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散议
伴随着春天的脚步,五月的临近,也就意味着青年节即将到来。每逢此时,条件反射式地与青年有关的文学、诗歌、电影、歌曲等信息不约而同地汇聚脑海,将我的思绪穿越时空带到青年时代……青年、青春是人生多么美丽的时光,比彩霞鲜艳、比玫瑰芬芳、比宝石灿烂、比珍珠辉煌……是每个人生命中都曾拥有过的、又难以忘怀的梦。而今我已近花甲之年,青年已成为我的过客,但生命中的青年不曾老去,仍心系青年,将青年节作为生命里精神的驿站。究其何因,是对青年时光的留恋,在心底唤起的怀旧情结;还是时光一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的失落;还是因年轻时的一半聪明,一半愚蠢,一生落落无为而对逝去青春岁月的懊悔;还是正如体育解说员常对中国男足说的一句话:给中国足球队的时间不多了。刺激神经而感到生命短暂的焦虑。一时竟“欲辩已忘言”。
青年节非我国重大的传统节日,不像春节、中秋节那么隆重热闹,但从青年节诞生之时,节日所具有的思想内涵、“五四”运动的历史作用、“五四”精神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蕴含着不同的时代精神和感召力,“五四”青年节已经演变成一种文化符号,具有象征意义。“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即爱国主义精神,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新时代的青年乃至全社会发扬光大“五四”精神,对指导人生道路,启迪青年树立理想观念及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对中国的未来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现实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青年节在形式上是属于青年的,但从全社会的进步角度思考,亦是全民共同的文化符号,它所承载的精神价值与其它节日不可同日而语。《独行》50x50cm2022年
青年有狭义与广义的概念之别。狭义上的青年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年龄群体概念,是在少年和成年之间,特定年龄段的年轻人。广义上的青年的定义不只是天真活泼,血气充沛,勇往向前,还包含强毅的意志,进取的雄心,坚固的信仰,以及不屈不挠的精神,所以青年,并非只限于年龄,并非以岁月而论青年。常言道:“六十的年龄,二十的心态。”大致是说人的实际年纪到了六十岁,但其心理年龄还在二十岁,还有青年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不因岁月的磨炼失去思想的活力与意志,心还处在青年时代。所以青年非因年龄而“青”,而是因心态而“青”,人年轻的是心,而非容颜外表,只要人心活着,青春总有来时。既古人所说:相由心生。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思想僵化,精神颓废,意志薄弱,既使年龄再轻,也无青年可言。这就是说每个人的精神世界里都有属于自已的一首青春之歌,或者是属于自己的一曲青春圆舞曲。
谈到青年节,绕不开的话题是青春。青年给人的感觉是具象的,而青春则具有妙不可言的抽象意味,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可以说青年与青春是一对孪生姐妹,好似青春是属于青年的专用词。古往今来,聪明智慧的中国人遵循“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把青年与大自然相联系,视年轻人的时光为青春,如春天般的年龄,是人的年龄与自然四季建立了同构关系,是生命与自然的合一,是人类对生命的敬畏和礼赞。春天万物复苏,大地一片青绿色,蓝篮的天空,大自然一派生机盎然,是一年中生命力最旺盛的季节,这就是青春的自然意味。一年之际在于春,故而人的一生之际亦在于青春年华。老舍说:人没有青春,而将来也不会有什么希望。”真是意味深长啊,把青春在人的生命中看得如此重要,是不无道理的。为此中外学者、名人对青春有许多的至理笺言。李大钊:“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郭沫若:“谁能保持永远的青春,便是伟大的人。” 席德布朗:“ 青年是生命之晨,是日之黎明,充满了纯净、幻想及和谐。”朗费罗:“青春是多么美丽。发光发热,充满了彩色与梦幻,青春是书的第一章,是永无终结的故事。”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与生命体验表达青春的魅力。《月下六合》60x90cm 2022年
青春是美好的,因而每个人都渴望留住生命中的青春,珍惜青春。但由于人文化素养的不同对青春的理解是有差异的,青春有内外之别。因为青春美好,人们喜欢、欣赏青春,人才以各种方式打造青春。无论男女以穿衣、化妆、美容等方式,通过装饰感官的外在漂亮,试图留住美丽的容颜使青春永驻。“老黄瓜涂绿漆”,说的就是对人老了也得往年轻上打扮的形象比喻,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有人想长生不老,永远年轻,以药物维系青春;有人想留住心态,思维活跃,永保青春,常言道,人老心不老;有人想事业如日中天永有魅力……青春又可演绎出艺术青春,艺术家希望艺术生命之树常青;政治青春,官员希望成为仕途不倒翁;财富青春,企业家、商人希望成为资本大亨。人的境界不同,对青春的追求方式不同,这无可厚非。然而智慧者会荡去外在的、表面的、虚荣的方式,通过内在打造青春。以实力装饰内心,修养内心强大,珍惜时光,不虚度青春,青春在于实,在于脚踏实地的事业中,若干年后,回首往事,有可回忆的实际内容。文革时有首歌: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好比大松树冬夏长青,不怕风吹雨打,不怕天寒地冻,永远挺立在山顶。歌虽简单、直白,但也道出了那个年代对青春的诠释。永保青春秘诀的“不二法门”是像松树一样,具有顽强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崇高的人生境界,不管环境如何恶劣,顽强地生长,保持生命之树长青。萧伯纳:“青春是美妙的,挥霍青春就是犯罪。”只要人心活着,青春总有来时,青春在每个人的心中。
