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画面很奇幻,非常具有想象力,同时色彩非常的艳丽,很感染人,尺幅巨大,这个在同类的艺术家当中是比较少见的。孙博文先生的作品体现了中国艺术的一个特点,就是融合。
▲《 山水四屏》361cmX144cm 2001年作
另外一个特点,他的整个画面其实最先打动人的往往是他的艳丽的色彩。中国画发展到今天,它已经是非常的成熟和完善了,到林风眠,到张大千以及到刘海粟,像这样的一些艺术家,他们在做的其实是在色彩上的实验。他基本上是两个思路,一个思路是泼,你看张大千跟刘海粟。还有就是绘,比如说林风眠先生他的一些东西,绘。
▲《山云吞吐万山重》358cmX144cm 2001年作
释文: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绿深青一万重。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
但是孙博文先生的作品,他的色彩既不是泼,也不是简单的绘,他是泼、绘把它结合起来。有笔触,我们猛地一看觉得很像油画,他有西画的特征。另外一个就是画面的奇幻,有的时候它的局部是笔墨山水的处理方式,山水中间会穿插比如说一些抽象的因素,或者说一些符号性的表达,它跟山水的因素结合起来,打破了传统的笔墨山水单一的叙事方式,使整个画面立马变得生动,变得奇幻,变得有想象力。这样的一个特点是孙博文先生作品里边大量存在的,甚至有一些他故意来制造一些矛盾,来产生一些不和谐的方式,但是恰恰让他的作品呈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特点。他能够牵动着我们在观赏的过程当中饶有兴趣,不断地有一些意外的发现。
▲《登高看云低 》358cmX144cm 2001年作
释文: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对我来讲来看这样一个展览是一个补气的展览,因为这样的作品尺幅,包括里面传达的气息,可以对我们当下的绘画创作提供一些勇气。
▲《山河云天外》359cmX143cm 2001年作
在孙先生的作品里面张扬着一种时代精神,是什么精神?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精神,奔放、包容、自由,其实就是多元融合之路,古今融合、中外融合,古、今、中、外在当下都能够看到,产生了一个很奇幻的现象。这恰恰能够说明我们中国人的这种开放的精神。
▲《秋色无边》415cmX96cm 2002年作
孙先生很善于学习,胃口很大,观念又很开放,兴趣广泛。他有一种本事,就是把不同艺术家、不同流派、不同风格趋向的作品,到最后整合在一起。这种学习精神和四王没有区别。清代的四王把能够看到的先前的东西整合在一起成为一种儒雅的风格趋向的东西,其实就是集古求新。只不过孙先生集的古并不那么久远,包括西方现代派的东西,和中国现代以来的画家,还有传统的笔墨山水的因素他都有。我觉得多元融合是孙先生艺术作品的一个特点。
▲《万古长空》361cmX144cm 2001年作
另外一个,精力旺盛、喷薄而出。正是对于大幅作品的执拗,恰恰反映出对于现代性追求的先见之明。这种执拗、这样的融合在我们看来是一种苦差事,但他乐在其中,其实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游于艺的精神。他的诗词、诗文跟他的诗书画印的结合,仍然是传统文人的取向。包括他题的诗也是传统文人的取向,他没有过多考虑现代性的问题。正是因为这个样子,也让他成为一个非常耀眼的个案,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有他这样一个独特的面貌,而且对我们今天来说都是有一些精神的滋养。(刘德龙,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
▲《山水四屏》500cmX144cm 2000年作
画家简介
孙博文(1938——2003),名九学,字博文,号汝阳山人,1938年出生于山东莱阳穴坊镇西富山村,辛亥革命老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孙墨佛(曾任大元帅府参军)玄孙,北派山水画大师孙天牧曾孙,师从关友声、黑伯龙、王企华、陈凤玉诸先生。1958年考入山东艺术学院,1963年毕业,毕业后主动奔赴莒南县文化馆从事基层艺术文化的组织和教育工作。1978年,孙博文离开莒南回到故里莱阳,最终定居青岛。1979年,孙博文拜莱阳籍著名画家崔子范为师,将崔子范简笔大写意花鸟画技法移用到山水画上,从而开始自创山水新貌。后又研习张大千先生泼彩泼墨画法,融合创新,独成一家。
孙博文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画的探索和创新,集诗书画印于一身。作品无论是巨幅大构,还是斗方小品,均笔墨雄健,气势磅礴;画面率真自由,流光溢彩;特别是晚年创作了大量宏篇巨制,尺幅之大,数量之多,完全突破了正常的观看路径和思维模式;题材之丰富,用色之绚烂,又完全颠覆了中国山水画的历史积淀和传统概念。孙博文先生的艺术成果是很特殊的,他对中国画大写意传统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2年5月,孙博文先生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举办个人书画展,受到了新闻界、美术界的关注。
2020年11月12日,“淋漓华章孙博文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一批孙博文大尺幅的作品展现。让观众进一步认识这位生前不求闻达,画坛了解不多的画家。
2021年6月6日——17日,“淋漓华章孙博文艺术展”在山东美术馆再次呈现,集中展出孙博文生命晚期的中国画作近60幅,并围绕此次展览连续召开三次学术研讨会,先后有近百位专家学者,从全国各地赶赴山东美术馆参加此次研讨,这在山东美术馆乃至全国都是史无前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