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主持: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管理处
参展艺术家:(按姓氏笔画排序)
丁 鼎 尹思文 边 涛 刘 瑶 刘少宁
任 赛 孙逸文 苏 睿 李 振 张 冕
陆 璐 洪方舟 徐 端 皋 翱 韩 昊
前 言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中国艺术研究院汇聚诸多文艺名家,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筚路蓝缕、跋涉挺进,勠力践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七十载,赫然树起“前海学派”旗帜标范。新时代、新征程,青年艺术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潜心治艺、精研深拓,倾情赓续前辈先贤优良艺风,逐步成长为颇具探索精神的创作生力军。
青年和艺术都令人回味。古今中外的优秀文艺作品大多是艺术家在青年时期创造出来的。艺术的生命力是人赋予的,青年是人生四季生命力、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艺术天然地和青年站在一起,青年也最需要援助,援助青年艺术家就是援助艺术的未来。
“青年艺术家推荐计划”(第二批)遴选院内十五位青年艺术家。其中,苏睿、刘少宁、陆璐、李振以笔墨为媒书写世间百态、传递人性温暖、展现生命哲思;刘瑶、洪方舟、丁鼎以女性特有之敏锐赋予人物、自然以别样的状貌与意涵;任赛、韩昊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笔彩墨韵中营造出烟霞圣境、桃源仙梦;边涛于现实中寻找浪漫,孙逸文在变迁中发掘永恒,皋翱关注物象本身的精神,尹思文探索抽象语言的秩序;张冕在制造悬浮理想国的同时不忘现实根脉,徐端在漆艺与雕塑的融合中开辟新路。此次系列展览涵盖了国画、油画、雕塑等多个创作门类,以线上展览为窗口,以艺术作品为主体,并辅以个人纪录片和文本阐释,以期综合、系统地呈现青年艺术家们的成长轨迹,艺术理路和创作心悟。
本展是对中国艺术研究院青年艺术家植根传统、立足当代、面向未来、探索创新有益尝试的集体检阅,更是他们新时代勇攀艺术高峰接力出征的号角宣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展望未来,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期待新青年们以此为新契机,续写“艺术前海”华彩篇章。
谨呈佳作,以飨观者。(韩子勇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工艺美术馆馆长)
青推计划系列个展
“水墨传神——刘少宁作品展”
画画是一件很个人化的事情,一个人的情感和心性总会在自己的作品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我的人物画主要以具象写实的表现手法,来反映当代人的精神面貌和社会状态。我在画这些作品的时候,并没有预先设定一种风格或样式,而是随着自己的感觉和本能去诚心诚意地表达自己内心对于物象的真切感受。有时,我会迷恋于物象本身的一些细节,如人物面部的皱纹、衣服的纹理以及墙面或道具上不经意造成的残缺和痕迹等,这些自然天成的、造化的产物,使我乐此不疲地忠实于物象这种客观存在的描绘,而作品最终呈现出来的则是我内心的体察和感悟,亦是我心源的产物和展示。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纸本设色 300×1000cm 2018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局部
此次线上展览展出的70余幅作品是我近些年在写实水墨人物画创作实践上的一次阶段性总结,从中可以隐约发现我自身艺术道路的方向。
按作品的主题和题材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我近些年创作的一些具有主题性的人物画作品。其中包括一些历史题材、军事题材以及现实题材的作品。这部分也是我近些年创作实践的主攻方向。在这些作品中,我始终尝试进一步将中国传统的水墨语言与西方写实绘画的造型手法相融合,对人物进行深入地刻画,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塑造更加充分,以此来表现人物的真实感和现场感。众所周知,重大事件中的人物往往都是影响历史进程的、有名有姓的真实人物或时代楷模,因此,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一幅作品的成败。如何在多人物、大场面的人物画创作中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征和精神气质以及画面的整体结构、空间关系等问题一直是我努力尝试解决的一个课题。
坚守•八步沙 纸本设色 240×200cm 2021
觉醒一一赵世炎与上海工人运动
纸本设色 200×300cm 2021(与韩飞合作)
回乡 纸本设色 240×200cm 2019
