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岁到18岁,每年生日都要到照相馆拍纪念照,记得两岁生日那天,下着大雪,母亲抱着我去照相馆,热心的路人问:‘小孩生病了,怎么样啊?需要帮助?’母亲说:‘去照相馆’,路人感到不可思议”。说者无心,听着有意,一位坚韧的母亲,春晖般的爱意,让人动容。在这样一位母亲的呵护中成长,孔维克取得任何成功都在情理之中。
孔维克是一个真诚而坦率的朋友,也是一个执着而才情四溢的画家。
孔维克,1956年出生于山东省汶上县一个有着儒家渊源的家庭,他血脉中天生流淌着艺术的基因。幼儿园时期,第一次看到老师画画,孔维克就兴奋的不得了,已过60多年,依然记忆犹新。高考那年,孔维克以全省第二名、济宁市第一的优异成绩阴差阳错地被济宁学院艺术系录取,毕业之后,留校任教,3年后,调任济南第十六中学,期间,为山东省内各报创作了大量的插图,水墨连环画《愚公移山》、版画《活鱼》、线描《科研所里的宫廷政变》、剪纸《王冠与皇后》等,崭露头角,群英拔萃,在当时画坛,“山东有个孔维克”。1987年,济南市美术家协会换届,从未谋面的济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任远举荐提名,孔维克当选济南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副主席,同年,得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孔林、诗人桑恒昌的赏识,调至《黄河诗报》任美术编辑,不久,时任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秘书长毛云之借调孔维克到省美协兼职副秘书长,做美术组织工作,并创刊《山东美术家通讯》,担任主编。后来,孔维克从省美协副秘书长到省美协副主席再到主持工作的常务副主席,又从美协常务副主席到省文联副主席再到组建山东画院,担任山东省画院院长,2017年,当选民革中央画院院长。人生的成长伴随着艺术的蜕变一起升华。
《孙中山先生在青岛》(山东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310cm×600cm 2013年
孔维克从早期连环画、版画、水墨的交相辉映到《沐》入选青年全国美展,获优秀奖,而成为很多艺术类期刊的宠儿,再到《公车上书》参加第七届全国美展获铜奖,备受瞩目,广受好评,由此开启了隐匿于他内核中的气质,他那血脉愤张的激情、炽热虔诚的情感,充盈着气势,不断转化成一组组精彩纷呈的艺术姿貌。随后,《杏坛讲学》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获优秀奖、《不抛弃,不放弃》获第二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一等奖……很多获奖作品不断走进大众视野,他的论著《砚耕堂随笔——孔维克艺术文集》、连环画《东周列国志》、水墨连环画《愚公移山》、水墨作品《何香凝肖像》、《孔子周游列国图》、《坦克新兵》、《孔子登泰山》、《心学宗师王阳明》等等一大批艺术创作,孔维克其人成为当代画坛的“权重”,他的艺术样式也成为一面引领方向的旗帜。
当代很多画家,某一个题材,或者某一个样式,一旦“上位”、“出圈”之后,得到大众的认可,就不厌其烦,不断重复,然而,时代在发展,大众的审美也在发生变化,这些画家也慢慢意识到:“不变、固守,一定会审美疲劳,失去热度”,可是,他们受“有形、无形”的约束,已经回不到过去,却也不敢往前迈出一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受基础素养的限制,不敢也不可能形成新的突破,只能选择妥协,躲在自己现有而短暂的温暖小窝,眷恋着过去,这对任何一位心系卓远的画家来说,都是最大的悲哀。如果打开孔维克的画册,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感受到“不一样”,这种“不一样”,可能是孔维克有心,也可能是他无意,却始终处在一种变化的状态之中,从早期的连环画、版画、速写、素描到成名曲《沐》、《孔子系列》、《公车上书》、《孙中山在青岛》,再到《疫情系列》、《齐鲁曙光》、《抗战老兵》、《孔繁森》、《何香凝》等等现实主义题材,虽然都围绕着“人物”这一恒定的主题,可是,不管是哪一种形式,哪一种内容,笔墨、造型、神韵、格调,各有侧重,工笔、写意、工写结合,表现手法迥然不同。孔维克执着地坚守着“人物画”这块阵地,触摸着时代的脉搏,感受着发展的脚步,他投入其中,融入其情,把隐匿于生命内核中的能量化为丰富的艺术元素,尽情地表现出一幅幅带有淳净深远文化的艺术姿貌,并借助这些艺术姿貌诉说着缕缕不绝的心语。
《公车上书》(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308×600cm2009年
作为一位专职画家,“以画说话”是孔维克的本体,可是,登高望远需要扎实的基础,专攻一貌也必须要有多方面的修养,孔维克无心插柳,却契合了这样的发展脉络。工笔、写意、壁画、连环画、版画、书法,他均有涉猎,题材众多,形式丰富。《杏坛讲学》、《孔子周游列国》、《古乐图》、《习射图》、《孔子诞生传神》等等工笔,格调高雅、气韵飘扬;《百贯钱》、《愚公移山》、《科研所的政变》等等连环画,主题鲜明,内容生动;他的水墨古典人物系列、历史题材系列,随类赋形,挥洒自如;他1997年创作的巨幅壁画《白英点泉》被特邀参加中央电视台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汇展,获特别荣誉奖。纵览孔维克的作品,可以发现,他擅于鸿篇巨制,也钟情于境由心生的小品,他还写了很多比专业作家还有灵光的文章,字字珠玑,情感饱满。几十年,广收博约,厚文养正,为他的艺术创作筑起了一览众山的高台,以此为基,攀登高峰,他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
