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几天,每每入夜就有一场急雨,今天一大早不大不小的夏雨就在窗外热闹起来了!
与过往一样每当有了几幅新作就急于推出与亲们交流,有时自己感慨一把,有时偷个懒借用一下别人的文字。今个又不想动脑子,于是随便乱翻,碰巧翻到了三十年前的对门李秀珍女士为我写的文字,伴着哔哩吧啦的雨声重读,不觉打湿了双眼。
一路走来,一个甲子。
每段路途总有知己相随,贵人力挺。
感恩岁月
感恩父母
感恩贵人
感恩亲们
感谢秀珍
(赵孟君 20220524 于德国卡塞尔)
画家邻居老赵
有一种缘分,叫对门而居。
有一种情分,叫青春相识。
我和赵孟君君,就是青春相识又对门而居的报社同事。而且对门了很多年。平日里,我称他老赵,他总是呵呵地向你微笑;他呼我秀珍,让你感到特别亲切随和。
最早的对门而居,还是上世纪80年代末。那时候,老赵已从山东艺术学院毕业,任职大众日报美术编辑;我则是刚从天津调回山东,加入到了齐鲁晚报的创刊队伍之中。那时候住房极为紧张,都是靠单位来解决。我们这些刚刚结婚的年轻人被安排在报社的一座筒子楼居住,一家一间,水池和卫生间共用,真正的七十二家房客的生活情境。那时候,我和老赵斜对门住了将近3年。多少年过去了,大家至今有一种患难与共的记忆。
1990年的春天,我们两家都抱着蹒跚学步的孩子,入住到了当年济南最早的安居工程--燕子山小区。我和老赵在中间单元的1楼,成了真正的对门邻居。告别了筒子楼,住上两室一厅的单元房,简直天上人间一样让人满足和高兴。他家男孩,我家女孩,两个童真无邪的孩子整天在两家不关门的客厅里玩耍。那个小区有一个特点,一楼住户没有小院,楼前是一片开放的空地,空地上杂乱无章地栽着一些胳膊粗的洋槐树和毛白杨。夏天里,孩子们喂起了小鸡小兔小仓鼠,冬天里大人孩子打雪仗武拳脚,一家家都过着其乐无穷的日子。
记得好多年里,老赵家的客厅就是几个马扎就座。客厅和卧室的功能,除了吃饭睡觉,就是一副画室模样的凌乱和热闹。有时是满地的油彩,有时是一床的画作。有一段时间,老赵好像是迷上了西方的印象派,家中墙上也变得五彩缤纷,一片红一抹黑的,有一天竟然发现一付白手套和一件破背心也上了墙,看了半天我这画盲也不知道是啥寓意。学机械专业的老公更不懂,他说,我就是喜欢和老赵喝酒,喝酒的时候老赵很可爱,豪放率真,酒杯碰得砰砰的,真正一好哥儿们。有时候他们喝得酩酊大醉,让人哭笑不得又不知所措,但看得出来,老赵心中有时很苦闷,有些借酒浇愁的艺术家情怀。
但不管怎样,因为认识了画家老赵,而知道了画家和我们这些普通人或者说非画家,生活是不一样的。
那时候,进出老赵家的人也大都是画画的,有他的画家同学,也有跟他学画画的高中生。他的一弟一妹,都是他在家里一手教出来的美术生,通过高考考进了大学的美术专业,弟弟孟利现在是明天出版社优秀的美术编辑,妹妹孟梓则是一所中学的优秀美术教师。这要在今天,得省出多少培训费。会画才会教,同时也说明,赵家兄弟姊妹身上都有绘画的基因。有人说,画家是讲血统的,也就是说必须有这方面的天赋。这种遗传,不仅体现在一母同胞身上,还体现在下一代身上,儿子赵大荒9岁画的“千佛山素描”,配着同为大众日报同事的逄春阶的散文佳作《千佛山札记》在齐鲁晚报发表,报社有知大荒为孟君小儿者,纷纷发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赞誉。
对于绘画,我是外行,既无先天禀赋也无后天研习,只是因为属于文人雅事,有时候装模作样地做出喜欢或者欣赏的样子。然而对于人,察其言观其行,总能看出其内在品行和性格之大概。从老赵身上,我最感佩服的就是他的勤奋和执着。天赋的东西无法学习,那是娘胎里带出来的。勤奋和执着则是后天的养成,然而,老赵的那份努力,也任是我等无法做到的。他好像无时无刻手里不拿着画笔,他好像无时无刻不在琢磨画画。他不仅执着,而且专注。在燕山小区居住的日子里,大概是1996年的春天,他突然在楼前养起了一群小鸭子,这些小生灵毛茸茸黄灿灿可爱无比,开始大家都以为是养着哄孩子玩的,全楼的孩子都喜欢得不得了,但鸭子会一天天长大呀,而且拉的屎奇臭无比,全楼的大人就开始抗议了。老赵却依然乐此不疲,下班后就到菜市场拣菜叶喂鸭子,喂完鸭子就看鸭子们嘎嘎地叫着忽而东忽而西地奔跑。一天我禁不住好奇地问道:“老赵,你要养鸭子卖钱吗?”“我是为看鸭子呢,要从它们小时候一直观察到它们长大的样子......”再问,原来老赵那阵子喜欢上画鸭了。于是,为了让全楼的人知道老赵养鸭是为了他的绘画事业,我写了一篇《鸭父的故事》在齐鲁晚报发表,大家于是释然。而“鸭父”的称呼,被大家喊了好长时间,成为在燕山小区居住的一份纪念。
