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他把泰山石画“活”了——著名画家刘罡用画笔为泰山立新传

来源: 文化视界 2022-04-20 09:18:26
  从刘罡的画中能够感觉到画如其人、人如其画的情景。

  我和刘罡兄既是同事又是同道,又都是从京外调入中国国家博物馆,所以就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因此,一直就有一种想为他的山水画写点什么的冲动。最早对刘罡兄绘画的认知,是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职工食堂的画廊上。在狭长而颇具人文情怀的走道上,陈列着国博各位专业和非专业书画家的作品。虽然没有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之感,但确乎经常会给人眼前一亮的兴奋。每次经过走廊,都忍不住要放慢脚步,刘罡的山水小品无疑便是其中的亮点。在其精心构筑的咫尺天地,可以说是小中见大,大抵可看出其笔墨淹润的山水意境。后来在国博的展厅或其办公室中,偶尔也能看到一两件他的大画,都往往会给人耳目一新和烟云滋养的震撼。

他把泰山石画“活”了——著名画家刘罡用画笔为泰山立新传

  最近在中国美术馆看了刘罡的山水画展,对其绘画终于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看了这个展览之后,感受到他在描写泰山中有一种浑厚和磅礴之气,既有细致入微的山石,也有高屋建瓴的远景。尤为重要的是,他将泰山的山石画活了,赋予了个人的情怀,使画面具有一种扑面而至的生机。

他把泰山石画“活”了——著名画家刘罡用画笔为泰山立新传

  最近应刘罡兄的邀请写一篇文章,我就想了解一下自古以来到底有多少人画过泰山。在梳理了古往今来以泰山为主题的绘画之后,我们不无遗憾地发现,在整个中国绘画史上,我们欠泰山的确实太多。据不完全统计,就史书记载而言,最早画泰山的是唐代的吴道子、陈闳和韦无忝。据说他们和唐玄宗一道去祭祀泰山时,曾奉旨画过金桥图。宋元时期,画过泰山者,史载阙如。元代,则有王蒙画过《岱宗密雪图》。到了清代,只有萧云从、朱云燝、朱孝纯等人。就现在所见传世作品而论,从宋元以来,以泰山为主题的作品也非常少。我大致梳理了一下,宋代有赵伯驹的《泰岱观日图》、明代有胡皋的《泰山日出图》、袁尚统的《泰山松色图》、张宏的《泰山松色图》、盛茂烨的《泰山松图》、谢时臣的《泰山松图》。明代还有一个画家叫张复,擅长画泰山的松,有《大夫松》行世。在清代,有石溪的《泰山图》、吴彬的《岱舆图》、王翚的《泰岳松风图》和《泰山春雨图》、叶雨的《泰山五松图》、唐岱的《泰岳苍松图》、黄辟的《岱岳图》、李世倬的《泰岱松山图》、蓝深的《泰岱春云图》、黄易的《岱麓访碑图》、华喦的《泰岱云海图》和《云海泰岱图》、罗聘的《登岱图》等。山东有个画家叫高凤翰,也是“扬州画派”的代表画家,他喜欢画一些泰山的云海,尤其把自己置身于泰山的云烟之中,很有行乐图的意味,有《自画像》多幅行世,大多是以泰山为衬景所画。

他把泰山石画“活”了——著名画家刘罡用画笔为泰山立新传

  到了近现代,庞元济画过《泰岳松风图》、齐白石画过多幅《岱庙图》,黄宾虹、傅抱石、李可染、溥心畬、关山月、黎雄才、刘海粟和吴冠中也画过一些泰山的山水。此外,画过泰山的还偶尔有一些零星的画家,如金城、陆俨少、钱松岩、黄君璧、赵望云、徐邦达、谢稚柳、何海霞、亚明、宋文治、张仃、应野平、崔子范、秦岭云、黄养辉、孙奇峰、黄纯尧、陈大章等,但专门画泰山的却不太多。像张复画的泰山,主要以大夫松为主,基本上看不到泰山的风貌。高凤翰画的泰山,把自己融在山中,坐在半山腰,望着一望无际的山色。罗聘画的是邓石如登泰山图。邓石如站在山顶上,迎着大风,遥望着一望无际的海岱风景。齐白石画的泰山有三件作品,画的基本上都是岱庙,画的是馒头山和松树、庙宇,用笔非常细微,几乎看不到泰山的一个风貌。现在我们再看刘罡画的泰山,跟前面画的泰山完全不一样。他把整个泰山的风貌,整个泰山的气息画都出来了。他是为泰山创造了一个新的绘本。我们常说为祖国山河立传,他就是用画笔为泰山立了一个新传。

