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建魏,魏、蜀、吴三国鼎立。兵戈相接、乱世人慌,士人多自保,消极于世,崇尚老庄,以清静为本,故文人雅士多出于世。又因汉之艺术丰富多彩,使后世三国帝王富士之族甚爱绘画,忙里求暇,亦以绘事寄兴,如魏之曹髦、吴之孙权。再如蜀之张飞,一生驰骋沙场,然雅好绘事,以擅画美女名于世。诸葛孔明,蜀国丞相,军政一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好图天地日月、神龙、牛马、人物等。史载孔明曾为夷作画以赐,夷甚爱之。其子诸葛瞻亦善画。至于魏人杨修、桓范、嵇康、徐邈等,吴之曹不兴、赵夫人皆画之大成者。
杨修,华阴人,善画人物,画有三卷,《吴季札像》《严君平像》《西京图》等,均为佳作。桓范,沛国龙亢人,正始年间任大司农,善丹青。嵇康,谯国人,魏中散大夫,善画人物。徐邈,燕国蓟州人,封都乡侯,正始年间任大司徒。尝画缁鱼,悬岸旁,能使獭来。
曹不兴,吴兴人,善画龙虎马及人物,世称“佛画之祖”。据古籍载,曹不兴善绘人物衣褶,有“曹衣出水”之称。古籍传有其逸事数则。其一,“落墨为蝇”,即孙权曾命曹不兴画屏风,曹不兴误落墨点,即以图蝇,进献御,权以为其真,以手弹之,可见其写实之功。其二,赤乌元年冬十月,帝游青溪,忽见一赤龙自天而降,凌波而行,遂命曹不兴绘之,即得,帝大为赞赏。其三,宋文帝时,天旱不雨,人力无救,遂取不兴所画龙置于水上,应时,蓄水成雾,大雨数日不停。所有载录虽近寓言,却可证明曹氏绘画之功,足令世人叹服!赵夫人,吴王孙权夫人,善画,巧妙无双,能以彩丝织云霞龙蛇之锦、山川地势军阵之像,其织锦、刺绣、丝幔被称为“机绝、针绝、丝绝”,并称“三绝”。
至两晋,士人抱厌世之念者甚多,归于清静淡泊。时宗教兴盛,绘画勃兴。尤以佛画盛古今。绘画者人才辈出,载入史册者,司马昭、顾恺之、张墨、戴逵等。如顾恺之,晋陵无锡人,义熙初为散骑常侍。工诗赋书法,尤善丹青,画如春蚕吐丝,人物、佛像、美女、龙虎、鸟兽、山水无所不精,其运思奇妙精微,画面神气飘然。且有奇闻逸事传于今。尝为裴楷图像颊加三毫,观者谓之形神殊胜,其可见顾氏写真重形神兼备。又载,恺之尝以一厨画糊题其前,寄桓玄,玄发厨后,窃取画而缄闭如旧以还之,绐云未开,恺之直云妙画通灵,变化而去,亦犹人之登仙。顾氏大智若愚之才显矣。刘义庆《世说新语》记载,同代人谢安称其“卿画自生人以来,未之有也”,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时称“顾氏三绝”。
魏晋绘画严格而论,终以佛画为主,然花鸟走兽山水即有开端,具有立祖之势。非奇巧之事,一是源于宗教之兴盛,二是源于画论之开导,魏晋画论承春秋战国两汉之思想而大放光彩。春秋两汉无成篇系统之论,皆由诸子片言论画,不是以画论画,而借论画以阐哲学问题。如孔子的“绘事后素”,庄子的“解衣般礴”,又如韩非子、刘安、张衡、王充等论画之言语,皆为画论之启端,未成大气候。至魏晋审美之高,重视评论之价值,论画之风亦盛于世。顾恺之《魏晋胜流画赞》《论画》《画云台山记》开中国画论之先河,对中国画论以及绘画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如《魏晋胜流画赞》中称,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此以巧历不能差其品也。
南北朝绘画之盛,一是由于民生凋敝,世人承魏晋玄虚之清淡,每于闲散,以写烟霞云石、美人芳草以寄托情思;二是由于帝王雅好绘事,穷搜世间雅品成风;三是由于战乱频繁、政治险恶、社会动荡,文人厌世之风较魏晋甚重,追求精神自由,寄于宗教与艺术。佛教,深入人心,绘事受此影响,故为画史佛教画最盛时代。绘画几乎为佛画所容,画者无不以作佛画而闻名,如陆探微、谢灵运画甘露寺,张僧繇画天皇寺,曹仲达画开业寺,杨子华画永福寺,田僧亮画光明寺等。我国禅宗之祖菩提达摩受武帝之挟而建业。北朝佛教,虽有所毁损,然后来诸帝极崇佛法,大建殿宇、造像,实越南朝,如大同云冈、洛阳龙门等诸大石窟,其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艺术之奇。
由于南北地理环境、民族风俗不同,南北文化亦形成异趣之别。南朝据长江流域,北朝据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气候温和,山水秀媚,黄河流域气候干燥,自然寒荒;南朝以汉族为主,北朝以鲜卑族为主,所以生活习俗、精神崇尚,各不相同,南人肩舆,北人乘马,并非偶事。南朝画风风流蕴藉,北朝画风雄奇健拔,自然之事。南朝画多有新意,华妙精巧,画迹多在寺壁卷轴;北朝画迹多在石窟、寺壁。道释画兴于北,山水画兴于南,花鸟画欲动于南,论画出于南,此亦两朝气候民族气质之先定。
另外,北朝绘事不如南朝兴盛,其主要原因还在于北朝之民尚武为风,多兵戈相接,不解艺术之趣,南朝之族尚安息,求静气。南朝宋武帝雅好绘画,喜收藏,东晋亡后而收藏桓玄其府所遗之书画,闲来鉴赏。时名手辈出,载录者有陆探微、陆绥、陆弘肃、顾宝光、袁倩、袁质、顾景秀、王微、宗炳、戴逵、谢灵运、谢稚、谢约、顾骏之、吴暕、史敬文等30余人。陆探微创一笔画,开简笔画之先河。宗炳、王微开创山水美学,各有画论著述传于世。陆绥,善佛画,体运遒举,风采飘然。顾宝光,师陆探微,人物鸟兽皆精。顾骏之,师张墨,蝉雀画开先声。袁倩,象人之妙,亚美前修。谢灵运,善佛缘。谢稚,善女故事。所举画家中以陆探微、顾骏之、顾景秀、宗炳、王微等声誉为最。
南北朝绘画兴盛,画论亦蓬勃。其因,画者多为士夫阶层,审美有品,好阐发见地,探妙寻真,如宋陆探微《四时设色》、宗炳《画山水序》、王微《叙画》、毛惠远《装马谱》、梁元帝《山水松石格》、颜之推《论画》、齐高帝《名画论》、谢赫《古画品录》、孙畅之《述画》、姚最《续画品》。其中姚最《续画品》是续谢赫《古画品录》而作。陆氏《四时设色》、毛氏《装马谱》、齐高帝《名画论》均已佚去。孙氏《述画》仅在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得见片言。概观南北朝画论,有见地者当属宗氏《画山水序》、王氏《叙画》、梁元帝《山水松石格》(疑为伪托)最佳。(刘万鸣)
画家简介
刘万鸣,1968年生于河北,1989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1995年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历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画院常务副院长。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西安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天津美术学院研究生导师、广州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文化和旅游部高级职称评委、故宫博物院中国画法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工笔画学会顾问,2012年获中国青年艺术家提名奖、2014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国家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宣部2017年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中组部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万人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