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由“士人画”到“文人画”——著名画家徐福山谈写意绘画的“范式”转换

来源: 文化视界 2022-06-06 11:16:00
  明代之前绘画的发展,每一次历史的轮动,或自律形式,或他律形式,都是文人推动演进的结果,而此后绘画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因素和不同阶级的人物共同介入的结果,这也就意味着一种“范式”的转换和过渡。

  “范式”释义

  明代之前绘画的发展,每一次历史的轮动,或自律形式,或他律形式,都是文人推动演进的结果,而此后绘画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因素和不同阶级的人物共同介入的结果,这也就意味着一种“范式”的转换和过渡。

  “范式”一词源于托马斯·库恩,如他阐释“规范科学”与“革命科学”一样,说明了在许多时期,任何科学领域的一批实践者并不是对学科的基础提出质疑,相反,他们应有所谓“范式”旨在扩大某个特殊领域的知识。据悉,贡布里希提出了“不再只有一种艺术史,而是有许多自由地跨越了无数所谓的‘学科’界限的不同探索路线”。对这一观点的认知,中国写意美学远比西方早了千年之久。

由“士人画”到“文人画”——著名画家徐福山谈写意绘画的“范式”转换

《清风坦荡》240cm×200cm  纸本设色  2021年

写意绘画自明清以来,其身份的界定缘起“文人画”。宋代苏轼在《东坡题跋·跋宋汉杰画》中第一次阐明了士人的绘画理想与精神意向:“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倦。”依此,苏氏极为推崇王维的绘画,较之吴道子的“画工妙绝”,王氏则是诗情画意,呈象外之形,得意外之趣,借题画之书点醒画中笔法,以诗句衬出士夫言喻与内心境志。“画中有诗”是线性的表达,“诗中有画”是诗性的抒发。“士人画”生存在重文抑武的社会生态中,依附的是“道济天下”的观念,遵循的是儒家之道统,以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入世情怀。

由“士人画”到“文人画”——著名画家徐福山谈写意绘画的“范式”转换

《梅花图》138cm×69cm  纸本设色  2021年

元初赵孟頫延续“士人画”的概念,作“士气”一说—“士人作画,当以草隶奇字之法为之,树如屈铁,山如画沙,绝去甜俗蹊径,乃为士气”,意在引书入画,以别于画工匠气。这是处在元氏外族以武胜文的阶级形态中,为文人找寻的精神寄托,表达“困则独善其身”,消极怠世,遁入山林的意向,是基于“释”“道”两家观念形成的出世思想。

 明代董其昌则总结了“士人画”的变迁过程,第一次以理论的形式提出“文人画”概念,在“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强势意志下,集诗、书、画、印于一体,以展文人士族之抱负。这是整个大明王朝时代的文化缩影。 

由“士人画”到“文人画”——著名画家徐福山谈写意绘画的“范式”转换

《青松高洁》240cm×200cm  纸本设色  2021年

总之,传统画工的重点是延续魏晋时期“以形写神”的老式手法描摹物象,传达神韵,其视野是放之于形态的整体上,输入人文情感。这个载体已不足以承担文人更多的心志表达,具体的形式只能寄存一种或几种精神矢量。

“士夫画”与“文人画”,它们共同指向的是书法的线性在绘画当中的表现,追求的不再是这种狭隘的形神关系,而是把物象看作每一处笔墨的集合,每一处笔墨皆是人文情感的抒发,把整体形态的精神矢量碎片化,分解为点、线、面,让文人自身的心志在这些点、线、面中做充分表现。笔墨已成为一种自觉的情感形式,以最简单的技术工具、最精炼的绘画语言、最单纯的笔墨色彩,传达出最深切的生命之感。这种关系的处理较之于传统画工的老式描摹,是复合的、繁杂的、绵延不断的,更能生发无形之境、无墨之笔,拓展文人画的意境。在绘画题材方面,山水花鸟、梅兰竹菊、枯木怪石以及梅荷松桐等,都是文人画最常使用的现实物象,通过文赋歌词的题跋,打破画面内容的界别,使有限的笔墨形式充满无限的意境。