他把泰山石画“活”了——著名画家刘罡用画笔为泰山立新传

  刘罡自幼生长在山东,对泰山有一种天然的挥之不去的情感。“唯有家山不厌看”,在刘罡笔下,表现出来的便是泰山。经常听刘罡兄谈起,每逢节假日,他总会去泰山小住一段时间。他不仅带着画板,翻山越岭,对景写生,更重要的是,在山中,他能感受到一种来自泰山的温度。正因如此,无论他画什么山水,在其画中,总是能找到泰山的元素。可以说,泰山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已经和刘罡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他从一开始画出的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后来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到现在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因而画泰山的渐变过程,便是其艺术由生到熟、再由熟到化的过程,是其画艺渐臻化境的过程,也是刘罡从山东本地的一个画家,转身而成为中国山水画名家的过程。

他把泰山石画“活”了——著名画家刘罡用画笔为泰山立新传

  或许正是因为刘罡与泰山之间水乳交融的情感,使其笔下的泰山独出一格。他画《祥云起泰山》,云海从山峰后侧涌出,与陡峭的山峰相拥而上,在云烟缭绕中,山间有一座静谧的庙宇及挺拔的苍松。画中,赭色、浅绛设色与水墨并举,给人厚重苍茫之感;他画泰山松,以泼墨大写意晕染,水墨淋漓,淹润而云烟氤氲,在苍松环抱中,往往会有一小亭,亭中一人,恬静兀坐,尽享远离尘嚣的幽静。他画彩云追月,但见云彩不见月,却有一人在月夜的小亭中静读,意境幽深。他画岱岳风雪,构图繁密,时露疏落之致,颇有王蒙画中的遗韵,而在赋色与皴法方面,则不失己意。有趣的是,刘罡还赋予了泰山云烟一种独特的时代内涵和个人情感,如庚子疫情,举国共赴时艰,刘罡即画泰山一柱石,在云烟环绕中屹立,并题识曰:“庚子风云起,九州共时艰”。另有一画则以水墨写云海翻涌,浓云密布,山麓中一房舍,房中隐约可见一人,而天边则浮一大白,作者在画中题道:“时觉心中起风雷,庚子中秋,国事、家事涌上心头”,画境与心境合二为一。很显然,这些画别具怀抱,显示出作者“笔墨当随时代”的道义担当。再如在中秋夜,刘罡画泰山远处的一轮巨大的圆月,在云海中冉冉升起,近处的山石、松和楼阁若隐若现,作者题识曰:“每逢佳节倍思亲”、“天涯共此时”,这就使泰山成为了一种乡愁的符号。

他把泰山石画“活”了——著名画家刘罡用画笔为泰山立新传

  刘罡的山水画,从其画名便可知其主题与气象所在,如《志在高山》、《屹立东方》、《泰山石敢当》、《海岱朝宗》、《岱岳风云图》、《万壑松风》、《东岳揽胜》、《山水澄怀》《岱宗春晓图》、《海岱气象》、《岱宗观云》、《岱宗访友》、《观沧海》、《泰山飞瀑》等等,一种北方山水画派的雄浑与豪爽跃然笔下。东晋诗人谢灵运的《泰山吟》诗中有“岱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句,刘罡之画,正是对这种诗意的解构。在其画中,尽可见泰山的“秀”、“崔崒(高峻)”和“云天”。毫无疑问,这是刘罡长期浸淫于泰岱之中,外师造化,烟云供养的结果。与同时期的很多山水画家相比,刘罡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又能化真山真水为胸中臆气,运之于笔,因而成为当下画坛画泰山之佼佼者。无论对泰山的远景,还是山石、松柏、庙宇等近景,刘罡都能随手写来,却没有程式化倾向。我想,将来在梳理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以画泰山为主题的山水画家,刘罡是无论如何不可绕过的一座重镇。

