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泥鸿爪》(寿山高山石)15x39x82mm
苏轼一生所作诗词文章无数,我们现代使用的很多成语,都是出自苏东坡。像江山如画、胸有成竹、浓妆淡抹、人生如梦、百读不厌、水到渠成、沧海一粟、坚忍不拔、河东狮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等,都出自苏轼的诗词文赋。“雪泥鸿爪”也是出自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人生如飞鸿,在一处工作任职,会留下痕迹;我们著书写字,也是如同雪泥鸿爪,在人生之中留下的痕迹。以“雪泥鸿爪”制一方印是可以用在书法作品上的。不知道为什么之前就没刻,也许是这几个字以前在小篆以前的古文字里凑不全的缘故吧。“雪”字在金文中出现过,“雨”下的“彗”,像不像用手捧着飘飘而下的雪花?在清华简《筮法》里的“雪”与金文的字形相同,而其他战国简里的“雪”,省去了表示手的“又”,下面的“雪花”也有写成三个的。“泥”字以前金文和战国文字没出现过,而上博简《周易》“需于泥”,泥字从土尼声,与传世文献对照,释为“泥”无疑。古文字中许多意思相近的形旁经常混用,这是文字学的常识。具体到“泥”字,用土作形符似乎也毫无违和。至于其声符,在即将公布的一批楚简中有许多与孔子有关的简有“仲尼”,“尼”字写法也是一样的。“鸿”字在甲骨文中就出现过,楚简的写法也是从鸟工声。“爪”作为部首在古文字中习见,却很少有作为一个字单独使用的。所以我刻第一方“雪泥鸿爪”时,因为印石比较短,“雪”字就用了一个简略的写法,鸿和爪安排到一个字的位置,在右侧加了一个重文符号,也让左紧右松的布局稍有改善。这方寿山高山石有点脆,个别线条有点崩裂,之后我又找到一方寿山坑头晶,刻了一方小一点的。也可以在小幅作品上当引首用。
楚简,或者说战国简的大量发现,拓宽了我们书法篆刻的视野,为我们写字刻章提供了更多可以参考的文字素材。
雪泥鸿爪(寿山坑头晶)8x28x72mm
说到“雪泥鸿爪”,不禁想起了启先生为我题写的一本册页。1986年,我参加山东大学蒋维崧教授招收的研究生考试后,去拜访启功先生,先生在我带去的一本册页上写了一首“六祖偈”:“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再请先生为封面题签,启先生就题写了“雪泥龙爪”四字。我不知何意,问启先生,先生笑笑说,和雪泥鸿爪一个意思。至今我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要把鸿爪改为龙爪。时间过去三十六年了,启先生也已仙逝17年,这个月底就是启先生的忌日,借此也表达晚辈对先生的追思。(刘绍刚)
艺术家简介
刘绍刚,粤语读如“老休工“”,故以休工为号。书法篆刻师从山东大学蒋维崧教授。曾获首届大学生书法竞赛二等奖,全国首届篆刻征稿评比一等奖。长期从事出土文献与古文字整理研究工作,以古文字作书入印亦颇多心得。出版有《中国古代文房四宝》、《篆书诗词名句选》、《刘绍刚印存》、《泉城雅集》、《篆书舜典》、《孔子论学八体书二种》、《见贤思齐——先秦诸子语录》、《刘绍刚书法篆刻作品集》、《书于竹帛——中国简帛文化》、《时得一二》、《和风清穆》等书法篆刻集,现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员,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