院展“云路先声——中国现当代艺术收藏作品展”在济南展出

▲ 赵无眠展览作品《一挥就烟雨》,水墨

作为一名横跨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的博士、留美学者,同时又是承接了朱德群、刘国松等多位艺术大师衣钵的继承人,赵无眠的艺术展示了一种近乎不可能的可能。

赵无眠的水墨艺术,快速走过了现代水墨和新水墨的历程,直奔水墨历史的最末端,以“道象”为名,融合了绘画、行为、影像、装置等多种艺术形式,形成了与“具象”、“抽象”并列的新形态艺术。

西班牙艺术大师胡安·里波列斯赞誉其作品“有中国的魂,又是新的世界性的语言”,日本艺术推广大师海上雅臣为其书写“日本有一,中国无眠”。

赵无眠突破材料的藩篱,水墨、油彩、综合材料并举,形成了“水陆空”三栖作战的势力,成为中国艺术国际化的重要一员,并成为进入“世界设计之母”德国包豪斯大学百年校庆殿堂的第一位华人艺术家。

李可染画院当代艺术研究院2022年度院展“云路先声——中国现当代艺术收藏作品展”在济南展出

▲ 嘉宾为“云路先声”展览揭幕

2020年,李可染画院正式建立当代艺术研究院,旨在站在美术史的基础上,梳理中国现当代艺术发展的每一条河流,让有悲悯情怀、家园梦想、世界精神的艺术家凝聚起来,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

2022年恰逢李可染诞辰115周年,在此值得隆重纪念的重要年份,“云路先声——中国现当代艺术收藏作品展”应运而出,这是研究院梳理中国现当代艺术脉络的展览开端,也是普通观众近距离了解中国现当代艺术风貌的重要契机。

李可染曾提出,“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吴冠中则坚持“笔墨等于零”,“风筝不断线”;朱德群悟到“艺术是聆听宇宙的天籁”----

在他们艺术理念的感召下,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在山长水阔气韵无极的道路上不断开拓进取,形成了中国艺术的新时代风貌。先贤们曾深感中国画在世界上是一颗蒙尘的明珠,但现在艺术家们当可相信,东方文艺复兴的曙光一定会到来,“东方既白”就是民族文化复兴的希望。(来源:凤凰艺术)

[ 责任编辑:周龙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