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著名画家王海滨探讨中国画的“用光”课题,为创新寻求一个立足点

来源: 文化视界 2022-06-08 10:41:09
  中国画在“用光”的态度上,不应偏离民族本位和中国画自律性。探索历史和当下的“用光”课题,也是试图为中国画今后的创新寻求一个立足点。

当下中国画创作中的“用光”问题探讨(节选)

近现代对于中国画“用光”的探索,因论者画者个人经历不同而呈现多种艺术主张和多样的艺术面貌。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画坛一直矢志不渝地寻找着中国画如何“用光”的理论与技法,无论中国画采用何种“用光”的方式,它都应在保持民族性和保持画种特性的前提下进行,其光感的效果更应是沿着中国画本身的自律性所营造。

近代以来,西方绘画以其科学写实的光影、明暗等观念影响了几代中国画家的认知。中国画“用光”的探索多着眼于新形式与新技法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中国画的精神内涵。在当下,坚守中国画的核心价值和精神本质,是中国画“用光”探索与创新的首要前提。以此为基础,笔者在中国画平面性、线造型、中西方的借鉴与融合的程度、把握等方面作如下思考。

著名画家王海滨探讨中国画的“用光”课题,为创新寻求一个立足点

本文配图均系王海滨作品《小菲》肖像系列

首先,不可彻底脱离中国画的平面性特征。平面性的“用光”是平光、逆光或是光的漫反射下形成的一种视觉效果,是中国画的造型特征之一,也是有别于西画造型体系的标志。中国画将物象在光源下的各种光影现象略去或者减弱,本质地表现相对平面的形貌是其独特的思维与表现方式。中国画对逆光的刻画,依然是一种整体呈现平面的用光形式,大部分氤氲在阴影重调子之中,阴影中的物象肌理感呈现的是凹凸的起伏变化,而非统一光源下的集中受光、背光所造成的较大的明暗转折变化,从这一点来说,近现代画家对“逆光”的刻画,“天然”地具备了平面性特性。

著名画家王海滨探讨中国画的“用光”课题,为创新寻求一个立足点

其次,重视中国画的线造型。西方绘画光影造型与中国画线造型分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它们之间的对话与融合,是近现代以来、乃至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画均要面对的问题。在很多近现代画家的“用光”实践中,是在立足笔墨主体的前提下有选择的吸收光影因素,将西方绘画的“明暗”转化成中国绘画的“黑白”;将西方绘画中的透视转化为中国绘画的空间层次;弱化光源色、环境色等因素,强调主观意识的引领作用,根据画面构成需要用自由的留白布光,追求散落于画面间的平光视觉效果,通过对“用光”处理的高度自由性,籍以弥合中西艺术交流碰撞中所带来的副作用。值得思考的是:弱化线之程度把握尤为重要,如果为了“用光”而放弃代表民族性的线造型,这种融合的方式绝非高明之举。

最后,要把握中西绘画的融合程度。中国画的创新必须以秉承民族性和画种特质为基本前提,应该是沿着中国画自律性规律的有序演进和理性创新。从任何角度上讲,西方绘画的“用光”主要通过光线、明暗、透视、空间来塑造物体的形象,均与物质属性相联系。从其艺术成就来看,也达到很高的水平。线造型、平面性等与明暗造型、立体性是东、西绘画各自的风格特征,也是东、西绘画相互区分的重要标志,故在互相吸收、借鉴时就更需慎重为之。    

著名画家王海滨探讨中国画的“用光”课题,为创新寻求一个立足点

中国画在“用光”的态度上,不应偏离民族本位和中国画自律性。探索历史和当下的“用光”课题,也是试图为中国画今后的创新寻求一个立足点。中国画创作离不开“用光”问题,要在众多的美术作品中寻找到它的规律。近现代中国画家中,有人倡导以传统为本,有人以西方造型体系为基础,也有人主张各种文化因素相结合。这些现象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对中国画“用光”的认识和应用。今日的画家,对先贤们的观点要辩证地看待,对不同学派、不同风格的画家和作品,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历史环境中加以分析。在承认不同思想和实践对中国画“用光”课题给予重要贡献的同时,也清醒认识到这些观点和认知的局限和缺陷。任何一种艺术的发展均是多元的。这些优秀的艺术思想和创作经验,在当下的中国画创作中要继承和发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粹方能繁盛永昌。(王海滨) 

艺术简介

著名画家王海滨探讨中国画的“用光”课题,为创新寻求一个立足点

王海滨,1976年生于河北任丘,艺术学博士。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青年艺委会副主任,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等。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