第二部分是我近些年创作的一些人物肖像画作品。其中包括一些文化先贤和革命先烈以及时代先进模范人物。在创作这部分作品的时候,我曾查阅过许多文化学者和革命先烈以及时代楷模的文字及图像资料,我发现这些人物的思想、学识和先进事迹不仅仅代表那个时代的学术方向、时代精神和道德指引,而且他们的品格、思想和事迹一直影响着后人。所以,我是怀着无比深厚的敬仰之情来表现这批时代精英的。这一部分的作品主要通过对人物外在形象和内在精神气质的表达,来呈现人物的真实感和历史感以及时代精神。肖像画创作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造型能力和深入刻画的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于人物的精气神和内心化的体悟力,如何在画准、画像的基础上,把人物画活、画生动、画出气韵,如何使人物形象具有深刻的感染力,是我在肖像画创作中一直思考的问题。
白石老人 纸本设色 136×68cm 2016
蔡元培先生像 纸本设色 136×68cm 2016
闻一多先生像 纸本设色 136×68cm 2016
第三部分是我近些年创作的一些少数民族题材的人物画作品。其中既有一些参加全国性展览的多人物组合的作品,也有一些单人物的肖像画创作。藏族人物作品大部分是我根据近些年深入甘南实地写生采风而创作的作品。在表现这一题材的时候,我尝试在运用中国传统的水墨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同时,融入西画的色彩和素描的表现元素,进一步丰富和增强水墨的表现力,使水墨人物肖像的深入刻画能力向前更近一步。在画面的精神指向上,我力争通过最单纯、最朴素的艺术形式表达我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同时,通过对人物的眼神和表情以及动作进行细致入微地刻画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微妙变化,使作品中人物的表情、服饰的肌理、环境的气氛所透露出一种静谧、厚重、苍茫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冬天里的春天 纸本设色 180×97cm 2012
在春风中苏醒 纸本设色 68×68cm 2020
回眸 纸本设色 97×90cm 2013
我的人物画创作所追求的艺术方向就是一定要画出我有所感受、有所触动的东西。这是一种对人物的外在具体形象和内在精神气质的感受,我想要把这种感受坦诚地、质朴地、毫不掩饰地表现出来。我的这种感受建立在一种比较理性的、单纯的、柔和的状态之中。这种感受也是一种感动,是一种纯粹的、本能的感动,更是一种对于物象本身想要由表及里、入木三分地表达的冲动,它使我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一种依依不舍的眷恋情绪,我要将这种情绪在我的画面中充分地表现出来,这是我目前所追求的。
雪原上的格桑花 纸本设色 68×68cm 2020
师友评论
用画笔记录世间真情
在当代青年水墨人物画创作群体中,画家刘少宁始终在写实人物画探索道路上苦苦跋涉,凝神聚力,不断精益求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评价一个画家和他的创作,首先应当关注的是他的创作方向和审美取向。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价值追求和审美趣味更加多元,社会主流价值观、全民性情感认同、英雄情结、神圣感与崇高感等曾经的时代情感标志有所淡化和消解。这种情感和审美变化也直接影响着画家的创作选择。当下,许多画家的创作追求更加多元和自我,但刘少宁似乎是一个个案,他并不为潮流所动,而是找寻一条属于自已的创作道路,他接续了前辈人物画家的追求和探索,在历史长河中挖掘那些探求真理、传播光明的仁人志士的生命轨迹,歌颂那些英雄先烈壮美的理想信仰和火热的赤子情怀,让我们再次看到了先行者、求索者、殉道者美丽的身影和足迹。他在现实生活中挖掘崇高,呼唤真善美,让我们在匆匆前行的身影与面孔中真切感受人间真情与大爱。透过刘少宁呈现的一幅幅画作,我发现这个讷于言的青年画家不仅敏于思、敏于行,而且思想独立,情感丰富,是一位少有的有情怀、有使命感的人。
少宁出生于燕赵大地,这里自古多慷慨悲壮之士,民风古朴淳厚,儿时坎坷的经历在他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印记。法国作家司汤达说,“童年永不完结”,童年的生活和记忆会影响人的一生,对艺术家尤其如此。这样的乡风民俗和家庭境遇,给了刘少宁最初的精神哺乳,对他的审美和创作,自然会有深刻影响。回望和追溯他的成长经历,我们不难理解他始终用手中的画笔,挖掘人物的心灵世界,着力颂扬世间真情大爱的精神动力源于何处。
冬雪 纸本设色 68×50cm 2017
对于刘少宁来说,步入底蕴丰厚的艺术殿堂,接受专业的绘画培育,无疑是他水墨人物画创作的重要起点。2004年,他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在这里,他完成了对中国画创作的深刻认知,系统学习了中国人物画技法知识。2010年,他考取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硕士研究生,师从毕建勋先生攻读水墨人物画。2016年,他又考取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师从赵建成先生继续深造。两位先生是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领域的大家,有着独到的创作理念与丰富的创作经验。作为两位先生的门生,刘少宁受益匪浅,从他日益显露的创作风格和艺术追求上,我们也不难感受到两位先生为他打下的艺术烙印与底色。