由此,宋代无论是苏轼的竹石枯木,还是米芾、米友仁父子的米氏皴擦,他们对物象的理解,已由形体的精确过渡到笔墨的自觉,笔墨并不依附形体存在,而是对“物性”的把握。所谓“笔性”“线性”“诗性”,其实是时代人文属性和自身情性的反映,问题和矛盾指向的是事物根源。在这一层面解决问题和矛盾远比在复合繁杂的风格和千变万化的物象上来得直观,这是“文人画”的一大特征。 

由“士人画”到“文人画”——著名画家徐福山谈写意绘画的“范式”转换

《春风浩荡》180cm×97cm  纸本设色  2021年

 写意绘画的思想来源 “士夫画”与“文人画”都是基于一种阶级属性来划分,即有无文化、有无思想、有无感受,是介于物象表形和笔墨表意之间的一种观念;而董其昌的“南北宗论”打破了这种观念和阶级的约束,其思想与陈淳、徐渭的大写意绘画一道反映了明氏一朝的时代精神。 

在禅宗历史上,“一花开五叶”,达摩来中土之后,传法于慧可,再传僧璨,次传道信,又传弘忍。从初祖到五祖的衣钵皆由知识分子完成,即文人。慧可幼年出家,通晓佛典;僧璨生逢周武灭佛,隐居十余载,“乃义学僧人”;道信四岁入私塾,年读十数卷,积学孔孟老庄;弘忍七岁剃度,日间从事劳动,夜间静坐习禅,尽得道信禅法;六祖慧能则不识文字,且在碓房作舂米苦力,后因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书偈,成为禅宗法脉的继承者。可见,五祖到六祖的衣钵传递并非依文人属性和社会阶级而定,延续的不再是传统“教与授”范式,而是在“法与人”之间建立关系。某种程度上说,八万四千法门,法法皆大乘,人人是佛祖。他的舍离文字义解、直澈心源的思想,也彻底打开了写意美学的门库。“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若识自性,一悟即能超脱三界”,与神秀“时时勤拂拭,何处惹尘埃”的渐悟美学形态迥然不同,与即将由“文人画”转型为大写意绘画的旨趣遥相呼应。因此,在这一时期写意绘画发生了质的飞跃,迎来大写意绘画的高峰:青藤白阳。

明清时期,是中国绘画飞跃发展的阶段,开创了写意绘画的美学范式。自青藤白阳之后,后世画家依照这种范式进行图像绘制,出现了四僧八怪、雪个老缶等诸多代表性名家,他们都延续了以书入画的传统,并且在物象的造型方面,求意不求形,强调个人审美情感的抒发。(文章节选于《从“大写意”出发 ——谈写意绘画的范式转换》 徐福山

徐福山作品欣赏

由“士人画”到“文人画”——著名画家徐福山谈写意绘画的“范式”转换


由“士人画”到“文人画”——著名画家徐福山谈写意绘画的“范式”转换


由“士人画”到“文人画”——著名画家徐福山谈写意绘画的“范式”转换

画家简介

由“士人画”到“文人画”——著名画家徐福山谈写意绘画的“范式”转换

徐福山,山东平度人,生于1970年4月。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副院长兼任艺术培训中心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南开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主要研究创作方向:书法、国画及诗词创作。

作品数十次参加国内、国际展览并获奖。曾先后受邀在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意大利等国家举办个展。发表论文、诗词、艺术评论200余篇。出版有《中国画跨文化传播的认知与拓展》《文心墨韵——徐福山诗词赏析》《徐福山书画集》《写意文心——徐福山书画作品集》《恭王府艺术系列展-徐福山书画作品集》《徐福山书画》《徐福山花鸟作品集》等。

[ 责任编辑:陈雅雯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