青春是宝贵的。年龄上的青春是短暂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变化,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然心理的青春是无限的,人的智慧、思想、精神、意志是可通过后天改变的。高尔基:“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穷的,趁短短的青春去学无穷的智慧。”如果说青春是保贵的,那么青春的标志就是智慧,人是智慧的人生,从这个意义上讲外表的所谓青春显得微不足道。德莱寒:“ 只要青春在你身上,你就有一生最宝贵的东西。”也就是说只要人拥有智慧,就青春永驻。莎士比亚:“人的青春是短暂的,但是如果卑劣地度过这短暂的青春,就显得太多了。青春时代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这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青春如流星雨,稍纵即逝,白石老人对时光流恋曾感叹到:“痴思长绳系日”。老人家想用绳子拴住太阳,梦想时光不在前行,故为“痴思”。雷蒙德:“有了钱,在这个世界上可以做很多的事,就是无法用钱来买青春。”中国人也有“千金难买是青春”之说。人常为失去财富而悲泣,却不为生命的岁月一去不返而惋惜。青春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故此留住青春成为我们一生的梦境。《初生牛犊不畏虎》50x50cm 2022年
青春在人的生命中如此的美好,以至文学艺术家将青春作为抒情达意的主题。作家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以青年女教师林道静的成长历程,讴歌了青春之美;作曲家梁茫写的歌曲《青春啊青春》,通过青春的赞美,告诉人们青春在每个人的心里才青春永驻,王洛宾的《青春圆舞曲》以民歌形式,朴素的曲调,表达对时光的眷恋;青春更是画家表达思想情感的敏感主题,文革后期受伤痕文学的影响,以知青为题材的四川油画,表现了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那一代知青的青春岁月和命运,作品赋予极强的感染力;古今诗人更是给我们留下很多关于青春的诗句,杜甫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孟郊的:“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汉乐府《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诗人们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对青春岁月的婉惜。
青春作为无论是自然还是人生命的极佳状态,成为文化精神的追求方向,是艺术体验生命的审美标志,因此,青春与绘画发生了关联。如果说绘画是创造生命的审美活动,那么在画面所呈现的生命迹象是以青春作为审美指向的。谢赫的“气韵生动”作为评判绘画的首席标准,是从生命的意识阐述气是生命的标志,作画求气韵实际在于追求生命气象。而生命气象最旺盛、美好的就是青春,我们可以用青春靓丽来形容女人的美,让人心动的美,画无不在追求空灵之美、光明之美。古人就关于如何欣赏绘画,有极为朴素的画论:“如阅美人。”言外之意是你如何欣赏美人,就如何欣赏绘画,人的审美标准就是画的标准。当然作为审美层面的美人与常人眼里的漂亮、好看是两个概念,艺术欣赏的是生命体征,精神气质。这里古人指的应该是以“道眼”观之的美人,而非“俗眼”观之的美人,因此,青春是作为绘画创作与欣赏境界的审美标志。画有无境界,就看有无青春气象,青春的美所具有的审美首先是素朴的,庄子曰:“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素朴作为境界表现为自然、朴实、永恒的大美,美的前提是素朴,无论人的外表还是人的内心应当是素朴的。我们看央视新闻联播的主播,不管男女均是素朴的,代表的是大中国的青春气象,那是一种素朴的美,而非花之招展所为之。可能一谈到青春美,容易让人联想到青春少女必须靓丽的、鲜花盛开的美,那是外在的,非内美也。与中国绘画,“水墨为上”为最高境界,郭熙画《早春图》,荡去春天的颜色,以纯水墨表现山中早春的气象,画出了“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青春的自然美,可谓中国人追求青春之美的典范。打开八大山人的画册,好似让我们走进了一个极为素朴的水墨世界,没有一滴颜色,这里清纯的一尘不染,婉如亭亭玉立的春春少女,大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感,在这里我们似乎印证了古人的“如阅美人”之意旨。
《过去时光》60x90cm2022年
青春的美是简而淡的。自然的青是以黑色或绿色为基调的,含有简之意。青春的美是清纯之美,简约之美,人惟简才能清纯。罗丹曾说:“伟大的雕像自然就藏在石头当中,我只不过是把多余的部分去掉,当多余的部分去掉了,伟大的作品,自然就呈现在世界的面前”。罗丹似乎在用简单朴素的语言阐述了美的至理。青春的美是干净,圣洁的。与人和画,干净圣洁是一种境界,一种美好,青春的美人应是心灵到外表透露着干净的气息,没有一个美人是脏兮兮的,也没有一幅经典绘画是脏乱差的。倪云林的画是如此的干净,创造了一个“水不流,云不动”空寂的精神世界,具有着青春的隽永之美。“平淡天真”作为绘画的至高境界,与青春之美相暗合。青春之美在于平淡,平淡并非是淡而无味的平淡,而是更浓郁,更悠长的“无味之味”,所谓耐人寻味。常言道:“淡定”,惟淡方能定,立定精神,有永久生命力。大自然是安静、含蓄的,人也是以静为美,静能生慧。在《还珠格格》中,琼瑶对紫薇和小燕子两个青春少女的形象塑造,显然紫薇身上的青春气息更具文化审美性。她温温尔雅、平和睿智、含蓄内敛,相反小燕子是一个点火就着的武夫。一百多年前的1919年5月4日聚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的热血青年不仅血气充沛,勇往直前,而重要的是他们有对国家命运的冷静思考和担当,有对社会问题的沉思破解,才能唤醒民众的觉悟,在中国大地掀起伟大的“五四”运动,这才是真实的青春。因此平淡方真实,平淡天真为青春之美,亦为难求之美。(肖培金)
艺术家简介
肖培金,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山水系硕士学位 ,现为天津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美术学院“水墨为上”山水画高研班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天津美术家协会山水画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