他把泰山石画“活”了——著名画家刘罡用画笔为泰山立新传

  当然,刘罡笔下并非专以泰山为主题。事实上,他也画富春大岭,写太行雄风,写龙门英姿,写京郊名寺,更写皖南烟雨、蓬莱仙岛、寄醉园问溪亭、梁家河写生、云冈花香、雁荡山、香山等等,甚至还有一些不以实景为具体描绘对象者,如《林泉高致》、《紫气东来》、《神州雪意》……等,是以所见实景与心中烟霞的融合。正如他经常在画中所题:“屡变者面貌,不变者精神”,所谓形变而神不变。在其画中,他撷取了泰山的“神”,也融合了泰山的“韵”,将其融汇于任何山水之中,一以贯之,成其山水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在今年谷雨时节,刘罡兄画兴大发,为笔者绘制了一幅山水横幅,画中但见有飞瀑、苍松与云烟,气韵浑厚,意境高逸,很有其常见的泰山风韵。他在画中这样题写:“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万章大方家斧正之,辛丑谷雨为朱兄作图,时在京华金水桥畔”。很明显,这只是其工作余暇的神来之笔,并非在泰山的写生之作,但在其画中,已经不自觉地融入了泰山的基因,可见长期在泰山的烟霞滋养与山水卧游,已使其山水画成为了一种符号,一种精神的象征。他在中国美术馆中举办的展览,是其花甲之年人生的小结,也是一个新的起点,他将展览名为:“望岳”,其深意即在于此。清人笪重光(1623—1692)在《画筌》中说:“善师者师化工,不善师者师缣素”,刘罡正是这样的“善师者”。他以泰山为师,天工开悟,因而使其画万变不离其宗,始终保持着恒久的活力。

他把泰山石画“活”了——著名画家刘罡用画笔为泰山立新传

  从刘罡的画中能够感觉到画如其人、人如其画的情景。因为是同事的缘由,我们经常在饭堂、会议室或办公室,甚至在不期而遇的展厅或走廊,随时都能一起遇而论道,谈笑风生。在其言谈中,能感受到一种来自北方山水画派的豪放与不羁。这与其绘画是一脉相承的。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从京外来到北京。刘罡来自齐鲁大地,我则来自岭南。刘罡一直专注于山水画创作,而我则偏重于书画鉴定与美术史研究。我们都在各自的岗位发挥其自己的特长。到了京城后,眼界既开,接触的人和画也多了,故在刘罡的画中,看到了一种井喷式的发展势头。这在中国美术馆的大展中自然是有迹可循的。

  今年是刘罡兄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节点,同时也是艺术生涯的一个新起点。刘罡兄荣休后,仍然笔耕不辍,可以无拘无束地尽情享受山水卧游之乐。作为同道,又作为一个曾经日夕相处的同事,我在此惟愿刘罡兄画艺精进,画树长春。(朱万章,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

  刘罡作品欣赏

他把泰山石画“活”了——著名画家刘罡用画笔为泰山立新传


他把泰山石画“活”了——著名画家刘罡用画笔为泰山立新传

他把泰山石画“活”了——著名画家刘罡用画笔为泰山立新传


他把泰山石画“活”了——著名画家刘罡用画笔为泰山立新传

他把泰山石画“活”了——著名画家刘罡用画笔为泰山立新传


他把泰山石画“活”了——著名画家刘罡用画笔为泰山立新传

他把泰山石画“活”了——著名画家刘罡用画笔为泰山立新传


画家简介

他把泰山石画“活”了——著名画家刘罡用画笔为泰山立新传

刘罡,1961年生于山东济南,祖籍山东临沂,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院原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文化和旅游部美术高职称评委,中国国家博物馆学术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刘罡以“泰山”主题山水画创作立于当代画坛,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文联、外交部、中国国家博物馆、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等机构收藏。

主要著作论文:《当代名家写意山水——刘罡》《当代国画名家研究——刘罡》《当代国画家画库——刘罡》《21世纪画家个案研究——刘罡》《最具学术价值和收藏潜力画家——刘罡》《在大自然里体会山水精神》《神州国光杂志刘罡山水卷》等。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