还为了纪念的是,在2001年,当我们搬出燕山小区时,我从老赵家满是画作的床上,选了四幅“荷花鸭图”,有横幅有竖幅,挂在了新入住的家里。经过几年的修习,老赵的荷花鸭已经渐入佳境,荷花我喜欢,出污泥而不染,鸭子我也喜欢,是在乡村度过的童年里最熟悉的伙伴,荷花和鸭被老赵画在阳光浮动的水面上,灵动,典雅,和谐,每每欣赏都会感到一种美感。
因为有好几年不对门而居了,还以为老赵一直在顶着鸭父之名画鸭子呢。忽然有一天,老赵在报社废弃的硕大的印刷车间,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油画展。开幕那一天,省内省外各路绘画精英汇聚一堂,或观赏或品评,著名画家张大石头的即席评论一下子吸引了全场目光,我和老公有幸聆听了一番,并被拍入镜头,这张照片成为老赵《梦南塘》画册的压题照片。
再之后,有好长一段时间在报社见不到老赵的身影。一打听,他竟然“京漂”去了。他应该是年过40的人了呀,去过那种租房而居的飘忽不定温饱不保的京漂生活,那不是自讨苦吃吗?然而,艺术家不能按常理出牌,不然成不了家,更成不了大家。留恋于人间烟火的俗世生活,你就只能做平常人平凡事。由是,我更加钦佩老赵了。
往事如烟,岁月匆匆,一晃又好多年,再去参观老赵的新画展,竟又从油画回归到了国画。还是画荷花,还是画鸭子,然而,那画面上荷花和鸭,只是似曾相识燕归来,已完全变了风格,变了色彩,变得让你震撼,变得让你流连忘返。兜兜转转看似回到了原点,实际上,已在原点之大上,传统和现代,东方和西方,国画和油画,博采众长中,创造出了异于前人、高于自己、独具一格的一幅幅高水平作品。他的思绪如泉之喷涌,如花之开放,兴之所至,荷花和鸭子变幻着各种姿态各种神韵各种色彩跃然纸上。林语堂有言:“在艺术作品中,最富有意义的部分即是技巧以外的个性。”真是不痴不成器,老赵在痴迷中探索,在痴迷中突破,在痴迷中终于找到了属于他的个性和风格。“呵呵,老赵,你成功了!老赵,你一定会成为大家!”我在内心由衷赞叹,由衷高兴,也由衷期待。
2015年夏,当再一次迁入报社新建的房子时,我又想到了老赵的墨宝。我们设宴招待从京归来度周末的老赵,他依然好酒,在酒酣耳热之际,老赵附耳跟我说:“秀珍,你知道,我其实很苦闷,很孤独,我需要借酒来排解......”又说,“秀珍,我还有好多东西没有画,我也还有好多东西想画画不出来,我很痛苦......”那天看他走路的样子,因为稍稍有了酒意,只见他长发飘飘,两肩下垂,十指张开,面带微笑,怎么看都像一只可爱的鸭子呢。
面对报社同龄同事都搬进了宽敞的大房子,他的夫人张老师(山东建筑大学副教授、画家)问他:“说好的大房子呢,你什么时候能让我们住上?”“会有的会有的。”老赵还是呵呵地一笑。他依然清贫,依然把作品换来的回报投入到绘画上,一家人至今仍住在报社那座老宿舍楼的小单元房里。他醉心于那种诗意的栖居。从他的微信圈,时常能看到他的新作,而且不是一幅两幅,配写的诗竟然越来越有韵味。“此生君相伴,风雨休奈何”;“是花儿就绽放,有生命就舞蹈,在这发情的季节......”“昨夜黄花随酒逝,鸟语唤醒梦中人”;“我终于明白,世间有一种思绪,无法用言语形容,粗犷而忧伤......”对于诗人,功夫在诗外;对于画家,同样要看画外功夫。诗书画从来一家。以文养画,以情怡志,绘画只是他内心冰山一角的笔墨外现。我知道,老赵沉醉他梦中的南塘,南塘中有他视作生命的荷花和鸭子。他沉醉在绘画的艰难探索中,路漫漫其修远兮。作为老邻居老同事,我只有送上深深的祝福,祝他在绘画之路上走得更高更远。(李秀珍 齐鲁晚报高级编辑)
画家简介
赵孟君,山东省栖霞市人。1985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1993年结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1985年至今任大众日报社美术编辑。1988年参加华东四省一市青年书画大赛,作品《山花烂漫》获一等奖。1993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油画展,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予以报道。同年参加首届中国职业画家作品展。油画作品《思絮》被德国收藏家收藏。1994年参加第二届中国职业画家作品展。1998年出版《孟君画辑》,2002年参加四友书画展,出版《张志民、赵孟君国画作品精选》,《荣宝斋》杂志推介《孟君的画》。2005年出版连环画《菜王王乐义》。2006年出版《赵孟君作品选》,连环画《画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2007年出版《赵孟君画集》,在北京红子兰画廊举办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