作为孔子第78代嫡系裔孙,孔维克表现祖先的音容,传播大儒的精神,他责无旁贷。也许当孔维克第一次表现孔子时,他仅仅希望通过一种审美的图式,去呈现对先儒的敬仰,因为,那是内心孕育多年的积淀,需要找一个疏通的窗口,可是,当他一遍遍刻画细节时,笔触直面内心的投入使他长时间神会先儒之意,神灵般的启示带着巨大的诱惑,激发着他的想象,难以抑制,心生澎湃,于是,他每隔一段时间就画一幅与孔子息息相关的图腾,每一次呈现都带着对人生、对社会、对艺术的再思考,犹如不断完善着一个系统的文化工程,在金雕细琢中,他一边吮吸着博大的文化精髓,温润着内心,净化着灵魂,一边带着使命,渐修着圣人之道,勾勒塑形,皴擦晕染,升华为对哲学的思考。
《孔子与四配——孔子、颜子、子思子、曾子、孟子肖像》
(第四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签约作品)640x237cm2016年
《孔子系列》是孔维克的标志性艺术面貌,堪称“驰名商标”,除了《孔子系列》,其它作品也都坚守着人物画的表现形式,一幅幅,一卷卷奠定着他在画坛的地位。他的作品无不带着有别于自己,又超越自己的变化,这些变化源于对生活的感悟、处事态度、艺术真谛的结晶,而且每一次变化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呈现着他的所观、所思、所感、所想,最为重要的是,变化中,一直孕育着一颗本真的心,这颗本真的心是质朴的、纯粹的、敏锐的、细腻的,可能正基于此,才推动着孔维克从20几岁慢慢走向全国成为“著名人物画家”,并在“著名人物画家”的行列中,保持着卓然自立的存在,闪烁着光芒。
时至今日,这颗本真的心依然促使着他不断探索、延展,不断经历文化的洗濯,在变化中实现一次次突破,成为艺术的常青树。
《同志仍需努力——为国父孙中山先生造像》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全国美展)196×180cm2011年
孔维克敏锐、细腻,这可在他的写生、速写中,有所体现。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场景都可以触碰他的神经,一次次碰撞,一次次都能产生火花,他也总能发现别人感受不到的艺术元素,这些转瞬即逝的艺术元素,他觉得很有意思,他怕忘记那些生动的瞬间,更舍不得放弃那些偶然天成的妙趣,他不停的“写生”、“速写”,开会、茶歇、考察,他都会拿起笔记录下来,日积月累,这些素材成为他艺术创作的元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当他创作时,探囊取物一般,拿出、挥洒,有的放矢、游刃有余,当他偷懒时,这些素材如活灵活现的精灵引诱着他、促使着他,让他把积累的素材整理出来,于是,一幅幅属于孔维克的精彩不断呈现给观众。
孔维克质朴、敦厚,这可以在你与他的相处中,感受深刻。孔维克做事认真,认真起来浑身上下散发着激情,激情簇拥着行动,彰显出非常旺盛的精力。你可以交给孔维克很多活,千头万绪,却不需要设定目标,只要表达了你的想法,他都可以遵循着你的想法去做。待做完之后,你发现他超额完成了,可是,在他完成的基础上,你发现自己错了,需要重新调整方案,需要修正既定目标,你又不希望承认自己的错误,那么你可以故意给他挑点毛病,让他重新去做,几天后,你发现他又一次超出了你的预期。工作如此,画画亦是如此,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做不到。
孔维克感恩一切过往,他更感恩这个时代,笔者与他交往多年,从没见他有过任何阴霾的情绪,更没见他有过一丝抱怨,听到最多的是:“我遇到很多好老师……都有知遇之恩,人生的转折,他们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刻骨铭心,我始终感谢他们”;“适逢这么好的时代,抓紧时间多画一批好作品”……这一定源于孔维克那质朴的底色。
孔维克执行力很强,做事非常彻底,尤其是画画,认真、专注,自我较劲,深入程度达到“令人发指”的状态,看他的工笔也罢、写意也罢,一笔一墨,哪怕一次色彩的微妙变化,他都做得深刻、做得彻底,从中可以看到他投入的精力、付出的情感,可是,追求极致,他却不像很多画家因追求某一种精微,板如皮影,呆若木鸡,也不像很多画家因炫技某一种笔墨,愠似蝇鸣,躁如火燎,孔维克的画面,收,收的回,温润而和谐;放,放的开,雅致而隽永。光影、透视、色彩、造型,无不恰到好处,笔墨、情趣、意蕴、格调,无不因势利导,韵味横生,无半点萎靡之风,更无一点矫揉之态,笔墨中洋溢着素心追月的情感,色调中孕育着一叶扁舟的静心。
质朴、敦厚、敏锐、细腻,还有孔维克那颗感恩的心,这些特质受他母亲的影响很大,正是基于这些特质,才不断促使着孔维克不停地去深入、去突破。可是,对孔维克而言,变,他可能无意为之,甚至,他都不认同笔者的观点,然而,笔者通过他的作品,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他的变化,而且,在变化中,他诠释出一种恒定的艺术样式,属于他,也属于每一个画家,因为孔维克似若无意,却神形一片,为当代画坛演绎了一个范例。(桑干)
(来源:民生网)
画家简介
孔维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统促会理事、民革中央委员、民革山东省委副主委。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文化艺术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民革中央画院院长、山东省中国画学会会长、山东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二级岗)、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