正是长达十多年漫长的学习、创作历程,打开了刘少宁贯通中外的审美视界,奠定了他坚实的创作功力。他的水墨人物画创作,在注重选取视角、营造场景、渲染氛围的同时,更注重刻画人物丰富的内心和情感世界。画家达芬奇说:“一个画家应当描绘两件最主要的东西,人和人的思想意图”。刘少宁无论是创作历史先贤、文化巨匠、军营官兵还是普通人,都十分注重对人物面部表情和眼睛的刻画描绘,舍得花费大量时间,毫不吝惜笔墨,往往细致入微,以期于细微处见真情。他深知“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穿越纷繁表象,全力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才能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才能折射人性的光芒,也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打动人、感染人。
晚风清 纸本设色 136×68cm 2015
细细研究刘少宁的创作,我们不难发现,他是一位充满人文关怀的画家,对于艺术家,这是十分难得的独特潜质,他的内心细腻而敏感,常常能发现和捕捉到常人所忽略的日常性情感,以悲悯之心倾情关注时代与社会,关注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关注个体生命的经历际遇。不得不说,刘少宁是早慧和幸运的,在能够娴熟驾驭笔墨语言后,很快就完成了由术到道的跨越与升华,使自已的人物画创作进入了关注人类命运,探索精神世界的崭新领地。高明的画家,最懂得用画笔探求人物内心,在平凡中找寻伟大,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找寻金子般美好的东西,在苦难和不幸中找寻温暖和希冀,刘少宁正是这样一位“找寻者”、“探矿者”。他关注到一名老兵退役后,毅然回到天山脚下,为牺牲的战友守墓几十年的动人故事,创作了《天山守墓人》;得知一批批援藏军医深入西藏,顶风冒雪为藏族同胞巡诊治病,创作了《爱洒高原》。正是这种对生活的敏锐关注与深度思考,使他的每一幅作品都传递出了巨大的情感力量,在观者心中碰撞出强烈的情感共鸣。刘少宁的人物画创作,总是洋溢着的一股浩然正气,传递着生动鲜活的时代气息,以激浊扬清、弘道扬善的正大气象、强烈的审美愉悦和真挚的情感力量受到画界和大众的认可。
或许是因为自小对军人的崇尚,刘少宁的画笔伸向了战争与军旅,他创作了反映长征女红军的《那时花开》、《如歌的青春》、《战地黄花》,这些花季女孩为理想信仰,一身军装走进战火硝烟,留下了一串串动人故事,凄美与壮丽扣人心扉;反映家乡军民抗战的《冀中烽火》,讴歌了中国军人慷慨悲壮、英勇顽强的精神;反映新时代军人风貌的《使命·召唤》《热血·青春》,抒发了当代青年投身军营、报效家国的豪迈情怀。
热血•青春 纸本设色 240×120cm 2018
为纪念北京建都860周年,北京市文史研究馆组织文史专家和画家开展了北京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刘少宁承担了《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创作任务,这是一幅近3米高、10米长,80多个人物的巨幅历史人物画作品。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刘少宁开始了自己的创作“马拉松”。他跑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查阅与这一事件相关的文字记载和图像资料,对历史记载进行梳理,全面了解这一历史事件。对于如何构思草图,刘少宁颇费周折和苦心,反复进行调整修改,着力解决画面构图的合理性、人物关系的准确性和情节设置的典型性等问题,从而达到画面整体气氛的协调、色彩的统一与空间环境的融合。
那一瞬间 纸本设色 180×97cm 2014
写实性的水墨人物画在表现人物时强调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刘少宁在创作中,十分重视对隋炀帝这一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和对开凿大运河这一历史奇迹的深层思考。他穿越遥遥时空,抚去厚重尘埃,艺术地还原历史本真面目,展示这一浩翰工程的宏大场景,在记录事件、展现场面的同时,又着力折射国运民生,给今天的人们以思考和启迪。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创作,对年轻的刘少宁来说,既是对过往知识储备和创作经验的全面调度使用,也是一次重要的学习机会,是一次全新的创作尝试,也使他的创作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为他今后的绘画创作打开一条全新通道。
刘少宁的专注与勤奋,也得到了回报,每年都有新作品出现在国家级的展览活动中。他独特的创作方向,浑厚鲜活的画风,饱含深情的笔墨语言,受到了观众的肯定与喜爱。
我相信,假以时日,青年画家刘少宁会进一步取得成绩,因为他对绘画如此用心用情,因为他对笔下描绘的每一个人物都倾注了深深的爱……(常敬竹 军旅作家、诗人)
(图文来源: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管理处)
画家简介
刘少宁,1984年生于河北省赵县。200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导师毕建勋先生。2019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美术学博士学位,导师赵建成先生。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中国画学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