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色彩的张扬,笔墨的放纵——读著名画家孙博文原发现代性的彩墨语言

来源: 文化视界 2022-05-28 10:30:22
  孙博文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原发现代性。我们不能说画面类似于西方,因为从唐代开始我们的文化就是不停在吸收异域的、各个方面的东西。

孙博文先生,很有意思的是他一直从他的求画生涯到他的自己创作的生涯,到他自己最终的生命的结束,整个的艺术生涯时段其实是一种美术史主流边缘的状态,他一直是被疏离的或者被边缘的,当然有时候是他主动的而不是他被动的疏离。但是我个人觉得正因为他的这种跟当时中国画坛主流画坛的这种疏离感这种边缘感才让他获得了一种自由表达、自由创作驰骋的空间

色彩的张扬,笔墨的放纵——读著名画家孙博文原发现代性的彩墨语言

《日出东方》123cmX579cm  2002年作

孙博文先生画作的特点,第一个就是他的巨幅的这种尺幅是跳脱于传统画史的,那孙博文先生基本上是以一己之力横跨元明清跟唐宋的,至少在画作的尺幅上产生了一个对接。

色彩的张扬,笔墨的放纵——读著名画家孙博文原发现代性的彩墨语言

《涅槃》359cmX144cm 2001年作

释文:天际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际一时红。直须日观三更后,首送金乌上碧空。

他的第二个特性是什么呢?他改变了我们观看中国传统画作,尤其是传统山水画的视觉习惯性。中国的传统山水画,讲求的是含蓄内敛,笔墨气韵的章法的匀净平顺,那我们看这些传统画作的时候,它是由外向内的,他是吸引你来观看我,是让你走进中国画的。但是在孙博文先生这里,很有意思的是他反过来了,他的画作通过尺幅的巨大,色彩的张扬,包括笔墨的这种放纵,把这个视觉的中国传统画的这种张力完全反过来了。它是往外冲的,它通过画面的丰富性,它色彩的多样性,包括它表现形式的多元,它笔墨的这种游动性,它里面有泼彩、有滴洒、然后有皴擦点染,基本上是没有中西这种约束,他都放在他自己的笔墨里去创作,那这个画面的这种张力,你看到之后,都会被他这个画面的张力去冲击到,去打到,他是从里向外去打,这就把我们的观看习惯完全给颠倒过来了。

色彩的张扬,笔墨的放纵——读著名画家孙博文原发现代性的彩墨语言

《朝云春梦》222cmX96cm 2002年作

释文:春烟含翠贯山川,墨游石上流清泉。声声鶗鴂报芳菲,柳拂红云遂微寒。

第三个特点就是他色彩的应用。它不是那种间色或者复色,它大量的对比色,大量的纯色放在他的画作上,产生那种互相冲击,形成既矛盾又和谐统一的视觉张力,能给我们很大的视觉的刺激感,这个又跟传统的山水画作拉开了很大的距离。

色彩的张扬,笔墨的放纵——读著名画家孙博文原发现代性的彩墨语言

《天地之间画禅意》742cmX144cm 2002年作

释文:天作匡庐地为案,老翁写画难得闲。题首孬诗学李杜,不要工整只求禅。

如果把他放在中国从古至今的艺术史的角度上解读,我在想从他的经历、从他的个人的状态(来说),我觉得可以放在中国艺术史上“畸人画家”这种传统里面去表述。

色彩的张扬,笔墨的放纵——读著名画家孙博文原发现代性的彩墨语言

《鸾飞凤舞》306cmX123cm 2000年作

释文:东风一样翠红新,绿水青山又可人。料得春山更深处,仙源初不限红尘。

再一个就是他色彩上的跨媒材。当我走进美术馆的展厅看到孙博文先生尤其是晚年的画作,每一幅画作都像在放烟花一样,把自己的生命燃烧放出来的烟花,嘭、嘭,那种烟花感就出来了。

色彩的张扬,笔墨的放纵——读著名画家孙博文原发现代性的彩墨语言

《凤舞九天》310cmX123cm 1998年作

孙博文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原发现代性。我们不能说画面类似于西方,因为从唐代开始我们的文化就是不停在吸收异域的、各个方面的东西。罗志田先生有一个很经典的评论,近现代的我们的模式、我们的历史发展可能是一种不中不西,又中又西,不古不今,又古又今的模式,我们在孙博文画作里面也可以看到这种模式,所以我觉得他提供了非常好的标本。孙博文先生完全是土生土长的模式,这是很有意思的,更能说明他是一个原发性的存在。

色彩的张扬,笔墨的放纵——读著名画家孙博文原发现代性的彩墨语言

《万象生辉》145cmX716cm 2001年作

在我的定义里面,他就是一个生于齐鲁大地,逝于齐鲁大地,活生生、野蛮腾腾画着画的中国人,中国人画的画。(张涛,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

画家简介

色彩的张扬,笔墨的放纵——读著名画家孙博文原发现代性的彩墨语言

孙博文(1938——2003),名九学,字博文,号汝阳山人,1938年出生于山东莱阳穴坊镇西富山村,辛亥革命老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孙墨佛(曾任大元帅府参军)玄孙,北派山水画大师孙天牧曾孙,师从关友声、黑伯龙、王企华、陈凤玉诸先生。1958年考入山东艺术学院,1963年毕业,毕业后主动奔赴莒南县文化馆从事基层艺术文化的组织和教育工作。1978年,孙博文离开莒南回到故里莱阳,最终定居青岛。1979年,孙博文拜莱阳籍著名画家崔子范为师,将崔子范简笔大写意花鸟画技法移用到山水画上,从而开始自创山水新貌。后又研习张大千先生泼彩泼墨画法,融合创新,独成一家。

孙博文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画的探索和创新,集诗书画印于一身。作品无论是巨幅大构,还是斗方小品,均笔墨雄健,气势磅礴;画面率真自由,流光溢彩;特别是晚年创作了大量宏篇巨制,尺幅之大,数量之多,完全突破了正常的观看路径和思维模式;题材之丰富,用色之绚烂,又完全颠覆了中国山水画的历史积淀和传统概念。孙博文先生的艺术成果是很特殊的,他对中国画大写意传统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2年5月,孙博文先生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举办个人书画展,受到了新闻界、美术界的关注。

2020年11月12日,“淋漓华章孙博文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一批孙博文大尺幅的作品展现。让观众进一步认识这位生前不求闻达,画坛了解不多的画家。

2021年6月6日——17日,“淋漓华章孙博文艺术展”在山东美术馆再次呈现,集中展出孙博文生命晚期的中国画作近60幅,并围绕此次展览连续召开三次学术研讨会,先后有近百位专家学者,从全国各地赶赴山东美术馆参加此次研讨,这在山东美术馆乃至全国都是史无前例的。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